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第9课《消失的树林》教案【滇人版】《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第9课《消失的树林》教案【滇人版】《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滇人版
科目 信息科技(信息技术)
更新时间 2025-10-21 17:4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9课《消失的树林》教学设计
课题 消失的树林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三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借绘制《消失的树林》,感知数字化绘图工具价值,提升对图形绘制、拼接等信息处理的关注与运用意识。计算思维:学习用 “曲线” 画山峦树叶、借 “粘贴来源” 拼接等操作,训练逻辑分析与分步解决绘图问题的思维,构建有序绘图流程。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运用 “画图” 软件的曲线、剪切粘贴等功能完成作品,探索数字化工具绘图技巧,在创作中实现方法创新与技能实践。信息社会责任:通过 “消失的树林” 主题,理解环境相关信息内涵,借助绘图传递生态思考,增强用数字作品表达社会关注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 “曲线” 工具的使用方法,能运用 “粘贴来源” 命令拼接图形,学会图形的剪切、粘贴与删除操作。
教学难点 灵活用 “曲线” 绘山峦树叶,会 “透明选择” 让图形自然拼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3.9课 消失的树林1、观看视频。2、学习目标学会用“曲线”工具进行绘画;学会对选中的图形进行剪切、粘贴;能利用“剪贴板”中的“粘贴来源”命令,把多幅图拼成一幅图。3、学习任务在本课的活动中,我们要完成连环画《重建美丽家园》中的第一幅《消失的树林》的绘制。首先,用“曲线”工具画出山峦和树叶;用“粘贴来源”命令,把孔雀、太阳、树桩放到图画中;用“自由图形选择”工具,选中树叶进行剪切与粘贴,并把树叶拼接到树桩上。然后,再用“用颜色填充”工具给山填上颜色;用合适的“刷子”画出枯草和仙人掌。最后,把图画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4、新知引入欣赏连环画《重建美丽家园》的第一幅,如图3-39所示。 通过读故事、看连环画,你有什么感受?这节课,我们就来试着用“画图”软件中的“曲线”等工具画出这幅画。你计划先画哪个部分呢? 课程新知导入。 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本课研究内容,观看视频调动积极性。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一、用“曲线”工具画山和树叶1. 启动“画图”软件。2. 设置“画纸”大小。 因为我们要画的是一组连环画,所以以后几节课的每一幅连环画的画纸大小都要相同。我们设置画纸的宽度为22厘米、高度为14厘米。 3. 用非封闭式“曲线”工具画山。(1)单击“形状”功能区中的“曲线”工具,并选择线条的粗细。(2)在曲线的起点处,拖动鼠标到曲线终点处,松开左键,形成一条线段。(3)将鼠标指针指向需要弯曲处,拖动鼠标,直线段随着指针位置移动并产生弯曲,拖动到满意的位置时,松开鼠标左键,并单击,曲线被确认,如图3-40所示。温馨提示如果要画出两个弯的曲线,要依次选择两个控制点,并先后调整弯曲程度,如图3-41所示。使用“曲线”工具最多可以使线段产生两次弯曲。(4)用相同的方法,继续画山,如图3-42所示。(5)将画好的山的背景轮廓保存在自己的文件中,文件名为beijingl. bmp“。4. 用封闭式“曲线”工具画树叶。(1)单击“曲线”工具,选择合适的线条粗细。(2)在封闭曲线的起点处,拖动鼠标画出一条小短线,再在其他位置处单击,出现一条微曲线。(3)拖动鼠标,出现一条随着指针变形的封闭曲线。当图案效果满意后,松开鼠标左键,一片树叶的外形就绘制好了。如图3-43所示。(4)用相同的方法,继续在画纸空白处画树叶。然后用“直线”工具画出叶脉和树枝,将树叶填充为绿色,如图3-44所示。注意事项 曲线工具进阶操作:绘制山峦、树叶,除调弯曲度,可分段绘制衔接。画复杂山峦,一段曲线确认后,端点续画;树叶拆轮廓为多段曲线,让形状更生动,避免单次绘制生硬感。二、拼接图形1.将“孔雀”拼接到图形中。(1)在“剪贴板”功能区中单击“粘贴”命令,打开“粘贴”下拉菜单,单击“粘贴来源”命令,弹出“粘贴来源”对话框。(2)在“粘贴来源”对话框中,选中“kongque.bmp”图片文件,如图3-45所示。 (3)单击“打开”按钮后,孔雀图形出现在画纸的左上角,如图3-46所示。 (4)在“图像”功能区中单击“选择”,在打开的“选择”下拉菜单中,单击“透明选择”命令,这样可透过白色背景看到后面的图形,效果如图3-47所示。 (5)调整孔雀大小并把孔雀移到合适位置,再单击选定框外部区域,完成图形的拼接操作,如图3-48所示。 2.将“太阳”“树桩”拼接到图形中。用同样的方法,将太阳、树桩拼接到上面的画纸上,如图3-49所示。注意事项素材拼接创意拓展:用 “粘贴来源” 拼孔雀、树桩等,别限原始方向。拼接前,借 “图像” 功能区 “旋转” 调角度,让孔雀有动态、太阳斜挂,为场景添故事感,避免千篇一律。三、粘贴树叶1.在“图像”功能区中的“选择”下拉菜单中,单击“自由图形选择”工具,选择一个起始点,拖动鼠标,沿着树叶的图形轮绕一圈,树叶就被选定框围住。2.在“选择”下拉菜单中,单击“透明选择”命令。3.在“剪贴板”功能区中,单击“剪切”按钮”,再单击“粘贴”按钮,画面左上角出现复制出来的树叶,如图3-50所示。 4.调整树叶大小,移动树叶到树桩合适的位置上。5.单击选定框外部区域,选定框消失,树叶拼接到了树上。重复执行“粘贴”命令,依次把树叶拼接到多棵树桩上,如图3-51所示。温馨提示“剪切”树叶后,可以进行多次“粘贴”操作。四、填充颜色利用“用颜色填充”工具,给画填充颜色,如图3-52所示。五、绘出枯草和仙人掌挑选合适的“刷子”工具和颜色画出枯草和仙人掌,如图3-53所示。注意事项 色彩渐变尝试:绘制枯草时,可选用深浅不同的黄褐、灰黄等颜色,用刷子工具分层次涂抹,制造出枯草从浅到深的渐变枯萎效果,让枯草更具真实感和立体感 。元素呼应协调:画仙人掌时,考虑与画面中太阳元素呼应,比如用偏暖的绿色绘制仙人掌,呼应太阳带来的炎热氛围,使画面元素间形成隐性关联,增强整体协调性 。六、保存作品单击“画图”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将画好的作品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文件名为“jiayuanl.bmp”。说一说问: 1.通过“粘贴来源”命令进行图形的拼接时,为什么要选择“透明选择”命令?答:选择 “透明选择” 命令,能让拼接图形时,其白色背景不遮挡下方已画内容,让图形自然融入画面,拼接效果更和谐。比如孔雀图片,透明选择后,背景白色消失,能和后面画的山、树叶完美融合。问: 2.选中图形后,除了可以“剪切”“粘贴”,还可以删除吗?如何删除?答:选中图形后可以删除。操作方法是,选中图形后,按下键盘上的 “Delete” 键,或者在软件 “选择” 菜单里找 “删除” 命令点击,就能删掉选中图形。七、课堂练习 1.技能练习1.利用“曲线”等工具,画出如图3-54所示的树苗,然后将画好的作品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文件名为“shumiao.bmp”。 2.利用“曲线”等工具,画出如图3-55所示的大象,然后将画好的作品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文件名为“daxiang.bmp”。 3.打开素材文件夹中的“装扮美丽家园.bmp”文件,如图3-56所示,把相应的景物和角色拼接到背景画中,装扮出美丽的家园。2.综合实践利用所学的绘图工具,绘制连环画的背景轮廓,再将已画好的角色和景物拼接到图画中。为作品起一个名字,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八、拓展延伸观看视频1、多样曲线绘制技巧除了绘制山和树叶,“曲线” 工具还能绘制云朵、河流。绘制云朵时,可多次调整曲线弯曲度,做出蓬松效果;绘制河流,通过改变曲线走向,呈现蜿蜒形态,让画面更生动。2、图形拼接创意组合利用 “粘贴来源”,除了孔雀、太阳、树桩,还能拼接花朵、小鸟等素材。将不同素材合理布局,比如让小鸟在天空飞、花朵在地面开,创造独特场景,丰富画面故事性。3、色彩填充进阶用法“用颜色填充” 工具,不仅能填山的颜色,还可给枯草、仙人掌创意填色。比如给枯草填成渐变黄褐,模拟枯萎程度;给仙人掌填深浅绿,体现光影,让物体更逼真。4、文件命名与管理保存作品时,除了按要求命名,还可学习分类保存。创建 “美丽家园连环画” 文件夹,把每课作品放进去,不同作品用 “场景 + 序号” 命名,方便查找,养成良好数字文件管理习惯。 用“曲线”工具画山和树叶。学习温馨提示。学习注意事项。完成拼接图形。学习注意事项。完成粘贴树叶。学习温馨提示。完成填充颜色。完成绘出枯草和仙人掌。学习注意事项。完成保存作品。完成思考内容。完成课堂练习。完成综合实践。观看视频、进行知识拓展。 图文结合,引导学习认识本课主要研究内容——用“曲线”工具画山和树叶具体操作步骤,引入所学知识内容。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点。认识了解曲线工具进阶操作。学习拼接图形的具体操作步骤,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了解认识素材拼接创意拓展。学习使用“剪贴板”功能区,帮助学生深化所学知识。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点。学习如何填充颜色。培养学生规范操作习惯。了解认识色彩渐变尝试和元素呼应协调,拓展学生知识面。学习如何保存作品。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强化所学知识点。考察学生对本课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思考能力。在实践操作中掌握知识点。深化学生所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
课堂小结 消失的树林1.用“曲线”工具画山和树叶2.拼接图形、粘贴树叶和填充颜色3.绘出枯草和仙人掌和保存作品4.完成课堂练习5.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使用绘图软件插入孔雀、山、树叶素材,用“透明选择”拼接后删除多余图形,保存提交。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