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一、单选题
1.“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25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 )
A.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C.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D.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2.有学者认为,遵义会议之所以高效,是因为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决红军眼前的军事困境,避免了斗争扩大化。该学者意在强调,遵义会议( )
A.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 B.消除“左”倾错误思想
C.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D.实现全党的空前团结
3.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红军长征 C.西安事变 D.抗击日寇
4.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里提到“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这篇文章应该创作于( )
A.1921 年 B.1924 年 C.1928 年 D.1940 年
5.下图是位于昆明市五华区翠湖湖畔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建于1909年,被誉为“民主革命的熔炉”,为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培养革命需要的政治、军事人才,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该校位于( )
A.南京 B.上海 C.武汉 D.广州
6.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生日的到来,某校学生决定编排历史情景剧《红旗飘扬》。其中下列场景与历史事实不符的是( )
A.南昌起义——创建革命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井冈山会师一一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秋收起义——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D.红军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7.”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收关的转折点。”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 B.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保证红军胜利结束长征 D.指明中共战后奋斗方向
8.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是: (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湘赣边革命根据地 D.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9.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
A.中共二大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途中,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的历史事件是( )
A.突破四道封锁线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11.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历史事件分别是( )
A.中共一大、秋收起义 B.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C.南昌起义、中共一大 D.五四运动、武昌起义
12.1928年4月,率军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的是( )
A. 林彪、贺龙 B.彭德怀、刘少奇
C.刘志丹 D.朱德、陈毅
13.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1935年的一次会议时说:“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一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三大
14.在1923年到1924年冬,苏联军事顾问们对孙中山麾下的军队状况感到吃惊:军队大部分训练不足,装备很差,统兵的车官也不够格。有鉴于此( )
A.国共开始合作
B.建立黄埔军校
C.召开国民党一大
D.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5.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是四十年还为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革命”获得“巨大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工业的发展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国共两党的合作 D.国民政府的成立
16.红军长征创造了人类的奇迹。下列军事行动发生在云南境内的是( )
A.四渡赤水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会宁会师
17.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转移
B.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
C.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红军到达吴起镇,长征结束
18.某座纪念碑顶部雕有三尊红军头像,象征着红军长征三大主力会师。如果想去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参观,我们应该去的地点是( )
A.江西南昌 B.甘肃会宁 C.广东广州 D.贵州遵义
19.在“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上,学生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该出现的是( )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过雪山草地 D.井冈山会师
20.在一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周恩来与蒋介石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这源于他们都曾共事于( )
A.北京大学 B.黄埔军校 C.京师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21.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出发地位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2.图中反映了中国革命重心在
A.农村山区 B.沿海城市 C.北方地区 D.西部内陆
23.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个谜面是“生死攸关、转危为安”,它的谜底应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北伐胜利进军
C.遵义会议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4. 童小鹏在《离开老家的一天》一文中写道:“这次离开根据地,当然是为了实现新的战略……反攻敌人,深入到敌人的深远的后方去消灭敌人……”这说明长征的目的是( )
A.实现红军战略转移 B.宣传党的政治主张
C.建立新革命根据地 D.摆脱“左”的错误路线
25.(2023·台州中考)下列图画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C.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26.蒋介石说:“(朱毛红军)窜川南时,对人民毫无骚扰,有因饿取食土中萝卜者,每取一头,必置铜元一枚于土中。”据此推断( )
A.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B.红军纪律严明有利于赢得民心
C.中国人民开始艰苦卓绝的抗战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7.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做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其中的“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
A.资本主义道路 B.社会主义道路
C.井冈山道路 D.俄国革命道路
28.“总而言之……全国人民,人则有老弱待哺之忧,出则无立业谋生之地,行则逢掳身丧命之变,居则罹举家冻馁之祸。灾害深于水火,困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材料反映的是( )
A.二次革命的背景 B.护国战争的结果
C.北伐战争的原因 D.北伐战争的经过
29.刘伯承回忆说:“□□□□以后,我军……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处处主动,生龙活虎,左下敌人。”“□□□□”应为( )
A.中共二大 B.南昌起义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30.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的意义是( )
A.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D.建立中国共产党自己的武装
二、综合题
31.观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第一枪的地方
B.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请将下列图例内容填写在对应的区域。
32.“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回顾我党每个重大历史关头,总有精神力量鼓舞、激励全党全国人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船精神】
材料一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浙江嘉兴南湖游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
【长征精神】
材料二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3)“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你认为这些精神有哪些共同内涵?
33.大会通过了国民党的新党纲、党章和改组的具体办法;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这是什么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在何时、何地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
(2)从会议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关于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的会议,请你依据材料分析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主张?
(3)“旧三民主义”曾经起过什么作用?
(4)“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什么主张相同?
(5)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红军长征
2.【答案】A
【知识点】遵义会议
3.【答案】B
【知识点】红军长征
4.【答案】C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5.【答案】D
【知识点】黄埔军校建立
6.【答案】C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7.【答案】C
【知识点】遵义会议
8.【答案】B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9.【答案】C
【知识点】遵义会议
10.【答案】C
【知识点】红军长征
11.【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12.【答案】D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3.【答案】A
【知识点】遵义会议
14.【答案】B
【知识点】黄埔军校建立
15.【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16.【答案】B
【知识点】红军长征
17.【答案】D
【知识点】红军长征
18.【答案】B
【知识点】红军长征
19.【答案】D
【知识点】红军长征
20.【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21.【答案】D
【知识点】红军长征
22.【答案】A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23.【答案】C
【知识点】红军长征
24.【答案】A
【知识点】红军长征
25.【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黄埔军校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
26.【答案】B
【知识点】红军长征
27.【答案】C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
28.【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
29.【答案】C
【知识点】遵义会议
30.【答案】A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31.【答案】(1)上框:A左下框:B
(2)图例内容:南昌起义部队行动方向
【知识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32.【答案】(1)地点:上海;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2)时间:1936年10月;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共同内涵:事实就是、爱国主义、不断创新、不怕牺牲等精神。
【知识点】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3.【答案】(1)国民党“一大”。1924年初。广州。标志着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它开始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2)“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3)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反帝反封建。
(5)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从此,它开始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