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课时分层训练(五)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教师版)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05 课时分层训练(五)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教师版)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6 16:2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训练(五)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知识点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1.如图,要测池塘两端A,B之间的距离,小明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点E,使CE=CB,则△ABC≌△DEC,进而得出AB=DE.那么判定△ABC和△DEC全等的依据是( C )
A.SSS B.ASA
C.SAS D.AAS
解析:由题意知CD=CA,CE=CB.
在△ABC和△DEC中,
所以△ABC≌△DEC(SAS).
故选:C.
2.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靠在一面竖直墙上.已知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若DF=6 m,DE=8 m,AD=4 m,∠C=∠F,则BF的长度为( A )
A.18 m B.16 m
C.12 m D.10 m
解析:由题意知,滑梯、墙、地面正好构成直角三角形,
在△ABC和△DEF中,
所以△ABC≌△DEF(SAS).
所以AB=DE=8 m.
所以BF=AB+AD+DF=8+4+6=18(m).
故选:A.
3.如图,A,B,C,D是四个村庄,B,D,C在一条东西走向公路的沿线上,BD=1 km,DC=1 km,村庄A和C,A和D间也有公路相连,且公路AD是南北走向,AC=3 km,只有村庄A和B之间由于间隔了一个小湖,无直接相连的公路.现决定在湖面上造一座桥,测得AE=1.2 km,BF=0.7 km,则建造的桥长至少为( B )
A.1.2 km B.1.1 km
C.1 km D.0.7 km
解析:由题意知BD=CD,∠BDA=∠CDA=90°.
在△ADB和△ADC中,
所以△ADB≌△ADC(SAS).
所以AB=AC=3 km.
因为AE=1.2 km,BF=0.7 km,
所以桥至少有3-1.2-0.7=1.1(km).
故选:B
4.如图,AD是一段斜坡,AB是水平线,现为了测斜坡上一点D的竖直高度DB,欢欢在D处立上一竹竿CD,并保证CD⊥AD,然后在竿顶C处垂下一根绳CE,与斜坡的交点为E,他调整好绳子CE的长度,使得CE=AD,此时他测得DE=2 m,求DB的长度.
解:如图,延长CE交AB于点F,
则∠A+∠1=90°.
因为CD⊥AD,所以∠C+∠2=90°.
因为∠1=∠2(对顶角相等),
所以∠A=∠C.
在△ABD和△CDE中,
所以△ABD≌△CDE(AAS).
所以DB=DE.
因为DE=2 m,
所以DB的长度是2 m.
5.如图,为了测量点B到河对面的目标点A之间的距离,在点B同侧选择了一点C,测得∠ABC=65°,∠ACB=35°,然后在点M处立了标杆,使∠MBC=65°,∠MCB=35°,得到△MBC≌△ABC,所以测得MB的长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这里判定△MBC≌△ABC的理由是( C )
A.SAS B.AAS
C.ASA D.SSS
解析:在△MBC和△ABC中,
所以△MBC≌△ABC(ASA).
故选:C.
6.如图,小李用7块长为8 cm、宽为3 cm的相同长方体小木块,垒了两堵与地面垂直的木墙,木墙之间刚好可以放进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尺(AB=BC,∠ABC=90°),点B在DE上,点A,C分别与木墙的顶端重合,则两堵木墙之间的距离为( A )
A.36 cm B.32 cm
C.28 cm D.21 cm
解析:由题意,得AB=BC,∠ABC=90°,AD⊥DE,CE⊥DE,
所以∠ADB=∠BEC=90°.
所以∠ABD+∠CBE=90°,∠BCE+∠CBE=90°.
所以∠ABD=∠BCE.
在△ABD和△BCE中,
所以△ABD≌△BCE(AAS).
所以BE=AD=24 cm,DB=EC=12 cm.
所以DE=DB+BE=36(cm).
即两堵木墙之间的距离为36 cm.
故选:A.
7.在测量一个小口圆柱形容器的壁厚时,小明用“X型转动钳”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其中OA=OD,OB=OC,测得AB=7 cm,EF=9 cm,则圆柱形容器的壁厚是 1 cm.
解析:在△AOB和△DOC中,
所以△AOB≌△DOC(SAS).
所以AB=DC=7 cm.
因为EF=9 cm,
所以圆形容器的壁厚是×(9-7)=1(cm).
故答案为:1.
8.如图,两座建筑物AB,CD相距160 m,小月从点B沿BC走向点C,行走t s后她到达点E,此时她仰望两座建筑物的顶点A和D,两条视线的夹角正好为90°,且EA=ED.已知建筑物AB的高为60 m,小月行走的速度为1 m/s,求她行走的时间.
解:因为∠AED=90°,
所以∠AEB+∠DEC=90°.
因为∠ABE=90°,
所以∠A+∠AEB=90°.
所以∠A=∠DEC.
在△ABE和△ECD中,
所以△ABE≌△ECD(AAS).
所以EC=AB=60 m.
因为BC=160 m,
所以BE=BC-EC=100 m.
所以t=100÷1=100.
所以她行走的时间为100 s.
【创新运用】
9.如图,O为码头,A,B两个灯塔到码头的距离相等,OP,OQ为海岸线,一艘轮船从码头开出,计划沿∠POQ的平分线航行,航行途中,某时刻测得轮船所在的位置C到灯塔A,B的距离相等,此时轮船有没有偏离航线?请说明理由.
解:此时轮船没有偏离航线.理由如下:
如图,连接OC.
在△AOC和△BOC中,
所以△AOC≌△BOC(SSS).
所以∠AOC=∠BOC.
故此时轮船没有偏离航线.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