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地貌的观察课件(37张,内嵌视频)- 高一地理 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地貌的观察课件(37张,内嵌视频)- 高一地理 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7 08:5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2019
人教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第二节《地貌的观察》
100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的我国首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在勘探八达岭铁路路线段的时候,发现该路段地形坡度大,火车爬坡困难,最后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成为我国铁路历史上的一个杰作。
“人”字形设计是怎么降低坡度的?
詹天佑是怎么观察地貌的?
我们观察地貌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
探究思考: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
1.通过野外考察、调查等方式,了解地貌观察的顺序,能够在野外选择观察点
进行地貌观察。
2.了解地貌观察的内容,描述所观察地貌的特征。
初中知识链接:陆地地形
温故知新:初中的时候我们系统的学习过陆地的五种地地形,大家还记得吗?是哪五种?有什么特征?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势低平,地面起伏较小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外围较陡,内部起伏和缓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起伏不大坡度较缓
初中知识链接:陆地地形
温故知新:初中的时候我们系统的学习过陆地的五种地地形,大家还记得吗?是哪五种?有什么特征?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坡度陡峻,沟谷幽深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通常盆地内部地形相对平坦
初中知识链接:陆地地形
考考你:山体的不同部位在等高线上的表现也不同,试着回忆什么是等高线?等高线有什么特征?
初中知识链接:陆地地形
考考你:山体的不同部位在等高线上的表现也不同,试着回忆什么是等高线?等高线有什么特征?
500
600
700
800
单位:米
(1)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2)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
(3)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相等;
(4)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重合不相交;
等高线特征
初中知识链接:陆地地形
思考分析:山体的不同部位用等高线地形图怎么表示?有什么判断方法或者技巧?
等高线闭合,数值由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两个山峰之间相对平坦的区域。
等高线重叠在一起地方。
《地貌的观察》
地貌观察的顺序
第一部分
陆地地形
认识地貌
地貌千姿百态,规模大小不等,规模较大的地貌往往由次一级的地貌组合而成。
盆地
山脉
山峰
山谷
探究:地貌观察的顺序
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
再观察次一级地貌
最后更小的地貌特征
选择视野开阔的点
探究:地貌观察的顺序
宏观
微观
从面
到点
地 貌 类 型
地 形 类 型
地形部 位
探究:地貌观察的顺序
读图思考:仔细观察地图,思考图中小朋友在观察的时候可能遇到什么问题?他会看到哪些地形地貌?
看不到
看不到
看不到
看不到
在观察山地地貌时,凸坡会阻挡视线,而凹坡则不会阻挡视线。
地貌观察
活动:地貌观察
探究合作:阅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分析站在下面不同的地区,哪里的视线最好。
山顶:视野开阔,便于观察整个地貌。
山谷 :视线容易受阻,不利于观察。
山脊 :视线可能会受到阻挡。
陡崖下部 :视线受阻,视野较小
B
山顶
陡崖
山脊
山谷
地貌观察
山地地貌有多种类型,观察地貌时,也可以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
可以帮助观察者从宏观上了解地貌的整体形态和特征。
通过卫星或航空拍摄,提供地貌的真实图像,可以展示地貌的细节
活动:及时巩固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知( )
A.山峰的海拔可能为1044m
B.乙地海拔可能为1035m
C.①处陡崖相对高度为10~20m
D.区域内最大高差近60m
2.①③④⑤四地中,在②地一定可以看到的是( )
A.①③ B.①⑤
C.③④ D.④⑤
C
B
《地貌的观察》
地貌观察的内容
第二部分
地貌观察的内容
地貌观察
高度
坡度
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
地貌观察——高度
考考你:阅读下面地图,结合初中所学习的内容,图中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是多少?
绝对高度
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
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相对高度
海拔
相对高度
活动:及时巩固
读图分析:阅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独立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后组内进行修正。
(1)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2)图示区域内最大的相对高度约为多少
H相=885.4m-879.0m=6.4m
790-800m
已知最高点海拔885.4m,最低点海拔为790-800m,因此图中最大的相对高度为85.4~95.4m之间。
地貌观察——坡度
坡度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方向的距离的比叫做坡度,在 等高线图上,可以通过等高线的密集程度来判断坡度的大小。
坡度=
垂直距离
水平距离
深层探究:判断坡度大小
A
B
(1)判断图中A、B两处的坡度大小。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平缓。
图中坡度A>B
(2)阅读下图,分析在图幅、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A、B、C、D四点坡度大小。
A
B
C
D
不同等高线图中,若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
图中坡度B>C>D>A
深层探究:判断坡度大小
(3)已知下面两幅图的比例尺相同,读图分析在等高距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坡度。
A
B
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若比例尺相同,等高距越大,则坡度越陡。
图中坡度A>B
(4)思考分析在等高距和比例尺都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坡度。
根据比例尺和等高距先确定水平距离与垂直高度的关系,再换算成统一的水平距离,描述为“水平距离每相差100米,垂直高度下降或上升多少多少米”,则后半句的高差值越大,坡度越陡 。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坡地耕作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
对农业的影响
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受机车牵引动力的限制,铁路线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京张铁路的人字形选线就是通过延长线路,从而降低坡度。
对交通的影响
地貌观察——坡度
观察坡向时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坡向:可以通俗理解为由高及低的方向,坡向对于山地生态有着较大的作用。
深层探究:判断阳坡和阴坡
在北半球,朝南的坡面为阳坡,朝北的坡面为阴坡。但在南半球则相反,对于东西走向的山体,南坡(阳坡)热量条件较好,而北坡(阴坡)则较差。




站在山坡上,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东方),此时你的前方为东坡,后方为 西坡,左手边为 南坡,右手边为 北坡。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判断出 阳坡和 阴坡。
直接观察法
趣味地理:“阴阳山”
你能判断出图上山坡的阴坡和阳坡吗?
阴坡
阳坡
祁连山位于西北内陆,降水较少,阳坡由于光照充足,气温较高,导致蒸发加强,水分减少,不利于森林的生长,但适合草类的生长,因此阳坡上草地青翠。
而阴坡由于光照较少,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适合森林的生长,因此林木葱郁 。
深层探究:坡向对气候的影响
阳坡和阴坡之间温度或植被的差异很大,阳坡和阴坡同一高度的极端温差竟达3~4℃;
坡向对降水的影响也很明显,迎风坡的降水丰富,而背风坡的降水则相对较少
地貌观察—高度和坡度
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地貌观察的内容
无论是单一地貌,还是区域地貌,还要观察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例如,我国西南山区地面起伏较大,地形较为破碎。
课堂内容小结
地貌的观察
观察的顺序
观察的内容
观察者应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
最后描述更小的地貌特征,如河岸、陡崖等
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
再观察次一级的地貌,如山岭、河谷等;
高度: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坡度:坡度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
坡向:阳坡和 阴坡、 迎风坡和 背风坡
地貌的形状、 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活动:课堂巩固练习
观察地貌是地理野外实践的重要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地貌观察主要指( )
A.地貌成因的观察 B.地貌之间关系的观察
C.地貌形态的观察 D.地貌组成物质的观察
2.关于地貌观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貌观察的顺序是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
B.观察者描述地貌时,按照从小到大,从低级地貌到高级地貌
C.某地的相对高度就是海拔
D.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较陡
C
D
开都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天山腹地,四周雪山环抱)时,河道蜿蜒。下图为开都河上的落日倒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活动:课堂巩固练习
3.“九曲十八弯”河段上的地貌( )
A.以风力堆积为主 B.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C.石灰岩广布 D.可能会形成牛轭湖
4.野外进行地貌观察时,一般采用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顺序,以下顺序正确的是( )
A.巴音布鲁克草原→S形河湾→凹凸河岸
B.凹凸河岸→S形河湾→河床剖面
C.巴音布鲁克草原→天山→凹凸河岸
D.U形河谷→巴音布鲁克草原→凹凸河岸
D
A
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徒步考察了某地区,如图是所考察地区的等坡度线示意图(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活动:课堂巩固练习
5.关于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
A.地势西北高、东北低
B.平均海拔高,山高谷深
C.甲河段从东向西流淌
D.乙河流沿山谷东西延伸
6.考察线路沿线,队员行走最费力河流的是(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D
A
2019
人教必修一
第四章 《地貌》 第二节《地貌的观察》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