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成果展示 一次函数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一支笔2元,买x支共付y元,则2和y分别是( C )
A.常量,常量 B.变量,变量
C.常量,变量 D.变量,常量
2.用a元钱在网上书店恰好可购买50本某种书,但是每本书需另加邮费6角,购买b本这种书带邮费共需y元,则根据题意可列出关系式为( C )
A.y=b B.y=b·+0.6
C.y=b D.y=b·+0.6
3.如图,下列各图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 D )
解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对于自变量x的每一个值,因变量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所以只有D选项中y不是x的函数,故D符合题意.
4.小明根据某个一次函数关系式填写了如下表格,则空格中的数为( D )
x -1 0 2
y -3 6
A.16 B.8
C.12 D.24
5.已知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过点(x1,y1),(x1+1,y2),(x1+2,y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为( B )
A.y1<y2<y3 B.y3<y2<y1
C.y2<y1<y3 D.y3<y1<y2
解析:因为一次函数y=-3x+1中,k=-3<0,
所以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因为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过点(x1,y1),(x1+1,y2),(x1+2,y3),且x1<x1+1<x1+2,
所以y3<y2<y1.
6.若一次函数y=-x+b与y=kx+3的图象相交于第三象限,则函数y=kx+b的图象不经过( B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解析:因为一次函数y=-x+b与y=kx+3的图象相交于第三象限,
所以k>0,b<0.
所以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二象限.
7.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2x-k的图象大致是( B )
A B
C D
解析:因为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k<0.
所以一次函数y=2x-k的一次项系数大于0,常数项-k大于0.
所以一次函数y=2x-k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8.一蓄水池有水40 m3,按一定的速度放水,水池中的水量y(m3)与放水时间t(min)有如下关系:
放水时间t/min 1 2 3 4 …
水池中水量y/m3 38 36 34 32 …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C )
A.y随t的增大而增大
B.放水时间为15 min时,水池中水量为8 m3
C.每分钟的放水量是2 m3
D.y与t之间的关系式为y=40t
解析:易知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t+40,故D选项错误;
因为-2<0,所以y随t的增大而减小,故A选项错误;
当t=15时,y=-2×15+40=10,
所以放水时间为15分钟时,水池中水量为10 m3,故B选项错误;
因为k=-2,所以每分钟的放水量是2 m3,故C选项正确.
9.小聪上午8:00从家里出发,骑共享单车去一家超市购物,然后从这家超市按原路返回家中.小聪离家的路程s(m)和经过的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从小聪家到超市的路程是1 300 m
B.小聪从家到超市的平均速度为100 m/min
C.小聪在超市购物用时35 min
D.小聪从超市返回家中的平均速度为26 m/min
解析:A.观察图象发现:从小聪家到超市的路程是1 800米,故错误;
B.小聪从家到超市共用了10分钟,行程1 800米,速度为1 800÷10=180(米/分),故错误;
C.小聪在超市购物用时45-10=35(分钟),故正确;
D.(1 800-1 300)÷(50-45)=500÷5=100(米/分),所以小聪从超市返回家中的平均速度为100米/分,故错误.
10.已知A,B两地相距80 km,甲、乙两人骑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他们都保持匀速行驶.如图,l1,l2分别表示甲、乙两人离B地的距离y(km)与骑车时间x(h)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得出的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D )
①甲骑车的速度为30 km/h,乙骑车的速度为20 km/h;
②l1的函数表达式为y=80-30x;
③l2的函数表达式为y=20x;
④ h后两人相遇.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易知甲骑车的速度为=30(km/h),乙骑车的速度为=20(km/h),故①正确;
设l1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
把点(0,80),点(1,50)代入y=kx+b,得
把b=80代入k+b=50,得k=-30,
所以直线l1的函数表达式为y=80-30x,故②正确;
设直线l2的函数表达式为y=k′x,
把点(3,60)代入y=k′x,得k′=20,
所以直线l2的函数表达式为y=20x,故③正确;
联立方程解得x=,
所以小时后两人相遇,故④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如图是某市某天的气温T(℃)随时间t(h)变化的图象,则由图象可知,该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为 12 ℃.
解析:由纵坐标看出最高气温是10 ℃,最低气温是-2 ℃,
所以该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为10-(-2)=12(℃).
12.当m= 1 时,函数y=(2m-1)x3m-2是关于x的正比例函数.
解析:因为函数y=(2m-1)x3m-2是关于x的正比例函数,
所以3m-2=1,
解得m=1.
因为2m-1≠0,
所以m=1符合题意.
13.一个弹簧不挂重物时长10 cm,挂上重物后伸长的长度与所挂重物的质量成正比.在一定的弹性限度内,每挂上1 kg的重物弹簧伸长3 cm,则弹簧总长y(单位: cm)与所挂重物x(单位: kg)之间的关系式为 y=3x+10 .(不需要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将一次函数y=3x+b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图象恰好经过原点,则b的值为 5 .
解析:根据题意,将点(0,0)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平移后点的坐标为(-2,-1).
将点(-2,-1)代入y=3x+b,得-6+b=-1.
所以b=5.
故答案为:5.
15.某单位急需用车,但又不准备买车,他们准备和某个体车主或某出租车公司签订月租车合同.设汽车每月行驶x km,应付给个体车主的月费用是y1元,应付给出租车公司的月费用是y2元,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两条射线)分别如图所示.当每月行驶的路程为 1 500 km时,租两家的费用相同.
16.如图,点A(-3,4)在一次函数y=-3x+b的图象上,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B,那么△AOB的面积为 7.5 .
解析:因为点A(-3,4)在一次函数y=-3x+b的图象上,所以4=-3×(-3)+b.
所以b=-5.
所以y=-3x-5.
所以点B的坐标为(0,-5).
所以OB=5.
因为点A的坐标为(-3,4),
所以S△AOB=×OB×3=×5×3=7.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5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8分)某快递公司的每位快递员的日收入y(元)与日派送量x(件)成如图所示的一次函数关系.
(1)求每位快递员的日收入y(元)与日派送量x(件)之间的关系式;
(2)已知某快递员的日收入不少于110元,求该快递员至少要派送多少件快递.
解:(1)设每位快递员的日收入y(元)与日派送量x(件)之间的关系式为y=kx+b.
将(0,70),(30,100)代入y=kx+b,得
把b=70代入30k+b=100,得k=1.
所以每位快递员的日收入y(元)与日派送量x(件)之间的关系式为y=x+70.
(2)根据题意,得x+70≥110,解得x≥40.
所以该快递员的日收入不少于110元时,至少要派送40件快递.
18.(8分)某剧院的观众席的座位为扇形,且按下列方式设置:
排数(x) 1 2 3 4 …
座位数(y) 50 53 56 59 …
(1)按照上表所示的规律,当x每增加1时,y如何变化?
(2)写出座位数y与排数x之间的关系式.
(3)按照上表所示的规律,某一排可能有90个座位吗?请说明理由.
解:(1)由题表中数据,得当x每增加1时,y增加3.
(2)由题意,得y=50+3(x-1)=3x+47.
(3)某一排不可能有90个座位.理由如下:
由题意,得y=3x+47=90,
解得x=.
因为不是整数,
所以某一排不可能有90个座位.
19.(8分)根据记录,从地面向上11 km以内,每升高1 km,气温降低6 ℃;又知在距离地面11 km以上,气温几乎不变.若地面气温为m(℃),设距地面的高度为x(km)处的气温为y(℃).
(1)写出距地面的高度在11 km以内的y与x之间的关系式.
(2)若小敏在乘飞机时,某一时刻,她从机舱内屏幕显示的相关数据得知,飞机外气温为-26 ℃时,飞机距离地面的高度为7 km,求此时这架飞机下方地面的气温.小敏想,假如飞机当时在距离地面12 km的高空,飞机外的气温是多少?
解:(1)根据题意,得y=m-6x(0≤x≤11).
(2)将x=7,y=-26代入y=m-6x,
得-26=m-42,解得m=16.
所以此时地面的气温为16 ℃.
因为x=12>11,
所以y=16-6×11=-50.
所以假如飞机当时在距离地面12 km的高空,飞机外的气温是-50 ℃.
20.(10分)某地出租车计费方法如图所示,x(km)表示行驶里程,y(元)表示车费,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出租车的起步价是 10 元;
(2)当x>3时,y与x具有y=kx+4的函数关系,求y与x之间的关系式;
(3)若某乘客一次乘出租车的车费为40元,求这位乘客乘车的里程.
解:(2)由图象可知,直线y=kx+4经过点(5,14),
所以15=5k+4,解得k=2.
所以y=2x+4(x>3).
(3)由题意及图象可知,该乘客乘车里程超过了3 km,
则有2x+4=40,
解得x=18.
故这位乘客乘车的里程为18 km.
21.(10分)甲、乙两人分别从同一公路上的A,B两地同时出发骑车前往C地,两人离A地的距离y(km)与甲行驶的时间x(h)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相距 20 km,乙骑车的速度是 5 km/h;
(2)请分别求出甲、乙两人在0≤x≤6的时间段内y与x之间的关系式;
(3)求甲追上乙时用了多长时间.
解:(1)易知A,B两地相距20 km;
乙骑车的速度为=5(km/h).
故答案为:20;5.
(2)设y乙=kx+b.
把点(0,20),(2,30)代入y乙=kx+b,得
把b=20代入2k+b=30,得k=5,
所以y乙=5x+20.
设y甲=mx.
因为函数图象过点(6,60),
所以60=6m,即m=10.
所以y甲=10x.
所以当0≤x≤6时,y甲=10x,y乙=5x+20.
(3)令y乙=y甲,则5x+20=10x,解得x=4.
所以甲追上乙时用了4 h.
22.(12分)某风景区计划在绿化区域种植银杏树,现甲、乙两商家有相同的银杏树苗可供选择,其具体销售方案如下:
甲 乙
购买树苗数量 销售单价 购买树苗数量 销售单价
不超过500棵的部分 800元/棵 不超过1 000棵的部分 800元/棵
超过500棵的部分 700元/棵 超过1 000棵的部分 600元/棵
设购买银杏树苗x棵,到两商家购买所需费用分别为y甲元、y乙元.
(1)该风景区需要购买800棵银杏树苗,若都在甲商家购买所需费用为 610_000 元,若都在乙商家购买所需费用为 640_000 元;
(2)当x>1 000时,分别求出y甲,y乙与x之间的关系式;
(3)如果你是该风景区的负责人,购买树苗时如何设计方案可使购买费用更加合算?为什么?
解:(1)当x=800时,都在甲商家购买所需费用y甲=500×800+(800-500)×700=610 000;
都在乙商家购买所需费用y乙=800×800=640 000.
故答案为:610 000;640 000.
(2)当x>1 000时,y甲=800×500+700(x-500)=700x+50 000,
y乙=800×1 000+600(x-1 000)=600x+200 000.
(3)当0当500设当x>1 000时,S=y甲-y乙=100x-150 000.
易得当x=1 500时,y甲=y乙.
所以当x=1 500时,到两个商家购买所需费用一样.
当1 000所以y甲<y乙.
所以当1 000<x<1 500时,到甲商家购买合算.
当x>1 500时,S=100x-150 000>0,
所以y甲>y乙.
所以当x>1 500时,到乙商家购买合算.
综上所述,当0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