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实数 同步辅导讲义(6份打包,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实数 同步辅导讲义(6份打包,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7 15:46:24

文档简介

“物理”中的开方运算
生活中有些问题既会用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也会用到物理科学思维,而有些问题中借助公式的运算与同学们正在学习的开方(开平方和开立方)运算息息相关.下面举例解析,供同学们参考.
例1 在做物理实验时,小明用一根细线将一个正方体铁块拴住,完全浸入盛满水的圆柱体烧杯中,并用一量筒量得铁块排出的水的体积为64 cm3,小明又将铁块从水中提起,量得烧杯中的水位下降了cm.请问:烧杯内部的底面半径和铁块的棱长各是多少?
解析:根据题意,得正方体铁块的体积为64 cm3,所以棱长为=4(cm).
设烧杯内部的底面半径为r cm.
由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得πr2×=64,解得r=6或r=-6.(负值舍去)
答:烧杯内部的底面半径为6 cm,铁块的棱长为4 cm.
例2 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物体从某一高度落下,速度会越来越快,即地球引力会使下落的物体加速下落.在物理学中,把地球引力给下落物体带来的加速度称为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g≈10 m/s2,物体下落的高度h(m)与物体下落的时间t(s)之间的关系是h=gt2.王鹏发现头顶上空80 m处有一危险重物自由下落,该重物落地后的伤害半径为20 m,王鹏逃离的速度为6 m/s,则他能逃离危险吗?
解析:他能逃离危险.
因为h=gt2,当h=80 m,g≈10 m/s2时,80=×10t2,解得t=4或t=-4.(负值舍去)
王鹏逃离的路程为6×4=24(米).
因为24>20,所以他能逃离危险.
牛刀小试: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热量,电流I(单位:A)、导线电阻R(单位:Ω)、通电时间t(单位:s)与产生的热量Q(单位:J)满足Q=I2Rt.
(1)若导线电阻为5 Ω,电流为A,则1 s时间导线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2)若导线电阻为5 Ω,1 s时间导线产生的热量为80 J,则电流I的值是多少?
牛刀小试参考答案:(1)1 s时间导线产生的热量是30 J.
(2)电流I的值是4 A.谨防二次根式运算中的陷阱
一、运算顺序出错
例1 计算:.
错解:原式=÷3=.
剖析:将二次根式的系数、二次根式分别运算,然后再相乘;同级运算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
正解:_______________.
二、合并二次根式出错
例2 计算:.
错解:原式=;
剖析: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将被开方数相同系数合并,但不能漏掉被开方数.
正解: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结果没有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例3 计算:.
错解:原式==.
剖析: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应化为后再合并.
正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错用运算法则
例4 计算:-.
错解:原式=-+=2+3-3+1=3.
剖析:第一处错误是错用了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将根号内的数与根号外的数直接相除;第二处错误是忽视分数线的括号作用.
正解: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例1 原式===.
例2 原式=.
例3 原式==.
例4 原式=.对比学方根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这三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容易混淆.下面采用列表的方式给予归纳概括.
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 立方根
概念 若(x≥0),则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若,则x叫做a的平方根 若,则x叫做a的立方根
表示方法
a的取值范围 a≥0 a≥0 a为任意实数
性质 正数有一个算术平方根;②0的算术平方根是0;③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②0的平方根是0;③负数没有平方根 ①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②0的立方根是0;③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重要结论
求法 开平方(取非负值) 开平方 开立方
注意:1.对于有两点意义要理解:(1)被开方数a是非负数,即a≥0;(2)也是非负数,即≥0.
2.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正数、负数、0可以进行“平方”运算,且“平方”的结果只有一个非负数;但“开平方”只有正数和0才可以“开平方”,负数不能开平方.
因为平方和开平方互逆,故可通过平方来找一个数的平方根,也可验算平方根是否正确.
3.开立方与立方运算互为逆运算.
因为开立方和立方互逆,故可通过立方来找一个数的立方根,也可验算立方根是否正确.巧估算 妙解题
关于估算方根的取值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夹逼法”,以二次方根为例,即先找到被开方数介于哪两个平方数之间,然后求找到的两个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进而解决问题.如估算在哪两个连续整数之间,可找到与23相邻的两个平方数是16和25,所以<<,即4<<5.估算一个数的大小,是近几年中考热点,下面举例说明.
一、估算范围
例1 估计﹣4的值在(  )
A.6到7之间 B.5到6之间 C.4到5之间 D.3到4之间
解析:因为49<54<64,所以7<<8.所以3<﹣4<4.故选D.
二、利用估算比较大小
例2 比较大小:   3.(选填“>”“<”“=”中的一个)
解析:因为4<7<9,所以<<,即2<<3.故填<.
三、利用估算求最接近的整数
例3 与2+最接近的整数是(  )
A.4 B.5 C.6 D.7
解析:因为9<15<16,所以3<<4.而15﹣9>16﹣15,所以更接近4.所以2+更接近6.故选C.
四、通过估算进行计算
例4 若两个连续的整数a,b满足a<<b,则的值为   .
解析:因为9<13<16,所以3<<4.所以a=3,b=4.所以=.故填.
例5 正整数a,b分别满足<a<,<b<,则ba=(  )
A.4 B.8 C.9 D.16
解析:因为<<,<<,所以a=4,b=2.所以ba=24=16.故选D.两数大小比较有方法
一、法则比较法
根据法则“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来比较.适用于比较容易看出或估算出两数绝对值大小的两个数.
例1 比较下列两个数的大小:(1)与;(2)与-2.
解析:(1)因为<0,>0,根据“正数大于一切负数”得>.
(2)因为5>4,所以>2.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得<-2.
二、平方比较法
适用于符号相同的两个数.根据“当a,b都是正数时,若a2>b2,则a>b;若a2<b2,则a<b;若a2=b2,则a=b.当a,b都是负数时,若a2>b2,则a<b;若a2<b2,则a>b;若a2=b2,则a=b”来比较.
例2 比较与的大小.
解析:因为()2=,()2=5,而>5,所以>.
三、作差比较法
根据“若a-b>0,则a>b;若a-b<0,则a<b;若a-b=0,则a=b”来比较大小.
例3 比较和0.25的大小.
解析:-0.25=.
因为10>9,所以-3>0,所以>0.
所以-0.25>0,即>0.25.
四、中间值比较法
根据“若a<b,b<c,则a<c”来比较两实数的大小,其中b为中间值.
例4 比较与的大小.
解析:可取一个中间值,借助这两个数与中间值的大小关系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
因为>=3,<=3,所以>.辨清错误 不再犯错
一、对“三根”概念的理解不到位
例1 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2)2的算术平方根是-2 B. 27的立方根是±3
C. -36的平方根是6 D. 25的算术平方根是5
错解:选A或B或C.
剖析:算术平方根是指非负数的非负平方根,因为(-2)2=4,4的算术平方根是2,所以选项A错误;一个正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所以27的立方根为3 ,所以选项B错误;负数没有平方根,也没有算术平方根,即-36没有平方根,所以选项C错误.
正解: .
二、忽视非负性
例2 化简:=( )
±2 B. -2 C. 2 D. 4
错解:选A或B.
剖析:错解忽视了算术平方根是一个非负数,误认为=a.实际上,因为(-2) 2=4,所以==2,它是一个正数,不是负数.
正解: .
三、审题不细心
例3 的平方根是( )
9 B. ±9 C. 3 D. ±3
错解:选A.
剖析:求的平方根包含两层运算,先化简=9,再求9的平方根.
正解: .
四、不经转化,随意开方
例4 计算:.
错解:==1+=1.
剖析:在计算带分数的算术平方根时,不能将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分别开方,而应该先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开方.
正解: .
参考答案:例1 D 例2 C 例3 D 例4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