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课件【17张ppt】: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课件【17张ppt】: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18 09:07:09

文档简介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教学详案
课标要求:
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学习要求:
1、概述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主要思想
2、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3、体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而不断探索、不懈奋斗的丰功伟绩和创造品格,并且学会感恩。
教学进程:
一、导入设计:
1、毛泽东诗词朗诵导入
2、一、齐读导入(2分钟):当中国的大门开始被西方的炮舰强行打开的时候,西方产生了两个伟大的人物: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在欧洲大地上研究调查,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文化上的优秀成果,从而创立了一个崭新的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
几十年后,列宁根据俄国的实际,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科学理论,领导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的理论、思想和实践就是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的炮声震惊了古老的中国,不久,在世界东方的中国,又出现了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有了毛泽东思想,中国迎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
二、推进新课:
(一)自主学习: 立志改造社会 投身中国革命
阅读课文的引言部分和第一段内容,了解毛泽东早年的一些活动,由学生概括回答,教师小结投影。
①五四时期在长沙创办新民学会,到北平后接触马克思主义
②在湖南创办《湘江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③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是中共缔造者之一。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
快速阅读课文82--84页指出: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可以划分为哪几个时期?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919
二、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 1919----1923
三、大革命时期 1924----1927
四、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7
五、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六、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
七、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1956
八、十年建设时期 1956----1966
1、 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 1921年到1927年)
①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②思想:提出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③意义:解决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对象的问题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
结合材料讨论: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到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哪些实际问题?
2、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教师选取有关的党史资料片或影视作品的片断,使学生加深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理解和认识。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怎样一条新路?
①著作:《井冈山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红色政治为什么能够存在》
②思想: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③意义:开创中国革命道路、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3、 抗日战争时期 ( 1937——1945年)
面对国内的亡国论和速胜论,毛泽东如何分析国情进行革命探索的?
①著作:《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论持久战》:(1)抗战是持久战(2)战争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3)实行人民战争路线
《新民主主义论》:(1)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和前景
②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革命的两步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③意义: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走向成熟。
确立为指导思想——中共七大1945年
思考:七大时毛泽东思想为什么能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从中共成立开始,毛泽东便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结合国情先后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分为二步走等理论,毛泽东思想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保证。因此……
合作探究: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4、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抗战胜利结束后,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前夕,毛泽东为全党提出了新的目标。阅读课文84页完成表格内容。
①著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
《报告》:
1949年春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还提出促进革命取得胜利的方针,规定了革命胜利以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年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规定即将建立的人民共和国政权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②思想: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③意义: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建立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使毛泽东思想得到发展。
5、新中国成立之后 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不懈探索
①著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十大关系”主要讨论经济问题,从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报告肯定过去我们在处理这些关系上没有犯大的错误,同时强调根据形势和经验,今后应该适当调整,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尽量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从长远看,这样反而能够更好地发展重工业,内地工业和加强国防。这里涉及的实际上是开辟一条跟苏联过去道路的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第四、五两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开始涉及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样就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分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②思想: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政策,阐述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③意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使毛泽东思想得到发展。
小结: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人民民主理论”+社会主义建设初步理论
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括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等
(四)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五)、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而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对中国思想发展而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是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
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而言:
毛泽东思想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小结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
四、课堂训练
1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首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例是制定了
A .当的最高革命纲领
B .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 .“工农武装割据”战略
D .统一战线策略
2. 毛泽东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是在
①大革命时期 ②解放战争时期③抗日战争时期④过渡时期 ⑤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3.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写的主要著作不包括
A.《论持久战》
B.《论联合政府》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D.《新民主主义论》
4.为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观点奠定了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A.民主革命的胜利      
B.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共八大的决策
5.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时期的发展,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6.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这主要是因为
A.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B.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C.党的工作重心需要转移
D.资产阶级准备向党进攻
五、情感提升:谈谈你所了解的毛泽东,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毛泽东拥有什么?
●勤奋学习
●学识渊博
●关注现实生活,注重社会实践(了解国情)
●审时度势,探索创新
●胆略气魄
毛泽东放弃了什么?
▲安定的生活(前半生) ▲大部分亲人
毛泽东的十个子女
长子:毛岸英,1950年牺牲于朝鲜
次子:毛岸青,有轻度精神疾病,2007年去世。
三子:毛岸龙,1931年下落不明
长女:1929年,托人寄养,下落不明
四子:毛毛,1932年,下落不明
五子:1933年,早产夭折
次女:1935年,托人寄养,下落不明
三女:李敏,至今健在
六子:1937年夭折
四女:李讷,至今健在
毛主席语录:
1、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2、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3、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 “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感受伟人辉煌一生,聆听伟人谆谆教诲。
多媒体辅助教学营造教学氛围。
板书设计:
一、立志改造社会 投身中国革命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
1、萌芽
2、初步形成
3、成熟
4、发展
5、进一步发展
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四、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课件17张PPT。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课标要求: 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
代中国的深远影响第17课 毛泽东思想一、背景:D马克思主义者第17课 毛泽东思想一、背景:马克思主义者二、探索:1、国民革命时期:A第17课 毛泽东思想一、背景:马克思主义者二、探索:1、国民革命时期:△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者
进行了理论探索,其结论是( )
A.坚持资产阶级领导权,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C.坚持资产阶级领导权,依靠工人进行革命斗争
D.坚持农民阶级领导权,依靠工人进行革命斗争 B第17课 毛泽东思想一、背景:马克思主义者二、探索:1、国民革命时期2、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的革命道路进行了有益
的探索,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提出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的理论
B.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
C.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D.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和道路A 领导, 依靠 , 包围城市无产阶级农民农村第17课 毛泽东思想一、背景:马克思主义者二、探索: 领导, 依靠 , 包围城市无产阶级农民农村三、形成:△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发表的著作,不包括( )
A.《论持久战》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联合政府》C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岳麓版教材《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岳麓版教材)第17课 毛泽东思想一、背景:马克思主义者二、探索: 领导, 依靠 , 包围城市无产阶级农民农村三、形成:D《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岳麓版教材)第17课 毛泽东思想一、背景:马克思主义者二、探索: 领导, 依靠 , 包围城市无产阶级农民农村三、形成:△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
A.中共五大 B.中共六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C△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是毛泽东个人思想的总结
B.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C. 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A△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什么?实事求是《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岳麓版教材)第17课 毛泽东思想一、背景:马克思主义者二、探索: 领导, 依靠 , 包围城市无产阶级农民农村三、形成:△回答“学思之窗”思考题:◎毛泽东思想是一个人的思想还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为这个思想体系的形成做出了怎样的贡献?突出的贡献《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岳麓版教材)第17课 毛泽东思想一、背景:马克思主义者二、探索: 领导, 依靠 , 包围城市无产阶级农民农村三、形成:四、发展:1、革命胜利前夕:△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前夕,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
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 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B.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重心
C.规定全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
D.全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D《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岳麓版教材)第17课 毛泽东思想一、背景:马克思主义者二、探索: 领导, 依靠 , 包围城市无产阶级农民农村三、形成:四、发展:1、革命胜利前夕:D《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岳麓版教材)第17课 毛泽东思想一、背景:马克思主义者二、探索: 领导, 依靠 , 包围城市无产阶级农民农村三、形成:四、发展:1、革命胜利前夕2、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岳麓版教材)B第17课 毛泽东思想一、背景:马克思主义者二、探索: 领导, 依靠 , 包围城市无产阶级农民农村三、形成:四、发展:1、革命胜利前夕2、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时期, 毛泽东思想主要在哪些方面发展了马克思
主义?马克思主义 学说和社会主义 理论国家建设《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岳麓版教材)第17课 毛泽东思想一、背景:马克思主义者二、探索: 领导, 依靠 , 包围城市无产阶级农民农村三、形成:四、发展:五、影响△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②是中共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④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C马克思主义 学说和社会主义 理论国家建设《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岳麓版教材)探索形成发展国民革
命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坚持 的领导权依靠 进行革命斗争土地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抗战时期著作:理论:中国革命 走, 新民主主义革命 概念抗战结束前后:形成 的理论体系中共七大: 革命胜利前夕 七届二中全会报告工作重心: 国→ 国总任务《论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成立后《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影响中国革命胜利的 武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根源无产阶级农民方向两步科学比较完整指导思想农村城市农业工业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建设方针 历史性飞跃理论思想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