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圆检测卷(难题篇)-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
1.在研究性学习中,淘气发现,车轮沿着平整的公路直行时,车轴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如图)。出现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B.圆是曲线图形,它的边缘很光滑
C.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D.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2.下图中两个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大小关系是( )。
A.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B.周长和面积都不相等
C.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D.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3.已知有一个三角形,其周长为20,其面积为20,在其内部有一个内切圆(如果从内切圆的圆心向三角形的三条边做三条垂线,你会发现这三条垂线是圆的半径,同时也是某些三角形的高),则内切圆的面积为( )。
A. B.4 C.8 D.2
4.圆的周长是31.4cm,把它的半径增加1cm,圆的面积就增加( )cm2。
A.3.14 B.6.28 C.28.26 D.34.54
5.已知如图中长方形的面积是50cm2,图中半圆的面积是( )cm2。
A.78.5 B.39.25 C.30 D.25.12
6.如图,长方形的长为,宽为,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12 B.11.44 C.8 D.7.44
二、填空题
7.广场上画了一个周长是米的圆,小朋友们站在圆上做活动,领队站在圆内,他和每个小朋友之间的距离都相等,那么领队和每个小朋友之间的距离是( )米。
8.在一个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纸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周长为( )cm,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是( )cm2。
9.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a厘米,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当a=6时,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在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们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若周长比原来增加10厘米,则圆的面积是( )。
11.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8cm的圆,圆规两脚尖的距离应该是( )cm。一个时钟的时针长5cm,经过6小时,时针的尖端移动了( )cm。
12.如图,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池塘的周围是草地,池塘边A、B、C、D处各有一根木桩,且AB=BC=CD=3米。现用长4米的绳子将一头羊拴在其中的某根木桩上。为了使羊在草地上活动区域的面积最大,应将绳子拴在( )处的木桩上。
三、判断题
13.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14倍。( )
14.圆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它的直径,并且有无数条对称轴。( )
15.圆周率π和3.14相等。( )
16.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 )
17.如图,三个圆半径都为3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占三个圆的面积和的。( )
四、计算题
18.计算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9.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π取3.14)
五、解答题
20.长13米的绳子绕树10圈后多了0.44米,树干横截面的直径大约是多少米?
21.某款汽车上安装的雨刷是在一个摆臂上安装胶条,只有胶条才能把挡风玻璃上的灰尘刷干净(如下图所示)。这款汽车的雨刷摆臂长50厘米,胶条长30厘米,旋转角度是180°,那么这种雨刷能刷到的面积是多少?
22.李奶奶用37.68米长的篱笆在房前的空地上围了一个圆形的鸡舍,现在由于养鸡数量的增加,她利用一面墙和原来的篱笆将鸡舍改成了一个半圆形,改变后面积增加了吗?若增加,增加了多少?
23.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7.68米,在它里面留出总面积的种菊花。
(1)这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多少米?
(2)种菊花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4.刘阿姨家的餐桌平时是方桌,对角线的长度是1.4米。当来客人时,方桌就变成大圆桌(下图)。请你算一算,这时桌面增加的面积是多少?(保留两位小数)
25.如图,院子两堵墙的长度分别为5米和7米,墙外是一片草地,如果将小羊拴在围墙边上的点A处,绳长4米(绳子两端连接处忽略不计),画出这只小羊吃草的范围,标出相关数据并求其面积。
《第1单元圆检测卷(难题篇)-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C B D B D
1.D
【分析】车轮是圆形,车轴在圆心位置。当车轮沿着平整公路直行时,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就使得车轮滚动过程中,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等于车轮半径)。所以车轴能沿着一条直线运动。
【详解】A.圆心决定圆的位置,说的是圆心确定圆在哪里,和车轴轨迹成直线无关;
B.“圆是曲线图形,它的边缘很光滑”,光滑的边缘是圆的形状特点,不是车轴轨迹成直线的关键原因;
C.“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是说半径影响圆的大小,也不是车轴轨迹成直线的解释;
D.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就使得车轮滚动过程中,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等于车轮半径)。所以车轴能沿着一条直线运动。
所以车轮沿着平整的公路直行时,车轴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如图)。出现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故答案为:D
2.C
【分析】面积:对于左边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扇形的面积,四个扇形可拼成一个完整的圆(因为四个扇形的圆心角之和是360°,且半径相等),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4cm。对于右边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两个半圆的面积,两个半圆可拼成一个完整的圆(两个半圆的直径相等,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4cm),也就是减去一个圆的面积。因为两个图形中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减去的圆的面积也相等。所以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
周长:对于左边图形:阴影部分的周长就是四个扇形的弧长之和,四个扇形弧长之和刚好是一个圆的周长(四个扇形拼成一个圆),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d=4cm),周长为4πcm。对于右边图形:阴影部分的周长是两个半圆的弧长之和加上正方形的两条边长,两个半圆的弧长之和是一个圆的周长,再加上正方形的两条边长(每条边长4cm,共4×2=8cm),所以周长为(4π+8)cm。因为4π不等于4π+8,所以两个阴影部分的周长不相等。
【详解】由分析可知,两个阴影部分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只有选项C符合。
故答案为:C
3.B
【分析】三角形面积与内切圆半径的关系:三角形面积=×周长×内切圆半径(把三角形分成三个以内切圆半径为高,三角形三边为底的小三角形,总面积相加推导)。
【详解】已知三角形周长C=20,面积S=20,设内切圆半径为r 。根据S=×C×r,代入得20=×20×r 。先算×20=10,则20=10×r,r=2 。内切圆面积S圆=πr2=π×22=4π 。
故答案为:B
4.D
【分析】利用圆的周长公式,求出直径,进而得到原来的半径,再结合圆的面积公式,分别计算出原来的面积和半径增加后的面积,作差即可得到增加的面积。
【详解】31.4÷3.14=10(cm)
10÷2=5(cm)
3.14×52
=3.14×25
=78.5(cm2)
5+1=6(cm)
3.14×62
=3.14×36
=113.04(cm2)
113.04-78.5=34.54(cm2)
故答案选:D
5.B
【分析】用根据题意,设长方形的宽是r,则长方形的长是2r,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出的值r2,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长方形的宽是r厘米,则长方形的长是2r厘米。
2r×r=50
2r2=50
r2=25
3.14×25÷2
=78.5÷2
=39.25(平方厘米)
所以图中半圆的面积是39.25cm2。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运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图形中半圆的半径是多少。
6.D
【分析】长方形OABC的长为6cm,宽为4cm,圆的半径等于长方形的宽,即为4cm。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看作是梯形(上底4cm、下底6cm、高4cm)的面积减去扇形(圆心角90°,半径4cm)的面积。根据梯形面积公式S=(a+b)×h÷2(a、b为上底和下底,h为高),因为扇形圆心角为90°,占整个圆。则扇形的面积公式为:S=πr2(π取3.14,r为半径),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计算后,再用梯形的面积减扇形的面积即可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详解】(4+6)×4÷2
=10×4÷2
=20(cm2)
×3.14×42
=×3.14×16
=12.56(cm2)
20-12.56=7.44(cm2)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7.44cm2。
故答案为:D
7.
5
【分析】因为小朋友们站在圆上做活动,领队站在圆内,领队和每个小朋友之间的距离都相等,即领队和每个小朋友之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已知圆的周长是31.4米,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其中表示圆的周长,是圆的半径),根据圆周长公式的逆运算代入数值即可求解。
【详解】圆的半径:
(米)
因此广场上画了一个周长是米的圆,小朋友们站在圆上做活动,领队站在圆内,他和每个小朋友之间的距离都相等,那么领队和每个小朋友之间的距离是5米。
8. 37.68 30.96
【分析】分析题目,剪下的最大的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根据圆的周长=πd代入数据求出圆的周长;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圆的面积=π(d÷2)2,据此分别算出正方形和圆的面积,最后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圆的面积即可得到剩下的面积。
【详解】3.14×12=37.68(cm)
12×12-3.14×(12÷2)2
=144-3.14×62
=144-3.14×36
=144-113.04
=30.96(cm2)
在一个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纸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周长为37.68cm,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是30.96cm2。
9. 28.26
【分析】由图可得,正方形的边长就等于圆的直径,即圆的直径也是a厘米,所以圆的半径是a的一半。根据圆的面积=,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a÷2=
(平方厘米)
6÷2=3(厘米)
3.14×32
=3.14×9
=28.26(平方厘米)
所以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当a=6时,圆的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
10.78.5平方厘米/78.5cm2
【分析】在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两条长的和就是圆的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拼成后的长方形周长比圆的周长多了2个半径的长度,已知周长比原来增加了10厘米,那么用增加的周长除以2就可以得到圆的半径,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来计算圆的面积。
【详解】10÷2=5(厘米)
3.14×52
=3.14×25
=78.5(平方厘米)
圆的面积是78.5平方厘米。
11. 4 15.7
【分析】在同一个圆内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用圆规画圆时,两脚尖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根据r=d÷2,直径是8cm,则半径是(8÷2)cm;时针长度是5cm,这指的是从钟表中心到时针尖端的距离,即半径cm;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时针12小时转一圈,经过6小时,也就是时针转了半圈,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该圆周长的一半即可。
【详解】8÷2=4(cm)
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8cm的圆,圆规两脚尖的距离应该是4cm。
2×3.14×5÷2
=31.4÷2
=15.7(cm)
时针的尖端移动了15.7cm。
12.B
【分析】根据题意,正方形池塘的边长是12米,用长4米的绳子将一头羊拴在池塘边A、B、C、D处的一根木桩上;那么拴在不同的木桩处羊的活动区域分别是:
在点A和点C处的活动面积都等于半径为4米的圆的面积的,加上半径是(4-3)米的圆的面积的;
在点B处的活动面积等于半径是4米的圆的面积的;
拴在点D处,因为BD=3+3=6米,6>4,所以在点D处的活动面积等于半径是4米的圆的面积的;
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代入数据计算,分别求出栓在不同位置羊的活动区域面积,再比较大小,得出应将绳子拴在哪处的木桩上,羊的活动区域面积最大。
【详解】在点A和点C处的活动面积:
3.14×42×+3.14×(4-3)2×
=3.14×16×+3.14×12×
=3.14×16×+3.14×1×
=25.12+0.785
=25.905(平方米)
在点B处的活动面积:
3.14×42×
=3.14×16×
=37.68(平方厘米)
在点D处的活动面积:
3.14×42×
=3.14×16×
=25.12(平方厘米)
37.68>25.905>25.12
为了使羊在草地上活动区域的面积最大,应将绳子拴在(B)处的木桩上。
13.
×
【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圆周率π,而π的近似值为3.14,但并非精确等于3.14。
【详解】圆的周长公式为:周长=π×直径,其中π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约等于3.1416。题目中“3.14”是π的近似值,并非准确倍数。因此,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而非精确的3.14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4.×
【分析】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直线,而直径是线段。圆作为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应为直径所在的直线,而非直径本身。以此判断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圆的直径是线段,而对称轴应为直径所在的直线。尽管圆有无数条对称轴,但题干表述不准确,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圆周率π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实际值为3.1415926535…,而3.14只是π的近似值。题目中“π和3.14相等”忽略了π的无限不循环特性,因此错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圆周率π和3.14不相等。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加上直径的长度,可画图进行对比,并由此判断即可。
【详解】半圆的周长如下图所示:
圆周长的一半,如图所示:
所以半圆的周长不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已知三个圆半径都为3厘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当于一个圆面积的一半,而一个圆的面积占三个圆面积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占三个圆面积的×。
【详解】×=
三个圆半径都为3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占三个圆的面积和的;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6.28cm2
【分析】观察图形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半径为4cm圆的面积的-直径为4cm的半圆的面积,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代入数据计算求解。
【详解】3.14×42×-3.14×(4÷2)2×
=3.14×42×-3.14×22×
=3.14×16×-3.14×4×
=12.56-6.28
=6.28(cm2)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6.28cm2。
19.26.75cm2
【分析】根据图可知,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度等于圆的半径;阴影部分面积=直径是10cm的圆的面积的一半-底等于圆的半径,高等于圆的半径的三角形面积;根据圆的面积=π×半径2,三角形面积=底×高÷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10÷2=5(cm)
3.14×52÷2-5×5÷2
=3.14×25÷2-5×5÷2
=78.5÷2-25÷2
=39.25-12.5
=26.75(cm2)
阴影部分面积是26.75cm2。
20.0.4米
【分析】把树干横截面近似看作是一个圆形,则13米绳子减去0.44米正好是树干横截面周长的10倍,先求出树干横截面的周长;再根据圆的周长=πd,进而求出树干横截面的直径。
【详解】(13-0.44)÷10÷3.14
=12.56÷10÷3.14
=1.256÷3.14
=0.4(米)
答:树干横截面的直径大约是0.4米。
21.3297平方厘米
【分析】雨刷臂能刷到的位置是外半径50厘米(雨刷摆臂长),内半径厘米(臂长减去胶条长)的半圆环,根据,计算雨刷能刷到的面积即可。
【详解】(厘米)
(平方厘米)
答:这种雨刷能刷到的面积是3297平方厘米。
22.增加了;113.04平方米
【分析】已知用37.68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圆形鸡舍,那么圆形鸡舍的周长是37.68米;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可知r=C÷π÷2,由此求出圆的半径;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S=πr2求出圆形鸡舍的面积;
现在利用一面墙和原来的篱笆将鸡舍改成了一个半圆形,即用37.68米长的篱笆围成半圆的弧长,根据C=2πr可知,半圆的弧长是πr,由此求出半圆的半径;再利用半圆的面积公式S=πr2÷2,求出半圆形鸡舍的面积;
最后把改变前后鸡舍的面积进行比较,得出改变后面积是否增加,如果增加,用减法求出增加的面积。
【详解】改变前:
37.68÷3.14÷2
=12÷2
=6(米)
3.14×62
=3.14×36
=113.04(平方米)
改变后:
37.68÷3.14=12(米)
3.14×122÷2
=3.14×144÷2
=226.08(平方米)
226.08>113.04
增加了:226.08-113.04=113.04(平方米)
答:改变后面积增加了,增加了113.04平方米。
23.(1)6米
(2)18.84平方米
【分析】(1)已知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7.68米,根据圆的半径=C÷π÷2,代入数据即可求出圆形花坛的半径;
(2)根据圆的面积=πr2,代入数据求出圆形花坛的面积,又知在圆形花坛里面留出总面积的种菊花,用圆形花坛的面积乘,即可求出种菊花的面积。
【详解】(1)37.68÷3.14÷2
=12÷2
=6(米)
答:这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6米。
(2)3.14×62×
=3.14×36×
=113.04×
=18.84(平方米)
答:种菊花的面积是18.84平方米。
24.0.56平方米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用圆的面积减去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求出桌面增加的面积。对角线的长度等于圆的直径。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了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1.4米,高等于圆的半径,是1.4÷2=0.7(米),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代入数据求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再乘2即可求出正方形的面积。根据圆的面积=πr2,求出圆的面积后,再减去正方形的面积即可。
【详解】1.4÷2=0.7(米)
3.14×0.72-1.4×0.7÷2×2
=3.14×0.49-0.49×2
=1.5386-0.98
=0.5586
≈0.56(平方米)
答:这时桌面增加的面积约是0.56平方米。
25.28.26平方米;图见详解
【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可知,这只小羊能吃到草的面积等于半径为4米的圆面积的加上半径为2米的圆面积的,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3.14×42×+3.14×22×
=3.14×16×+3.14×4×
=50.24×+12.56×
=25.12+3.14
=28.26(平方米)
答:这只小羊吃草的面积是28.26平方米。
作图如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