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04 第一章成果展示 (教师版)——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笔记】04 第一章成果展示 (教师版)——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6 15:3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成果展示
地球及其宇宙环境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读天体系统层次简图,与②③④对应的是(D)
A.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B.地月系、河外星系、可观测宇宙
C.地月系、太阳系、河外星系
D.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太阳、行星、小行星、卫星等天体,共同组成太阳系。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地球位于太阳系正中央
B.地球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
C.金星和火星是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
D.行星都是自东向西绕太阳公转
3.地球的天然卫星是(A)
A.月球
B.太阳
C.金星
D.木星
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中继星“鹊桥”,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下图示意中继星位置。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所示天体系统的名称是(D)
A.银河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地月系
5.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其存在生命的条件有(B)
A.太阳活动强烈
B.日地距离适中
C.内部圈层恒稳
D.没有大气层
读中国航天员拍摄的地球照片,完成6~7题。
6.根据照片,可以推测出(A)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大小
C.地轴倾斜的角度
D.地球的公转周期
7.照片只展示了地球部分面貌,如果想知道地球大小,以下哪些选项的描述可以表示?(D)
①地球表面积 ②距日距离 ③自转周期 ④地球平均半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某电影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据此,完成8~9题。
8.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有(B)
①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②月食 ③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④登高望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科学家经过精确的测算得到了地球大小的数据。下列诗句能反映地球大小的是(C)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0.下列有关地球的描述,正确的是(D)
A.地球是正球体
B.地球表面任意一点到地心的半径都是6 371千米
C.地球两极之间的直线距离是2万千米
D.地球最大周长大约相当于10万个400米学校操场跑道的总长
解析:地球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 371千米;两极之间的直线距离是6 357千米×2,即12 714千米;赤道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操场跑道长度为400米,地球最大周长大约相当于操场跑道的10万倍。
11.如果给地球做一件外衣包裹全身,所需面料应不少于(A)
A.5.1亿平方千米 
B.6 371千米
C.960万平方千米 
D.4万千米
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读地球表层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下列关于地球表层及其圈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地球表层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构成
B.地球表层为生命存在提供了基本条件
C.地球表层是一个简单系统
D.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13.地球生物主要分布在(B)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底层、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上层
C.整个的岩石圈、大气圈
D.水圈下部、岩石圈上部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坐落于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见下图)。该望远镜探测范围可达目前人类已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14~15题。
14.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A)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望远镜探测范围可达目前人类已知的宇宙边缘。目前人类可以探测到的宇宙范围为可观测宇宙。
15.材料中所说的“地外文明”所在星球如果具有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其依据可能是(B)
A.地形平坦
B.体积、质量适中,可形成大气层
C.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昼夜温差极大
2023年11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确认墨子巡天望远镜新发现两颗近地小行星——2023 WX1和2023 WB2。这是墨子巡天望远镜发现的首批近地小行星。这项发现不仅对保护地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中国空间站的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据此,完成16~18题。
16.小行星带位于(D)
A.水星与金星之间
B.金星与地球之间
C.地球与火星之间
D.火星与木星之间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17.小行星带不位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C)
A.太阳系
B.银河系
C.地月系
D.可观测宇宙
18.自古以来,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止步。太空探测技术不断进步,有利于(A)
①了解地球宇宙环境 
②探索地外新家园 
③观测天体运动
④占领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国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已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要开展各种实验和观测任务。下图示意航天员在空间站看到的地球。据此,完成19~20题。
19.航天员看到的地球形状与古人认为的“天圆地方”不同,其原因是所处(A)
A.高度不同 
B.天气不同
C.季节不同 
D.时刻不同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圆地方”是古人在地球表面认为的地球形状;航天员在太空看到的是地球真实形状。因此,与古人认为的“天圆地方”不同,其原因是观察时所在的高度不同。
20.空间站每隔1.5小时绕地球一圈,在空间站1天看到日出、日落的次数为(C)
A.4次 B.8次
C.16次 D.32次
解析:一天有24小时,空间站每隔1.5小时绕地球一圈,故在空间站1天看到日出、日落的次数为24÷1.5=16次。
二、综合题(共60分)
21.(30分)下图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D代表的行星是 火星 (填名称)。图中代表巨行星的是 E 、 F (填字母)。
(2)地球与其他行星一起绕太阳公转,运动方向具有 同向性 特征。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具有 共面性 和 近圆性 的特征。
(3)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一颗存在生命的行星。按照相互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日地距离适中
b.稳定的太阳光照
c.有适合生物呼吸的氧气
d.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
① b ;② a ;③ d ;④ c 。
22.(3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1年5月15日,携带着“祝融号”火星车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图1是太阳系示意图,图2是“祝融号”火星车模型图。
图1
图2
(1)八颗行星中,表示“祝融号”登陆的行星是 D (填字母)。
(2)据图说出“祝融号”对火星的主要探测任务。(至少写出3点)
答案:地形地貌、气象、磁场、土壤、地质构造等。(答出其中3点即可)
材料二 下表是地球与火星各参数对比。
物理性质 与太阳的距离(地球=1) 表面温度/℃ 大气主要成分 自转周期/d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液态水
地球 1 15 N2、O2 1 1 1 有
火星 1.52 -65 CO2 1.03 0.11 0.15 无
(3)结合材料二,说明火星不适合人类生存的主要原因。
答案: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不适合呼吸;火星距离太阳较远,表面平均温度较低(-65 ℃);火星的质量和体积较小,引力小,大气层薄;火星没有液态水。
1 / 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