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冀中的地道战》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 《冀中的地道战》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6 16:3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冀中的地道战 分层练习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的带点字与“任丘”的“任”读音相同的是( )
A.走马上任
B.知人善任
C.放任自流
D.任县百姓
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党员 拐弯 防碍
B.浸略 修筑 隐敞
C.毒辣 粉碎 陷坑
D.岔道 碉保 迷惑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吊板放下来就能不让毒气往里透(渗透,穿透)。
B.敌人毒辣透(达到充分的程度)顶的“扫荡”被粉碎了。
C.坑的上面用木板虚(虚假)盖着。
D.为了掩饰内心的恐惧,敌人只能虚(虚假)张声势。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燕子、啄木鸟和青蛙等益鸟都专吃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B.3月份,北京各影院准备上映70多部古今中外的新影片。
C.每个同学都应该成为德育、智育、体育的劳动者。
D.有了地道战这个斗争方式,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
5.下列句子中的引号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敌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表示特定的称谓)
B.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表示着重强调)
C.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D.你居然在课堂上传纸条,实在是太“勇于发言”了。(表示反语或讽刺)
6.对下面两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分析正确的是( )
①黑旋风李逵的塑像高高地站在山崖之上,黑风口外,把守着通住山塞的要道。好气魄,好威武。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慨。
②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A.都强调地形险要。
B.前者强调人物本领强,后者强调地形险要。
C.都强调人物本领高强。
D.前者强调地形险要,后者强调人物本领强。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
二、填空题
7.读拼音写词语。
为了粉碎日本qīn lüè(   )军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gòng chǎn dǎng(     )的领导下,挖了许多地道。大家yǐn bì(   )在地道里,出口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xiàn kēng(   ),guǎi wān(    )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地道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8.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不教胡马度阴山。
(2).黄沙百战穿金甲,               。
(3).冀中的地道战是我国         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冀”是     省的简称。地道的作用一是       ;二是        。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想出了许多妙法,粉碎了敌人的破坏。如:         可以防备敌人的“火攻”,             可以粉碎敌人的“毒气攻”,                可以对付敌人的“水攻”。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
三、语言表达
9.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自李白的《蜀道难》一诗,这个成语在这句话中的意思是               。
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冀中人民的                 。
(2).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0. 品读句子。
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那里。
(1)上面的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2)你知道民兵发现敌情后是如何吆喝的吗?请写一写。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11.课外阅读。
冀中的地道战(节选)
①1942到1944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还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想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
②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③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敌人来了,我们( )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④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 )不气闷,( )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1). 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体会下面词语(组)在文中的意思。
十里一碉,八里一堡:                             
不计其数:                                  
(3).短文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来写到处是地道的场面,用“ ”和“ ”各画出一句描写“点”和描写“面”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到“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这段话时,抓住关键词“          ”,可以了解到这段主要讲了地道          多这个特点;读到“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就可以知道这段话讲的是                    。
(5).第4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主要意思是                 。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D
2.C
3.C
4.D
5.B
6.B
第二部分 基础知识综合
二、填空题
7. (1). 侵略(2). 共产党(3). 隐蔽(4). 陷坑(5). 拐弯
8. (1). 但使龙城飞将在(2). 不破楼兰终不还(3). 抗日;河北; 保护自己;打击敌人;洞口准备土和沙;“孑口”上装吊板; 把地道和枯井暗沟连接起来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
三、语言表达
9. (1). 一个人把守着“孑口”,一万个敌人也别想进来;超凡智慧(2). 我们想取得好成绩,不但要用功,还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10. (1). 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2). 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
第四部分 阅读理解
11. (1). 如果……就; 既……又(2). 文中指每隔十里八里远,就有一座碉堡,说明日本侵略军实行封锁政策,修筑的碉堡很多。;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3). 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点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既能给读者一个整体、全面的印象,又能通过具体的细节让读者有更深入的了解,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紧凑。(4). 不计其数; 数量;地道的式样(5). 小洞的作用。(6). 读完这篇短文,我深感冀中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智慧和勇气。地道的设计巧妙、功能多样,展现了冀中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只要人民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