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看到题目你觉得这篇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
知识锦囊
大夫、卿:官职,分别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大夫是最高一级的大夫。上卿是诸侯下面最高的官职。廉颇在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的时候,因伐齐有功,已经被提升为上卿。蔺相如也做上卿,但由于是文官,上朝集会时,位置在廉颇的右边。秦汉以前以右为尊,所以课文中说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
1.会认“璧、臣”等16个生字,会写“召、臣”等12
个生字,理解“商议、允诺、同心协力”等词语。
2.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的主
要内容。
3.深入品析人物言行,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识大
局和大将军廉颇的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学习目标
璧
bì
臣
chén
强
qiǎnɡ
诺
nuò
划
huà
典
diǎn
廉
lián
御
yù
擅
shàn
卿
qīnɡ
罪
zuì
会 认 字
抵
dǐ
辞
cí
辱
rǔ
削
xuē
袍
páo
罪
zuì
音序:
Z
结构:
上下
偏旁:
罒
笔画数:
13
组词:
罪恶 犯罪 罪大恶极
笔顺:
难写的字
荆
jīnɡ
音序:
J
结构:
左右
偏旁:
刂
笔画数:
9
组词:
荆条 荆棘 负荆请罪
笔顺:
我会写:
召zhào(召集、召开、号召)
臣chén(大臣、臣服、忠臣)
议yì(会议、议论、不可思议)
宫gōng(皇宫、宫殿、宫廷)
献xiàn(奉献、献出、贡献)。
诺nuò(诺言、承诺、一诺千金)
典diǎn(典礼、字典、典范)
抄chāo(抄写、抄家、抄小路
罪zuì(犯罪、罪人、罪过)
怯qiè(胆怯、怯场、怯弱)
拒jù(拒绝、抗拒、拒之门外)
荆jīng(荆条、紫荆花、负荆请罪)
我会认:
壁bì(墙壁、和氏璧、完璧归赵)
蔺 lìn(姓蔺、马蔺、蔺舌)
强qiáng(强迫、强壮、强大)
划huà(划分、规划、比划)
廉 lián(廉洁、清廉、廉正)
抵dǐ(抵抗、抵御、抵挡)
御yù(防御、抵御)
辞cí(推辞、告辞、辞旧迎新)
擅shàn(擅长、擅自、擅离职守)
卿qīng(爱卿、公卿、上卿)
削xuē(削弱、剥削)
袍páo(旗袍、战袍、袍子)
多音字:
将jiàng(将领)jiāng(将来)
强qiǎng(勉强)qiáng(强大)jiàng(倔强)
划huà(计划)huá(划船)
当dāng(当心)dàng(上当)
削xuē(剥削)xiāo(削苹果)
1.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它由几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
你能写出小标题吗?
初读课文
这个故事发生在______时候,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故事。
战国
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写蔺相如出使秦国,完成“完璧归赵”的使命,被封为上大夫。
(第1~9自然段)
课文解读
战国时,秦国很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了一封信给赵王,说是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秦强赵弱,秦国索要和氏璧
起因: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叫蔺相如的人,勇敢机智,也许他能解决这个难题。
(蔺相如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说明什么?)
大家“为难”的时候被推荐,说明他的谨慎、勇敢、智谋超群。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如果秦国提出用城换璧,我国却不答应,那理亏的是我们。如果我们把和氏璧给了秦国,秦国却不给我们十五座城,那理亏的就是他们。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完好无缺地送回来。”
本段写了蔺相如分析的两种可能性和对策,目的是造成“秦国理屈”的局面,让秦王没有动兵的理由,使赵王变被动为主动。说明蔺相如是个深谋远虑、智慧过人的人。
1.蔺相如是如何识破秦王根本无诚意 拿城换璧的?
2.面对秦王的不守信,蔺相如是如何 做的?
讨论交流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暴露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
双手捧住璧
绝口不提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
蔺相如:勇敢,临危不惧
“怒发冲冠”,指气得头发竖立,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看出了秦王并不打算信守诺言的丑恶嘴脸,内心十分愤怒。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
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改双重否定)
句子解析
句子解析:
1.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句子解析
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玉,就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瑕,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
句子解析
璧当时在秦王手里,硬上去夺,既失礼,秦王左右也会上来阻拦;直接指出秦王的无信讨还和氏璧,秦王非但不承认不还璧,还会指责蔺相如无理和小家子气;
句子解析
此时的蔺相如充分看透了秦王的心理,即对和氏璧的好奇和喜爱的心理,蔺相如顺其心理,做法又合情合理,利令智昏的秦王怎能不上当。
句子解析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
句子解析
“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真是手中有璧,心中有底。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于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威胁秦王,吓唬秦王。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前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秦王依仗强势,要骗取和氏璧
和氏璧完好无损地被送回赵国
概括总结
谢谢同学们观看
XXX学校 XXX老师
谢谢同学们观看
谢谢同学们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