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综合测试检测卷
1.(2024秋 平邑县期中)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搓捻(cuō) 绽开(dìng) 摸索(suǒ) 奇迹(jì)
B.唯恐(kǒng) 缓慢(huǎn) 苦恼(lǎo) 启示(qǐ)
C.领悟(wù) 企盼(pàn) 寂静(jì) 感慨(gaì)
D.模仿(fǎng) 惭愧(kuì) 譬如(pì) 悔恨(huǐ)
2.(2024秋 东昌府区校级期末)下面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孩子的话像一泓清泉、一缕阳光,冲散了成人世界里由虚假造成的令人窒息的沉闷空气,又像是一柄利剑,刺穿了成人世界里的虚伪和怯懦。孩子的话天真大胆,率直肯定,直言不讳。孩子的心无所顾忌,无私无畏,纯真烂漫。天真烂漫的童心与成人世界里的爱慕虚荣、阿谀逢迎、自私虚伪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A.泓(hóng) 缕(lǚ) 散(sǎn)
B.窒(zhì) 闷(mēn) 懦(nuò)
C.讳(huì) 忌(jì) 漫(màn)
D.慕(mù) 谀(yú) 鲜(xiǎn )
3.(2024秋 平邑县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观瀑亭周围绿树成荫,碧草如茵,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
B.为了举办元旦晚会,教室内挂起了五颜六色的彩纸,有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
C.这个公式如果不以具体事实证明,学生怎会明白!至多只是让学生像鹦鹉学舌一样,做不求甚解的强记。
D.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4.(2024秋 仁寿县校级期末)下面有关《西游记》常识、内容及理解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明代吴承恩著的《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B.《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善变。他成功地将四棵柳树变成了师徒四人冒名顶替,而在小说第六回将自己变成土地庙时,将尾巴变作一根旗杆,竖在土地庙后面,被真君识破。
C.在流沙河,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大战,孙悟空和哪吒从旁相助才制伏对手,卷帘大将皈依玉皇大帝,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
D.猪八戒一路上帮助师傅师兄弟降妖伏魔;他憨厚淳朴,有着人的一些缺点,好色、好吃、贪睡,爱占小便宜,喜欢拨弄是非。
5.(2024秋 怀化三模)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
①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 B.①④③② C.③②④① D.②④③①
6.(2024秋 濮阳期中)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一部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B.《济南的冬天》,作者朱自清。在他的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可爱的,真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
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彷徨》《呐喊》。
D.《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法国作家海伦 凯勒,作者在文中热情地赞扬了她的老师莎莉文引领自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7.(2024秋 义乌市月考)班里要举行“经典伴我同行”读书报告会,如果你向同学们推荐《朝花夕拾》,下面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 )
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有温暖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可以丰富我们对童年的体验。
C.这本书的《二十四孝图》所提到的几个故事中,鲁迅先生最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建议大家阅读并思考关于“孝道”的问题。
D.这本书写的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对我们理解当时的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很有帮助。
8.(2024秋 仪陇县月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虽然在国外定居了,但他无时无刻不思念并想起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
B.今天的晚会上,她准备唱一首歌,通过歌声倾吐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自从来到这座城市,他再也没有回过家乡,算起来大约有20年左右了。
D.听完美籍华裔歌手费翔《故乡的云》这首歌,她感动得潸然泪下。
9.(2024秋 周村区期末)下面对《观沧海》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诗人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借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格调苍凉慷慨、深沉有力,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B.诗人通过描写沧海宏伟壮观的景象,表现了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以及他渴望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
C.“水何澹澹”六句,侧面虚写海水和山岛,采用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的写法,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是在赞颂祖国壮丽的山河。
D.“日月之行”四句,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巧妙的夸张,紧紧抓住大海气势磅礴的特征,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孕含星辰,包容宇宙的气概。
10.(2021 鄂州)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民族气节。
B.“鄂州花湖机场建设的推进速度真快!”“投资鄂州,就是投资未来!”客商代表们对鄂州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C.为切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市教育局深入联点共建社区,主动认领社区需求清单。
D.“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较以往版本的教材,提高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他说:“除了12本必读名著之外,还推荐了24本自读名著。”
11.(2020秋 廊坊期末)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比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
A.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
B.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C.同学小强在上学路上被小车撞伤,你打电话给他妈妈通报情况说:“阿姨,不好啦,小强出车祸了!”
D.当你排队买车票有人插队时,你说:“喂,别插队,自觉点。”
12.(2024秋 内乡县期中)读了《金色花》《荷叶 母亲》之后,陈婷婷同学沉浸在“母爱”之中,于是提笔写了一首《妈妈,您把一切都给了我》的小诗,请你再补写两小节。
妈妈的头发白了,
把满头的黑发给了我。
________
妈妈的容颜老了,
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_________
13.(2024秋 新田县校级月考)名著阅读
(1)如图是《朝花夕拾》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篇名。
A.捕鸟 B.买来《山海经》C.衍氏冰块
选择 和 ,篇名分别是《 》和《 》。
(2)在文学作品中,把作者情感传达给读者的媒介有很多,作品的色调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色调有冷暖之分,读完《朝花夕拾》,你觉得这本散文集的色调是怎么样的?结合相关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14.(2024 市中区校级一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湖①口送友人
(唐)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②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②云梦:有名的大泽,在洞庭湖以北的湖南、湖北境内,也称“云梦泽”。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没有写一个别字,却是将离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B.首联中,“楚田”即田野,“岸苇无穷”已有深远之意,再与“楚田”相接,极写其空旷广袤。
C.尾联诗人由腊月而想到梅花,表现诗人豁达喜悦的心情,同时勉励友人。
D.全诗采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将多种景物纳入同一个画面。
(2)结合全诗赏析“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的“独”字的好处。
15.(2024秋 日喀则市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蒲松龄《狼》)
【乙】
赵简子猎于中山①。有狼当道,人立而啼。简子援弓发矢,狼失声而逋②。简子驱车逐之。时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③。策蹇驴④,囊图书,夙行失道。狼至,引首顾曰:“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先生之恩,生⑤死而肉⑥骨也”。先生如其指⑦,纳狼于囊。遂括囊口,肩举驴上,引避道左,以待赵人之过。
简子去已远,先生举手出狼。狼咆哮谓先生曰:“适为人逐其来甚速幸先生生我。我馁甚。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遂奋爪以向先生。
(节选自《中山狼传》)
注:①中山:今河北省定县一带。②逋(bū):逃。③干仕:求官做。④蹇:跛足,这里指行动迟缓。⑤生:用作动词,使……活。⑥肉:用作动词,使……长肉。⑦如其指:依照它的意思。
(1)请用“/”给【乙】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适为人逐其来甚速幸先生生我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止有剩骨
②一狼洞其中
③引首顾曰
④亦终必亡而已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4)分别概括【甲】【乙】两文中狼的主要特点。
16.(2024秋 东阿县校级月考)
合欢,合欢
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合欢。
我九岁那年七月,母亲去小城开会,带上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我们住在一个一眼看不到头的大院子里,母亲推开浅绿色的木窗,我来到窗前,一棵大树正对着窗口。那是一种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树,开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冠在十几米高处平平地铺开,将七月骄阳隔在树外,树下形成天然绿荫。
我雀跃而出,跑到屋后,见十来棵一般模样的大树肩并肩默立,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然后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翻翻覆覆,重重叠叠。我在那香气里静悄悄地,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但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
又五年,我在家读到了史铁生的《合欢树》,这个名字让我喜欢,但是文章始终没有描摹过合欢的样子。“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可是,史铁生终究没有走近那棵树。“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的悲伤我那时并不理解,让我失望的是,合欢在哪里呢?
我真正认识合欢,是在羊城,那时我十九岁。还是七月,我走得大汗淋漓,而在头顶,却是一棵大树,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干上挂着小牌子:“合欢,又名……”合欢,合欢,原来,史铁生笔下那棵始终未曾露面的合欢,我早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
那是一次仓促的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为什么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我站在羊城街头,看衣着光鲜的人流开开合合,我知道,这里不是我的世界。在这里邂逅的合欢,与十年前小城的合欢相比,是傲慢的。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气里已然有了居高临下、不屑一顾。我感到十分茫然。
又是七月,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依然在小城,依然有合欢,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但窗外是有颜色的,是有花树的,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我站在窗前,窗外是合欢,床上是母亲。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
我知道了,史铁生为什么终究没有走近合欢。
(选自《读者》,有删改)
(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补充完整“我”在不同时期对合欢的情感变化。
九岁在大院里看到合欢花时,① →又五年后在家读到史铁生的《合欢树》时,失望→十九岁在羊城遇见合欢花时,② →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的“我”在医院看到合欢花时,③
(2)文中第3段画横线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你加以赏析。
(3)请你根据学过的朗读方法,从语速、语气和轻重音等角度对下面语句进行朗读设计。
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
(4)《秋天的怀念》结尾描写北海的菊花,而本文结尾部分再次描写合欢,请分别说说这样写的目的。
17.(2024春 浦东新区期中)生活常常因细节显得丰盈而又意味深长。但是,正当其事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们的存在。直到某个时候,回望过去,一些细节才会在我们记忆深处灿烂起来……
请以“那些灿烂的细节”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
期末综合测试检测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2024秋 平邑县期中)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搓捻(cuō) 绽开(dìng) 摸索(suǒ) 奇迹(jì)
B.唯恐(kǒng) 缓慢(huǎn) 苦恼(lǎo) 启示(qǐ)
C.领悟(wù) 企盼(pàn) 寂静(jì) 感慨(gaì)
D.模仿(fǎng) 惭愧(kuì) 譬如(pì) 悔恨(huǐ)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绽开”的“绽”应读作“zhàn”。
B.有误,“苦恼”的“恼”应读作“nǎo”。
C.有误,“感慨”的“慨”应读作“kǎi”。
D.正确。
故选:D。
2.(2024秋 东昌府区校级期末)下面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孩子的话像一泓清泉、一缕阳光,冲散了成人世界里由虚假造成的令人窒息的沉闷空气,又像是一柄利剑,刺穿了成人世界里的虚伪和怯懦。孩子的话天真大胆,率直肯定,直言不讳。孩子的心无所顾忌,无私无畏,纯真烂漫。天真烂漫的童心与成人世界里的爱慕虚荣、阿谀逢迎、自私虚伪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A.泓(hóng) 缕(lǚ) 散(sǎn)
B.窒(zhì) 闷(mēn) 懦(nuò)
C.讳(huì) 忌(jì) 漫(màn)
D.慕(mù) 谀(yú) 鲜(xiǎn )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生僻字、多音字、形似字容易读错。
【解答】A.散(sàn);
B.闷(mèn);
C.正确;
D.鲜(xiān )。
故选:C。
3.(2024秋 平邑县期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观瀑亭周围绿树成荫,碧草如茵,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
B.为了举办元旦晚会,教室内挂起了五颜六色的彩纸,有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
C.这个公式如果不以具体事实证明,学生怎会明白!至多只是让学生像鹦鹉学舌一样,做不求甚解的强记。
D.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语言环境、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以此来确定成语。
【解答】A.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属不合语境,是错误的;
B.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C.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属不合语境,是错误的;
D.错落有致:错落:参差不齐。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属前后矛盾,是错误的;
故选:B。
4.(2024秋 仁寿县校级期末)下面有关《西游记》常识、内容及理解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明代吴承恩著的《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B.《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善变。他成功地将四棵柳树变成了师徒四人冒名顶替,而在小说第六回将自己变成土地庙时,将尾巴变作一根旗杆,竖在土地庙后面,被真君识破。
C.在流沙河,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大战,孙悟空和哪吒从旁相助才制伏对手,卷帘大将皈依玉皇大帝,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
D.猪八戒一路上帮助师傅师兄弟降妖伏魔;他憨厚淳朴,有着人的一些缺点,好色、好吃、贪睡,爱占小便宜,喜欢拨弄是非。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对《西游记》的阅读与识记能力。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文学常识积累。
【解答】ABD.正确。
C.错误。“孙悟空和哪吒从旁相助才制伏对手,卷帘大将皈依玉皇大帝”错误,应是“孙悟空和木吒从旁相助才制伏对手,卷帘大将皈依观音菩萨”。
故选:C。
5.(2024秋 怀化三模)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
①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 B.①④③② C.③②④① D.②④③①
【答案】D
【分析】解答此题时,可按照先人后己、先行为再态度的语言逻辑顺序来分析。
【解答】根据词语的搭配进行选择。荷花与芬芳,莲叶与宽阔,莲子与苦心,藕与寂寞搭配恰当。
所以该句子的正确排列顺序是:②④③①。
故选:D。
6.(2024秋 濮阳期中)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一部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B.《济南的冬天》,作者朱自清。在他的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可爱的,真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
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彷徨》《呐喊》。
D.《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法国作家海伦 凯勒,作者在文中热情地赞扬了她的老师莎莉文引领自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解答】A.正确。
B.有误,《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
C.有误,《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D.有误,海伦 凯勒是美国作家。
故选:A。
7.(2024秋 义乌市月考)班里要举行“经典伴我同行”读书报告会,如果你向同学们推荐《朝花夕拾》,下面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 )
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有温暖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可以丰富我们对童年的体验。
C.这本书的《二十四孝图》所提到的几个故事中,鲁迅先生最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建议大家阅读并思考关于“孝道”的问题。
D.这本书写的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对我们理解当时的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很有帮助。
【答案】C
【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解答】ABD.正确。
C.有误,《二十四孝图》所提到的几个故事中,鲁迅先生最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故选:C。
8.(2024秋 仪陇县月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虽然在国外定居了,但他无时无刻不思念并想起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
B.今天的晚会上,她准备唱一首歌,通过歌声倾吐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自从来到这座城市,他再也没有回过家乡,算起来大约有20年左右了。
D.听完美籍华裔歌手费翔《故乡的云》这首歌,她感动得潸然泪下。
【答案】D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语序不当,应该是先“想起”再“思念”;
B.搭配不当,“倾吐”应改为“倾诉”;
C.语意重复,“大约”与“左右”应删除其一;
D.正确;
故选:D。
9.(2024秋 周村区期末)下面对《观沧海》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诗人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借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格调苍凉慷慨、深沉有力,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B.诗人通过描写沧海宏伟壮观的景象,表现了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以及他渴望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
C.“水何澹澹”六句,侧面虚写海水和山岛,采用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的写法,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是在赞颂祖国壮丽的山河。
D.“日月之行”四句,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巧妙的夸张,紧紧抓住大海气势磅礴的特征,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孕含星辰,包容宇宙的气概。
【答案】C
【分析】《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解答】ABD.正确;
C.“水何澹澹”六句是正面实写大海。
故选:C。
10.(2021 鄂州)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民族气节。
B.“鄂州花湖机场建设的推进速度真快!”“投资鄂州,就是投资未来!”客商代表们对鄂州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C.为切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市教育局深入联点共建社区,主动认领社区需求清单。
D.“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较以往版本的教材,提高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他说:“除了12本必读名著之外,还推荐了24本自读名著。”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解答】ABC.正确;
D.有误,直接引用他人话语,在话语的中间断开交代说话者,“说”后面应使用逗号,所以句中“他说”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故选:D。
11.(2020秋 廊坊期末)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比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
A.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
B.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C.同学小强在上学路上被小车撞伤,你打电话给他妈妈通报情况说:“阿姨,不好啦,小强出车祸了!”
D.当你排队买车票有人插队时,你说:“喂,别插队,自觉点。”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委婉得体。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不得体,“过奖啦,我有天赋嘛”的说法过于自负;
B.得体;
C.不得体,直接说“出车祸”容易让对方受惊吓;
D.不得体,“喂,别插队,自觉点”语气生硬。
故选:B。
12.(2024秋 内乡县期中)读了《金色花》《荷叶 母亲》之后,陈婷婷同学沉浸在“母爱”之中,于是提笔写了一首《妈妈,您把一切都给了我》的小诗,请你再补写两小节。
妈妈的头发白了,
把满头的黑发给了我。
________
妈妈的容颜老了,
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_________
【答案】示例:妈妈的腰弯了,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妈妈的眼睛昏花了,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
【分析】本题考查诗句仿写。
【解答】要求围绕“母爱”,句式为并列关系,并运用排比的修辞。
答案:
示例:妈妈的腰弯了,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妈妈的眼睛昏花了,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
13.(2024秋 新田县校级月考)名著阅读
(1)如图是《朝花夕拾》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篇名。
A.捕鸟 B.买来《山海经》C.衍氏冰块
选择 图A 和 图B ,篇名分别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和《 阿长与<山海经> 》。
(2)在文学作品中,把作者情感传达给读者的媒介有很多,作品的色调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色调有冷暖之分,读完《朝花夕拾》,你觉得这本散文集的色调是怎么样的?结合相关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答案】(1)示例:图A 图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
(2)示例一:我认为《朝花夕拾》这本书是冷色调的,因为书中不乏深刻的“理性的批判”,如《五猖会》中对封建专制的教育制度,《二十四孝图》中对虚伪残酷的封建孝道,《父亲的病》中对庸医故弄玄虚、草菅人命的本质,鲁迅先生的憎恶与批判鲜明而深刻。
示例二:我认为《朝花夕拾》这本书是暖色调的。整本书充满温馨的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叙写鲁迅童年的乐园,充满无限趣味,描写生动有情趣,文字温暖又明亮;《阿长与<山海经>》回忆保姆阿长买来了“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我”内心的惊喜和感激溢于言表,阿长的暖心、善良让“我”永生难忘;《藤野先生》回忆了藤野先生对“我”的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藤野先生的热忱、严谨和博大胸怀,让“我”心生敬意和怀念。
【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图A出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画的是捉鸟的情景。图B出自《阿长与<山海经>》,画的是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的事。图C出自《琐记》,画的是衍太太怂恿“我”和小伙伴吃冰的情景。
(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结合作品内容,可从不同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我认为《朝花夕拾》这本书是冷色调的,因为书中不乏深刻的“理性的批判”,如《五猖会》中对封建专制的教育制度,《二十四孝图》中对虚伪残酷的封建孝道,《父亲的病》中对庸医故弄玄虚、草菅人命的本质,鲁迅先生的憎恶与批判鲜明而深刻。我认为《朝花夕拾》这本书是暖色调的。整本书充满温馨的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叙写鲁迅童年的乐园,充满无限趣味,描写生动有情趣,文字温暖又明亮;《阿长与<山海经>》回忆保姆阿长买来了“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我”内心的惊喜和感激溢于言表,阿长的暖心、善良让“我”永生难忘;《藤野先生》回忆了藤野先生对“我”的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藤野先生的热忱、严谨和博大胸怀,让“我”心生敬意和怀念。
答案:
(1)示例:图A 图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2)示例一:我认为《朝花夕拾》这本书是冷色调的,因为书中不乏深刻的“理性的批判”,如《五猖会》中对封建专制的教育制度,《二十四孝图》中对虚伪残酷的封建孝道,《父亲的病》中对庸医故弄玄虚、草菅人命的本质,鲁迅先生的憎恶与批判鲜明而深刻。
示例二:我认为《朝花夕拾》这本书是暖色调的。整本书充满温馨的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叙写鲁迅童年的乐园,充满无限趣味,描写生动有情趣,文字温暖又明亮;《阿长与<山海经>》回忆保姆阿长买来了“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我”内心的惊喜和感激溢于言表,阿长的暖心、善良让“我”永生难忘;《藤野先生》回忆了藤野先生对“我”的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藤野先生的热忱、严谨和博大胸怀,让“我”心生敬意和怀念。
14.(2024 市中区校级一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湖①口送友人
(唐)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②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②云梦:有名的大泽,在洞庭湖以北的湖南、湖北境内,也称“云梦泽”。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这是一首送别诗,没有写一个别字,却是将离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B.首联中,“楚田”即田野,“岸苇无穷”已有深远之意,再与“楚田”相接,极写其空旷广袤。
C.尾联诗人由腊月而想到梅花,表现诗人豁达喜悦的心情,同时勉励友人。
D.全诗采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将多种景物纳入同一个画面。
(2)结合全诗赏析“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的“独”字的好处。
【答案】(1)C
(2)独,独自,描写友人独自登上洞庭湖边即将远行的航船,放眼望去,飞雪暮霭,四野茫茫,暗示旅途的寂寞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牵挂和依依不舍。
【分析】《湘口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频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以写景见长,诗人把孤舟离人放在中心的位置上,围绕这个中心层层设景;又从孤舟离人逗出情思,把诸多景物有机地串联起来。全诗显得章法齐整,中心突出,而且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与一味作感伤语的送别诗不同,自有一番悠悠远思的风韵。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表达了诗人的自伤之意,同时也表现了念友之情。
故选:C。
(2)本题考查炼字鉴赏能力。答题时首先解释该字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句子再现有关画面,最后分析运用该字在表达上的效果及体现的情感。句中的“独”是独自的意思,这里是友人独自一人登上洞庭湖的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友人旅途的寂寞和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答案:
(1)C
(2)独,独自,描写友人独自登上洞庭湖边即将远行的航船,放眼望去,飞雪暮霭,四野茫茫,暗示旅途的寂寞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牵挂和依依不舍。
参考译文:
傍晚时分,湘江水流在暮霭的笼罩之下更加浩渺,两岸漫无边际的芦苇连接着广袤的田野。严冬快要过去了,大雁冲起云梦泽的积雪,准备往北飞去了。在这样的日子里,友人来到洞庭湖边登上了北去的航船。友人归去,一路上将日夜兼程。白天劈波斩浪,顺着水势依山而转;夜里仰望星河,望着星空笼罩着浩瀚的洞庭湖面。梅花凋零腊月将尽,友人回到家刚好赶上新年,与家人团聚将是多么幸福啊。
15.(2024秋 日喀则市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蒲松龄《狼》)
【乙】
赵简子猎于中山①。有狼当道,人立而啼。简子援弓发矢,狼失声而逋②。简子驱车逐之。时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③。策蹇驴④,囊图书,夙行失道。狼至,引首顾曰:“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先生之恩,生⑤死而肉⑥骨也”。先生如其指⑦,纳狼于囊。遂括囊口,肩举驴上,引避道左,以待赵人之过。
简子去已远,先生举手出狼。狼咆哮谓先生曰:“适为人逐其来甚速幸先生生我。我馁甚。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遂奋爪以向先生。
(节选自《中山狼传》)
注:①中山:今河北省定县一带。②逋(bū):逃。③干仕:求官做。④蹇:跛足,这里指行动迟缓。⑤生:用作动词,使……活。⑥肉:用作动词,使……长肉。⑦如其指:依照它的意思。
(1)请用“/”给【乙】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适为人逐其来甚速幸先生生我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止有剩骨 仅,只
②一狼洞其中 名词作动词,挖洞
③引首顾曰 看
④亦终必亡而已 死、死亡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4)分别概括【甲】【乙】两文中狼的主要特点。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参考译文:
(甲)
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乙)
赵简子在中山声势浩大地打猎。有只狼在道上,象人一样站在那号叫。简子拿起宝弓,搭上利箭,一箭射到羽毛都陷入肉中,狼号叫着逃跑。简子驱赶着车子追赶它。当时学者东郭先生要来北方的中山谋官。赶着跛脚驴,袋子装着图书,清早赶路迷了道。狼突然来到,伸着脑袋看着他说:“何不让我赶紧待在袋子里得以苟延残喘呢?将来什么时候(我)如果能出人头地,先生的恩德,是把死救活让骨头长肉。”先生按照它的指示,装狼在袋子中,便栓紧袋口,扛上驴背,退避到路旁,等候赵简子的人过去。
简子去远了,先生动手放出狼。狼咆哮着,对先生说:“刚才被看山人追赶,他们来的太快,所幸先生救了我,我非常饿,饿了没有食物,也终将死掉罢了。”于是舞着爪子,向先生(进攻)。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刚才被看山人追赶,他们来的太快,所幸先生救了我。据此断句为:适为人逐/其来甚速/幸先生生我。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为:只剩下骨头。止:仅,只。
②句意为: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洞:名词作动词,挖洞。
③句意为:伸着脑袋看着他说。顾:看。
④句意为:也终将死掉罢了。亡:死、死亡。
(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重点词语:而,表转折关系;故,原来。句意: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②重点词语:人立,像人一样直立。人,像人一样。句意:有只狼在道上,象人一样站在那号叫。
(4)本题考查对文中狼的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甲】文中的狼吃完屠户扔给他们的骨头,还想吃屠户,想用前后夹击屠户的方法来进攻屠户。可知,狼是贪婪的、狡猾的。由【乙】文中狼被救前是“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被救后“遂奋爪以向先生”,可知狼不讲信用,忘恩负义。
答案:
(1)适为人逐/其来甚速/幸先生生我。
(2)①仅,只;②名词作动词,挖洞;③看;④死、死亡。
(3)①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②有只狼在道上,象人一样站在那号叫。
(4)【甲】狡猾(黠)【乙】忘恩负义。
16.(2024秋 东阿县校级月考)
合欢,合欢
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合欢。
我九岁那年七月,母亲去小城开会,带上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我们住在一个一眼看不到头的大院子里,母亲推开浅绿色的木窗,我来到窗前,一棵大树正对着窗口。那是一种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树,开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冠在十几米高处平平地铺开,将七月骄阳隔在树外,树下形成天然绿荫。
我雀跃而出,跑到屋后,见十来棵一般模样的大树肩并肩默立,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然后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翻翻覆覆,重重叠叠。我在那香气里静悄悄地,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但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
又五年,我在家读到了史铁生的《合欢树》,这个名字让我喜欢,但是文章始终没有描摹过合欢的样子。“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可是,史铁生终究没有走近那棵树。“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的悲伤我那时并不理解,让我失望的是,合欢在哪里呢?
我真正认识合欢,是在羊城,那时我十九岁。还是七月,我走得大汗淋漓,而在头顶,却是一棵大树,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干上挂着小牌子:“合欢,又名……”合欢,合欢,原来,史铁生笔下那棵始终未曾露面的合欢,我早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
那是一次仓促的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为什么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我站在羊城街头,看衣着光鲜的人流开开合合,我知道,这里不是我的世界。在这里邂逅的合欢,与十年前小城的合欢相比,是傲慢的。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气里已然有了居高临下、不屑一顾。我感到十分茫然。
又是七月,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依然在小城,依然有合欢,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但窗外是有颜色的,是有花树的,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我站在窗前,窗外是合欢,床上是母亲。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
我知道了,史铁生为什么终究没有走近合欢。
(选自《读者》,有删改)
(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补充完整“我”在不同时期对合欢的情感变化。
九岁在大院里看到合欢花时,① 喜悦 →又五年后在家读到史铁生的《合欢树》时,失望→十九岁在羊城遇见合欢花时,② 陌生 →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的“我”在医院看到合欢花时,③ 伤感
(2)文中第3段画横线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你加以赏析。
(3)请你根据学过的朗读方法,从语速、语气和轻重音等角度对下面语句进行朗读设计。
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
(4)《秋天的怀念》结尾描写北海的菊花,而本文结尾部分再次描写合欢,请分别说说这样写的目的。
【答案】(1)①喜悦 ②陌生 ③伤感
(2)示例一:“翻翻覆覆”“重重叠叠”等叠词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香的悠长与浓重,表达了“我”对合欢香气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运用通感与丰富的想象来写出“我”对花香的独特感受,把香的浓重说成是香气“倾泻”,富有韵味。
(3)示例:用低沉缓慢的语气朗读,语速放缓,“静悄悄”轻读,传达出“我”对母亲的心疼以及内心的悲伤之情。
(4)《秋天的怀念》结尾描写北海的菊花,采用了借景写人的手法,表现“我”摆脱了痛苦的心境,变得坚强起来,照应上文,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而
《合欢,合欢》的结尾部分再次描写合欢,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眷恋之情,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分析】本文以“合欢”为线索,以时间为序,写“我”九岁时在大院里看到合欢花,心中无比欢喜,五年后读史铁生的《合欢树》时,对没有发现文中描写合欢而失望;十九岁在羊城遇见合欢时,“我”心情茫然;人到中年守护病床上的母亲时,在医院看到合欢花,涌起悲伤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人物情感。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用与提示相同的句式来概括即可。九岁在大院看到合欢花时,看到盛开的合欢花,“我”雀跃而出,心生欢喜;又五年后在家读到史铁生的《合欢树》时,“史铁生的悲伤我那时并不理解,让我失望”可知人物情感是“失望”;十九岁在羊城遇见合欢花时,在这里邂逅的合欢,与十年前小城的合欢相比,此时的合欢花是让“我”感到陌生;“我”已是母亲的年纪在医院看到合欢花时,窗外是合欢,床上是母亲。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可知此时我的情感是“伤感”的。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联系“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然后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翻翻覆覆,重重叠叠”,从修辞的角度看,将“香气”付诸于触觉,运用了通感的修辞;从词语运用的角度看,使用“翻翻覆覆”“重重叠叠”等叠词;从写作手法看,运用了想象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气的悠长与浓重,表达了“我”对合欢香气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语言的表达富有诗情画意,形象可感,韵味悠长。
(3)本题考查朗读设计。联系文章内容可知,当时“我”站在窗前看着重病的母亲,内心充满了对母亲的心疼。故“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应用低沉缓慢的语气朗读,语速缓慢,“静悄悄”轻读,表现母亲的病重与虚弱,从而传达出“我”内心的悲伤之情。
(4)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秋天的怀念》一文的结尾写菊花,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表现“我”摆脱了痛苦的心境,变得坚强起来,同时,照应上文叙写母亲多次提到的到北海公园去看菊花,睹物思人,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而本文的结尾部分描写合欢,运用衬托的写法,写出了妈妈的香、软;还有“我”与妈妈在一起带给“我”的无限欢喜和美好,表达了对妈妈的喜爱、依恋和不舍之情,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答案:
(1)①喜悦 ②陌生 ③伤感
(2)示例一:“翻翻覆覆”“重重叠叠”等叠词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香的悠长与浓重,表达了“我”对合欢香气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运用通感与丰富的想象来写出“我”对花香的独特感受,把香的浓重说成是香气“倾泻”,富有韵味。
(3)示例:用低沉缓慢的语气朗读,语速放缓,“静悄悄”轻读,传达出“我”对母亲的心疼以及内心的悲伤之情。
(4)《秋天的怀念》结尾描写北海的菊花,采用了借景写人的手法,表现“我”摆脱了痛苦的心境,变得坚强起来,照应上文,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而
《合欢,合欢》的结尾部分再次描写合欢,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眷恋之情,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17.(2024春 浦东新区期中)生活常常因细节显得丰盈而又意味深长。但是,正当其事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们的存在。直到某个时候,回望过去,一些细节才会在我们记忆深处灿烂起来……
请以“那些灿烂的细节”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
【答案】
那些灿烂的细节
我早已习惯了生活中的细节,却又时常忽略它们的存在。将过往的时光一点点拆解,我总能在其中发现许多美好的细节,是回忆中的万千星辰。每个早晨都寻常不过。阳光透过窗户,光影洒落,都是生活中平凡的岁月。
爸爸每次出门工作前都会道一声“再见”。他站在门口的玄关处,转过头来跟我们招手,脸上还有淡淡的笑容。有时快要出门,也会特意回头。简单的细节,也造就了温馨的记忆。我甚少留意,但回忆时总觉分外温暖。这是家人间自然的对话,却包含了最纯粹的爱。细节总是不经意间的举动,仍旧动情至极,平凡的早晨,也有了丰富的意味,一天中最好的开始。
我与妈妈常在傍晚散步。以往在路上会有手机的铃声响起,她也因此停下,一路走走停停,失了许多乐趣,我也曾表示不满。后来妈妈在出门前会将手机放于家中,随后与我一起下楼,她想要一心一意地陪我,或许是聊一天的琐事,又或许是谈过往将来,无论我所说的事情是否有趣,她都会仔细地倾听,微微偏头,时而点头,时而给点建议,途中不再有手机发出的声音,总是随意的笑声。
说出来的是爱,没说出来的也是爱,动人的细节有时只是再寻常不过的动作。我不过随口一提,她却记在了心中。我习惯在睡前向我的家人微笑,意味着一天的结束。笑容也是家人间的祝福,好的心情分享给家人,也就更有意义了。父母每次都会回应,在暖黄色的光影中弯起嘴角,眼中含着星辰。
生活枯燥乏味,不断重复。我想用一个笑容,温暖了你们的时光。细节中的爱常在回味时令人惊喜。爱从来存在,不过是藏在了细节之中,既然有爱,那么细节也会永远存在。
我们每个人都是曾经大爆炸后散落的万千星辰,细节也是星辰,在我们的回忆中大放异彩,灿烂而又夺目。多次回忆,仍觉惊艳。
【分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第一,审题,找准关键词。其实从题目我们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判断出关键词:灿烂、细节。光这两个词便能让我们知道这篇作文的大致方向,发现并描写出那些令人触动的瞬间和细节。但注意另一个词也不容忽视:“那些”,所以最佳是写两到三个细节,过少,全篇只写一个有跑题之嫌,过多,则减少了细节的感染力,且给人一种堆砌之感。且这两三个细节最好彼此有关联,或围绕着同一人物发生,或围绕着同一情感。不然文章会显得很散,主题也难以表达清楚,凝聚力会稍显不足。第二,发散思维,寻找最佳立意。很多时候生活中的感动是源自于一瞬间的细节,细节虽小,甚至微不足道,极其容易被我们忽视,但往往就是这样的细节,具有最为打动人心的力量。也正是因为有这样许许多多在记忆的长河中闪着点点金光的细节,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光芒四射。所以细节千千万,不要着急动笔,我们拿到这种题目的时候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发散思维,头脑风暴,然后在头脑中闪现的那些细节中,寻找最具有打穿人心力量的细节,而且要赋予最佳立意,给后期主旨的提升留有足够空间。但是切记:提升主旨一定要在结尾或者文章后端,不要上来就假大空,提一些看似高大上,实则虚无缥缈的抽象概念,文章开头一定要“实”,就算想写诗意一些,也要把隐藏在“虚”背后的“实”给明确点出,减少批卷老师一眼低分的概率,其实最佳方法是由实入虚。
【解答】
那些灿烂的细节
我早已习惯了生活中的细节,却又时常忽略它们的存在。将过往的时光一点点拆解,我总能在其中发现许多美好的细节,是回忆中的万千星辰。每个早晨都寻常不过。阳光透过窗户,光影洒落,都是生活中平凡的岁月。
爸爸每次出门工作前都会道一声“再见”。他站在门口的玄关处,转过头来跟我们招手,脸上还有淡淡的笑容。有时快要出门,也会特意回头。简单的细节,也造就了温馨的记忆。我甚少留意,但回忆时总觉分外温暖。这是家人间自然的对话,却包含了最纯粹的爱。细节总是不经意间的举动,仍旧动情至极,平凡的早晨,也有了丰富的意味,一天中最好的开始。
我与妈妈常在傍晚散步。以往在路上会有手机的铃声响起,她也因此停下,一路走走停停,失了许多乐趣,我也曾表示不满。后来妈妈在出门前会将手机放于家中,随后与我一起下楼,她想要一心一意地陪我,或许是聊一天的琐事,又或许是谈过往将来,无论我所说的事情是否有趣,她都会仔细地倾听,微微偏头,时而点头,时而给点建议,途中不再有手机发出的声音,总是随意的笑声。
说出来的是爱,没说出来的也是爱,动人的细节有时只是再寻常不过的动作。我不过随口一提,她却记在了心中。我习惯在睡前向我的家人微笑,意味着一天的结束。笑容也是家人间的祝福,好的心情分享给家人,也就更有意义了。父母每次都会回应,在暖黄色的光影中弯起嘴角,眼中含着星辰。
生活枯燥乏味,不断重复。我想用一个笑容,温暖了你们的时光。细节中的爱常在回味时令人惊喜。爱从来存在,不过是藏在了细节之中,既然有爱,那么细节也会永远存在。
我们每个人都是曾经大爆炸后散落的万千星辰,细节也是星辰,在我们的回忆中大放异彩,灿烂而又夺目。多次回忆,仍觉惊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