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课时分层训练(九) 对函数的再认识(教师版)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 课时分层训练(九) 对函数的再认识(教师版)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6 15:3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九) 对函数的再认识
知识点一 函数的定义
1.下列各选项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 D )
    
A         B
    
C         D
2.下列关系式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 D )
A.y=x+1 B.y=x-1
C.y=-2x D.|y|=x
知识点二 函数值
3.当x=2时,函数y=的函数值是( C )
A.y=4 B.y=3
C.y=2 D.y=1
4.漏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它可以利用均匀水流导致的水位变化来显示时间,是古代人民对函数思想的创造性应用.某次实验研究发现水位 h(cm)与时间t(min)满足h=0.4t+2,当h为6 cm时,时间t的值为( B )
A.4.4 B.10
C.15 D.20
知识点三 函数的表示方法
5.某市的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3 km以内(包括3 km)收费8元,超过3 km后,每超1 km就加收2元.若某人乘出租车行驶的距离为x(x>3)km,则需付费用y(元)与x(km)之间的关系式是( B )
A.y=8+2x
B.y=2+2x
C.y=2x-8
D.y=2x-3
解析:y=8+2(x-3)=8+2x-6=2+2x.
6.小明在游乐场坐过山车,在某一段60 s时间内过山车的高度h(m)与时间t(s)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C )
A.当t=41时,h=15
B.过山车距水平地面的最高高度为98 m
C.在0≤t≤60范围内,当过山车高度是80 m时,t的值只能等于30
D.当41<t≤53时,高度h(m)随时间t(s)的增大而增大
知识点四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7.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B )
A.x≤1 B.x≥-1
C.x<-1 D.x>1
解析:由题意,得x+1≥0,解得x≥-1.
8.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B )
A.x≠-3且x≠1
B.x>-3且x≠1
C.x>-3
D.x≥-3且x≠1
9.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在弹性限度范围内),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的物体的质量x(kg)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x/kg 0 1 2 3 4 5
y/cm 10 10.5 11 11.5 12 12.5
A.在弹性限度范围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B.在弹性限度范围内,物体质量每增加1 kg,弹簧长度y增加0.5 cm
C.所挂物体质量为7 kg时,弹簧长度为13.5 cm
D.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10 cm
10.如图是一个运算程序示意图,若第一次输入1,则输出的结果是 11 .
11.如图,某品牌自行车每节链条的长度为 2.5 cm,交叉重叠部分的圆的直径为 0.8 cm.
(1)观察图形,填写表格;
链条节数x/节 2 3 4 …
链条长度y/cm 4.2 5.9  7.6  …
(2)请你写出y(cm)与x(节)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如果一辆自行车的链条(安装前)共由40节链条组成,那么链条的总长度是多少?
解:(2)根据题意,得y=2.5+(2.5-0.8)(x-1)=1.7x+0.8,
∴y(cm)与x(节)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1.7x+0.8.
(3)当x=40时,y=1.7×40+0.8=68.8.
答:链条的总长度是68.8 cm.
12.星期天,玲玲骑自行车到郊外游玩,她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玲玲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
(2)她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多长时间?
(3)她骑车速度最快是在什么时候?车速是多少?
(4)玲玲全程骑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观察图象可知:(1)玲玲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在12时,此时离家30 km.
(2)10点半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半小时.
(3)玲玲郊游过程中,各时间段的速度分别为:
9~10时,速度为10÷(10-9)=10(km/h);
10~10.5时,速度约为(17.5-10)÷(10.5-10)=15(km/h);
10.5~11时,速度为0;
11~12时,速度为(30-17.5)÷(12-11)=12.5(km/h);
12~13时,速度为0;
13~15时,在返回的途中,速度为30÷(15-13)=15(km/h).
可见骑行最快有两段时间:10~10.5时;13~15时.两段时间的速度都是15 km/h.
(4)玲玲全程骑车的平均速度为(30+30)÷(15-9-1.5)=(km/h).
13.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AC与正方形DEFG的边DG都在直线l上(点C与点D重合),且它们都在直线l同侧,AC=DG=6.现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左到右沿直线l运动,当点A运动到与点G 重合时运动结束.设运动时间为t(s),△ABC与正方形DEFG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1)请直接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当S=10时,求t的值.
解:(1)S=
(2)由题意知,
当0≤t≤6时,t2=10,
解得t1=2,t2=-2(舍去);
当6<t≤12时,-t2+6t=10,
解得t1=10,t2=2(舍去).
综上,当t=2或t=10时,S=10.
【创新运用】
14.已知函数f (x)=,其中f (a)表示当x=a时对应的函数值,如f (1)=,f (2)=,f (3)=,…,f (a)=,求f (1)+f (2)+f (3)+…+f (2 024)的值.
解:∵f (1)==1-,f (2)==,f (3)==,…,f (2 024)==,
∴f (1)+f (2)+f (3)+…+f (2 024)=1-+…+=1-=.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