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1 从小学算数说起
第1课时 从小学算数说起
情 境 导 入
第1课时 从小学算术说起
2.小学我们学过哪些运算?有哪些运算法则呢?
1.我们学过哪些数 这些数都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
情 境 导 入
情境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情境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新 课 探 究
思考交流:
1.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2km加3m写成算式:2+3=5
(2)如图,5捆(每捆10根)小木棒加2根小木棒写成算式:5+2=7
错,单位不统一
错,单位不统一
第1课时 从小学算术说起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如图,2.34+第1课时写成竖式的形式,为什么要求“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3. 成立吗 两个分数相加,为什么不能用分子的和作为和的分子,分母的和作为和的分母
异分母分数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用简便方法计算,并说出理论依据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计算图形的面积
(1)把两个长方形拼成如图所示的一个长方形。
口答:75x9= 。
(2)右图是一个999x1000的长方形。口答:999x999= 。
(3)把两个长方形拼成如右图所示的一个长方形。
若a=67,b=33,m=56,则56x67+56x33= 。
675
998001
5600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思考:已知 a与 b都是自然数,a+ b,a- b,ax b,a÷ b也都是自然数吗
a+ b,ax b,也都是自然数
a- b,当a>b时,是自然数;a<b时,不是自然数
a÷ b,当a被b整除时,是自然数;当a不能被b整除时,不是自然数。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小丽从小养成了理财的习惯。上个月她卖了一次废品,并给自己买了一本课外书。她在账本上记录:+56.2元,-27.5元。试说明“+56.2元”“-27.5元”的实际意义。
思考
+56.2元表示卖废品收入56.2元,-27.5元表示买课外书花费27.5元。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思考
(2)生活中会发生可以写成算式“2-3”的故事。例如,某地现在的气温是2℃,后下降了3℃。试讲一个关于算式“2-3”的故事。
如某水库堤坝早上的水位是海拔2m,到了晚上因为放水,水位下降3m,则2-3表示现在的水位。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练习
1.小敏和小红分别用不同的乘法运算定律计算“25×44”;小敏:25×44=25×(40+4)=25×40+25×4=1100;
小红:25×44=25×4×11=(25×4)×11=1100;
想一想:小敏应用了( ),小红应用了( )。
乘法分配律
乘法结合律
2.计算:
解:=7.63—0.54—2.46+1.37
=(7.63+1.37)—(0.54+2.46)
=9-3
=6
=24÷[
=24÷
=54
=
=1
=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已知A客车每辆乘坐30人,B客车每辆乘坐20人。某车站记录某日车站发出的客车数量(a表示一辆A客车,b表示一辆B客车):
2a,5b,9a,3b,3a,4b。
求当日乘坐A客车和和B客车各多少人(假设都满员)。
解:当日乘坐A客车人数:
(2+9+3)×30
=14×30
=420(人)
当日乘坐B客车人数:
(5+3+4)×20
=12×20
=240(人)
答:当日乘坐A客车的有420人, 当日乘坐B客车的有240人。
课 堂 小 结
第1课时 从小学算术说起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