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训练(十三)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知识点一 降水及其主要类型
1.下图所示工具是用来测量 的基本仪器。(B)
A.气温
B.降水量
C.空气湿度
D.风向、风力
2.降水量的单位是(D)
A.千米 B.米
C.厘米 D.毫米
3.下图与“云过山坡湿,雨过山头明”描述的降水类型相吻合的是(B)
知识点二 降水的季节变化
读甲、乙、丙、丁四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4~5题。
4.以上四地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B)
A.甲 B.乙
C.丙 D.丁
5.“我们这里一年到头都很热,却极少下雨”,描述的是(D)
A.甲 B.乙
C.丙 D.丁
知识点三 世界降水的分布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反映了世界年降水量随(D)
A.时间变化的情况
B.经度变化的情况
C.海拔变化的情况
D.纬度变化的情况
7.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D)
A.赤道附近
B.南、北回归线附近
C.极圈附近
D.极点附近
8.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世界局部地区降水量分布状况的是(B)
解析: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5次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见下表)。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 100毫米。据此,完成9~10 题。
本月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降水日期/日 5 7—8 11 15—27 29
降水量/毫米 15 21 25 153 41
9.该地当月降水量为(B)
A.1 100毫米
B.255毫米
C.41毫米
D.51毫米
解析:把5次的降水量加起来就是当月的降水量,即255毫米。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B.该地当月处于旱季
C.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
D.该地当月第2次降水的强度最大
解析: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雨量器,温度计是测量气温的工具;当月降水量超过200毫米,属于降水多的月份,因此不是旱季;15—27日、29日都有降水,因而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第2次降水量2日内只有21毫米,降水强度不大。
下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降水量受纬度因素影响最明显的地区是(B)
A.赤道和中纬度地区
B.赤道和两极地区
C.两极和大陆内部地区
D.中纬度的大陆东、西岸地区
解析:读图可知,赤道地区降水丰沛,两极地区降水稀少,因此,降水受纬度因素影响最明显的地区是赤道和两极地区。
12.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C)
A.全球年降水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B.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少
C.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降水量多
解析:赤道地区降水量多,两极地区降水量少,但不是全球所有地区的年降水量都随纬度的变化而递减;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多;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年降水量多。
【创新运用】
13.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探究活动。
【活动材料】雨量器一个,数据记录及绘图工具等一套。
【实践过程】
①根据降水量测量的要求,把雨量器安置在室外相对开阔、较少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保持水平。
②准确记录降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③降雨结束后,及时把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量杯中直接测量。
④读出量杯的读数并记录(注意单位)。
【观测结果】
(1)量杯的读数是 5 毫米,这就是这次降水的降水量。
一天中把每次的降水量加起来就是当日降水量,一个月中把每天的降水量加起来就是当月降水量,可以根据每月的降水量绘制年降水量柱状图。下面是某地一位同学坚持测量记录的某一年的降水记录。
月份 1 2 3 4 5 6
降水量/毫米 29 43 46 39 83 120
月份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毫米 216 215 183 43 53 63
(2)该地年降水量为 1_133 毫米。
(3)该地 7 月的降水强度最大, 1 月的降水强度最小。该地降水季节变化特点是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季节差异大 。
(4)该地降水类型和下面 B 相似。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