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1《空气》 (第1课时) 导学案导学案(Word+PPT)+同步练习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1《空气》 (第1课时) 导学案导学案(Word+PPT)+同步练习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8-17 22:41:50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  气
1
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2
能描述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
3
会设计简单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
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 它们的体积占空气的百分之几 在下面表格中默写出来
氮气
物质
成分
体积分数
空气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氧气
稀有气体
78%
二氧化碳
21%
0.94%
0.03%
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举例说明哪些物质是纯净物,哪些物质是混合物。比比谁举的例子多。
2
最早提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_______,他得出了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你能说出拉瓦锡的实验原理吗 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把拉瓦锡探究空气组成的实验过程编成小故事,说给你周围的同学听。
1/5
拉瓦锡
3
将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填写在表格中:
氧气
氮气
红磷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碳
O2
N2
P
P2O5
CO2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一、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提出问题】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是多少
【设计实验方案】
1
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且生成固体,使封闭装置内的气体体积减少,导致装置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水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已经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2
实验用品(仪器和药品):红磷、集气瓶、燃烧匙、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烧杯、弹簧夹。
3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__________;②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水,并把剩余容积______等分;③关闭弹簧夹,点燃红磷,________伸入集气瓶,立即_____________;④待红磷熄灭后并_________________,打开弹簧夹。
气密性

迅速
塞紧橡皮塞
冷却至室温
【实验现象】
(1)你观察到的红磷燃烧有哪些现象
答案:
产生浓厚的白烟,放出热量。
【探索交流】
资料:实验中的大量白烟就是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固体,沉降后溶解于水中。因此白烟最终消失。
(1)红磷要过量,其目的是什么
(2)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什么现象
答案:
水倒流入集气瓶且约占集气瓶剩余容积的1/5。
答案:
防止集气瓶内氧气有剩余,使测量结果偏小。
(2)为什么要立即塞紧橡皮塞
答案:
防止集气瓶内气体因膨胀逸出,使测量结果偏大。
(3)实验开始前,集气瓶中装少量水的目的是什么 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为什么能进入集气瓶 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相当于原集气瓶内空气中哪种气体的体积 由此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多少
答案:
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集气瓶底;集气瓶内氧气耗尽,压强减小,水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氧气;1/5。
(4)实验时,倒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可能小于1/5,原因有哪些 大于1/5呢
答案:
小于1/5可能原因:装置气密性不好;红磷量不足,没把氧气耗尽;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大于1/5可能原因:弹簧夹未夹紧;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未迅速塞紧橡皮塞。
(5)集气瓶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什么 它有何性质
答案:
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6)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
检查装置气密性;燃烧匙内应放过量的红磷;要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得出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二、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与联系
1
填写下表:
纯净物
混合物
区别
实例
联系
由一种物质组成,
有固定的组成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各成分保持各自原来的性质
氧气、五氧化二磷等
空气、海水等
混合物是由几种纯净物混合而成,混合物经分离可以得到纯净物
2
哪类物质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答案:
纯净物,如O2、N2、CO2等。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  气
第1课时
1.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2.能描述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
3.会设计简单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 它们的体积占空气的百分之几 在下面表格中默写出来。
物质
成分
体积分数
空气
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2.最早提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家是 拉瓦锡 ,他得出了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你能说出拉瓦锡的实验原理吗 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把拉瓦锡探究空气组成的实验过程编成小故事,说给你周围的同学听。
3.将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填写在表格中:
氧气
氮气
红磷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碳
O2
N2
P
P2O5
CO2
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
4.举例说明哪些物质是纯净物,哪些物质是混合物。比比谁举的例子多。
一、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提出问题】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是多少
【设计实验方案】
1.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且生成固体,使封闭装置内的气体体积减少,导致装置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水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已经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2.实验用品(仪器和药品):红磷、集气瓶、燃烧匙、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烧杯、弹簧夹。
3.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 气密性 ;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水,并把剩余容积 五 等分;③关闭弹簧夹,点燃红磷, 迅速 伸入集气瓶,立即塞紧橡皮塞 ;④待红磷熄灭后并 冷却至室温 ,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
(1)你观察到的红磷燃烧有哪些现象
产生浓厚的白烟,放出热量。
(2)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什么现象
水倒流入集气瓶且约占集气瓶剩余容积的1/5。
【探索交流】
资料:实验中的大量白烟就是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固体,沉降后溶解于水中。因此白烟最终消失。
(1)红磷要过量,其目的是什么
防止集气瓶内氧气有剩余,使测量结果偏小。
(2)为什么要立即塞紧橡皮塞
防止集气瓶内气体因膨胀逸出,使测量结果偏大。
(3)实验开始前,集气瓶中装少量水的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 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为什么能进入集气瓶 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相当于原集气瓶内空气中哪种气体的体积 由此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多少
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集气瓶底;集气瓶内氧气耗尽,压强减小,水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氧气;1/5。
(4)实验时,倒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可能小于1/5,原因有哪些 大于1/5呢
小于1/5可能原因:装置气密性不好;红磷量不足,没把氧气耗尽;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大于1/5可能原因:弹簧夹未夹紧;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未迅速塞紧橡皮塞。
(5)集气瓶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什么 它有何性质
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6)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检查装置气密性;燃烧匙内应放过量的红磷;要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二、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与联系
1.填写下表:
纯净物
混合物
区别
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各成分保持各自原来的性质
实例
氧气、五氧化二磷等
空气、海水等
联系
混合物是由几种纯净物混合而成,混合物经分离可以得到纯净物
2.哪类物质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纯净物,如O2、N2、CO2等。
见《导学测评》P71.下列物质用途错误的是(
)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海水
C.白醋
D.液氧
3.下列不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
A.用作灯泡填充气
B.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C.用作粮食的保护气
D.用作制氨气的原料
4.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物质R应该选用(
)
A.铁片
B.硫粉
C.木炭
D.红磷
5.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
( http: / / www.21cnjy.com )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做法有利于控制PM2.5的是(
)
A.植树造林
B.燃放鞭炮
C.露天焚烧垃圾
D.工厂排放烟尘
6.苏州博物馆最近启用新购置的“真空充氮杀
( http: / / www.21cnjy.com )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
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
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
7.阅读以下有关“空气成分”的示意图,并按要求填空。
(1)填写下列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浑浊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
(3)从图中你得到的信息是:(任写两条)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8.下表为2013年11月5日我国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根据表中内容填空:
城市
首要污染物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锦州
可吸入颗粒物
67
Ⅱ良
玉溪
二氧化硫
62
Ⅱ良
常德
可吸入颗粒物
118
Ⅲ轻微污染
三亚

23
Ⅰ优
(1)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_______。
(2)当日影响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空气主要污染物是从哪里来的?(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防治空气的污染,保护蔚蓝的天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创新
9.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1:用盛水的水槽、无底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D
3.B
4.D
5.A
6.A
7.(1)
a21%;b氮气;c0.03%。(2)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3)
①空气是一种混合物;②空气的成分中以氮气和氧气为主。
8.
(1)三亚(2)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3)化石燃料燃烧;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的排放等(4)使用清洁能源;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等。
9.(1)除去广口瓶内空气中的氧气(2)小于(3)镁+氮气氮化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