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卷 (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卷 (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八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9-17 14:0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学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历史人物是历史活动的主体,评价历史人物有助于把握历史活动的进程和影响。下列诗句评价林则徐的是( )
A.虎门壮举惊中外,禁毒英名震古今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舍身变法自君始,无力回天昭后人 D.状元弃仕从商路,实业兴邦壮志酬
2.某学习小组在“中华英雄谱”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搜集、整理了如下资料。这些资料所承载的主要事件共同( )
A.显示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B.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C.拉开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D.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涨
3.“这份条约如同一枚炮弹,在沉重而锈迹斑斑的中国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这份条约”中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内容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割台湾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4.新编京剧《关天培》讲述了爱国将领关天培在鸦片战争中抗击侵略的史事,再现其精忠报国的英雄形象。这部历史剧中可能出现的情节是( )
A.黄海海战视死如归 B.兴办洋务收复新疆
C.血战虎门为国捐躯 D.戊戌政变慷慨赴死
5.有学者称:“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下列对鸦片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 B.遏制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找到了国家发展的出路
6.1843—1853年,广州港生丝出口量从1 430担增加到3 662担,而上海生丝出口量则从零增加到46 655担。这缘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天津条约》
7.“经过第一次鸦片战争,美国人和法国人对清朝那套天朝上国的作风已经是非常了解了,知道对付清国这样无知自大的国家,你要讲礼貌就会被当作来朝贡的,只有用残酷的事实教育对方才能达到目的,所以他们直接对道光说:我们也要签约,不签的话兵戎相见。”道光帝被迫与美国人、法国人分别签订了( )
A.《虎门条约》《望厦条约》 B.《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C.《虎门条约》《黄埔条约》 D.《望厦条约》《马关条约》
8.下面两张图片共同见证了( )
A.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9.咸丰谕令直隶总督谭廷襄“如先解散俄、米(指美国)两酋,不至助逆,则英、佛(指法国)之势已孤,再观其要求何事,从长计议”。与此谕令相关的史事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中,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得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北京圆明园
1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某国“不花费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占领了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这些领土位于我国( )
A.东南和西北 B.中原和南方 C.东北和西北 D.东北和西南
12.明初,郑和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朝中期,我国沿海各地遭到严重“倭患”,同时葡萄牙攫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这说明( )
A.国家政策制约国际关系 B.国际关系决定国家政策
C.国家实力影响对外关系 D.国际关系提升国家实力
13.“作为一场企图改朝换代的农民战争,它在近代中国纵横十数年,搅乱了整个封建制度,也间接影响政治力量的产生。”材料中的“它”( )
A.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B.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运动
C.明确提出“均田免赋”口号的农民起义 D.推翻了清王朝封建腐朽统治的革命运动
14.1860年,太平军兵临上海近郊。聚集在上海的官僚和地主非常惊恐,他们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抗拒太平军。不久,英法侵略军也撕下“中立”伪装,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这表明( )
A.洋务运动遭到战争阻断 B.清朝政府沦为洋人朝廷
C.农民运动面临联合绞杀 D.西方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15.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B.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
C.《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D.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二、非选择题
16.近代以来,伴随着列强入侵,不平等条约的相继签订使中华民族遭受了更大损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后的一百余年里,中国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达一千多个。条约的网络编成了所谓条约制度: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这个制度的起点正是鸦片战争后的第一组条约……它的内容已经象征了整个条约制度的基本内容,为后来的种种延伸和续接准备了最初的前提。——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俄《天津条约》是一个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一条约,俄国不仅获得了与此前英、法、美等国通过战争或武装讹诈所获得的同等的在华侵略权益,同时保证了沙俄今后可以自动享有中国给予任何其他外国的权益。而且,这一条约也为沙俄今后迫使清政府承认其对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非法武装占领,进而强迫清政府割让领土埋下了伏笔。——摘编自姜涛、卞修跃《中国近代通史: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个“鸦片战争后的第一组条约”的条约名称,并依据材料概括第一组条约的危害。
(2) 材料二中《天津条约》的签订与哪一战争有关?并概括出此条约签订的影响。
(3) 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国近代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史实中,谈谈你的认识。
17.不平等条约签订,使中国遭受空前损害。
材料一  清朝不平等条约一览表(部分) 签订时间条约名称主要内容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1843年《虎门条约》英国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1858年《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材料二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不平等条约内容涉及哪些领域?并据此分析这一时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何特点?
(2)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从国家利益、社会发展、人民三个角度谈谈不平等条约对中
国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大炮首先攻破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马克思
材料二 圆明园虽然已经是一片废墟,但它的历史价值并不低于北京现存的任何一座古代建筑。因为在这里,任何一处断墙残垣宫阙废墟,都是历史的见证,它们所诉说的是那一段中国历史上的屈辱岁月,使前来凭吊遗址的人能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也正是圆明园遗址的真正价值所在。——孙金译《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
(1) 材料一中,“英国的大炮首先攻破了中国皇帝的权威”是指哪个历史事件?中国在炮口逼迫下被迫打破隔绝状态的开放行为具体是什么?它属于哪个条约的内容?
(2) 据材料二,概括圆明园遗址的历史价值。
(3) 简析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两次战争存在的内在联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A 4.C 5.C 6.A 7.B 8.C
9.B 10.D 11.C 12.C 13.A 14.C 15.C
二、非选择题
16. (1) 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危害:形成了不平等的条约制度,中国开始进入条约时代,为列强侵略中国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客观上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2) 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影响:对俄国来说,扩大了沙俄在华侵略的权益;为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埋下伏笔;对中国来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3) 认识: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中华民族的屈辱;落后就会挨打,唯有大力发展综合国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7. (1) 领域:领土、司法、关税、贸易等方面。特点:侵犯中国主权;受外力强迫签订;列强在华享有特权。
(2) 影响:对国家利益: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社会发展: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剧;对人民: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18. (1) 历史事件:鸦片战争。行为: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五口通商)。内容:《南京条约》。
(2) 它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屈辱岁月,使前来凭吊遗址的人能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3) 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