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期末自我评估
(本试卷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面的有序数对的写法正确的是( )
A.(1、3) B.(x,y) C.2,4 D.(ab)
2.下列各数:-2.1,,0,,,-1.020 020 002...(相邻两个2之间0的个数依次加1),其中无理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则△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B.若,则△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C.若,则△ABC不是直角三角形
D.若,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4.如图1,下面所给的角的关系中,能判定的是( )
A. B.
C. D.
图1 图2
5.勾股定理是人类数学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是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最重要的工具,也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如图2,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若AF=1米,AE=2米,则木条EF等于( )
A.米 B.米 C.米 D.米
6.如果方程组的解满足方程,那么a的值是( )
A.-10 B.-15 C.20 D.-5
7.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为提高同学们的防溺水意识和掌握防溺水技能,我市某学校举行了“防溺水安全知识”竞赛,甲、乙两个班参加了竞赛,他们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如下表所示:
参加人数 平均数 中位数 方差
甲 45 93 92 5.2
乙 45 93 94 4.7
规定成绩大于等于95分为优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班成绩优异的人数比乙班多 B.甲、乙两班竞赛成绩的众数相同
C.甲班的成绩比乙班的成绩稳定 D.甲、乙两班的平均水平相同
8.已知正比例函数y=ax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ax+a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E的坐标为(m,n),则(-m,n-1)对应的点可能是( )
A.M B.N C.P D.Q
图3
10.已知a,b,c分别是的三条边长,c为斜边长,,我们把关于x的形如ax+b=cy的二元一次方程称为“勾股二元一次方程”.若是“勾股二元一次方程”ax+b=cy的解,且的面积是4,则c的值是( )
A. B.24 C. D.1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 命题“和为180°的两个角互为补角”的条件是 ,结论是 .
12.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哈尔滨举行.图4是本届亚冬会的会徽“超越”,将其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A,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1),(0,2),则点B的坐标为 .
图3
13. 如图4,直线y=2x与相交于点,则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___________.
图4 图5 图6
14.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如图5,,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 .
15.【跨学科】图6所示是地球截面图,其中AB,EF分别表示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CD表示赤道,点P表示某市的位置.现已知地球南回归线的纬度是南纬23°26′(∠BOD=23°26′),该市的纬度是北纬37°32′(∠POD=37°32′),而冬至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光线MB的延长线经过地心O),则该市冬至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水平线PQ(此处OP⊥PQ)的夹角α(∠QPN)的度数是____________.
16.已知A,B两地相距100千米,甲车从A地到B地,乙车从B地到A地,乙车先出发,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的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7所示.下列说法:
①乙车比甲车先出发0.5小时;②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80千米;③甲车到B地比乙车到A地早小时.其中正确的有 .(填序号)
图7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
17.(每小题4分,共12分)(1)计算:;
(2)计算:;
(3)解方程组:
18.(6分)已知:如图8,在△ABC中,∠A=60°,∠C=70°,点D,E分别在AB和AC上,且∠ADE=50°.求证:DE∥BC,并写出最后一步推理的依据.
图8
19.(8分)(1)如图9,在Rt△ABC中,∠C=90°,D为AC上一点,且DA=DB=12 cm,△DAB的面积为60 cm2,求CD的长.
图9
(2)如图10,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按要求画图形.
要求:在图10中画出一个以B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使它们的三边长都是无理数且都不相等.
图10
20.(8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组对九年级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了立定跳远项目的测试,得到一组测试分数的数据,并将测试所得分数绘制成图11所示的统计图,图中从左到右的学生人数之比为2∶3∶4∶1,且成绩为8分的学生有12人.请根据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随机抽取的部分学生数为 ;
(2)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
(3)若该校九年级共有520名学生,8分及8分以上的测试成绩为合格,请估计该年级有多少名学生的测试成绩合格?
图11
21.(10分)共享电动车是一种新理念下的交通工具:主要面向3~10 km的出行市场,给我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现有A,B两种品牌的共享电动车,其中A品牌的收费y1(元),B品牌的收费y2(元)与骑行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12所示.
(1)当x= min时,A,B两种品牌收费相同,此时收费 元,B品牌共享电动车骑行10 min后,每分钟收费 元;
(2)求骑行B品牌共享电动车超过10 min后的函数表达式;
(3)如果小明每天早上需要骑行A品牌或B品牌的共享电动车去工厂上班,已知两种品牌共享电动车的平均行驶速度均为20 km/h,小明家到工厂的距离为9 km,那么小明选择哪个品牌的共享电动车更省钱?可以省多少?
图12
22.(10分)随着“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交通工具,某汽车销售公司计划购进一批新能源汽车进行销售,据了解,辆A型汽车,辆B型汽车的进价共计115万元;辆A型汽车,3辆B型汽车的进价共计130万元.
(1)求:A,B两种型号的汽车每辆进价分别为多少万元?
(2)若该公司计划正好用150万元购进以上两种型号的新能源汽车(两种型号的汽车均购买),销售辆A型汽车可获利6000元,销售辆B型汽车可获利4000元,求该公司共有几种购买方案?假如这些新能源汽车全部售出,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23.(12分)如图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点C(4,-6),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点A,B,且点B的坐标为(0,6),D(0,-3)为y轴上一点,P为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
(1)求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
(2)①连接DP,若△DCP的面积为△DCB面积的,则点P的坐标为 ;
②若射线DP平分∠BDC,求点P的坐标.
图13
第⑨期 期末自我评估(一)参考答案
答案速览一、1.B 2.C 3.D 4.B 5.C 6.A 7.D 8.C 9.C 10.A 二、11.两个角的和为180° 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12.(-1,-2) 13. x=1 14. 15.29°2′ 16.①②三、解答题见“答案详解”
答案详解
10.A 解析:因为是ax+b=cy的解,所以-a+b=c.又因为a,b,c分别是Rt△ABC的三条边长,∠C=90°,Rt△ABC的面积是4,所以a2+b2=c2,ab=4.所以ab=8.将-a+b=c两边平方,得(a-b)2=c2.所以a2+b2-2ab=c2.所以c2-2×8=c2.解得c=2.
三、17.(1)原式=;(2)原式=;(3)
18.证明:因为∠A=60°,∠C=70°,所以∠B=180°-∠A-∠C=50°.
因为∠ADE=50°,所以∠B=∠ADE=50°.
所以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9.解:(1)因为S△DAB=DA·BC,所以×12BC=60,解得BC=10 cm.
因为DB=12 cm,所以CD== cm.
(2)作图如图1所示:
图1
20.解:(1)40
(2)9 8.5
(3)520×=416(人).
答:估计该年级有416名学生的测试成绩合格.
21.解:(1)20 8 0.2
(2)设骑行B品牌共享电动车超过10 min后的函数表达式为.
将(10,6),(20,8)代入,得解得
所以骑行B品牌共享电动车超过10 min后的函数表达式为.
(3)解:20 km/h= km/min.
.
设y1=k1x,将(20,8)代入y1=k1x,得20k1=8,解得.所以.
当x=27时,,.
因为,且,所以小明选择B品牌的共享电动车更省钱,可以省元.
22. 解:(1)设型汽车每辆的进价为万元,型汽车每辆的进价为万元.
由题意,得解得
所以型汽车每辆的进价为25万元,型汽车每辆的进价为10万元.
(2)设购买型汽车m辆,B型汽车n辆.
由题意,得,且.所以.
因为为正整数,所以或
所以该公司共有两种购买方案:当购买型汽车2辆,型汽车10辆时,获得的利润为(元).
当购买型汽车辆,型汽车辆时,获得的利润为(元).
所以该公司共有两种购买方案,最大利润为52 000元.
23.解:(1)设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
将B(0,6),C(4,-6)分别代入y=kx+b,得b=6,4k+b=-6,解得k=-3.
所以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3x+6.
①P(,)
解析:过点P作PE⊥y轴于点E.
则S△DCB=BD·|xc|=[6-(-3)]×4=18.
因为S△DCP=S△DCB,所以S△DPB=S△DCB=PE·BD=.
因为BD=9,所以PE=.
所以y=-3×+6=.
所以P(,).
②如图2,过点P作PM⊥BD,PN⊥CD,垂足分别为M,N.
因为DP平分∠BDC,所以PM=PN.
因为S△DCB=PM·BD+PN·CD=18,CD==5.
所以PM=.
当x=时,y=-3×+6=.
所以P(,). 图2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