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8张PPT。第三节 伴性遗传色盲检测图你的色觉正常吗?问题探讨一. 伴性遗传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遗传系谱图(家系图)表示方法世代数:Ⅰ、Ⅱ、Ⅲ、Ⅳ…
个体数:1、2、3…
正常男性
患病男性
正常女性
患病女性
婚配:问题1无中生有——隐性遗传问题2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位于X染色体上P34资料分析该遗传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无论在大小和携带的基因种类上都不一样。X染色体携带着许多基因,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携带的基因比较少。所以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XYXY同源区段Y非同源区段X非同源区段X染色体Y染色体 色盲基因是隐性的,它与它的等位基因都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遗传性质):
红绿色盲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即: Xb
红绿色盲基因的等位基因(正常基因B),也位于X染色体上, 即:XB
Y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缺少与X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而没有相应的基因, 人类红绿色盲症是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 XB 带正常基因的X染色体 Xb 带色盲隐性基因的X染色体 Y 男性Y染色体(无等位基因) 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 根据基因B和基因b的显隐性关系,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对应如下2. 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请写出以下组合的婚配图解:4. 女性携带者与色盲男性3. 女性色盲与正常男性1. 正常女性纯合子与色盲男性后代中无色盲患者,但女性全为携带者。亲代配子子代女性正常男性色盲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1 : 1×后代中男性有1/2色盲,女性全为正常,但女性中有1/2为携带者。
此类婚配色盲患者一定是男性。亲代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配子子代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男性色盲1 : 1 : 1 : 1XbYXBXb配子XbXb女性色盲XbXb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
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XBY男性正常亲代配子子代XbXb女性色盲女性携带者男性色盲1 : 1后代中男性全为色盲患者,女性全为携带者。交叉遗传 母病子必病XbXbX Xb×女病父必病XbYXbYXBXb1. 交叉遗传/隔代遗传(色盲基因由外祖父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 母病子必病,
女病父必病。红绿色盲遗传(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3.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XBXbXbYXbY某人不色盲,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但弟弟是色盲,那么色盲基因传递的过程是( )
(A)祖父→父亲→弟弟
(B)祖母→父亲→弟弟
(C)外祖父→母亲→弟弟
(D)外祖母→母亲→弟弟
课堂练习A.1和3
B.2和6
C.2和5
D.2和4A、B两个家庭的色盲遗传系谱图如右所示,A家庭的母亲和B家庭的父亲是色盲患者,由于某种原因,这两个家庭调换了一个孩子,请确定调换的两个孩子是:受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的控制(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分析XdXdXDXDXDXdXdYXDY正常正常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患者归纳遗传特点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2)具有世代连续性(代代有患者); 3)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4)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个是患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分析其遗传特点?2、一个患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该病为X显性遗传)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询.你认为下列的指导中有道理的( )
???
A.不要生育?? B.妊娠期多吃含钙食品
C.生男孩 D.生女孩 (三)伴Y遗传:
外耳道多毛症 遗传特点:限雄遗传,患者全部是男性;
致病基因“ 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 (三)伴Y遗传:伴性遗传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如人类中血友病的遗传
致病基因是Xh
动物中果蝇眼色的遗传
红眼基因为XW ,白眼基因为Xw
雌雄异株植物中某些性状的遗传(如女娄菜叶形的遗传)
控制披针形叶的基因为XB ,控制狭披针形的基因为Xb三、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人类血友病伴性遗传特点:病因:症状:由于血液里缺少一种凝血因子,因而凝血的时间延长。在轻微创伤时也会出血不止,严重时可导致死亡。血友病的基因是隐性的,其遗传方式与色盲相同。维多利亚女王家族照片染
色
体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三、性别决定概念: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XY型: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的性别决定类型。
ZW型:雌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个两异型的性染色体(ZW),雄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的性别决定类型。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性别决定的类型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其子代在早期时就根据羽毛来区分鸡的雌雄。芦花鸡1.芦花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 雄性: 同型的 ZZ 性染色体, 雌性: 异型的 ZW 性染色体。 2.芦花鸡羽毛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决定,即:ZB 非芦花鸡羽毛 则为: Zb四、小结 1.基因遗传的类型 及遗传特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显)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隐)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X显)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隐)
伴Y染色体遗传 (伴Y)①.常显与常隐遗传情况与性别无关,男女性及整个人群中的发生概率都约相等;
②.伴X显与伴X隐的遗传情况与性别相关
③.伴Y遗传情况也与性别相关:患者全为男性且“父→子→孙”2、人类遗传病的解题规律:根据遗传系谱图来判断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2)判断显隐性 ①.致病基因为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
即双亲无病时生出患病子女,则此致病基因一定是
隐性基因致病。(如图1、2)②.致病基因为显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即双亲有病,生出不患病子女,则此致病基因一定
是显性基因致病。(如图3、4)4231(1)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病(3)再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根据遗传系谱图确定遗传的类型常用方法:特征性系谱②“有中生无,女儿正常”――必为常显 ①“无中生有,女儿有病”--必为常隐 ③“无中生有,儿子有病”――必为隐性遗传,可能是常隐,也可能是伴X隐。④“有中生无,儿子正常” ――必为显性遗传,可能是常显,也可能是伴X显。 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定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
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
父传子,子传孙,一传到底为伴Y。1、父亲色盲,母亲正常,生了一个既是白化病又患色盲的女孩,问:
(1)这对夫妇的基因型?(2)再生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男孩的几率?AaXbYAaXBXb课堂练习2、下图是六个家族的遗传图谱,请据图回答
可判断为Y染色体遗传的是图______________
可判断为常染色体遗传的是图______________
DA和F解析:根据图示,可以看出,D图属Y染色体遗传,因为其病症是由父传子,子传孙,只要男性有病,所有的儿子都患病。
B图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因为只要父亲有病,所有的女儿都是患病者。
C和E图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因为C图中,母亲患病,所有的儿子患病,而父亲正常,所有的女儿都正常;E图中,男性将病症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A和F图是常染色体遗传,首选通过父母无病而子女有患病者判断出是隐性遗传,再根据父母无病,而两个家系中都有女儿患病而判断出是常染色体遗传。3、某家族有的成员患甲病,有的患乙病,见下面系谱图,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乙遗传
病位于_____染色体上。
(2)写出下列两个体的基因型Ⅲ8_______,Ⅲ9________
(3)若Ⅲ8和Ⅲ9婚配,子女中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
是________;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AAXbY或 AaXbYX常aaXBXB 或
aaXBXb3/81/16⑤“母病子病,女病父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最可能为“伴X隐”⑥“父病女病,子病母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最可能为“伴X显” ⑦“在上下代男性之间传递” ―― 最可能为“伴Y” 不能确定的类型:
(1)代代连续为显性,不连续、隔代为隐性。
(2)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各半,为常染色体遗传病。
(3)有性别差异,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为伴X隐性,女多于男则为伴X显性。小结:
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的关系1.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
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发病几率雌雄不等,Y染色体只传雄性。2.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遗传时,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位于常染色体之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自由组合定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