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百花》教学设计
科 目 音 乐 年 级 二 设计教师
设计主题 梨园百花——京剧 设计时间
课标要求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中国戏曲、中外歌剧、音乐剧及戏剧和影视配乐等,了解戏剧构成的主要元素,认识音乐在不同类别的戏剧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和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
教材分析 湘教版音乐鉴赏共分五个单元,本节课是第五单元第四部分《梨园百花》里的内容。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实践让学生来了解京剧唱腔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学习传统中国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观察、模仿老师和图片中所给出的动作,创设学生互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知京剧唱腔中所蕴含的无穷魅力,掌握京剧艺术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认识京剧艺术的基本特征,以及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特点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音乐鉴赏能力,思维活跃,喜欢争论,喜欢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但有时会以点概面,比较偏激。京剧,对于学生来说距离感较大,持续学习有困难,所以要根据学生特点,创设情境,增减课程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的心理特点高中生能掌握自己的行为,愿意独立思考,对老师的教学也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因此讲课时既要依据教材,又要高于教材,才能满足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所以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采用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速度、音色、唱腔,认识剧中人物的脸谱、服饰、行头,用比较法和情景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来了解京剧的唱腔特点和表现形式,从而来探究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和情感。
教学目标 ⑴、初步了解京剧的起源、四大行当中旦行的相关知识、表演形式等,积累丰富的戏曲知识。⑵、通过听赏、模拟、表演等活动,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审美感知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热爱京剧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课初步了解京剧的起源,京剧的四大行当中旦角的相关知识,并且感受体验旦角唱腔的魅力。教学难点:对不同旦行角色的理解、辨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期待
新课导入循序渐进,层层递进,1,教师分别演唱几段戏曲唱段,请学生辨别、说出唱段是什么戏曲种类。(豫剧、越剧、黄梅戏、京剧)2,简介中国戏曲中国戏曲主要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综合而来。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它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的精华,在共性中彰显个性。中国戏曲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曲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园。3,本节课重点学习京剧中旦行的相关知识,感受体验旦角唱腔的魅力。 二、简介京剧的起源与发展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 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距今200多年历史。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清代乾隆55年起,原在南方的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陆续进京,之后大量吸收当时在北京流行的昆曲、京腔、秦腔等各种戏曲艺术的成就,同时又受到北京的语言、风俗等地方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逐渐衍变成为京剧。它是昆剧、皮黄、梆子诸声腔精华的集大成者。三、京剧的行当1、京剧的四大行当京剧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独特的方法,它把不同性别、年龄、性格、身份的人物划分为不同的行当,以便更好的诠释人物的个性特点,塑造更好的舞台形象。 京剧中的四大行当分别是:生、旦、净、丑。2,旦行:本节课主要带大家来了解旦行,旦行:扮演不同年龄、身份、性格的女性角色。又可细分为:正旦(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花衫、老旦、彩旦。正旦:俗称青衣,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主要扮演端庄娴淑的青年或中年女子,表演特点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韵白。
花旦:大多扮演青年女性,身着短衣裳,有时也穿长衣裳,绣着色彩艳丽的花样。人物性格大都活泼开朗,动作敏捷伶俐。表演以做功、说白为主,主要说京白。武旦和刀马旦:武旦扮演擅长武打、勇武的女性。穿短衣裳,表演上着重武打,不重唱念。刀马旦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武打不如武旦激烈,重唱功、武打。另外,武旦有特技“打出手”,刀马旦没有这个绝技。过去,武旦与刀马旦还有一点区别是:武旦踩跷,刀马旦不踩,后来这个技巧逐渐被淘汰。花衫:是本世纪20年代以后,综合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的艺术特点发展而成的新的旦角类型,是一种唱念做打并重的旦角行当,京剧四大名旦编演的新剧目大多属于花衫范畴,力求在唱念做打各方面满足观众的需求。老旦:专门扮演老年妇女,扮相、身段、台步都与其他旦角行当不同,主要突出老年人的特点,演唱用本嗓,唱腔与老生接近,不具有女性婉转迂回的韵味。彩旦:俗称丑婆子,女性的丑角,扮演滑稽风趣或奸猾刁钻的女子,或性格爽朗无拘无束的喜剧性人物。化妆表演都很夸张,一般以白粉涂面,再搽厚重的胭脂。唱念都用本嗓,以做工、说白为主,说京白。
四、旦角名段欣赏:《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是一出单折戏,取材于中国唐朝历史人物杨贵妃的故事,经过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创作、表演而广为人知,是梅派代表剧目之一。 此段唱腔表达的是:良辰美景,贵妃独自赏月、饮酒,思念君王的情怀。五、实践与体验同学们,我们了解了旦行的相关知识,也欣赏了旦角优美婉转的唱腔,下面,我们要亲自来唱一唱,亲自来感受一下。学生演唱《新贵妃醉酒》学生分组讨论,以《新贵妃醉酒》为音乐主题,组员之间合作表演贵妃醉酒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六、京剧的发展传承同学们,可以说,京剧发展到今天,已经走了一个重要的关口,如何在流行音乐盛行的今天,为京剧赢得一席之地,是许多热爱京剧的有识之士所思考的问题,许多的音乐人也做了很多的尝试,例如刚才我们唱到的《新贵妃醉酒》的演唱者李玉刚,他将京剧中旦角的唱段巧妙的融入到流行歌曲当中,带给大家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有人尝试将京剧中旦角的唱段融入到舞蹈中,又会带来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呢?观看视频《霸王别姬》七、总结这段视频中,京剧旦角的唱段与舞蹈相融合,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我被旦角婉转的唱腔以及舞蹈演员行云流水的动作深深的打动,思绪也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楚汉相争的时代,被霸王和虞姬忠贞不渝,缠绵悱恻的爱情所感动。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被感动,老师希望通过几节课的学习,粗浅的带大家了解京剧,感受京剧,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能够激发起同学们对京剧的热爱,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同学中的某些人,能够去学唱京剧,也或许某些人能够去从事关于京剧方面的研究,再或许某些人能够像李玉刚一样,做一些京剧的传唱方面的探索和努力,我想必将是京剧之幸,也必将是中国传统文化之幸! 聆听、感受:学生与老师互动,听赏戏曲唱段,感受,理解中国戏曲的魅力。学习中国戏曲简介:学生观看PPT,集体朗读《中国戏曲简介》,自主学习本段内容,粗浅的了解中国戏曲的概况。学生学习京剧的起源与发展:学生观看PPT,自主学习本段内容:请一位同学来大声朗读PPT中的内容,之后,挑出本段内容中的重点知识点让学生初步记忆(京剧又称平剧或京戏,距今2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的国粹。清代乾隆55年开始萌发,源于四大徽班进京,唱腔融合了昆剧 、皮黄、梆子的精华。)初步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与引导,了解京剧中的四大行当分别为生、旦、净、丑。其行当划分的依据为塑造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舞台人物形象。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旦行:扮演不同年龄、身份、性格的女性角色。旦行的分类:正旦(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花衫老旦彩旦用对比的方法学习正旦与花旦的特点: 正旦花旦年龄中、青年青年性格端庄娴淑活泼开朗服装长短表演唱念韵白做、念念京白对比的方法学习武旦和刀马旦:共性:重武打 、衣着精干、武将背后插靠旗和翎子。个性:武旦刀马旦表演武打唱功、武打程度激烈不激烈绝技打出手无花衫:唱念做打全才演员。老旦:老年妇女,本嗓演唱,表演突出老年人特点。彩旦;丑婆子,喜剧性角色,表演和化妆夸张,以做功、念白为主,念京白。学生欣赏《贵妃醉酒》唱段:感受、体验京剧中旦角唱腔及表演的艺术魅力。通过唱词,来了解《贵妃醉酒》所表达的故事情节,了解旦角塑造人物形象的出神入化的表演。实践与体验:学生跟随伴奏演唱《新贵妃醉酒》之后,进行分组讨论,时间为3分钟,讨论之后,小组上台表演一段小品《贵妃醉酒》。学生观看视频《霸王别姬》:感受京剧与其他艺术的合作、融合,探索京剧发展的新路径,内心升腾起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之心! 利用老师的演唱,引出中国戏曲,激发起学生对戏曲的兴趣。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老师的引导,初步理解、掌握京剧的起源和发展。老师通过讲解、让学生观看图片、与学生问答式互动、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分辨四大行当,并进入本节课重点内容的学习:旦行的具体的角色安排,以及不同旦行在表演中的特点。老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京剧、学会感受和体验,获得初步的审美感知。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京剧旦角唱腔以及表演的进一步了解,并且从中获得创编、合作等体验。老师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教师演说等方法,引导、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探索传统文化的传承。
板书设计 梨园百花----京剧京剧的起源和发展: 武旦和刀马旦:京剧的四大行当: 生 旦 净 丑 共性:会武打、衣着精干,武将背后靠旗旦行: 和翎子。正旦 花旦 个性:武旦武打激烈,会“打出手” 年龄 中、青年 青年 刀马旦重唱功与武打。 性格 端庄娴淑 活泼开朗 花衫:唱念做打全才演员。 服装 长 短 老旦:表演突出老年人的特点,演唱用本 表演 唱 做、念 嗓。 念韵白 念京白 彩旦:喜剧性,夸张,本嗓演唱,重做念
学生作业 课后,要求学生搜集京剧的名曲名段,在下节课进行资源共享,细细品味京剧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