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语文园地
闯关一:交流平台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大青树下的小学》
我在读书时,常常读到一些很有新鲜感的词句。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泰戈尔《职业》
看到这样的词句,我会多读几遍,然后抄写下来。
gēng fū
更夫:一种职业,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给人们报时的人。
看到这样的词句,我会多读几遍,然后抄写下来。
我从敞开的窗口看见更夫走来走去。小巷漆黑冷清,路灯就像一个脸上长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立在那里。
——泰戈尔《新月集》
闯关二:词句段运用
妙趣横生成语堂
语文园地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手疾眼快 口干舌燥
zhǎo
diào
jí
chì
zào
sàn
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都是描写人物的成语。
语文园地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特点1:这8个成语都含有人体器官名称,都和人有关。
语文园地
第一行成语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意思相近;
第二行成语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意思相近。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特点2:
垂头丧气
指手画脚
牵肠挂肚
手舞足蹈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人物的成语呢?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想一想,练一练,然后和同学交流。
”
“真的”“地下的”“一点儿” “不懂就要问”要读重音。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
重音可以有不同的读法。“真的”可以轻读,“一点儿”要重读。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
“不懂就要问”可以慢读,慢读更能表达句子的含义。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试着读一读下面的句子。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闯关三:社团俱乐部
组建兴趣小组
我在名字中加入有个性的词语,让人一看就能记住。
兴趣小组我命名
我为兴趣小组取的名字能体现出活动的特点。
你喜欢什么兴趣小组?快来为你的兴趣小组起个响亮的名字吧!
______足球社
_______合唱团
______诗社
______舞蹈社
猎豹
百灵鸟
烛光
飞燕
闯关四:日积月累
古诗词大会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所 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mù
zhèn
yuè
再读古诗,借助插图,理解诗意。
所 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大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放牛的儿童。
牧童
振
振荡,回荡。
道旁成荫的树。
林樾
再读古诗,借助插图,理解诗意。
所 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大意: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立
欲
鸣叫。
站立。
想要。
鸣
借助插图,想象古诗描绘的情境。
有一天,一个小牧童骑着一头大黄牛,在树林里欢快地哼着歌儿,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此时,不远处传来了知了的叫声。突然,小牧童的歌声停了下来,他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因为他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借助插图,想象画面来背诵。
所 见
[清] 袁 枚
牧童______,
歌声______。
____捕鸣蝉,
忽然_______。
骑黄牛
振林樾
意欲
闭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