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第3课时 普查和抽样调查(2) 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 第3课时 普查和抽样调查(2) 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6 17:2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2 数据的收集
第3课时 普查和抽样调查(2)
情 境 导 入
第3课时
普查和抽样调查(2)
现代社会是知识大爆炸时期,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经常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大量的信息需要我们了解与处理。
调查是收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化时代,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决策。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情境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复习回顾>
生活中的“数学”
妈妈:“孩子,再帮妈妈买鸡蛋去”.
妈妈:“这次注意点,上次你买的鸡蛋有好几个是坏的.”
妈妈:………
孩子高兴地跑回来.
孩子:“妈妈,这次的鸡蛋全是好的,我每个都打开看过了”.
妈妈:“啊!”
新 课 探 究
调查的分类
1.普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
调查叫做普查
举例:全国人口普查,调查班级男生的身高等等,都是普查。
2.抽样调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
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举例:全国学生视力情况,晚会的收视率等等,都是抽样调查。
第3课时
普查和抽样调查(2)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生病次数 人数
1---2次 83
3---6次 15
7次及7次以上 2
(1)小明:在人民公园里调查了 1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
老年人健康状况
下面是小明、小颖、小亮、小刚四位同学的调查结果:
了解本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小颖:在市中心医院里调查了100名老年病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所示:
69%
24%
7%
老年人健康状况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生病次数 人数
1---2次 4
3---6次 5
7次及7次以上 1
(3)小亮:调查了自己所在小区的10名老年邻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下表:
老年人健康状况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三位同学的调查结果:
小明(公园) 小颖(医院) 小亮 (邻居)
1~2次 83 6 4
3~6次 15 23 5
7次及7次以上 2 71 1
合计 100 100 10
1、比较小明、小颖所得数据,他们之间差距为啥这么大?说说你的看法。
2、你同意小亮的做法吗?试着说明理由。
3、借鉴他们三人做法,你认为如何收集数据?
老年人健康状况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4)小刚:去了趟派出所,从派出所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中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小刚的调查方式如何?
就是按机会均等的原则进行调查即总体中每个个体被选中的可能性都相等。这样的抽样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
老年人健康状况
随机调查: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说一说
结合上面四位同学的做法,你认为抽样时
应该注意什么?
被调查的对象不能太少,
想一想
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估计总体
被调查对象应是随机选取的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小试牛刀
合适
1.为了解某实验中学的学生是否吃早餐,下列抽取样本的方式是否合适?
(1)早上7:00至7:30在校门口随机选择50名同学进行调查;
(2)选择全校每个班级中学号是5和15号的同学进行调查;
(3)选择六(1)班全体学生进行调查
合适
不合适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小试牛刀
2、电视台需要在某市调查某节目的收视率,
(1)每个看电视的人都需要被问到吗?
(2)对 一所中学 学生的调查结果能否作为该节目的收视率?说说你的看法。
(3)你认为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的调查结果会一样吗?
3、小亮吸取上次调查的教训,他意识到选取的样本不能太小,那是不是样本越大越好呢?说说你的看法。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数学理解
4、小刚的叔叔准备买一台彩电,他从报纸上得知上季度甲型号的彩电销售量比乙型号彩电销售量略高。于是他决定买甲型号彩电。可是,到了商店以后,他观察了一会,发现3人买了乙型号彩电,只有1人买了甲型号的彩电。他想一定是报纸弄错了,于是也买了乙型号彩电。你认为一定是报纸弄错了吗?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选民中只有38%的人投了共和党的票,而民主党的罗斯福以多数票当选。这个结果使《文学文摘》杂志社威信扫地,不久只得关门停刊.
《文学文摘》采用1000万的巨大样本,为何会预测失败呢?
原来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经济衰退的时期,那时能够安装电话、加入上流社会俱乐部或能订阅杂志的美国人,大部分支持共和党,也就是说《文学文摘》选择的样本虽然巨大却存在偏差,样本不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大 样 本
调 查
1936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文学文摘》杂志向1000万选民寄去了调查问卷,这些选民的名单是从电话薄、俱乐部名册以及杂志的订户中挑选的,结果在寄出的1000万份调查问卷中,约有240万选民寄回了调查表。
根据这部分选民的回答, 《文学文摘》预测共和党的兰登将当选。选举当天的结果却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 要调查下面的问题,你觉得用什么调查方式比较合理
(1)调查某种灯泡的使用寿命
(2)调查你们学校六年级学生的体重
(3)调查你们班学生早餐是否有喝牛奶的习惯
(4)调查你们班学生是否喜欢科普类书籍
(5)了解一批西瓜是否甜
练习(5分钟)
抽样调查
普查或抽样调查
普查
普查
抽样调查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练习(5分钟)
2 学校需要了解有多少学生已经患上近视,下面哪些抽样方式是合适的?说明你的理由。
(1)在学校门口通过观察统计有多少学生戴眼镜;
(2)在低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个班进行调查;
(3)从每个年级的每个班级都随机抽取几名学生进行调查;
解:(1)不合适,费时费力,方案不恰当
(2)不合适,抽样不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3)合适,抽样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课 堂 小 结
1.何时采用普查、何时采用抽样调查,各有什么优缺点?
普查一般是在调查范围比较小时采用。
抽样调查一般是在调查范围比较大时采用。
注意:
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还要注意关注样本的大小.
第3课时
普查和抽样调查(2)
THANK YOU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