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冰心诗四首课后达标训练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妄弃(wànɡ)
浸透(jìn)
嫩绿(lèn)
倘若(tǎnɡ)
B.惊羡(xiàn)
鸟巢(cáo)
抛下(pāo)
叠成(dié)
C.吹卷(chuī)
无端(duān)
悲哀(āi)
血雨(xiě)
D.当初(dānɡ)
洒遍(sǎ)
牺牲(xī)
挚爱(zhì)
2.下列句子中朗读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B.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C.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D.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一句表达了母亲对“我”的溺爱。
B.“纸船”是《纸船》中的一条线索,串联了诗情的发展。
C.《成功的花》告诉人们更应该正视在生活中的痛苦和奋斗经历。
D.《嫩绿的芽儿》通篇采用拟人手法,主要表达了可贵的奉献精神。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
。
(2)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3)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4)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
!”
5.文学常识填空。
冰心,原名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课文
中的四首诗出自她的诗集
。
6.综合性学习。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母亲是个神圣伟大的称呼,母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读完课文,请你回答问题。
请你代身为游子的冰心在“纸船”上写一句话,表达诗人对母亲的感恩、热爱之情。
答:
_____
(2)请你仿照例句再写两句话赞美伟大的母爱。
例句:母爱是无声的细雨,滋润着禾苗的成长;母爱是轻柔的春风,抚慰你心灵的创伤。
仿写:母爱是
,
;
母爱是
,
。
(3)请写出一句赞美母亲的诗句或名言。
答:
二、课内阅读
阅读《纸船》这首小诗,回答7~11题。
7.为什么“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呢?
答:
8.请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答:
9.“我”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答:
10.本诗用“纸船”做标题有什么好处?
答:
11.诗人用叠纸船、漂纸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假如诗人的母亲在梦中见到了这只小船,她会想些什么?试以“母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
答:
三、美文品析
阅读泰戈尔的《母亲》,完成12~15题。
母亲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在我游戏中间
有时似乎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当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里晨祷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觉得我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12.诗中反复说“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为什么又强调自己忘不了母亲的歌调、气息和眼光?
答:
13.诗中写对母亲的记忆,写了哪三个片段?
答:(1)
(2)
(3)
14.“我”为什么“觉得我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布满了整个天空”?
答:
15.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现在请为你正在忙碌工作的妈妈发一条短信,表达自己深深的思念。(20字以内)
答:
四、写作训练
16.【写法借鉴】这几首小诗的成功之处在于运用了托物喻情或借物喻理的写作手法。如:《母亲》中,诗人托物喻情,由鸟及人,巧妙地表现了诗人寻求母亲保护的心态,讴歌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片段仿写】请选取一种事物(如小草、梅花、蜡烛等),运用托物喻情或借物喻理的手法,写一段生动形象的文字(100字左右)或者写一首小诗。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A项中“嫩”应读nèn;B项中“巢”应读cháo
;C项中“血”应读xuè。
2.【解析】选D。正确的节奏划分是: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3.【解析】选A。表达了“母爱”的温暖、伟大。
4.答案:(1)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2)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3)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4)发展你自己
5.答案:谢婉莹
《繁星
春水》
6.(1)答案(示例):妈妈,女儿多想用手轻轻地理顺岁月带给您的一根根白发,慢慢地抚平生活给您刻下的一道道皱纹。
(2)答案(示例):温暖的太阳
奉献着她的光芒
辽阔的海洋
坦露着宽广的胸怀
(3)答案(示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
但丁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
纪伯伦
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作者不随便扔纸,留着的用意是叠船。从这个角度考虑就可以解答。
答案:想用“纸船”表达对母亲的爱,纸船越多越能表达对母亲的深爱。
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点词语作用的理解。先解释其语境义,再分析其表现的人物的性格或情感。
答案:“总希望”是说一直是这样的想法,这样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强烈而真挚的思念之情。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回答时,要考虑到含泪叠纸船是因为想念母亲;“悲哀”是由于想见却又见不到。
答案:“含泪”是思念母亲至深的表现,借“悲哀”来抒发对母亲深挚的思念之情。
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纸船”是儿童喜爱的一种东西,“纸船”寄托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真实而富有童趣。
答案:诗人以纸船展开自己的情思,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又富有童稚,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
11.【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紧扣母亲对孩子的思念、祝福,结合其对“纸船”的理解作答,意合即可。
答案(示例):孩子,你真的长大了。这些小船我很喜欢,里面一定是你殷切的关怀和问候吧。你放心吧,妈妈很好,你无须牵挂。你一定想我了,妈妈何尝不想你!孩子,你平安快乐就是我最大的期盼和幸福。
1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不记得”说明和母亲已经很久不见了,记不清她的具体的样貌。但她的歌调、气息和眼光这些都不是具体的样貌,却一直忘不了。这是正话反说。
答案:正话反说,强调对母亲的难忘。
13.答案:(1)哼着歌调晃动“我”的摇篮。(2)母亲在庙里为“我”晨祷。(3)母亲对“我”的凝注。
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围绕母爱的博大和无处不在展开,意合即可。
答案(示例):母爱是广博的,它充满着我的生活的各个角落。
15.【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短信内容应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深深思念,语言简明,注意字数限制,最好能以虚写实。
答案(示例):妈妈,今晚月儿正圆,您能来到我的梦里吗?
16.答案:示例一:蜡烛平凡而伟大,默默地把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了人们。这种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是可爱的老师的写照吗?我喜欢无私奉献的蜡烛,更喜欢和蜡烛一样可亲可敬的人民教师!
示例二:
镜
子
仅仅一个平面,
却又深不可测。
它最爱真实,
决不隐瞒一个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