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训练(十) 陆地与海洋
知识点一 七大洲
戴马克松地图是第一张世界视像图,该图在一个平面上向人类展示了无明显变形的各个大陆。读图,完成1~2题。
1.我们的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并不均匀,其中(C)
A.陆地面积约占71%
B.海洋面积约占29%
C.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D.海洋集中分布在东半球
解析:海洋面积约占71%;陆地面积约占29%;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集中分布在南半球。
2.图中甲、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B)
A.土耳其海峡
B.白令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解析:甲是亚洲,乙是北美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知识点二 四大洋
读世界主要渔场分布图,完成3~4题。
3.世界主要渔场分布情况是(A)
A.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渔场分布密集
B.北冰洋沿岸没有渔场分布
C.非洲和大洋洲东岸渔场分布密集
D.南极洲沿岸渔场分布密集
4.海洋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着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下列属于对海洋合理开发和利用的是(C)
①进行海上石油开采
②将污水排放到海洋
③开发浮潜旅游
④铺设海底电缆线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点三 陆地主要地形
5.读北美洲地形简图,关于北美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山地集中在东部
B.地形以盆地为主
C.形成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单元,东西高,中间低
D.呈阶梯状
知识点四 海底主要地形
6.读海底地形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各种海底地形的描述,错误的是(B)
A.a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
B.b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
C.c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D.d处火山、地震活动比较强烈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下图为“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据此,完成7~9题。
7.“鹦鹉螺号”航行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是(B)
A.有连续而广阔的陆地
B.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C.陆地相连但海洋不相连
D.海洋陆地均不相连
解析: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约占29%。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陆地则被海洋分隔成陆块。
8.关于“鹦鹉螺号”航行的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只在热带海域航行
B.跨越了东、西、南、北半球
C.只在东半球海域航行
D.穿越了南极大陆和北冰洋
解析:“鹦鹉螺号”航行的路线经过寒、温、热三带海域;此航行路线跨越了东、西、南、北半球;此航行路线到达了南极,但没有穿越南极大陆和北冰洋。
9.通过“鹦鹉螺号”航行的路线,并结合海陆分布知识可以推知(C)
A.大西洋是全球的中心
B.北半球以陆地为主
C.南半球以海洋为主
D.南极大陆面积最大
解析:地球是一个球体,大西洋不是全球中心;南北半球都以海洋为主,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各大陆中,亚欧大陆面积最大。
【创新运用】
10.[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同学们在地理课上通过实践活动探究“世界的海陆分布”。结合活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主题】探究世界的海陆分布
【活动步骤】第一步:在图中给陆地涂上深灰色,给海洋涂上浅灰色。
(1)涂色过程中可见: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亚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南极洲 。从半球位置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 印度洋 ;从纬度位置看,热带面积最广的大洲是 非洲 。
第二步:沿大陆轮廓剪下陆地,包括面积较大的岛屿。
(2)裁剪过程中可见:世界海陆分布 不均匀 (填“均匀”或“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 AC (双项选择)。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学习拓展】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
(3)请从交通、生态环境等角度任选其一,说说你对“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答案:交通:海洋运输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国家之间互联互通与务实合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海洋与我们命运与共。
或生态环境:海洋和我们是一个整体,海洋本身对污染物有着巨大的净化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当局部海域接受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其本身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该海域的污染,且会通过海水运动影响到其他海域,进而影响整个地球。(任选其一回答即可)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