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年
级:
辅导科目: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时
间
A
/
B
/
C
/
D
/
E
/
F段
主
题
感觉世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耳和听觉。
教学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需要掌握的方法技巧1.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难点: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特点3.方法技巧: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15分钟。TR可根据本次课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互动探究方式,例如:1.小阶测,可以是10道与上节课相关的选择题,或1-2道填空、实验或计算题,然后由老师讲解学生交叉批改)。2.
(较难)预习问题的讨论,学生讲解。3.
(简单)问题的抢答。4.
生活中相关的应用实例,学生参与讨论说明。5.
与本次内容相关的考题分析、趣味故事、猜谜、小游戏等。
让我们一起来感觉:相片场景描述通过什么器官感觉到的?悦耳的铃声
耳美丽的风光
眼郁金香的芬芳
鼻火热的岩浆
皮肤生活在寒冷北极的熊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环节教案预期时间60分钟。春秋课程以新课同步为主,寒暑假以专题复习+预习为主。内容上建议包括:知识梳理、典型例题、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可多添加几道,供老师选择使用。教法上主要为讲练结合,例题后配有相应的教法建议,供授课老师参考。感觉世界:1.
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1)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传入神经中枢,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2)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但感受器只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不能形成感觉,感觉是在大脑中形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3)有些感受器带有附属结构,通常把它们叫作感觉器官。人的主要感觉器官有听觉、嗅觉、视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感觉视觉嗅觉味觉听觉感觉器官
眼
鼻
舌
耳(4)影响感觉的因素:
感觉会受到酒精、药物等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酒精会延长人们的反应时间,有些药物会影响人们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人们很难准确预计引用多少酒精才会影响感觉和判断能力,因此,最安全的做法是驾车前不喝酒。2.
皮肤的感觉功能(1)皮肤内分布着多种感受器,可以感知外部环境的多种刺激,如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2)当皮肤受到针扎等损伤性刺激时,会产生痛觉。痛觉对人体非常重要,在皮肤的诸多感受器中其对人体的保护作用最大。(3)人的指尖的触觉最敏感,人的手背对冷热感觉最敏感。3.
鼻和嗅觉(1)嗅觉的形成:物体的香味进入鼻腔,嗅觉神经末梢接受香味的刺激后,通过嗅觉神经将此信息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分析从而形成嗅觉。(2)嗅觉的特点:①易疲劳;小孩子的嗅觉往往要比他们的父母灵敏得多。②易适应;古语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嗅觉适应导致的。③差异大;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④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4.
舌和味觉(1)味觉的形成: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些化学物质便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觉细胞,使其产生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经大脑分析后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2)舌具有味觉的功能,舌的表面有许多味蕾,其内有味觉感受器——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舌对苦味最敏感的区域是舌根,对甜味最敏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域是舌尖,对酸味最敏感的区域是舌两侧的中部,对咸味最敏感的区域是舌两侧的前部。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作用的结果。5.拓展:味觉和嗅觉之间的影响
人的味觉和嗅觉是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互影响的。例如,人在感冒时,嗅觉的灵敏度降低了。味觉的敏感度有时也会减弱,例如我们将橙子放于鼻前,同时吃苹果,会产生橙味、苹果味两者的混合味。【考点】感觉器官、感受器【解析】但感受器只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不能形成感觉,感觉是在大脑中形成的。A选项中感受器中没有传递刺激的结构;C选项中皮肤中虽存在许多感受器,但不包括全部,如味觉、嗅觉等;D选项中产生感觉的结构应该是大脑【答案】B【教学建议】感受器能感受内外环境的刺激并将其转换为神经的兴奋活动,所以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变式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传递刺激的结构
B.感受器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
C.皮肤中存在各种感受器,能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
D.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产生感觉的结构2、下列有关感受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感受器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
B.感受器可产生适应现象
C.感受器直接将感受到的刺激传人大脑
D.各种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考点】嗅觉的特点【解析】A选项中前半句描述是正确的,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不是动物的嗅觉都不如人的嗅觉灵敏,很多动物的嗅觉要比人灵敏,比如狗,它对某些气味就要比人灵敏得多。B选项中较长时间接触某种气味会降低感受性是由于对这种气味的适应所造成的。C选项错误的原因是小孩子的嗅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D选项是正确的,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答案】D【教学建议】掌握嗅觉的特点【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光的反射;物体的颜色;太阳能的转化【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认真审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解科学家使用透明玻璃覆盖在太阳能电池上作为路面的真正目的是设想利用道路来收集太阳能进行发电,供电动汽车和路灯使用.玻璃的隔音效果优劣不是考虑的范围【答案】D【教学建议】应用题;学科综合题;推理法变式训练:1、早春二月,我们会常吃大蒜以预防流感。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是因为
(
)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C.嗅觉细胞接受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D.不同的人嗅觉灵敏程度差异很大2、人的嗅觉灵敏程度很高,可以觉察到仅含有5×10-6毫克人造麝香的1升空气气味。但为了要更仔细地辨别空气中的味道,往往要做短促而频繁的吸气动作,这是为什么?3、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
A、触觉
B、味觉
C、嗅觉
D、心灵感应习题精选1.俗话说“十指连心”。这是因为
(
)
A.手指皮肤特别薄
B.手指皮肤有丰富的运动神经末梢
C.手指皮肤毛细血管丰富
D.手指皮肤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2.甲、乙、丙三只脸盆依次装有热水、温水、冷水,把你的左手浸入甲盆,右手浸入丙盆,过一会儿同时放入乙盆,这是双手的感觉
(
)
A.两手都感觉温
B.左手感觉热、右手感觉冷
C.左手感觉冷、右手感觉热
D.两手都感觉热3.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划破后感到疼痛,感受器和痛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均在手指受伤处
B.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受伤处附近
C.在手指受伤处和大脑
D.在手指受伤处和此处的神经末梢4.吃棒冰时,人感觉冰凉,且舌头有点麻,这是由(
)
A.舌的温度感觉引起的
B.舌的味觉引起的
C.舌的痛觉引起的
D.多种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5.在确定舌的哪些部位对甜、酸、苦、咸最为敏感的实验中,清水的用途是
(
)
A.漱口,去除牙齿中残留的食物渣
B.漱口,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结果
C.因为口干舌燥要润喉
D.一点用处都没有6.人在感冒的时候,
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
(填“正常”或“不正常”),这说明
。7.一块糖放在口中,一开始觉得不怎么甜,后来慢慢地越来越甜,这说明
。8.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舌的不同部位对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甜、苦、咸的敏感区域:舌尖对
最敏感,舌侧前对
最敏感,舌根对
最敏感。在该实验中,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
,这是为了
。没有清水,会对这个实验结果造成什么影响?
。答案:1.D
2.C
3.C
4.D
5.B
6.嗅觉
正常
食物的美味在很大程度上由嗅觉感知7.舌感受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8.甜
咸
苦
用清水漱口
防止味道残留、混和而串味,影响实验影响实验结果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一)声音的发生:通过对各种发声的物体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可以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是指物体在某一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往返一次叫振动一次。发声的物体我们称作声源,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是气体,所谓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分别是由空气的振动、雨水的振动、人的声带的振动来发出声音的。注:①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为振动而发出声音;②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
( http: / / www.21cnjy.com )止”,注意不要理解成“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振动停止,声音不再发出声音,但是原来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传播并存在,我们能够听到回声也是因为这个缘故;③
振动一定会发声,但是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得见;而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会发出声音。(二)声音的传播条件我们知道一些物体在振动时会发出声音,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那声音是怎么传到人的耳朵里的呢?靠什么传播呢?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科学上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能在空气中传播。声音能在固体中,液体中传播(1)土电话
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 http: / / www.21cnjy.com )(2)花样游泳队员能听到岸上的音乐,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3、释疑: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吗?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但并非所有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若物体在真空中振动,则不会听到声音。②由于人耳及听觉系统的局限,我们只能听到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声音。③声音的响度必须是足够大,引起人耳内鼓膜的振动,人才能听到声音。同时,人离发身体的距离也不能太远,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其响度会逐渐减弱。人的听觉必须正常。以上四个原因其实也是人耳能听到声音的四个条件,缺一不可。(三)声音传播的形式——声波1、往水中扔一块石头,水波在水面上一圈圈地扩散,形成水面波。2、同理,当声源振动发声时,空气发生了疏密的变化,其实也是一圈圈地扩散,只是看不见而已。水面波——向外扩散的圆形波纹,声音也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声波的用途:超声波粉碎胆结石,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利用声音的反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声音传播的快慢1、受温度影响:对于同一种物质,温度越高,传播越快。对于空气来说,温度上升1℃,速度提高0.6m/s2、受介质影响:固体
液体
气体(由快到慢)
识记:在15℃的空气中,声速为340m/s【考点】声音的产生【解析】这是一个把实验现象放大化的实验,主要是通过泡沫塑料球多次弹开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答案】C【教学建议】理解声音产生原理是由于震动【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电磁波的传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解析】:(1)现将一只手机悬挂在密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说明声音和电磁波都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故A、B错误;
(2)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说明空气介质在减少时,声音变小到消失,充分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说明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空气,在真空中仍然能够传递给手机,使手机发光.【答案】C【教学建议】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再真空中传播.需要同学们仔细分析,不要混淆变式训练:1、
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立刻停止
B.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40米
C.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真空中传播
D.小提琴的琴弦停止振动,仍有声音发出2、
(2010芜湖)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3、
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重敲一下,在长钢管的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两次声音,其道理是(
)
A.回声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比铁中快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比铁中慢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
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习题精选1.蛇是没有耳朵的,但我们知道“打草惊蛇”这一成语。使蛇离开的原因是(
)
A.打草时,草及周围的地面发生了振动,蛇感知到危险而离开
B.蛇的舌头能探测人的气味,故“知趣”地离开
C.蛇有探测红外线的能力,故“知趣”地离开
D.蛇的皮肤被草弄得痒痒的,被迫离开2.我们曾体验过以下一些声现象,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后,铃声明显变小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激起水波
C.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动的鱼
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听到两次敲击声3.人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A.桥洞两端开口,不反射声音
B.桥洞窄小,使反射的回声跟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
C.桥洞反射的声音都从洞口跑掉了
D.桥洞两侧反射回来的声音正好抵消4.一天,突然下起了雷雨,阿强站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窗前看到前方一道明亮的闪电直劈向地面,大约3秒钟后,阿强听到了震耳的雷声。请你估计一下,发生闪电的地方离阿强大约有多远(
)
A
.10米
B.100米
C
.l千米
D.10千米5.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为5200米/秒、1500米/秒、340米/秒,人耳能分辨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大于0.1秒。有一段长18米的铁管装满水。将你的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请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能听到的敲击声的次数是(
)
A
.1次
B.2次
C.
3次
D.4次6.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在距离峭壁隧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口前532.5米处鸣笛,经过3秒司机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求火车的行驶速度为多少?7.(2010泰州)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秒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米(海水中声速是1500米/秒)。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8.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
。答案:1.A
2.B
3.B
4.C
5.A
6.15米/秒7.3000
真空不能传声8.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比在空气中少吗?声音的传播距离与介质有关吗?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距离比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远吗?耳和听觉:1.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1)耳的结构和功能耳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传到内耳。咽鼓管: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保护耳膜。半规管和前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感受器。耳蜗:内有液体和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声音振动刺激。(2)听觉的形成: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振动→耳蜗→听神经→大脑。(3)双耳效应: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4)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只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听觉都将会受到影响。失去听觉称为失聪,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传导性耳聋:鼓膜破裂,听小骨损坏等;神经性耳聋: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损伤等。2.
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①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振动的快慢和频率有关。振动越快,频率就越大,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②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用Hz表示,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我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一般人是听不到超声和次声的。③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B超检查就是利用超声波来检查人体内部各器官的情况的。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2)响度:①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其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与声源的振幅和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声源的振幅越大,人距离声源越近,声音的响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②通常用分贝(dB)作为单位来计算声音的大小。(3)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的特性,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4)拓展:声音的音调和响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有振幅和距离决定;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响度大的声音也不一定音调高。例如,文字发出的声音虽然响度很小,但音调却比老牛的叫声高得多,而老牛的叫声的响度比蚊子的大得多。平时所说的“女高男低”是指音调,声音的“大小”指的是响度。3.
噪声污染根据噪声产生到引起听觉的过程:声源振动发声-介质的传播-鼓膜振动,所以控制噪声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防止噪声产生:一般采用控制噪声污
( http: / / www.21cnjy.com )染源的方法。我国政府规定:工厂、工地的噪声不超过85—90
dB,居民居住区的噪声,白天不能超过50
dB,夜间不能超过40
dB。(2)阻断噪声传播:如高架路上安装隔音屏。(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如打靶时戴上隔音耳麦,机械工人在耳朵里塞上一团棉花等。【考点】噪声的污染【解析】该题所考的知识点为减弱噪声的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条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选项A、D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B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只有选项C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C【教学建议】掌握减弱噪声污染的方法【考点】晕车、晕船的原因【解析】人耳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内耳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前庭和半规管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感受器。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时间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现象,例如晕车、晕船、晕机等【答案】D【教学建议】掌握内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对人体的影响【考点】【解析】因为用的是同一根吸管,材料相同,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排除B和D,又因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所以振幅一样,因此响度一样,排除A。而长短的改变影响的是振动频率,最后导致音调不同【答案】C【教学建议】掌握声音的三要素音调、音色、响度。变式训练:1、
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是
(
)
A.耳蜗
B.鼓膜
C.听觉中枢
D.半规管2、人的听觉产生于
(
)
A.听觉感受器
B.耳蜗
C.听觉中枢
D.鼓膜3、(2011广东)某同学坐过山车时,因为害怕而闭上眼睛,但仍能感觉到过山车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和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
)
A.耳蜗和前庭
B.前庭和半规管
C.半规管和鼓膜
D.鼓膜和听小骨4、看书打瞌睡,头部下垂时会立即惊醒。此过程中接受刺激的感受器是(
)
A.鼓室和半规管
B.前庭和耳蜗
C.半规管和耳蜗
D.前庭和半规管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6、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耳朵得到信息。平时我们往热水壶中灌开水时,开始由于水的落差大、撞击力大、瓶里空气多,瓶里会发出大声的并且低沉的咕咕声。而当热水壶内灌满水时,发出的是小声的且尖细的吱吱声。我们是根据什么判断水的多少(
)
A.音色和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响度和音调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音乐声再大也不是噪声
B.声音的响度只与振幅有关
C.频率越高的声音响度也越大
D.人说话的声音的音色是可以变化的8、用硬纸片,一端稍微伸入自行车的钢丝里,然后转动踏脚板,当转速逐渐增加时,声音的音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作出解释。习题精选1一、选择题1.当我们听到声音时,耳的下列结构中没有随声波振动的是
(
)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内的液体
D.听神经2.人的听觉形成于
(
)
A.耳蜗
B.听觉感受器
C.听神经
D.脑部听觉中枢3.(2011兰州)用手掌托住耳廓后边,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廓能够(
)
A.产生声波
B.传递声波
C.收集声波
D.感受声波4.构成内耳的结构是
(
)
A.半规管听小骨耳蜗
B.鼓膜
前庭
耳蜗
C.半规管前庭
耳蜗
D.鼓膜
前庭
耳蜗5.用尖锐的器具挖耳朵可能会损伤(
)
A.鼓膜
B.听觉中枢
C.耳廓
D.听神经6.某人失聪后(丧失听觉能力),经检查耳的结构没有损伤,那么发病的部位可能是(
)
A.中耳
B.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C.鼓膜
D.内耳7.发生晕车、晕船等症状,其原因是(
)
A.由于睡眠不足引起
B.小脑调节平衡的能力弱
C.躯体感觉中枢受到了过强的刺激
D.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8.放爆竹和礼花时,你若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9.下列关于耳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B.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
C.听小骨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D.声波传人内耳,使耳蜗内的液体也产生振动,感觉细胞把这种信息沿神经传到脑部10.对某一声音,人的右耳中听到的声音比左耳强,则可判断(
)
A.声源在人的左方
B.右耳先听到声音
C.两耳感受到振动的步调相同
D.两耳同时听到声音二、填空题11.下图是人耳的结构图,请读图填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1)①是
;④是
;⑤是
;它们共同构成了
。(2)⑦内有
感受器;⑧内有
感受器;这两类感受器神经纤维合在一起组成了听神经。(3)声波引起鼓膜振动,
传到内耳。(4)当飞机下降时乘客常要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使
开放,使空气由咽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12.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耳廓→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耳道→
→听小骨→
内的听觉感受器→
→大脑的
。13.耳朵除了有听觉作用外,还具有保持
的作用,因为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位于内耳中的
。某同学乘车、乘船时经常发生头晕、恶心,甚至呕吐,这是因为
。三、实验、简答题14.巨大的声响会对耳朵造成伤害,甚至引起耳聋。当遇到声响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说明你这样做的原因。15.同学们平常肯定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听录音机放出自己的录音,会觉得不像自己的声音,但是听别人录下的声音,却很像?(提示:可从声音传播到耳内的介质去考虑)16.某班级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就为什么要用两只耳听声音,建立了如下猜测:
①用两只耳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大,可以听得更清楚;
②用两只耳听声音,可以辨别声源的方向;
③左耳听左边的声音,右耳听右边的声音。
(1)为了验证其猜测①的正确与否,同学们设计并做了
如下实验:
在离同一声源同样远近的条件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一人用两只耳听声音,然后再用一只耳听声音(另一只耳道用耳塞塞住)。若猜测①是正确的,则实验结果应该是
。实验中同学们应用了科学探究中的
的方法。
(2)为了验证其猜测②的正确与否,同学们又做了实验且结果如下:
让一同学蒙上眼睛,用两只耳听某一声源发出的声音,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正确,然后改用一只耳听(声源换了方位),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错误。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以断定猜测②是
。【跟躁演练】1.D
2.D
3.C
4.C
5.A
6.B
7.D
8.B
9.B
10.B
11.(1)鼓膜
听小骨
鼓室
中耳
(2)位觉
听觉(3)听小骨(4)咽鼓管12.鼓膜
耳蜗
听神经
听觉中枢13.身体平衡
前庭和半规管半规管和前庭受到过强或过长的刺激或过敏14.应该张开嘴巴,捂住耳朵。张开嘴巴是使咽鼓管内外气压相等,而捂住耳朵可以阻碍声波的传人,避免鼓膜受损。15.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是由头盖骨和空气传入耳中的,而听录音机里的声音是由空气传人人耳的16.(1)一只耳朵听时,声音轻,听不清楚控制变量(2)正确的习题精选21.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2.形成听觉的正确路径为
(
)
A.声波→外耳→中耳→内耳
B.声波→外耳→中耳→耳蜗
C.声波→外耳→听小骨→耳蜗
D.声波→耳→听神经→神经中枢3.内耳的主要作用是(
)
A.形成听觉和接受头部位置变化
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和感受头部位置变化
C.形成听觉和接受头部位置变化的刺激,产生兴奋
D.接受声波刺激和感受头部位置变化4.当你自己在嚼松脆的饼干时,会感到咀嚼的声音大得惊人。但是,在你旁逝的人却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
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
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
D.饼干太脆了5.(2011天津)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6.当声音从空气中发出经过水面传入水中时,一定不变的是(
)
A.响度
B.传播速度
C.音色
D.音调7.某市政府决定从今年6月份起禁止摩托车在市区内载客营运。从噪声的角度考虑,你认为会(
)
A.减少噪声的传播距离
B.减少噪声源的数量
C.减小噪声的传播速度
D.消灭噪声8.表中列出的是一组音乐的频率,同学们通过讨论总结出下面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音符1234567音名doremifasollasi频率(赫)256288320341.3384426.7480
A.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响度越大
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C.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低
D.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色越好9.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
(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丙、乙、甲、丁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10.(2011哈尔滨)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11.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呜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12.(2011聊城)夏天,教室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
引起的。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
过程中减弱噪声。13.(2011广安)某种昆虫靠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秒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
赫,人类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14.用塑料尺在木梳的齿上划过,木梳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出声音。改变塑料尺划动的速度,实际上是改变了的快慢。划得越快,则发出的声音的
越高。15.(2011菏泽)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为一个圆筒,它的一端用中间剪有圆孔的纸粘牢,另一端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B为一只点燃的蜡烛。(1)完成表中的内容:探究内容“声音是否具有能量”“声能与响度是否有关”小孔距烛焰的距离3厘米做法观察内容(2)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
。答案:1.B
2.D
3.D.
4.C
5.A
6.C
7.B
8.B
9.A
10.D
11.A
12.振动
传播13.300
能
解析:频手指的是1秒内振动的次数,=300Hz,而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所以人类能听到该声音。14.木梳齿振动音调
15.(1)填表如下;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探究“声音的能量与响度是否有关”小孔距烛焰的距离3cm做法后拍塑料膜轻拍、重拍塑料膜观察内容烛焰是否摆动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2)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环节教案预期时间20(练题)+15(互动讲解)分钟。本单元综合检测,教案在提供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练习题(简单+中档)之外,设置“附加题”环节,为本次知识的加深题型,供TR根据情况选择使用。通过竞赛的互动方式进行,并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与表扬。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不同,对甜味最敏感的区域是(
)A.舌根
B.舌尖
C.舌两侧
D.舌的全部区域2.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
)A、触觉
B、味觉
C、嗅觉
D、心灵感应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市区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4.下列各组中,依次表示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的是
(
)①声波;②听神经;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鼓膜;⑤听小骨;⑥大脑皮层听觉中枢。A、①→④→⑤→③→②→⑥
B、①→②→④→⑤→③→⑥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③→④→⑤→②→⑥
5.在一根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用榔头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能够听到几次声音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6.俗话说“良药苦口”,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减少吃药丸(未包裹糖衣)时的苦味,在吞咽前应避免把药丸放在(
)
A.舌尖
B.舌根
C.舌的两侧中部
D.舌的两侧前部7.耳的结构中,感受声波刺激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蜗8.人的味觉形成的部位在
(
)
A.舌
B.味蕾
C.大脑皮层
D.味觉神经9.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图中是利用听觉感受外界刺激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10.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气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B.只有液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C.只有固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D.气体、液体、固体振动都能产生声音11.甲同学在充满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在另一端听到三次声音,则最先听到的一次是由
A.铁管传来的
B.水传来的
C.空气传来的
D.无法确定12.甲、乙两只昆虫飞行时,甲的翅膀每秒振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200次,乙的翅膀每秒振动80次,人能听到其飞行发出的声音的是
(
)
A.甲昆虫
B.乙昆虫
C.都听不到
D.都能听到13.将手表放在枕头下,人耳在枕头上能比在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中更清晰地昕封手表走时的“嘀嗒”声,这现象说明
(
)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在空气中快
C.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D.以上说法都正确14.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我们在城市绿化植树,从减弱噪声角度分析,其作用是
(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阻止噪声的发生15.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居民的干扰,常在公路两旁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A.阻隔噪声的传播 B.控制噪声的声源 C.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D.降低耳的灵敏度16.钓鱼时不能高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①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②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③“不能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④“不能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7、如图是一种凹下道路的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
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
)A.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B.在声源处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18.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的标志,它表示的意思是
(
)
A、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B、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C、此地有乐队出租车
D、禁止停车
19.用小提琴和钢琴同奏一支曲子,人们一听便能区分哪是小提琴声,哪是钢琴声,这是因为(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振幅不同20、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21.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实验情况如下表:次数实验情况1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2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3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22.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老师要求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是因为地面比较硬吗?”B.“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吗?”C.“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呢?”D.“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二、填空题(本题共有20空,每空1分,共20分)1.人是视觉器官是
,听觉器官是
,嗅觉器官是
。2.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而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别的。3.在“瞎子摸象”这个成语故事里,瞎子是用
来感知“象”的形状,“象”的形状的形成部位是
。B.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
是不同的。(填“音调”、“音色”、或“响度”)。C.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
,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4.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它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我们能分别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各人发出声音的
不同。而能引起我们听觉的声音频率范围在
。(2)2008年2月21日,正在绕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飞行的“嫦娥一号”卫星自三十八万公里外太空将天籁之音《爱我中华》、《阿里山的姑娘》、《青藏高原》等传回地球。实现这种信号传递的是__(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
5.课外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过程中,小丽等同学运用肥皂膜代替人耳的鼓膜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如图所示。(1)当喇叭发声时,观察到肥皂膜随着振动,从而联想到人耳听到的声音首先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________。(2)当声音传至内耳时,耳蜗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体也会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便把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脑部,在人脑皮层的__________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了声音。3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完全一样,烧瓶里密封着一个小铃铛,其中乙烧瓶中被抽成真空。(1)当摇动甲烧瓶(铃不碰瓶壁)时,将
听到声音。(2)当摇动乙烧瓶(铃不碰瓶壁)时,将
听到声音。(3)此实验说明
。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10分钟内)(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TR根据教案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结进行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总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画思维导图、默想回忆、抢答形式等。教案中给到重难点/易错点等的总结条目。)1.
2.3.
( http: / / www.21cnjy.com )1.
包含预习下次课内容和复习本次课内容两部分;
2.
建议作业量不宜过多,最好控制在学生30分钟内能够完成;3.
每节课前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与讲解;一、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50分)1.
下列感受器中不能称为感觉器官的是( )A.耳
B.眼
C.痛觉神经末梢
D.鼻2.
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不同,对苦味最敏感的区域是( )A.舌根
B.舌尖
C.舌两侧
D.舌的全部区域3.
妈妈常用手背来感觉小孩是否发烧,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 )A.触觉感受器
B.痛觉感受器
C.热觉感受器
D.冷觉感受器
4.
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A.触觉
B.味觉
C.嗅觉
D.心灵感应5.
某人失聪(没有听觉能力)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损伤。那么发病的可能部位是(
)A.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B.鼓膜
C.听小骨
D.耳蜗6.
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能够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
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C.雷声的响度比人声的响度大得多
D.声音传播的速度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快7.
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大钟还在振动8.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人们常佩带耳罩,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D.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9.
扩音机是用来( )
A.改变声音的音色B.增大声音的响度C.提高声音的音调D.加快声音的传播速度10.
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11.
狗的嗅觉特别灵敏,形成嗅觉的部位是( )A.大脑皮层
B.鼻腔
C.嗅觉神经末梢
D.嗅神经
12.
星期天,小林随着爸爸到郊外鱼塘中钓鱼,小林非常兴奋,大声地叫喊。刚要上钩的鱼都被叫声吓跑了,这说明(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C.水不能传播声音
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13.
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同体可“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被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14.
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1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16.
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
( http: / / www.21cnjy.com )0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右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
)A.蝙蝠
B.海豚
C.猫
D.大象17.
美国贝尔公司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信用卡,它只能对主人的声音作出反应,这种信用卡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A.不同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B.不同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C.不同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D.以上三个都是18.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9.
双筒洗衣机脱水时,有时会发生较大的振动而发出较大的噪声,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放平衣物,减弱洗衣机的振动,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塞上耳塞,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关上门窗,在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以上方法都行20.
一场大雪后,大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的美观些21.
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22.
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项目之一,金华市区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号
D.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23.
呼吸道感染时,还容易引起中耳炎,这是由于细菌可以通过( )A.鼓膜进入中耳
B.半规管进入中耳
C.咽鼓管进入中耳
D.前庭进入中耳24.
关于甲、乙、丙三个正在振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手臂以每秒2次的频率上下挥动
乙:蝙蝠发出频率为1×105赫兹的振动
丙:被小锤敲击的频率为256赫兹的音叉A.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B.丙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甲、乙都不是声源,人耳听不到C.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D.甲、乙、丙都不是声源,人耳听不到它们发出的声音25.
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先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26分)26.
舌的表面有许多小凸点,它们叫 ,内有 细胞,能感受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是对 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27.
说出下列现象或事例运用什么感觉。⑴瞎子摸象 ⑵婴儿闭着眼睛也能找到乳头
⑶今天气温适中 ⑷吃杨梅觉得很酸
28.
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由于大脑
中枢 的缘故,也叫嗅觉的适应。29.
当调节收音机的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器,使其音量增大时,发现扬声器的纸盆的振动幅度也加大.⑴这表明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什么有关?
⑵当你逐渐远离收音机时,听到的声音有什么感觉?
。这又表明声音的响度是否还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30.
盈盈在弹奏古筝时,古筝的琴
( http: / / www.21cnjy.com )弦因为________而发声:登上月球的两宇航员不借助无线电听不到对方的讲话,这是由于声音________;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这是因为她们说话时声带振动相对比较________的缘故31.
右图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⑴看电视文艺节目时,你能听到演员
( http: / / www.21cnjy.com )优美动听的歌声。那么,图中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
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
。(填数字代号)⑵如果某人标号④所示部分受损,则
(能,不能)产生听觉。⑶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中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
(填数字)张开,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32.
在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伴口技的手影节目《手影表演》,通过演员的双手和口技表演生动地演绎了两只鸟从相恋到生育、养子的全过程。观众听到的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观众从演员的口技表演中听着像是黄鹂鸟的叫声,是因为演员模仿了黄鹂鸟叫声的
。33.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但我们看到蝴蝶翅膀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
20Hz(选填"低于"、“高于”)。这种听不到的声波有很强的破坏性,在这次“5·12”汶川大地震时,600多公里之外的贵阳也有不少市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就与这种声波有关,我们将这种声波称为
声波。
34.
下列各项有关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声源的是
;属于阻挡噪声传播的措施是
;属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的措施是
。
①城市禁鸣喇叭;②纺织女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带上耳塞;③城市高架路上安装隔音屏;④在高噪声车间内安放吸声材料;⑤将飞机场建在远离居民点的城郊;⑥驾驶战斗机的飞行员带上头盔;⑦点燃爆竹导火线后,边撤离边捂住耳朵。三、我会探究(每格2分,共24分)35.
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2.8秒收到回声,海水的传声速度是1500米/秒,该处海的深度是
千米?
36.
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等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 等三根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编号G处填上所缺数据。(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明又觉得琴弦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F铜801.02B铜600.89G铁C铜601.02H纤维1001.02D铜800.76I尼龙1001.02E铜1000.7637.
当我们向暖水壶内倒开水时,能听到从壶内发出的声音,天翔同学对此作了专门的探究。(1)刚开始,瓶内传出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沉的轰鸣声,随着水越来越多,声音逐渐变得尖厉。请你用专业的物理语言来描述这个现象:随着瓶内水的增多,声音的
。(2)天翔想:这个声音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物体振动发出来的呢?他猜想,可能是水从高处落下时冲击瓶内水引起振动而产生的,也可能是水的振动引起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你认为还有其它的可能吗?请把你认为可能的原因填在后面的空格处
(只填一种可能)。38.某班级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就为什么要用两只耳听声音,建立了如下猜测:①用两只耳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大,可以听的更清楚;②用两只耳听声音,可以辨别声源的方向;③左耳听左边的声音,右耳听右边的声音.(1)为了验证其猜测①的正确与否,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们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在离同一声源同样远近的条件下,同一人用两只耳听声音,然后再用一只耳听声音(另一只耳道用耳塞塞住)。若猜测①是正确的,则实验结果应该是 ,实验中同学们应用了科学探究中的 法和 的方法。(2)为了验证其猜测②的正确与否,同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又做了实验且结果如下:让一同学蒙上眼睛,用两只耳听某一声源发出的声音,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正确,然后改用一只耳听(声源换了方位),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错误。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以断定猜测②是 。
例1.(★★)例1:下列关于感受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传递刺激的结构
B.
感受器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
C.
皮肤中存在各种感受器,能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
D.
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产生感觉的结构
例2.(★★)下列关于嗅觉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不同,但都不如人的嗅觉灵敏
B.
较长时间接触某种气味会降低感受性是由于气味逐渐变淡造成的
C.
小孩子的嗅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强
D.
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
例3.(★★)科学家设想利用道路来收集太阳能进行发电,供电动汽车和路灯使用.方法是在路基上先铺设覆盖有太阳能电池的水泥板,再在太阳能电池上覆盖透明的玻璃作为路面,这个设想要能实际使用,对玻璃的选择,下列哪一项不是主要需考虑的( )
A、玻璃表面粗糙程度
B、玻璃强度C、玻璃颜色
D、玻璃的隔音效果
例1.(★★)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例2.(★★)手机通讯靠电磁波传送。现将一只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根据上述现象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声音、电磁波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B.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电磁波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空气
D.声音、电磁波均需要空气才能传播
例1.(★★)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
A.
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
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
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D.
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屏
例2.(★★)发生晕车、晕船等症状,其主要原因是
(
)
A.
由于睡眠不足引起
B.
小脑调节平衡的能力弱
C.
躯体感觉中枢受到过强的刺激
D.
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过长时间的刺激
例3.(★★)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第4题图
(第3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