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课件【26张ppt】: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课件【26张ppt】: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8 09:04:17

文档简介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新文化运动中的基本史实
2、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发展
3、探究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联系讲解、史料分析、比较、问题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感受先进的中国人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概括法、讨论法、比较法、解读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关于救国道路的探索
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
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主张改良,实行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主张革命,实行民主共和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芽的。”“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 陈独秀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现在树倒了,还要挖出树墩。
自学目标检测
解读:陈独秀(1879-1942),安徽怀宁人。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阵地。在第一卷第一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以爱国主义激情,启示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以顺应历史的发展。他热望青年要有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应战胜恶社会,而不为恶社会所征服。”他把振兴中国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
蔡元培: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是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刘半农、夏元瑮、周作人、鲁迅等大批新文化运动健将和学术精英的到来,使北京大学成为当时中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探究1:资产阶级为什么极力宣扬民主与科学?
答: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与袁世凯尊孔复古的倒行逆施相配合,迷信活动泛滥。把中国传统鬼神信仰与西方的灵学相结合,甚至披上西方科学的外衣,更具有欺骗性。不盲从,不武断,以科学说明真理,以事实证明真相。如果经科学和理性判定为不不合于现今社会的,即令它是祖宗所遗留的,圣贤所深爱的,政府所提倡的,都一文不值。号召人们成为自然界和自己的主人,具有反封建的进步的政治意义。
探究2:新道德、旧道德是指什么?
答: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联系教材第一单元儒家思想的形成演变关于伦理道德的主张和史实
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董仲舒: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朱熹:“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存天理,灭人欲。”
儒学宣扬强调君君臣臣、三从四德、忠孝节义(君主专制、上下尊卑)等级,形成包办婚姻、蓄婢纳妾、女人缠足、贞节守寡、繁文缛节、鬼神迷信等封建礼教和风俗,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培养“不犯上作乱”的顺民。
新文化运动从批判忠、孝、贞节观念,来反对旧道德、旧礼俗,提倡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宣扬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以民主和科学的理性扫荡封建迷信,促进中华文化进步。
探究3:对旧礼教、旧道德攻击最猛烈的代表人物是谁?是如何体现的?
答:鲁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利用文学作品揭露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的黑暗。《狂人日记》对“吃人”的礼教的揭露,发表《我之节烈观》一文,对贞节观念批判。《孔乙己》《药》揭示了封建思想给人们造成的精神创伤。把这一时期小说结集,取名为《呐喊》。
探究4:新文化运动的斗争矛头为什么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答:儒家思想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尊孔复古。
文学革命的意义
①白话文在社会上的普遍使用,使延续了2000多年的专制主义文化受到冲击,推动了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对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和发展创新起了重大影响。
②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加强了反对旧文化的斗争,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文化思想方面的准备。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先后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法俄革命之比较》;五四运动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概况:
1、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2、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3、使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4、各地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宣传马克思主义。
5、1921年,中共诞生。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积极: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新思潮的传播和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4、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使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消极:
没有发动人民群众;2、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
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指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陈独秀说:“中国文字既难传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异。”
电视剧《走西口》台词: 田家祖训:
大忠大爱为仁 大孝大勇为义 修齐治平为礼 大恩大恕为智 公平合理为信
探究5:我们该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
答: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信息时代的今天,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吸引和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我们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
小结:
1.背景
2.兴起(标志、代表人物、阵地、活动基地)
3.内容(以五四运动为界)
前期:民主与科学 (旧民主主义)
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民主主义)
4.影响
积极方面 消极方面
思考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课后反思:

课件26张PPT。全国红色景点,建于1916年。因楼的主体用的是红砖,故有“红楼”之称。红楼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代教育家蔡元培1917年任北大校长后不久就搬进红楼办公。鲁迅先生此时也在北大任国文系教授。陈独秀在1916年时也是该校的教授。
北大红楼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历史必修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欣赏一段视频,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概况。 自主学习 重温历史 1915年,《青年杂志》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北京大学民主与科学重温历史--运动的兴起《新青年》 思考:
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当时几个热血青年一时心血来潮的产物。对吗? 师生合作探究追根溯源追根溯源--运动产生的背景材料一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产生什么直接的影响? 追根溯源--运动产生的背景 材料二:讽刺漫画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为猿(袁)家之天下。 1914,天坛祭天大典,“预演”复辟帝制。 追根溯源--运动产生的背景“以忠孝节义四者为中华民族之特性”;“中华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
— 袁世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独裁卖国社会进步
民主政治维新运动、辛亥革命西方启蒙思想民主共和观念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先进分子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社会发展之必然要求)追求阻碍压制推动(矛盾一)(矛盾二)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生生合作探究由表及里陈独秀 —
新文化运动先驱演讲(发言)内容要点提示:
◆“德先生” 的内涵是什么?(具体说明)
◆此前,先进的中国人有过类似的主张和追求吗?结果如何?给我们什么启示?
◆ “赛先生”的内涵是什么?对于民众来说更需要什么?合作探究(一)赛先生:是指英文science,意为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即不盲从,不武断,对待什么事物,都不能凭空捏造,对待什么思想,都不随意相信,可以讲是怀疑一切,而应以科学说明真理,以事实证明真相)。
在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今天,这些思想还需要吗?我们需要在民主和科学方面树立哪些思想和意识呢?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公民意识
民主是我们的追求--民主意识
法律是我们的保障--法律意识学以致用……科学是进步的动力--科学意识
独立是民族的体现--独立意识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创新意识鲁迅 — 反封建的斗士合作探究(二)演讲(发言)内容要点提示:
◆旧道德指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反对旧道德?(举例说明),由此得出新道德是什么?
◆ 现如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儒学宣扬强调君君臣臣、三从四德、忠孝节义(君主专制、上下尊卑)等级,形成包办婚姻、蓄婢纳妾、女人缠足、贞节守寡、繁文缛节、鬼神迷信等封建礼教和风俗,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培养“不犯上作乱”的顺民。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新文化运动从批判忠、孝、贞节观念,来反对旧道德、旧礼俗,提倡个性解放、人格独立,宣扬独立思想和自由精神,以民主和科学的理性扫荡封建迷信,促进中华文化进步。
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今天,我们对道德又有什么新的追求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发扬社会公德学以致用……继承传统美德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自身做起身体力行
胡 适—
“文学革命首举
义旗 的急先锋”。合作探究(三)演讲(发言)内容要点提示:
◆ “文学革命”具体是从文学的哪些方面进行的?
◆ 为什么要进行“文学革命”呢?对提倡民主和科学有什么意义?
◆你们怎么看待“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信息时代,网络语言丰富,有人说,这又是一场新文化运动,也有人说这是一种文化垃圾,你会持什么观点呢? 网上高手不叫高手--叫大虾
网上低手不叫低手--叫菜鸟
网上丑女不叫丑女--叫恐龙
网上丑男不叫丑男--叫青蛙学以致用…… 1917年11月,一声炮响,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从理想转化为现实。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文化运动新发展 前期: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思想
革命文学
革命 后期:宣传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我们详细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现在我们回到现实,请你们立足如今的现实,用今天人们的眼光评价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回归现实(1)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封建专制思想的权威被打倒,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2)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醒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为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4)是一场全面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等产生深刻影响,如白话文的使用。回归现实--新文化运动的评价:(3)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找到拯救中国、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思 想 解 放 运 动 波 涛 汹 涌民 主 科 学 精神 光 芒 四 射重铸中华“为天地立心,为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应该是我们的理想,我们也应该脚踏实地去实践。
—温家宝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
“毒胶囊”等时间事件。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