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 八年级下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课件+教案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人教版 八年级下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课件+教案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17 21:04:45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明确西北的范围;
2. 掌握西北的主要地形以及能通过地形图找出主要地形区;
3. 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4. 了解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区域分析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 分析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图片,配以歌曲《大漠戈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西北的风光,扩大自己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讲授:
教师讲授:通过景观的播放,我们可以简单看到西北地区的各种风光,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感觉到西北的广袤、大片的沙漠、还有哈密瓜和葡萄……(各抒己见)
一、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教师提问:确实西北地区这里有辽阔的草原,还有雄浑的大漠,那么这个区域到底在哪里呢?请大家对照《中国地形图》,结合已有知识,描画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下发图片页面。
学生:对照课本知识,结合图描画并分析回答。说明西北地区包括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提问:从我们截取的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来看,认识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并结合图示来分析本区地形的分布。
1、西北地区的地形
学生:结合图示的分析,在图上圈出本区主要的地形,并自主探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形分布特征。
师生小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北向南有三列山脉,并且中间还有两个盆地,根据分布特点,概括其特点是“三山夹两盆”
2、西北地区的气候
过渡:认识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除了要分析这个地区的地形外,还要分析这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教师:结合我们一开始看到的景观图,以及课件展示的乌鲁木齐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还有中国的年降水量分布图,概括得出本区的气候比较干旱。为何这里干旱?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学生:根据教师所给材料,以及课本知识内容,回答分析。
师生小结:通过观察,了解到西北地区是我国东西跨经度最广的地区,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西北地区距离海洋遥远的特点,因此西北地区的降水会比较少,再加上西北地区周围还有很多高大的山脉,阻挡了来自东部海洋上的湿润水汽,所以环境比较干旱。
提问:西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河流?以及介绍最大的内流河。
学生:读图分析,共同找出西北地区的河流并做好标记。
教师:西北地区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干旱,有一个摄影师就拍下了这样一组照片。
师生互动:根据自己的理解,两人合作,排列A、B、C三幅图的顺序,学生继续完成ABC与甲乙丙的的关系分析。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分析西北地区景观自东向西的变化的规律,以及解释西北地区内部干旱程度的不同。(下发图片,并用直线连线)
小结:西北地区东西跨度较大,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与西北地区的中部和西部相比,东部距离海洋较近,降水量相对较多,景观表现为草原;往西,距离海洋原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自然景观有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
(通过师生的互动,学生不仅知道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明显差异,而且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教师:展示西北地区的草原景观和草原的地区分布图,带学生一起分析草原的性质。
三、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
过渡:西北地区比较干旱,水资源缺乏,降水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大面积生长的是牧草。因此西北地区畜牧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下面我们继续来了解西北地区的农业
1、西北地区的畜牧业
提问:西北地区的主要牧区分布在哪里?请同学们自行阅读教材74—75文字以及观察教材图8.5,找出图中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多媒体展示图8.5)
学生:阅读、观察找出两大牧区,并圈出有名的畜种。
教师讲述:(结合西北的自然环境的差异,引导学生分析西北牧区的地区差异)西北地区大致以贺兰山为界,贺兰山东西两侧的牧区呈现不同的特点:以东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上,降水量比较丰富,有多个大型的优质草场,草场草质较好;以西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下,降水量比较少,草原产草减少,畜牧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牧场主要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山脉的山麓和山地带,为高山草场(板书)。不同的草场,畜种也不完全相同。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
过渡:西北地区的人们以畜牧业为主,吃牛羊肉,但是也不可能只吃这些,所以本区在一些水热条件较好的地方,也有粮食作物的分布。
2、西北地区的种植业
教师提问:西北地区中,哪些地方水热条件较好?并且我们看到的本区的哈密瓜和葡萄特别甜,是什么原因呢?下发图8.8、图8.9、图8.10和图8.11,截取有用信息,记录为成果。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截取图片中有用的信息放置成果并保存。然后结合自己的展示进行实时分析。教师给予评价。
教师讲述: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位于黄河附近,它们所用的水源来自于黄河水;河西走廊在祁连山附近、天山山麓在天山附近,所以它们所用的水源来自于冰雪融水。
提问:这些水源来之不易,所以当地的人们发挥聪明才智尽量保护好这水源,所以就建造了坎儿井工程,请问坎儿井工程的暗渠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 课堂小结
师生总结:利用拉幕功能,对本课进行知识的梳理。
由于距海遥远、高山阻挡,所以形成了干旱的西北地区。本区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因地制宜布局农业。
课后习题
1、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的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 C地形因素 ? ? D土壤因素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 ? ? B内蒙古高原 ? ? C四川盆地 ? ? D东南丘陵
3、新疆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
A光照充分,热量条件较优越 ? ? B昼夜温差小,有利于养分的积累
C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 ? ? ? D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的成长
4、坎儿井中的暗渠,其建设目的是( ? )
A自己使用,以防他人偷水 ? B可以使水在自流过程中,避免大量蒸发C便于人们疏通竖井 ? ? ? ? ? ? ? D为地下工程输送自来水
5、由于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下列产品属于新疆红色系列产品的是( ? ?)
A西红柿、石榴、枸杞 ? ? ? ? ? ? B红玫瑰、葡萄、哈密瓜
C红高粱、玉米、甜菜 ? ? ? ? ? ??D小麦、棉花、花生
课件16张PPT。西 北 地 区我探究1、明确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主要包括哪些省级单位)2、探讨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西北地区昆 仑 山 阿尔金山祁 连 山 长 城大 兴 安 岭天 山阿尔泰山新甘 宁内 蒙 古 塔里木盆 地 准噶尔盆地内 蒙古高原塔里木河黄 河河套平原河西走廊 塔克拉玛干沙漠宁夏平原 读图找出西北地区的主要山脉、地形、省级行政单位、河流等重要地理事物。总结出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色、范围。玉 门 探讨:“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什么季风?“春风”为什么不能度过玉门关?由于“春风不度玉门关”,使西北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夏季风 西 北 地 区由于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导致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东部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西部 假如你长大后要到西北地区去创业,你打算投资哪些项目?西北地区:畜牧业发达 内蒙古大草原河西走廊 天山牧场 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 河套平原 河西走廊 宁夏平原天山绿洲黄 河 冰雪融水 干涸的罗布泊
罗布泊在古代是西域最著名的大湖,烟波浩淼,鱼肥虾美,随着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罗布泊干涸了,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楼兰文明消失
楼兰曾有积粟百万、威服外国的壮举,曾有狭制丝路、左右西域的辉煌,对于楼兰古城的消失之谜,长期以来众说纷纭。科考队通过实地调查后认为,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特别是人为的乱砍滥伐森林、无计划地滥用水源,最终导致楼兰地区由绿洲变成了荒漠, 成为了楼兰古城消失的真正原因。
干涸的罗布泊
罗布泊在古代是西域最著名的大湖,烟波浩淼,鱼肥虾美,随着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罗布泊干涸以后,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楼兰文明消失
楼兰曾有积粟百万、威服外国的壮举,曾有狭制丝路、左右西域的辉煌,对于楼兰古城的消失之谜,长期以来众说纷纭。科考队通过实地调查后认为,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特别是人为的乱砍滥伐森林、无计划地滥用水源,最终导致楼兰地区由绿洲变成了荒漠, 成为了楼兰古城消失的真正原因。
我献策 通过了解楼兰文明的消失、罗布泊干涸的原因之后,你对西北发展农牧业生产有什么好的建议?起点:东部内蒙古大草原
终点:西部新疆境内的吐鲁番盆地
要求: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 告诉我们的老师在出发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可能会遇上哪些困难, 会看到些什么美丽的自然景观等等。
我来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