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4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同步提优训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1.4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同步提优训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7 18:2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1.4二次函数 的图象和性质 (1)
基础巩固提优
1.教材P39练习·变式(2025·安徽亳州期中)已知抛物线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抛物线开口向上
B.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
C.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1)
D.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2024·南通中考)将抛物线 向右平移3 个单位后得到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
A. (-4,-1) B. (-4,2)
C. (2,1) D. (2,-2)
3.(2025·安徽亳州期中)将抛物线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所得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是 .
4.已知关于x 的二次函数 (a<0),当x>m时,y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5.(2025·浙江杭州期中)已知点A(x ,n),B(x ,n)是抛物线 上不同的两点,若点(x +x ,m)也在抛物线上,则m 的值为 .
6.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1,2),顶点坐标为(-1,-2).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2)试判断点(3,14)是否在此函数图象上.
思维拓展提优
7.(2025·北京十二中联合学校总校月考)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ax+1与二次函数y= 的图象可能是( ).
8.(2024·乐山中考)已知二次函数 x≤t-1),当x=-1时,函数取得最大值;当x=1时,函数取得最小值,则t 的取值范围是( ).
A. 0C. 2≤t≤4 D. t≥2
9.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两个定点,则这两个定点的坐标为 .
10.已知二次函数 图象的顶点在第二象限,且过点(1,0),若a+b的值为非零整数,则b的值为 .
11.(2024·上海普陀区期末)如图,抛物线 4x的顶点为 P,M为对称轴上一点,如果PM=OM,那么点 M 的坐标是 .
12.(2023·宁波中考)如图,已知二次函数 bx+c 图象经过点A(1,-2)和B(0,-5).
(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及图象的顶点坐标;
(2)当y≤-2时,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x 的取值范围.
13.分类讨论思想(2024·北京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
(1)当a=1时,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已知M(x ,y )和 N(x ,y )是抛物线上的两点.若对于 都有 求a的取值范围.
延伸探究提优
14.(2023·丽水中考)已知点(-m,0)和(3m,0)在二次函数 (a,b是常数,a≠0)的图象上.
(1)当m=-1时,求a 和b的值;
(2)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n,3)且点A不在坐标轴上,当-2(3)求证:
中考提分新题
15.数形结合思想(2024·淮安中考)二次函数 bx+c 的图象经过点A(0,8),顶点为 P.
(1)c= .
(2)当 时,
①若顶点 P 到x轴的距离为10,则b= .
②直线m 过点(0,2b)且垂直于 y轴,顶点 P到直线m 的距离为h.随着b的增大,h的值如何变化 请描述变化过程,并说明理由.
若二次函数图象交 x 轴于 B,C两点,点 B 坐标为(8,0),且△ABC 的面积不小于20,求a 的取值范围.
1. D[解析]抛物线a=1>0,抛物线开口向上,因此 A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解析式,得对称轴为直线x=2,因此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解析式,得当x=2时,y取最小值,最小值为-1,所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1),因此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因为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2,因此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因此 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
2. D [解析]因为
所以抛物线 的顶点坐标为(-1,-2),所以将此抛物线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2).故选D.
[解析]` ∴抛物线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
度,所得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是
4. m≥1 [解析]抛物线 a,对称轴为直线x=1,开口向下,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m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m≥1.
5.4 [解析]∵A(x ,n),B(x ,n)是抛物线 4上不同的两点,∴A(x ,n)和B(x ,n)关于抛物线 y= 的对称轴对称, 点 ,即(-b,m)在抛物线上,∴m=
6.(1)由题意,得对称轴为直线 将点(-1,-2)代入函数,得y=a-b+c=-2,将点(1,2)代入函数,得a+b+c=2,解得a=1,b=2,c=-1.∴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2)当x=3时,. ∴(3,14)在此函数图象上.
7. C[解析]A.根据一次函数图象可知a<0,与y轴的交点不是(0,1),故A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a<0,同时与y轴的交点是(0,1),但是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可知a>0,故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根据图象可知两个函数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坐标为(0,1),同时也得到a>0,故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根据一次函数图象可知a<0,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a>0,故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 C.
方法技巧假设其中一个图象正确,然后根据图象得到系数的取值范围,然后根据系数的取值范围确定另一个图象的位置,看是否和题图中图象相符即可求解.
8. C [解析]因为
所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且顶点坐标为(1,-1).因为1-(-1)=3-1,所以x=-1和x=3时的函数值相等.因为-1≤x≤t-1,当x=-1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所以t-1≤3.因为当x=1时,函数取得最小值,所以t-1≥1,所以 1≤t-1≤3,解得2≤t≤4.故选 C.
9.(0,3),(2,3) [解析]∵
n是不等于0的任意数, 2x=0,y-3=0,解得x=0,y=3或x=2,y=3,∴抛物线经过定点(0,3),(2,3).
10. 或 [解析]依题意知。 即 b+2=0,∴b>0,且b=a+2,a+b=a+a+2=2a+2,∴a+2>0,∴-2
11. (2, [解析]如图,由题意,设OM=PM=x.
∵抛物线 2) +4,∴P(2,4).
∴OG=2,PG=4.∴MG=PG-PM=4-x.
∵在 Rt△MGO 中,(
12.(1)把A(1,一2)和B(0,一5)代入 得 解得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顶点坐标为(-1,-6).
(2)如图,过点 A 作AC∥x 轴交抛物线于点C.
∵点 A(1,-2)关于对称轴直线x=-1的对称点 C 的坐标为(-3,-2),
∴当y≤-2时,x的取值范围是-3≤x≤1.
13.(1)将a=1 代入,得
∴顶点坐标为(1,-1).
(2)由题意,得
①当a>0时,
或 解得 或
∵3≤x ≤4,∴3a<3或-a>4,∴a<1或a<-4.
∵a>0,∴0②当a<0时,
或 解得
解得a<-4.
综上所述,0一题多解 问题(2)还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①当a>0 时,如图(1),
M(x ,y )和IN(x ,y )都在对称轴右侧,此时 y 随x 增大而增大.
②当a<0时,如图(2),
M(x ,y )在对称轴左侧,N(x ,y )在对称轴右侧,点M(3a,y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 在对称轴右侧,在对称轴右侧,y随x 增大而减小.
综上所述,014.(1)当m=-1时,二次函数. 图象过点(1,0)和(-3,0), 解得 ∴a的值是-1,b的值是-2.
图象过点(-m,0)和(3m,0),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m.
的图象过点A(n,3),(0,3),且点A 不在坐标轴上,∴抛物线的对称轴也为
(3)∵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m,
把(-m,0),(3m,0)分别代入 得

①×3+②,得
思路引导 (1)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a,b的值;(2)根据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m,由已知图象过点A,且点A 不在坐标轴上,得到m,n间的关系,再根据m的范围求出n的范围;(3)由对称轴得到a,b,m间的关系,即b=-2am,由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 即可证明出结论.
15.(1)8
[解析]当 时,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顶点 P 到x轴的距离为10,
解得
②顶点 P 的纵坐标为

令h=0,则b=2或-4,函数h的大致图象如图:
从图象看,当b>2或-4(3)由题意知
∴BC≥5.设抛物线的对称轴直线 与x轴交点为E,则
把B(8,0)和c=8代入 得64a+8b+8=0,∴b=-1-8a,

解得 或 且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