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7 08:4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攘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汶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jī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báo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jǐ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一髻儿( )  看护妇( )  希望( )
jī( )肤 báo( )雪 jǐ( )南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改为“_______”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________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2)只等春风来把他们________,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3)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________的蓝水晶。
A.温晴  唤醒  空灵    B.温暖  吵醒  空灵
C.温晴  吵醒  精灵 D.温暖  唤醒  精灵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B.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诗的境界中必须一定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
D.雪后的济南即使很寒冷,也绝对让人感到温馨。
5.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C.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D.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清晨,我们沿着溪边步行,发现太阳刚刚苏醒,它在重重的山与滚滚的云里拉开弓,把光芒射到人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原来灰沉沉的溪水,也浮出金黄的光影
②草叶间的露珠,显现出彩虹的光泽
③那沉郁的山景,突然被翡翠染绿了
④溪畔的繁花也都找到了自己的颜色,欢欣鼓舞起来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一文,全文处处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暖和晴。
B.《济南的冬天》一文,写北平的多风和伦敦的多雾,反衬济南冬天的无风和响晴。
C.《济南的冬天》一文,重点写了人们的活动。
D.《济南的冬天》一文,重点写了各种景物——阳光、小山、白雪、绿水等。
8.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1).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2).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9.济南山秀水美,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准备到济南进行一次秋游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秋游是一种通俗的说法,请你为这次活动取一个更有诗意的名字。
请你为这次秋游设计三项有意义的活动。
(3)林林为了了解济南,在互联网上搜集了一些资料,下面是他搜集到的一副对联,但他总觉得这副对联的下联有问题,请你帮助他修改。
上联:四面荷花三面柳
下联:一城山色湖半城
你修改的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阅读“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气”,完成下列各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0.这段文字主要描绘( )
A.山上秀美的景色   B.冬天小雪的秀美
C.雪后山景的秀美 D.济南冬天的美景
11.这段文字描写景物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在文中找出具体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2)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选段最后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鸟类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保护鸟类资源可以造福生活在其活动范围内的人类和生态系统。迁徙鸟类是地球上最具流动性的生物类群之一,借助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鸟类极大地影响了迁徙途中相关联的当地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基于一年当中利用不同区域栖息地的需求,鸟类在距离遥远的不同生态系统间进行迁徙,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鸟类拥有强大的飞行能力,可以快速、主动选择高质量且低风险的生活环境,因此鸟类被视为对栖息地质量和变化非常敏感的指示生物。依据《湿地公约》当湿地承载的水鸟数量高于某一阈值时,就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这一规定将水鸟和湿地这两者的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倡导了保护鸟类栖息地就是保护鸟类的思想。
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了全球迁徙鸟类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其中水鸟数量下降尤为严重。
湿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水文和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虽然淡水湿地只覆盖了地球表面的1.2%,但是储存了几乎所有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冰川和地下水除外),同时还支持了世界上超过40%的物种的生存,而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和服务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湿地也是受威胁最严重的生态系统,全球已经丧失了50%以上的湿地。亚洲的湿地丧失和退化导致了水鸟数量锐减,开展水鸟和湿地的监测与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笔者团队绘制了水鸟全年利用湿地的热点图,从中可以看出,迁徙水鸟在年周期中长时间利用的湿地高度集中,并且大都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洪泛平原。迁徙水鸟集中越冬和停歇的湿地面积之和不到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5%,却在非繁殖季节承载着亚洲20多个国家的水鸟。其中,长江中下游湿地已成为我国乃至亚洲最重要的水鸟越冬区域,鄱阳湖承载了长江湿地约30%~50%的鸟类,因此被列为亚洲最重要的湿地。
湿地围垦和水坝建设等大型工程,会改变湿地的面积、地形地貌和涨落区面积等,对湿地功能和迁徙水鸟生存威胁很大。
1978—2008年,中国湿地总面积下降了33%。围垦和修建大坝等人类活动是过去60年长江流域迁徙水鸟数量和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1950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1000多个湖泊消失。
(摘编自曹垒、孟凡娟、赵青山《保护湿地,让水鸟不再“无家可归”》)
材料二∶
人类活动对湿地退化消失具有强烈影响,负“直接责任”,比如开垦湿地、破坏植被、水污染等等,其中过度开垦湿地是中国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自然演变对湿地的影响相对于人类活动来说是缓慢持久的,负“间接责任”。但是自然过程很难逆转,造成的后果更是难以弥补。
以沿海湿地为例,有专业研究人员发现,在全球范围内,1999年至2019年期间沿海湿地(潮汐沼泽,红树林和潮滩)损失达13700平方公里,新增加的沿海湿地面积为9700平方公里,最终20年间沿海湿地净损失达4000平方公里。这些变化中27%与转为农业用地等人类的直接活动有关,还有人类对河流集水区的影响、海岸带的广泛开发等,其他变化则主要归因于自然驱动因素,如自然海岸变化和气候变化影响等。
气候变化对湿地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全球变暖主要通过水源补给方式和水文过程影响湿地的分布和生态功能。同时,气候变化通过对大气降水和陆面蒸散等环节的影响,间接影响湿地水位、面积等水文特征;区域性降雨和径流的变化会影响湿地蓄水量的季节性变化。
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给滨海湿地带来极大冲击和变化,许多滩地、红树林和沼泽在海浪的不断水淹和冲蚀中逐渐消失。被誉为“海岸卫士”的红树林,是抵御台风的天然屏障,可以有效吸收海浪的冲击力,降低海浪、风暴潮和海啸的强度,减轻极端天气对海岸带的破坏。但根据预测,到21世纪80年代,仅海平面上升就将使全球22%的盐沼和红树林丧失。许多红树林和盐沼植物群落是水鸟和湿地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这些生物的生存也将同样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湿地既是水源,又可滞洪、净化水源和空气,同时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被冠以“绿色水库”“生物贮水库”“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等多种称呼。
湿地退化将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或丧失。因围垦、泥沙淤积和开垦,湿地、沼泽的草根层和泥炭层蓄水、防洪能力下降,水资源紧缺和洪涝等问题加剧。
湿地水质被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许多河段和湖泊丧失使用功能,影响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
湿地植被的破坏还将导致土壤侵蚀加剧,土地肥力、生产力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也会受到影响。
湿地的破坏和退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泥炭地。据计算,泥炭地占地球表面积的3%,却储存着地球30%的碳,是全球森林总碳储量的两倍。当泥炭地沼泽森林和土壤被抽干、焚烧、开采和过度放牧,贮藏的碳就会被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加剧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进程。
(摘编自中国气象数据《进退之间,湿地退化会带来什么?》)
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鸟类不仅能够影响迁徙途中相关联的当地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也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B.鸟类选择生活环境的能力出色,被视为对栖息地质量和变化非常敏感的指示生物,事实上保护鸟类栖息地就是保护鸟类。
C.沿海湿地曾在20年间净损失达4000平方公里,是人类对河流集水区的影响、海岸带的广泛开发与湿地转为农业用地的结果。
D.许多红树林和盐沼植物群落消失导致水鸟和湿地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威胁,这与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有关。
1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则材料都论述了湿地退化的现实及其严重危害,都提出了如何应对此现象的具体措施。
B.两则材料都运用了多种类型的论据,如例证、统计数据、权威观点、比喻、引用等,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C.占地球表面仅1.2%的淡水湿地,能够支持世界上超过40%的物种的生存,表明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D.材料二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湿地的重要作用及湿地退化造成的严重后果,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16.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保护湿地,拯救濒危水鸟,已迫在眉睫”观点的一项是( )
A.每年春秋,多达246种、数百万只迁徙水鸟,途经我国滨海湿地。其中生存依赖我国滨海湿地的迁徙水鸟,有24种处于濒危状态,几乎是全球其他迁飞区上濒危水鸟种类的总和。
B.农作区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鸟类吃了带有毒性的化学物品,鸟蛋含钙量减少,繁殖后代的数量和质量下降。
C.从2005年起,观鸟者发起了每月一次的中国沿海水鸟同步调查活动,该活动目前已涵盖25个地点,有500多名志愿者参与。
D.据监测,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共有鸟类313种,常年在此停歇的水鸟超5万只,湿地现有的8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80%为鸟类。
17.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2000年,图示四个省区除辽宁省的湿地面积相较1995年有所增加之外,其余三个省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B.1990—2000年,我国东北地区的湿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湿地面积最大的黑龙江省也在减少,且减少面积最多。
C.湿地面积下降,与人类开垦湿地、破坏植被、水污染等活动有关,湿地退化将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或丧失。
D.黑龙江湿地面积减少迅速,使湿地植被遭到破坏,影响了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降低了湿地提供可再生资源的能力。
18.湿地有什么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泉城之冬
方远
①或许是由于秋的来去匆匆,济南的冬天总会来得让人猝不及防。在济南人的记忆中,很难找出一个由秋到冬的过渡,说不定哪天的早晨,你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揉着惺忪睡眼,拉开厚重的窗帘,就会惊奇地发现,外面已经是一片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的世界了。
②雪是济南冬天的象征,没有了雪,济南的冬天就失去了几多韵味,济南人就失去了几多乐趣,对于济南人来说,没有雪的冬天是不可想象的。在一定程度上,这白色的精灵成了济南冬天的灵魂。
③大雪过后的济南无疑是个硕大无比的乐园。雪花悠然自在地飘落着,盘根错节的树枝,或平或尖的房檐,熙熙攘攘的街市,都被它悄无声息地覆盖住了,那份晶莹剔透的洁白让整个城市换了新装,立时素雅而壮丽起来。
④对济南人来说,这纷纷扬扬的雪花犹如一张张参加喜庆宴会的邀请函,大街小巷里,公园广场中,仿佛到处都是欢乐人群,或一家老小,或亲密恋人,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干脆仰卧在雪地上,任雪花在自己火红的脸膛上一片片地融化……不管是老是少,也不管是男是女,在这神圣的雪花面前,都变得天真纯净起来,烦恼没有了,忧愁消失了,那份欢愉是经久不衰的,无与伦比的。
⑤冬日里的趵突泉自然也不会寂寞的,雪中赏泉当是别有情趣。泉涌如轮,泉水汩汩流淌,漫天飞舞的雪花未等落地就融化在泉水的热气里,就像孩子投入了母亲温暖的怀抱。游人畅游其中,分明感到一种别样的温暖。
⑥那么,大明湖呢?那么,千佛山呢?她们在雪花里又是个什么样子?
⑦济南的美景举不胜举,雪中的美景千姿百态,无论你用多少笔墨都不可能一一道尽,挂一漏万是肯定的了。
⑧如果说雪后赏雪是济南人的喜庆宴会的话,那么,每年春节的彩车大游行则是济南人的狂欢节了。古老的商业区泉城路已经焕然一新,百年的老字号成为一种历史的见证,鳞次栉比的商城红灯高悬,一辆辆彩车披红挂绿,招摇过市,宽敞的马路上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人们身穿节日的盛装与这座古老的城市一同辞旧迎新。
⑨当然,也有久不降雪的冬天。有时候,老天会心血来潮,突发奇想,给济南人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将这珍贵的雪花贪婪地揽在怀中,迟迟不愿松手,试探着济南人的耐性。无雪的冬天总会让济南人忐忑不安,如背重负,就像在痴痴地等待一个早就约好上门的客人,而他却毫无缘由地失约了。于是,济南人就开始盼雪。
⑩盼雪的日子是心神不宁的,也是充满幻想的,心里平添的这份美好的惦念让漫漫的冬季不再枯燥无味,暗淡失色。但是,不管怎样,或早或晚,这雪总是要光临济南的。来得迅雷不及掩耳的时候,给济南人以喜出望外的惊奇;来得步履姗姗的时候,给济南人以如愿以偿的满足。
在企盼与惦念中,在欢喜与满足里,济南人就这么享受着冬天,守候着冬天。
渐渐地,那雪在一点点地融化,那风在一丝丝地变暖,这个时候,济南人好像在瞬息之间听到了一阵阵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他们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封闭了一冬的窗户,大喊一声:呵,是春天来了吗?是那报春的燕子来了吗?
19.本文以“雪”为线索行文,主要写了济南“雪后的冬天”和 。
20.下面句中加点的两个“幻想”,其含义有何不同?
(1)盼雪的日子是心神不宁的,也是充满幻想的。
(2)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济南的冬天》)
21.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⑨段画线句进行赏析。
22.为什么说雪是“济南冬天的灵魂”?
仔细品读第 段,联系全文谈谈济南人是如何享受冬天的。写出三点即可。
片段仿写
24、请你选择某一景物进行描写,要求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80字左右)
答案
1、jì kān xī 肌 薄 济 2.攘--镶 汶--纹 3.A 4.D 5.D 6.D 7.C 8.(1). “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山水比做人,它具有人一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增添了趣味性。几个句子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
(2). 山竟然有人一样的动作,把济南安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还会说话,像人一样有爱心。这是拟人的写法,其实是对济南的山作想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山的热爱之情。
(3). 写雪后夕晖,非常美。最生动的是把“薄雪”比做人,有感情,会害羞,比单纯的客观写景要好。
9.(1)示例一:美的巡礼。示例二:与济南对话。示例三:济南,我来了。
(2)示例:①寻找一位自然“朋友”,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②即兴创作赞美济南的诗歌;③绘下印象最深的济南自然图景;④拍摄秋游活动中闪光的一瞬间;⑤秋游结束后举办“大美济南”优秀图文展评活动。(任写三项,合理即可)
(3)一城山色半城湖
10.C
11.空间顺序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12.(1)“顶”字点明雪少,位置高,准确地写出了小雪落在矮松上的样子。
(2)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了夕阳照射下山腰小雪的情韵,写出了冬天的雪娇美的情态。
13.在结构上与首句相呼应,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小山的爱怜和赞美之情。
14.C 15.C 16.A 17.D
18.①湿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水文和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②湿地既是水源,又可滞洪、净化水源和空气,同时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可再生资源,可称之为“地球之肾”。
19.“久不降雪的冬天”
20.(1)指人们期待雪的到来,想象着雪的来临。
(2)指人们由济南冬天温暖的景象,联想到春天的到来。
21、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人对雪的强烈期盼之情,富有情趣。
22.①雪晶莹剔透的洁白让整个城市换了新装,立时素雅而壮丽起来。②人们在这神圣的雪花面前,都变得天真、纯净、欢愉起来。③雪中的美景千姿百态,别有情趣。
23.示例:①济南人在雪天全家出动,或与亲密恋人一起尽情享受雪中之乐;②雪中赏泉、赏湖、赏山;③在春节的彩车大游行中尽情狂欢;④对雪的美好企盼与惦念让冬季不再枯燥无味;⑤雪光临济南时,无比欢喜与满足。
24.示例:秋雨无声地飘洒在大地上,既不热烈,也不温柔,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像一个漫无目的的游者,既不着急,也不偷懒。天灰蒙蒙的,带着挥之不去的恹恹之意;地黑漆漆的,永远一副冷峻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