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分数乘法检测卷(难题篇)(含解析)-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单元分数乘法检测卷(难题篇)(含解析)-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6 20:5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分数乘法检测卷(难题篇)-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某市民广场面积约40000平方米,把面积缩小到它的,缩小后的面积相当于( )的面积。
A.一张课桌 B.一间教室 C.一个操场 D.一本课本
2.如图关于每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3.甲乙两根绳子一样长,甲绳剪掉,乙绳剪掉米,则剩下的部分( )。
A.甲绳长 B.乙绳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4.如图所示,大三角形由几个大小一样的底角为60°的等腰梯形和一个小三角形组成,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占大等边三角形面积的( )。
A. B. C. D.
5.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有“米谷粒分”题:粮仓开仓收粮,有人送来米1534石,验得米内夹谷,抽样取米一把,数得254粒内夹谷28粒,这批米内夹谷约为( )。(石为古代记数单位)
A.134石 B.169石 C.338石 D.238石
6.、、都是非0自然数,,下面排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7.4个相加的和是( ),吨的是( )吨。
8.李师傅需要把2.4米长的圆木平均截成6段,每一段长米,占全长的;如果每截一段需要分钟,截完这些圆木一共要( )分钟。
9.一本书12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余下的又5页,第三天应从第( )页看起。
10.一个乒乓球从50米高的地方下落,每次弹起的高度是下落时高度的,这个乒乓球第三次下落时的高度是( )米。
11.一个足球的价格是150元,一个排球的价格是一个足球的,一个排球( )元。一个篮球的价格是一个排球的,一个篮球( )元。
12.某创客社团最近举办了“传承工匠精神,解密非遗风采”的鲁班锁主题活动。在鲁班锁速解比赛中,小天用时分,小力用时分,小强用时84秒,( )最快。
三、判断题
13.5kg的与1kg的相等。( )
14.一个数乘一个假分数,积一定比原数大。( )
15.一件牛奶先降价,再提价,牛奶的价格没变。( )
16.明明在计算时,错看成了,得到的结果会比正确的结果少6。( )
17.一堆煤分两次运走,第一次运走,第二次运走吨,两次相比,第二次运走的多。(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19.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0.看图列式计算。
五、解答题
21.服装厂今年计划加工6000套童装,第一季度完成计划的,第二季度加工的童装是第一季度的。第二季度加工多少套童装?
22.五(1)班42名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数学文化节”活动。其中的学生参加数独游戏,的学生参加“24点”游戏,的学生参加七巧板游戏,其余的学生担任文化节的工作人员。
(1)该班担任文化节工作人员的学生有多少人?
(2)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3.某社区组织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其中厨余垃圾占垃圾总量的,可回收垃圾占垃圾总量的,若该社区一天产生的垃圾总量为30吨,产生的可回收垃圾有多少吨?
24.甲、乙两个水杯,甲杯里有水1千克,乙杯是空的,第一次将甲杯里的水的倒入乙杯里,第二次将乙杯里的水的倒回到甲杯里,第三次将甲杯里的水的倒入乙杯里,第四次将乙杯里的水的倒回甲杯里,照这样来回倒下去,一直倒了2000次之后,甲杯里还有水多少千克?
25.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甜甜最近在看《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共450页,她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看了多少页?
《第1单元分数乘法检测卷(难题篇)-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C D D B A
1.A
【分析】缩小后的面积=市民广场原来的面积×,计算可知,缩小后的面积是0.4平方米,联系生活实际可知,一间教室和一个操场的面积相对较大,用0.4平方米表示它们的面积不合适,而一本课本的面积相对较小,用0.4平方米表示也不不合适,缩小后的面积相当于实际生活中一张课桌的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40000×=0.4(平方米)
分析可知,一张课桌的面积接近0.4平方米,一间教室和一个操场的面积一定大于0.4平方米,而一本课本的面积一定小于0.4平方米。
故答案为:A
2.C
【分析】①根据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10份,每份是0.1,把0.1平均分成了10份,每份是0.01。
②把整个线段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A在第5份的位置,5份是。
③把2千克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涂色部分是1份,2千克的是2×(千克)。
④正方形面积被平均分成10×10=100格,涂色占3格,占总面积的。1公顷=10000平方米,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涂色部分的面积是10000×=300(平方米)。
【详解】①涂色部分可表示0.16,该说法正确;
②A在第5份的位置,可以用表示,该说法正确;
③2×(千克),涂色部分表示的质量是千克,该说法错误;
④10×10=100(格),涂色占。1公顷=10000平方米,10000×=300(平方米),涂色部分的面积是300平方米。该说法错误。
所以描述正确的是①②。
故答案为:C
3.D
【分析】甲绳剪掉,分率,与绳子原长相关。乙绳剪掉米,是具体长度。绳子原长不确定,所以无法比较剩下部分的长短。
【详解】假设绳子原长为1米:
甲:(米),乙绳剪掉米,此时两根绳子剪掉的长度相同,剩下部分一样长。
假设绳子原长为2米:
甲:(米),,此时甲剪掉的更多,剩下部分乙绳长。
假设绳子原长小于1米(如米):
甲:(米),,此时乙剪掉的更多,剩下部分甲绳长。
由于绳子原长不确定,剩下部分的长度无法比较。
故答案为:D
4.D
【分析】
由图可知,红色部分面积之和占整个图形面积的,把该部分平均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1份,即,此时阴影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图形面积的的,即阴影部分的面积占大等边三角形面积的×,据此解答。
【详解】×=
分析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占大等边三角形面积的。
故答案为:D
5.B
【分析】已知抽样取米254粒,其中夹谷28粒,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所以样本中谷的占比为28÷254=;已知这批米共有1534石,由于样本占比与总体占比相同,所以这批米中谷的占比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28÷254==
1534×≈169(石)
所以这批米内夹谷约为169石。
故答案为:B
6.A
【分析】积不变的规律,在积相等的情况下,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通过比较等式中三个因数的大小,来判断a、b、c的大小关系。已知,为方便比较,先将化为分母是15的分数,。此时三个等式中的因数分别为、、。因为<<,即。由于三个式子的积相等,根据积不变规律:积相等时,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越小。据此分析比较即可。
【详解】
<<
积相等时,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越小,所以a>b>c。
故答案为:A
7.
【分析】(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简便计算即×4;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要约分。
【详解】



4个相加的和是,吨的是吨。
8.;;2
【分析】(1)用圆木的总长度除以段数可得到每段的长度,再根据小数化分数的方法把每段的长度化成分数即可;
(2)把圆木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用1除以段数即可得到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3)先根据截的次数=段数-1求出一共截了几次,再用次数乘每次截的时间即可解答。
【详解】2.4÷6=0.4==(米)
1÷6=
×(6-1)
=×5
=2(分)
李师傅需要把2.4米长的圆木平均截成6段,每一段长米,占全长的;如果每截一段需要分钟,截完这些圆木一共要2分钟。
9.66
【分析】已知一本书12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第一天看的页数为120×=30页;用全书的页数减去第一天看的页数等于第一天看后还剩下的页数,即120-30=90页;又已知第二天看了余下的又5页,第二天看的页数为90×+5=35页;第一天和第二天看的页数和加1即为第三天开始看的页数。据此解答。
【详解】120×=30(页)
120-30=90(页)
90×+5
=30+5
=35(页)
30+35+1
=65+1
=66(页)
所以第三天应该从第66页看起。
10.8
【分析】第一次乒乓球从50米高的地方下落,弹起的高度是下落时高度的,把下落时的高度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用第一次下落的高度乘,求出第一次弹起的高度,也是第二次下落时的高度;
再把第二次下落时的高度看作单位“1”,弹起的高度是下落时高度的,单位“1”已知,用第二次下落时的高度乘,求出第二次弹起的高度,也是第三次下落时的高度。
【详解】50××
=20×
=8(米)
这个乒乓球第三次下落时的高度是(8)米。
11. 135 120
【分析】将一个足球的价格看作单位“1”,一个足球的价格×一个排球的对应分率=一个排球的价格;将一个排球的价格看作单位“1”,一个排球的价格×一个篮球的对应分率=一个篮球的价格,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150×=135(元)
135×=120(元)
一个排球135元。一个篮球120元。
12.小强
【分析】根据1分钟=60秒,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即分和分转化为以秒为单位,再比较三人的用时,用时短的就更快。
【详解】=
×60=105
分=105秒
×60=88
分=88秒
因为84<88<105,所以小强最快。
13.√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分别计算出5kg的与1kg的的实际质量,比较即可。
【详解】(kg)
(kg)
两者计算结果均为kg,因此相等。
故答案为:√
14.×
【分析】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是假分数,所以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一个非0的数乘1积等于这个数,一个非0的数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0乘任何数都得0,据此可知一个数乘一个假分数积大于或等于这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一个数乘一个假分数,积可能等于原数,也可能大于原数。
故答案为:×
15.×
【分析】分析题目,把牛奶的原价看作单位“1”,则降价后的价格是(1-);再把降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则再提价后的价格是(1-)×(1+),据此求出牛奶现在的价格,再和原价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1-)×(1+)
=×

1>
一件牛奶先降价,再提价,牛奶的价格与原来相比:降低了。
故答案为:×
16.√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据此先将原算式变为
,再与错看成的算式()进行比较,据此判断。
【详解】正确的结果:
因此正确的结果会比错看成得到的结果多6,也就是错看成,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少6,原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7.×
【分析】把这一堆煤的质量看作单位“1”, 分两次运走,第一次运走,则第二次运走了(1-),再进行大小比较,第二次运走吨是指这堆煤的(1-)是吨,不能直接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

因此两次相比,第一次运走的多。原题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18.5;;0.04;0
15;1;14;6
【详解】略
19.;

【分析】(1)先通分,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根据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把原式化为:(-)×进行简算;
(3)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4)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性质,把原式化为(+)-(+)进行简算。
【详解】
=++
=+

=(-)×
=1×


=×

=(+)-(+)
=-1

20.42米
【分析】看图可知,甲的长度是单位“1”,乙的长度是甲的(1+),甲的长度×乙的对应分率=乙的长度,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35×(1+)
=35×
=42(米)
乙的长度是42米。
21.1500套
【分析】分析题目,先把计划加工的数量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第一季度加工的数量,再把第一季度加工的数量看作单位“1”,用第一季度加工的数量乘即可得到第二季度加工的数量。
【详解】6000××
=1800×
=1500(套)
答:第二季度加工1500套童装。
22.(1)2人;(2)参加数独游戏的学生比参加七巧板游戏的多多少人?14人
【分析】(1)把五(1)班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可知担任文化节的工作人员数量占总人数的(1---),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人数乘担任文化节的工作人员数量占总人数的分率,即可求出担任文化节工作人员的数量。
(2)可提出与人数比较或总和相关的数学问题,例如比较两项活动的人数差异,根据分数乘法分别求出两项活动的人数,再用减法求出相差的人数。
【详解】(1)42×(1---)
=42×
=2(人)
答:该班担任文化节工作人员的学生有2人。
(2)示例问题及解答:
问题:参加数独游戏的学生比参加七巧板游戏的多多少人?
42×-42×
=21-7
=14(人)
答:参加数独游戏的学生比参加七巧板游戏的多14人。(答案不唯一)
23.
6吨
【分析】已知垃圾总量为30吨,可回收垃圾占总量的,求可回收垃圾的重量。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
【详解】(吨)
答:产生的可回收垃圾有6吨。
24.
【分析】计算出每倒一次甲杯的存水量:第一次倒后存,第二次将乙杯里的水的倒回到甲杯里,即倒出(千克),这时甲杯还有千克;第三次将甲杯里的水的倒入乙杯里,即倒出(千克),这时甲杯还有千克;第四次将乙杯里的水的倒回甲杯里,即倒出(千克),这时甲杯还有千克;第五次将甲杯里的水的倒入乙杯,即(千克),倒入乙杯里,这时甲杯还有千克;第六次将乙杯里的水的倒入甲杯,即(千克),倒入甲杯里,这时甲杯还有千克;第七次将甲杯里的水的倒入乙杯,即(千克),倒入乙杯里,这时甲杯还有千克……
发现规律,倒奇数次都是,而偶数次都是将乙杯里的倒回到甲杯里。第1999次甲乙两杯都是,据此可推算出第2000次之后甲杯里还有水的质量。
【详解】据分析发现甲杯剩下的为:,,,,,,…
到1999次甲乙两杯都是,第2000次,从乙倒给甲,倒出(千克),这时甲还有(千克)。
答:一直倒了2000次之后,甲杯里还有水千克。
25.30页
【分析】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用这本书的总页数×,求出第一天看的页数;再把第一天看的页数看作单位“1”,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用第一天看的页数×,求得第二天看的页数,再用第一天看的页数-第二天看的页数,即可求得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看的页数,据此解答。
【详解】450×-450××
=90-90×
=90-60
=30(页)
答: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看了30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