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摩擦力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8.3 摩擦力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8 10:2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8.3 摩擦力
教材 人教版2024
课型 实验探究课 授课班级
目 标 确 立 依 据 课标 分析 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教材 分析 本节是在弹力、重力之后,研究的第三种常见的力——摩擦力。教材的设计思路与前面对弹力、重力的设计相同,让学生再次经历感知、描述、测量、分析等认识力的过程。一方面,弹力、重力等知识的学习可以对摩擦力的学习起到正向迁移的作用;另一方面,本节的知识内容又为力的概念的形成起到巩固和深化的作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摩擦力和摩擦的利用与防止两部分内容。本节的重点是摩擦力的概念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难点是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探究类学生必做实验。教材为保证学生能对实验原理有正确认识,特意将本节放在二力平衡内容之后进行。 教材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科学猜想、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与交流的探究过程。由于学生对探究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经验积累,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体会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加深对科学探究方法的认识,尤其是对本节“方法点拨”旁批中介绍的控制变量方法的认识。
学情 分析 生活中,学生对摩擦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还仅仅是形象上的感知,没有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弹力、重力,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有了基本的认识,前面又学习了二力平衡的知识,保证了学生对测量滑动摩擦力实验原理的正确理解。 初二学生接触物理时间不长,对探究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不能充分理解与应用,故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有一定困难。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进行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
学 习 目 标 1物理观念. 通过亲身体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及产生,认识摩擦力的作用效果。能正确说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能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科学探究. 会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建立匀速直线运动的模型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发展科学推理和科学论证的能力。 3科学态度. 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并能根据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创造性地改进或优化,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4科学责任.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有用摩擦和有害摩擦,初步认识增大有用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相关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应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 摩擦力的概念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的方法。
教学器材 木板、带挂钩的木块(侧面积不同)、多个砝码(或钩码)、毛巾、棉布、弹簧测力计、砝码等。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估任务(匹配哪个目标)
复习巩固 提问: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 学习目标2
二、情境引入 演示:塑料袋提烧杯
三、目标展示 (参见学习目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智慧讲授 新课 如图所示,将手掌压在桌面上滑动时,你是否感到桌面对手掌有阻碍作用 要改变手掌受到的阻力的大小,你有哪些方法 一、摩擦力 1. 摩擦力 (1)现象探究:摩擦的存在及分类【做一做】选做下面的几个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探究归纳】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 进行实验,感受摩擦力的存在,经分析初步知道摩擦力的种类及其概念。 学习目标1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智慧讲授 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提问】根据探究结论,你知道摩擦有几种?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2. 三种摩擦 (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 (2)静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 (3)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 【提问】用铅笔写字时,手与笔杆之间的摩擦属于什么摩擦?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属于什么摩擦?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属于什么摩擦? 3. 摩擦力 (1)摩擦力:接触面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统称为摩擦力。常用字母f表示。 (3)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 4. 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滑动摩擦力。 区分三种摩擦。 【分析】用铅笔写字时,手与笔杆之间的摩擦属于静摩擦,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属于滑动摩擦;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 回答问题。 知道摩擦力的概念。 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 (2)产生摩擦力的条件:①两个物体互相接触并互相挤压。②两个物体的接触面必须都是粗糙的。③有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特征。 知道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学习目标1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智慧讲授 (2)产生原因: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在压力作用下这些凹凸不平的部位会相互啮合。当两个物体做相对滑动时,啮合部位就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作用,产生滑动摩擦力。 3. 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 (2)静摩擦力的方向: (3)静摩擦力的大小:当瓶子静止时,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到的静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静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即:F摩=G。 通过实例分析,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会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求静摩擦力的大小。 学习目标2
六、合作探究 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思路】 (1)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长方体木块、木板3块(粗糙程度不同)、砝码等。 (3)请结合实验器材,思考以下问题。 ①如何改变对接触面压力的大小 【猜想和假设】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在手掌压在桌面上滑动的过程中,压力越大,手掌受到的阻碍越大;桌面越粗糙,滑起来越费力。 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 【实验过程】 ①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匀速滑动,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学习目标3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六、合作探究 ②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分析论证】 (1)在1与2次实验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可得出结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在2与3次实验中,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可得出结论: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点拨:滑动摩擦力还与材料有关 三、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提出问题】 ①日常生活的哪些现象中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②摩擦力对人们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呢? ③对我们有益的摩擦我们应该怎么办?有害的摩擦我们又该怎么办? 从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我们自然会想到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②如图乙所示,在木块上放不同数量的砝码,改变压力,测量滑动摩擦力; ③如图丙所示,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保持压力不变,测量滑动摩擦力。 (4)实验数据表 【实验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讨论并总结 1.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1)增大物体间的压力:例如打开瓶盖时用力、拔河比赛时、用力握紧绳子、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用橡皮擦去错误的字时要用力等等。 (2)使接触面粗糙:增大物体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也可以增大摩擦。例如要上杠的运动员手上擦镁粉、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在结冰的路面车轮缠绕铁链等。(3)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汽车急刹车时,车轮在路面滑动,把滚动变为滑动,增大了 学习目标3 学习目标4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六、合作探究 3. 想想议议 下面的三幅图中,哪些是要利用摩擦?哪些是要防止摩擦?通过什么方法增大或减小摩擦? 【总结】自行车在刹车时,用力捏紧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手上涂防滑粉,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冰壶运动时用刷子刷冰面,使冰面更光滑,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使车容易停下来。 2.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害的,人们常常设法减小它。减小摩擦的方法: (1)使接触面光滑: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例如,冰壶比赛中,运动员不断的刷冰,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冰刀鞋的刀片非常薄,可以切入冰面,使冰面在刀片下融化形成水层,减小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 (2)减小压力:如推比较重的木箱时,把物品拿出一部分,减小压力,摩擦力也变小。 (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4)使接触面分离:使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分离,也能减小摩擦。 学习目标4
七、练习反馈 1.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1)用手拿起茶杯喝水,手与杯子间存在_____ 摩擦力; (2)铅笔和圆珠笔是好朋友,都爱在纸上“玩”,不同的是,铅笔在纸上“滑”,圆珠笔在纸上“滚”。 ______(选填“铅笔”或“圆珠笔”)与纸面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______(选填“铅笔”或“圆珠笔”)与纸面的摩擦力为滚动摩 2.把一木制小桌子放在地面上拖动,按如图所示的两种拖法,桌面和桌腿的光滑程度相同,桌子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比较是(  ) A.相等 B.甲大 C.乙大 D.无法判断 学习目标
八、课堂小结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九、板书设计 第3节 摩擦力 一、摩擦力 1.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2. 三种摩擦: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3. 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产生的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挤压、发生相对运动、接触面粗糙。 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 三、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1.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使接触面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2.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接触面分离。
十、 布置作业 基础作业:完成《学习目标与检测》 拓展作业:思考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消失10秒,我们身边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描述两个可能出现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