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选择题
1.
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SO2
B、SO3
C、H2SO3
D、CO
关键词: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A
2.
常温下,新型纳米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MFe20
x
(3x
+S02——
MFe20y
+
S,其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已知MFe20y中Fe的化合价为+3价,M在该反应中化合价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Fe20
x可用于环保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y的数值为4
D.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化学方程式
答案:B
3、
实验证明X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有水生成,仅根据此结果,对X的成分推测正确的是
(
)
A.X是氢气
B.X是甲烷
C.X含有氢元素
D.X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关键词: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答案:C
4.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测定室内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的污染物甲醛的含量是否超标。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KMnO4+5CH2O+6H2SO4=2K2SO4+4MnSO4+5X+11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CO
B.CO2
C.
H2CO3
D.K2CO3
关键词: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答案:B
5.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 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
反应前质量/g
4.6
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4.4
5.4
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m的值为2.8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增加氧气的量可以减少X的生成
D.物质X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关键词: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答案:AC
6、
关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若C是单质、D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
C.若B是酸,则C和D一定有一种是盐
D.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g
关键词:化学反应
思路分析:A金属氧化物和酸、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都可以生成盐和水;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中酸和金属、金属氧化物、碱或盐的反应中生成物都有盐;AB不是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CD质量总和小于20g.
7、
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
=B十H2O推断,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
)
A.
12
B.
18
C.22
D.40
关键词:质量守恒定律
思路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A的相对分子质量+40=B的相对分子质量+18.
答案:C
8.
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
关键词: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答案:
C
9.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A.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
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D.探究铜在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关键词: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答案:
D
10.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关键词:
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答案:
A
11.
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与B完全反应,生成8.8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A.4:9
B.8:1
C.10:11
D.31:44
关键词:
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简答和填空
12.
(2分)某同学按右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
探究,结果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由此得出这个化学反应
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为什么
关键词: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答案:(2分)不正确。(1分)
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参加反应的碳酸钠和盐酸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总和,因此这个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或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使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等。)(1分)
13.
(3分)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时从火箭尾部喷出的高温气体因含有NO2而呈红棕色
(1)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N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3
NO2
+H2O==HNO3
+X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化学式为
。
(3)HNO3中氧元素的质且分数是
。
关键词:元素的化合价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求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答案:(1)+4
(2)NO
(3)
76.2%(各1分)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1.通过实验知道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重点:能从微观角度认识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改变,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磷在氧气中燃烧: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
(2)镁和氧气的反应: 镁+氧气氧化镁 ;
(3)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 。
2.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一切化学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 种类 没有改变;②原子的 数目 没有增减;③原子的 质量 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相等。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分组讨论、交流。
假设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大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假设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等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假设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小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收集证据】化学反应的特征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生成了其他物质,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渐渐变短;铁生锈后质量会增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五氧化二磷。
【设计实验】
组内探究交流如下问题并分析原因、进行展示。
1.做白磷燃烧的实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为什么
锥形瓶底部应预先装少量细沙,目的是防止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磷燃烧产生的熔融物使锥形瓶炸裂;玻璃管口要系牢一个小气球,目的是防止锥形瓶中的气体受热逸散到空气中。
2.做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铁钉在放入硫酸铜溶液之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一:白磷燃烧
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现象
白磷燃烧;有白烟生成
铁丝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分析
前后质量相等
前后质量相等
【得出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交流反思】
1.观看有关“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动画视频后,讨论为什么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2.化学反应的过程可归纳为“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现在你能归纳出具体内容么
五个不改变: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个数。
【提出新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
各小组进行课本P94【实验5-1】,并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5-2】
【进行实验】
实验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镁带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分析
质量减小
质量增加
【得出结论】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 减少 ;镁带燃烧后固体的质量 变大 。
【交流反思】各小组交流上述实验。
1.这两个实验与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相违背吗 为什么
2.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气体时,称量要计入气体的质量,反应必须在 密闭 容器中进行。 (共9张PPT)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
1
知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化学方程式。
2
重点:通过化学式及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明白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
在化学反应“碳+氧气
二氧化碳”中,“+”表示的是______,箭头表示的是_______,点燃表示的是 __________;碳和氧气是__________,二氧化碳是 ___________。
2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有哪些
和
生成
反应条件
反应物
生成物
意义
实例:C+O2
CO2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
应条件
反应物是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
氧化碳,反应条件是点燃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
之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
C
+
O2
CO2
12∶(16×2)∶(12+16×2)
12
∶
32
∶
44
3
∶
8
∶
11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
粒子数关系(粒子个数比)
C+O2
CO2
1
∶
1 ∶ 1
3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C+O2
CO2”为例。
①_______和_________在________的条件下生成_____
______。
②每_____份质量的碳和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在______ 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③在______的条件下,每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
碳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12
32
点燃
44
点燃
一个碳原子
一个氧分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方式:以“碳燃烧”为例。
①文字表达式:碳+氧气
二氧化碳
②图形式:
③符号式:C+O2
CO2
④化学方程式:C+O2
CO2
【拓展提高】如果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的前面有系数,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以“2H2O
2H2↑+O2↑”为例。参加反应的水、氢气、氧气之间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1
以上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都有哪些优缺点 你认为哪一个表示化学反应更好
2
一个碳原子、一个氧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可以用_______________表示,碳、氧气、二氧化碳之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相对分子质量
12∶32∶44
(2×18)∶(2×2)∶(1×32)
【评价与反思】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有很多的优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如何正确地读化学方程式 以“2H2O
2H2↑+O2↑”为例。
答案:
宏观的角度: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微观的角度:在通电的条件下,每两个水分子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质量的角度:在通电的条件下,每36份质量的水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质量守恒定律
我夯基
我达标
1.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
A.10
g冰受热融化成10
g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思路解析: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应该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质量守恒定律对化学变化有意义,对物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无意义。(2)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并不包括其他方面,如反应前后的体积不一定守恒。(3)不能把“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简单理解成“反应物”,因为有些反应物不一定全部参与反应,有“过量”问题。
答案:D
2.李洪志在一次“法轮功”演讲会上说他可以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功将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变成石油(由碳、氢、氧元素组成)。这当然是弥天大谎。请你用化学知识来批驳李洪志的这一说法是伪科学的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不可能把水变成含有碳元素的石油。
答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不可能把水变成含有碳元素的石油。
3.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D.由于反应前后原子种类相同,所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思路解析: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反应前后原子种类相同,原子数目没增减,原子质量相同。
答案:C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粉末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
(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剩余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减轻。
解答:(1)镁条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增加,是由于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氧化镁。
2Mg+O22MgO
显然,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应等于反应物镁条与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氧化镁的质量要比镁条的质量大。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物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应等于各生成物质量之和,即氧化铜与水与二氧化碳质量之和。由于在加热的条件下碱式碳酸铜分解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都是气体,可以自由逃逸到空气中去,剩下的固体物质只有氧化铜,其质量肯定要小于碱式碳酸铜的质量。
5.在化学反应A+B====C+D中,已知5
g
A与10
g
B恰好反应生成了13
g
C和若干克D,要制得4
g
D时,参加反应为A的质量为_________。
思路解析:
A
+
B
====
C
+
D
5
g
10
g
13
g
X=2
g
M
4
g
答案:10
g
我综合
我发展
6.图5-1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5-1
A.4∶1∶3
B.3∶1∶2
C.4∶1∶2
D.3∶1∶3
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和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能力。反应前有4个A分子和1个B分子,反应后变成2个C分子和1个A分子,说明A分子没有完全反应。即3个A分子和1个B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C分子,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
答案:B
我创新
我超越
7.铜在空气中易生锈,生成一种叫“
( http: / / www.21cnjy.com )铜绿”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u2(OH)2CO3,它由碳、氢、氧、铜四种元素组成。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铜生锈仅是由铜、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1)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2)你猜测铜生锈还可能有什么物质参加反应?
(3)怎样防止铜生锈?
思路解析:此题重在考查“化学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这条规律,同时也考查了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隔绝空气和水,不满足铜生锈的条件,铜也就不会生锈了。
答案:(1)不正确;因为铜、氧气、水中没有碳元素,而“铜绿”中有碳元素,不符合“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2)铜生锈还可能有二氧化碳参加。
(3)隔绝空气和水。
8.科学家正研究在太空建一座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的装置,然后用激光照射添加了催化剂二氧化钛(TiO2)和水,水能有效地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即2H2O2H2↑+O2↑。某同学看到此化学方程式,即想到以下两点:①水在激光和催化剂TiO2的作用下,能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②每36
g水可以分解生成4
g氢气和32
g氧气。你还能想到更多吗 请将你的想法填写到下面的空白中(再任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化学方程式表示意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理解,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即元素种类、物质的总质量、各物质的质量比、原子数等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化。
答案:③每2个水分子分解产生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④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⑤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都是氢、氧元素(答案不唯一)(共12张PPT)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
1
通过实验知道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
重点:能从微观角度认识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改变,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1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镁和氧气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 _____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
质量总和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铁+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
镁+氧气
氧化镁
3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________没有改变;②原子的 ______没有增减;③原子的_______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______________相等。
种类
数目
质量
质量总和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分组讨论、交流。
假设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________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假设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__________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假设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___________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大于
等于
小于
【收集证据】化学反应的特征就是生成了其他物质,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蜡烛渐渐变短;铁生锈后质量会增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五氧化二磷。
【设计实验】
组内探究交流如下问题并分析原因、进行展示。
1
做白磷燃烧的实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为什么
答案:
锥形瓶底部应预先装少量细沙,目的是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熔融物使锥形瓶炸裂;玻璃管口要系牢一个小气球,目的是防止锥形瓶中的气体受热逸散到空气中。
2
做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铁钉在放入硫酸铜溶液之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一:白磷燃烧
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现象
反应前总
质量
反应后总
质量
分析
白磷燃烧;有白烟
生成
铁丝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
变为浅绿色
前后质量相等
前后质量相等
【得出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交流反思】
1
观看有关“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动画视频后,讨论为什么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等于
答案:
2
化学反应的过程可归纳为“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现在你能归纳出具体内容么
五个不改变: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个数。
答案:
【提出新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
各小组进行课本P94【实验5-1】,并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5-2】
【进行实验】
实验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
后质量的测定
镁带燃烧前后质量的测
定
实验现象
反应前总
质量
反应后总
质量
分析
有气泡产生
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
大量的白烟
质量减小
质量增加
【得出结论】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 ________;镁带燃烧后固体的质量_______。
减少
变大
【交流反思】各小组交流上述实验。
这两个实验与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相违背吗 为什么
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气体时,称量要计入气体的质量,反应必须在___________容器中进行。
密闭
1
2自我小测
1.下列物质受热分解时没有氧气生成的是(
)
A.氯化铵
B.氯酸钾
C.高锰酸钾
D.氧化汞
2.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将5
g铁和5
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
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5
g硫和5
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
g
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⑦
D.③④⑥⑦
4.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
g,完全反应后得到b
g氧气和c
g水,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
A.(a+b-c)
g
B.(a-b-c)
g
C.(a+b+c)
g
D.(a-c)
g
5.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能含有氢元素
B.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
D.X是一种氧化物
6.镁在空气中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其固体质量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则(20-12)
g表示的质量是(
)
A.生成物MgO的质量
B.参加反应的Mg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D.生成物MgO与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和
7.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A+B===A2B
8.某同学看到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即想到以下两点:(1)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2)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都是氧元素和铁元素;你能想到更多吗?请把你的想法补充到下面的空格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将蜡烛和装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碱石灰(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玻璃管固定在已调平的天平左盘,往右盘加砝码至天平平衡。点燃蜡烛,使燃烧产物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学生天平
(1)蜡烛燃烧过程中,天平的___
(填“左”或“右”)盘逐渐下沉。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天平失去平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7
2.2
7.9
0.9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6.6
0
2.7
则反应后A的质量为3.4
g;该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该反应中B和D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
探究创新
11.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蜡烛的故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列讲座中,对蜡烛燃烧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全面介绍。生产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和少量的硬脂酸添加剂等有机物(提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现在让我们一起对蜡烛原料的组成元素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生产蜡烛的原料中主要有哪些元素?
【假设与猜想】主要原料为有机物,猜想:①一定有碳元素;②可能还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三种元素的猜想制订实验方案。
(1)如图1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放置一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一会儿观察到玻璃片上生成一些细小的水珠。
(2)如图2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着有_________的烧杯,观察现象。
【证据与结论】
实验(1),观察到玻璃片上有细小水珠时,说明原料中一定存在(填元素符号)_____。
实验(2),观察到烧杯内壁附着的________________
则猜想①成立。
【分析与交流】实验(1)和实验(2)获得的证据均不能证明原料中一定存在O元素,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A
4.B
5.
C
6.C
7.D
8.(3)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4)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5)反应物为铁和氧气;(6)反应条件是点燃;(7)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9.(1)
左(2)
根据质量守恒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反应物是蜡烛和空气中的氧气,生成物全部被碱石灰吸收,而原来的平衡左边是蜡烛和碱石灰,不包含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所以左盘会下沉
10.
分解反应
11.
(2)
澄清石灰水
证据与结论:(1)H(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氧元素有可能来自空气中的氧气第2课时
1.知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化学方程式。
2.重点:通过化学式及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明白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在化学反应“碳+氧气二氧化碳”中,“+”表示的是 和 ,箭头表示的是 生成 ,点燃表示的是 反应条件 ;碳和氧气是 反应物 ,二氧化碳是 生成物 。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有哪些
意义
实例:C+O2CO2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反应物是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点燃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
C
+
O2
CO212∶(16×2)∶(12+16×2)12
∶
32
∶
443
∶
8
∶
11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粒子个数比)
C+O2CO21
∶
1 ∶ 1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C+O2CO2”为例。
① 碳 和 氧气 在 点燃 的条件下生成 二氧化碳 。
②每 12 份质量的碳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在 点燃 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 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③在 点燃 的条件下,每 一个碳原子 和 一个氧分子 完全反应生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
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方式:以“碳燃烧”为例。
①文字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
②图形式:
③符号式:C+O2CO2
④化学方程式:C+O2CO2
【交流讨论】
1.以上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都有哪些优缺点 你认为哪一个表示化学反应更好
2.一个碳原子、一个氧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可以用 相对分子质量 表示,碳、氧气、二氧化碳之间的质量比为 12∶32∶44 。
【拓展提高】如果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的前面有系数,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以“2H2O2H2↑+O2↑”为例。参加反应的水、氢气、氧气之间的质量比为 (2×18)∶(2×2)∶(1×32) 。
【评价与反思】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有很多的优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如何正确地读化学方程式 以“2H2O2H2↑+O2↑”为例。
宏观的角度: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微观的角度:在通电的条件下,每两个水分子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质量的角度:在通电的条件下,每36份质量的水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