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1.下列与长期缺乏体育锻炼、暴饮暴食相关的疾病是( )
A.龋齿 B.肺炎 C.肥胖症 D.破伤风
2.下列选项中的疾病,可能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是( )
A.高血压和心脏病 B.色盲和坏血病
C.肺结核和脑溢血 D.恶性肿瘤和侏儒症
3.对人体健康来说,科学有效的运动方式之一是有氧运动,它的特点是: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节奏较缓。下列运动不是有氧运动的是( )
A.做操 B.散步 C.打篮球 D.慢跑
4.学习了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小明给患有高血压的爷爷一些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控制脂肪的过量摄入 B.注意加强体育锻炼
C.食盐越多饭菜越香 D.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5.某些癌症与人类不良的生活方式或生活中的行为有关,即“生活方式癌”。下列哪一项不能预防癌症的发生( )
A.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B.用绿色水果代替一日三餐
C.戒烟限酒,避免被动吸烟
D.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
6.下列关于非传染性疾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有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B.非传染性疾病通常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
C.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速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D.糖尿病的症状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上升
7.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增进健康,下列相关解释不科学的是( )
A.不要随地吐痰——痰液形成于口腔,含有大量的病菌
B.吃饭时不宜高声谈笑——食物容易误入气管
C.用鼻呼吸好——鼻腔有清洁空气的作用
D.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呼吸功能
8.每年的8月8日是我国的“全民健身日”。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前热身有利于关节囊分泌滑液保护关节
B.运动能使呼吸肌得到锻炼,提升肺活量
C.运动能增强心肌收缩能力,促进血液循环
D.饭后剧烈运动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9.心血管健康与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心血管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心血管疾病患者逐年增多,并出现低龄化趋势
B.保持心情愉快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C.合理膳食、积极锻炼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D.吸烟、喝酒不会影响心血管健康
10.生活中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排尿,造成积尿,俗称“憋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憋尿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很大,对青少年没有什么影响
B.憋尿可能会使膀胱内的尿液或尿液内的细菌逆行,易引发炎症
C.长期憋尿,膀胱胀大,肌肉会变得松弛无力,导致排尿困难
D.经常性憋尿,有可能造成神经细胞受损,出现尿失禁的症状
11.研究者对有饮酒习惯和无饮酒习惯的育龄女性进行B超检查。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饮酒会导致女性卵巢体积减小
B.饮酒会使可产生的卵细胞数变多
C.饮酒对女性的生殖能力没有影响
D.酒精在人体小肠处才能被吸收
12.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动脉硬化是一种动脉血管病变。一般先有脂类物质积聚在内膜,然后逐渐发展为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及遗传因素等均可导致动脉硬化。
资料二:冠状动脉是负责为心肌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血管。冠脉循环是指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当硬化的冠状动脉管径狭窄达到一定程度,会导致心肌缺血,引发冠心病。
资料三:心室辅助装置,俗称“人工心脏”,目前已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我国自主研制的质量不到180克的人工心脏,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被医学界称为“中国心”。
(1)根据资料一和所学知识推测,动脉硬化时,动脉管腔的变化是 。
(2)人工心脏中存在模拟瓣膜的“单向阀门”,推测它的功能是 。
(3)“中国心”安装的位置应紧贴于心脏四个腔中的 ,它的作用是将含氧丰富的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泵到主动脉。
(4)根据资料一,你认为青少年时期养成哪些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答出一条即可)。
13.阅读科普文章,回答问题。
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烟草烟雾中含有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多种化学物质。吸烟损害呼吸系统,是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长期吸烟可以使支气管黏膜的纤毛变短,影响纤毛正常摆动。另外还引起黏液分泌增多,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造成支气管的阻塞,影响生活质量。此外,烟草烟雾中的化学物质还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其部分途径如下图所示。
健康的血管内皮是光滑的,焦油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附着在血管内皮上,影响血管内壁的通透性。尼古丁是造成吸烟成瘾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因素。尼古丁可以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还可以诱发冠状动脉(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强烈痉挛,引起急性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下降,造成心肌缺血或者急性心肌梗死。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是氧气的240倍,可取代血液中的部分氧气,减少身体组织的氧气供应,使得动脉管壁缺氧、水肿,严重影响健康。另外,有研究显示,吸烟者肺癌、口腔癌、食道癌等的发病率比不吸烟的人要高。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青少年要拒绝吸烟。我们还要告诫吸烟者尽早戒烟。有研究发现,停止吸烟12小时后,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减至正常水平;戒烟1年后,冠心病的风险比吸烟者大约降低一半;戒烟15年后,冠心病的风险与从不吸烟者相当。
烟草烟雾中的焦油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均有危害。首先,它使支气管黏膜纤毛变短,
影响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 (填“清洁”、“温暖”或“湿润”)处理;此外,焦油还会进入毛细血管,随着 (填“肺循环”或“体循环”)流入心脏,继而流经全身血管,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2)尼古丁不仅使吸烟成瘾,而且可诱发 急性收缩,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主动或者被动吸烟时,一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取代了部分氧气,与 (填血细胞名称)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得血液的氧含量不足,进而影响全身各处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文中提到 ,说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是可逆的。因此戒烟有利于恢复身体健康。
(4)下面是两幅关于“世界无烟日”的宣传画,请选择其中一幅,根据文中信息,为其撰写一句恰当的宣传语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1.下列与长期缺乏体育锻炼、暴饮暴食相关的疾病是( )
A.龋齿 B.肺炎 C.肥胖症 D.破伤风
【答案】C
【知识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知识。长期缺乏体育锻炼和暴饮暴食会导致能量摄入大于消耗,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引发肥胖。
【详解】A.龋齿主要与口腔卫生不良、糖分摄入过多有关,与缺乏锻炼和暴饮暴食无直接关联,故A不符合题意。
B.肺炎多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属于呼吸道疾病,与题干所述因素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肥胖症是因能量摄入长期超过消耗,导致脂肪堆积,与缺乏锻炼和暴饮暴食直接相关,故C符合题意。
D.破伤风由破伤风杆菌经伤口感染引起,与题干所述因素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选项中的疾病,可能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是( )
A.高血压和心脏病 B.色盲和坏血病
C.肺结核和脑溢血 D.恶性肿瘤和侏儒症
【答案】A
【知识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分析】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通常与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习惯相关,如心血管疾病、部分癌症等。
【详解】A.高血压和心脏病可由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不良习惯引发,故A符合题意。
B.色盲为遗传病,坏血病由维生素C缺乏导致,与生活方式关联较小,故B不符合题意。
C.肺结核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属传染病;脑溢血与高血压相关,后者可由不良习惯导致,
故C不符合题意。
D.恶性肿瘤与吸烟、饮食不当等有关,侏儒症因生长激素不足导致,属激素异常疾病,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对人体健康来说,科学有效的运动方式之一是有氧运动,它的特点是: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节奏较缓。下列运动不是有氧运动的是( )
A.做操 B.散步 C.打篮球 D.慢跑
【答案】C
【知识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分析】有氧运动指强度低、持续时间长、节奏缓的运动,主要依靠有氧代谢供能,如散步、慢跑等。无氧运动则强度高、时间短,依赖无氧代谢。
【详解】A.做操属于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符合有氧运动特点,故A不符合题意。
B.散步节奏缓慢,可长时间进行,属于有氧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打篮球包含快速冲刺、跳跃等高强度动作,以无氧代谢为主,不属于有氧运动,故C符合题意。
D.慢跑强度低且可持续较长时间,属于典型有氧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学习了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小明给患有高血压的爷爷一些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 )
A.控制脂肪的过量摄入 B.注意加强体育锻炼
C.食盐越多饭菜越香 D.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答案】C
【知识点】合理营养的含义及“平衡膳食宝塔”、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心率、脉搏和血压
【分析】高血压患者需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和钾的食物。
【详解】A.脂肪摄入过多会导致血液中脂质含量升高,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管腔变窄,血流阻力增大,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因此,控制脂肪的过量摄入有助于维持血管的正常功能和血压的稳定,对于患有高血压的爷爷来说,该建议是合理的,A不符合题意。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使心脏每次收缩时射出的血量增加,同时还能促
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管的弹性。这些变化都有利于降低血压,减轻高血压对身体的不良影响。所以,加强体育锻炼对高血压患者是有益的,该建议合理,B不符合题意。
C.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摄入过多的食盐会使血液中钠离子含量增加,导致体内水分潴留,血容量增多,从而使血压升高。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过量摄入食盐会加重病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食盐越多饭菜越香”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该建议不合理,C符合题意。
D.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血压。所以,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有益,该建议合理,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某些癌症与人类不良的生活方式或生活中的行为有关,即“生活方式癌”。下列哪一项不能预防癌症的发生( )
A.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B.用绿色水果代替一日三餐
C.戒烟限酒,避免被动吸烟
D.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
【答案】B
【知识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分析】诱发癌症的因素很多,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癌症的发病率,如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吸烟、不喝酒等。
【详解】ACD.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戒烟限酒,避免被动吸烟,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都利于身体健康,会预防癌症的发生,故ACD不符合题意。
B.用绿色水果代替一日三餐,会造成营养不良,不利于身体健康,不能预防癌症的发生,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6.下列关于非传染性疾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有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B.非传染性疾病通常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
C.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速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D.糖尿病的症状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上升
【答案】D
【知识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非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非传染性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不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也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通常与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相关。
【详解】A.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均属于非传染性疾病,描述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通常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如生活方式)有关,描述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脂饮食、缺乏运动)会促进非传染性疾病的发展,描述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糖尿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选项中“体重上升”错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增进健康,下列相关解释不科学的是( )
A.不要随地吐痰——痰液形成于口腔,含有大量的病菌
B.吃饭时不宜高声谈笑——食物容易误入气管
C.用鼻呼吸好——鼻腔有清洁空气的作用
D.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呼吸功能
【答案】A
【知识点】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分析】1、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并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2、咽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用器官。
3、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增进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详解】A.气管、支气管的腺细胞分泌黏液,将外来的灰尘、病菌等粘在一起,形成痰液。所以,不要随地吐痰,因为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病菌,故A错误。
B.咽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用器官。如果吃饭时高声谈笑,会厌软骨会来不及遮住喉的入口,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引起剧烈的咳嗽,故B正确。
C.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所以,用鼻呼吸好,故C正确。
D.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大肺活量,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增多,增强呼吸功能故D正确。
故选A。
8.每年的8月8日是我国的“全民健身日”。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前热身有利于关节囊分泌滑液保护关节
B.运动能使呼吸肌得到锻炼,提升肺活量
C.运动能增强心肌收缩能力,促进血液循环
D.饭后剧烈运动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答案】D
【知识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分析】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都有重要的意义,运动能增强骨骼肌收缩,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但是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详解】A.运动前热身能促进关节囊分泌滑液,减少摩擦,保护关节,故A正确。
B.经过长期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就能加强呼吸肌的收缩力量,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增多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其结果是肺活量增大,呼吸功能加强,故B正确。
C.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对骨骼肌的血液供应,从而使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故C正确。
D.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故D错误。
故选D。
9.心血管健康与日常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心血管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心血管疾病患者逐年增多,并出现低龄化趋势
B.保持心情愉快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C.合理膳食、积极锻炼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D.吸烟、喝酒不会影响心血管健康
【答案】D
【知识点】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和保持心血管健康、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分析】心血管疾病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
【详解】A.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往往营养过剩,促进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心血管疾病患者逐年增多,并出现低龄化趋势,A正确。
BC.保持心情愉快、合理膳食,多参加体育锻炼等,有利于心血管健康,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BC正确。
D.吸烟、喝酒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影响心血管健康,D错误。
故选D。
10.生活中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排尿,造成积尿,俗称“憋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憋尿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很大,对青少年没有什么影响
B.憋尿可能会使膀胱内的尿液或尿液内的细菌逆行,易引发炎症
C.长期憋尿,膀胱胀大,肌肉会变得松弛无力,导致排尿困难
D.经常性憋尿,有可能造成神经细胞受损,出现尿失禁的症状
【答案】A
【知识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尿液的排出过程及意义
【分析】(1)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2)憋尿会对泌尿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
【详解】A.憋尿对任何人的健康都会有不良影响,无论是中老年人还是青少年。青少年的身体仍在发育阶段,憋尿同样会影响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加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如膀胱炎、尿道炎等,还可能影响肾脏的健康,A错误。
B.正常情况下,尿液从肾脏产生后经输尿管流入膀胱,再通过尿道排出体外。憋尿时,膀胱内压力升高,可能会使尿液或尿液内的细菌逆行,进入输尿管甚至肾脏,容易引发泌尿系统的炎症,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B正确。
C.膀胱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收缩能力,能够储存和排出尿液。长期憋尿会使膀胱一直处于膨胀状态,膀胱壁的肌肉会逐渐变得松弛无力。当需要排尿时,膀胱肌肉的收缩能力下降,就
会导致排尿困难,C正确。
D.控制排尿的过程涉及神经系统的调节。经常性憋尿会使膀胱过度充盈,可能会对支配膀胱的神经细胞造成损伤。神经细胞受损后,可能无法正常控制膀胱的收缩和尿道的开闭,从而出现尿失禁的症状,D正确。
故选A。
11.研究者对有饮酒习惯和无饮酒习惯的育龄女性进行B超检查。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饮酒会导致女性卵巢体积减小
B.饮酒会使可产生的卵细胞数变多
C.饮酒对女性的生殖能力没有影响
D.酒精在人体小肠处才能被吸收
【答案】A
【知识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小肠的结构特点
【分析】由图可知,无饮酒习惯的育龄女性比有饮酒习惯的育龄女性子宫体积和卵巢体积相对值大,卵泡数多。
【详解】A.由图可知,无饮酒习惯的育龄女性比有饮酒习惯的育龄女性卵巢体积相对值大,说明饮酒会导致女性卵巢体积减少,A正确。
B.由图可知,饮酒会使女性可产生的卵细胞数变少,B错误。
C.由图可知,无饮酒习惯的育龄女性比有饮酒习惯的育龄女性子宫体积和卵巢体积相对值
大,卵泡数多,因此饮酒对女性的生殖能力有影响,C错误。
D.人体的胃能吸收部分酒精,小肠吸收大部分的酒精,D错误。
故选A。
12.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动脉硬化是一种动脉血管病变。一般先有脂类物质积聚在内膜,然后逐渐发展为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及遗传因素等均可导致动脉硬化。
资料二:冠状动脉是负责为心肌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血管。冠脉循环是指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当硬化的冠状动脉管径狭窄达到一定程度,会导致心肌缺血,引发冠心病。
资料三:心室辅助装置,俗称“人工心脏”,目前已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我国自主研制的质量不到180克的人工心脏,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被医学界称为“中国心”。
(1)根据资料一和所学知识推测,动脉硬化时,动脉管腔的变化是 。
(2)人工心脏中存在模拟瓣膜的“单向阀门”,推测它的功能是 。
(3)“中国心”安装的位置应紧贴于心脏四个腔中的 ,它的作用是将含氧丰富的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泵到主动脉。
(4)根据资料一,你认为青少年时期养成哪些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1)变窄
(2)防止血液倒流,提高泵血效率
(3) 左心室 动脉血
(4)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健康饮食,远离垃圾食品
【知识点】动脉、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分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
【详解】(1)动脉硬化一般先有脂类物质积聚在内膜,然后逐渐发展为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由于动脉管壁增厚,在血管整体大小不变的情况下,管壁增厚会占据一定的空间,从而导致动脉管腔变窄。
(2)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人工心脏中的单向“阀门”是模拟瓣膜(或动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提高泵血效率。
(3)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图三中的“中国心”安装的位置是紧贴心脏四个腔中的左心室,它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泵到主动脉后,开始正常进行体循环,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返回右心房。
(4)不良的饮食习惯、烟酒过度、生活无规律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所以青少年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健康饮食,远离垃圾食品等。
13.阅读科普文章,回答问题。
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烟草烟雾中含有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多种化学物质。吸烟损害呼吸系统,是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长期吸烟可以使支气管黏膜的纤毛变短,影响纤毛正常摆动。另外还引起黏液分泌增多,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造成支气管的阻塞,影响生活质量。此外,烟草烟雾中的化学物质还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其部分途径如下图所示。
健康的血管内皮是光滑的,焦油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附着在血管内皮上,影响血管内壁的通透性。尼古丁是造成吸烟成瘾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因素。尼古丁可以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还可以诱发冠状动脉(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强烈痉挛,引起急性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下降,造成心肌缺血或者急性心肌梗死。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是氧气的240倍,可取代血液中的部分氧气,减少身体组织的氧气供应,使得动脉管壁缺氧、水肿,严重影响健康。另外,有研究显示,吸烟者肺癌、口腔癌、食道癌等的发病率比不吸烟的人要高。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青少年要拒绝吸烟。我们还要告诫吸烟者尽早戒烟。有研究发现,停止吸烟12小时后,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减至正常水平;戒烟1年后,冠心病的风险比吸烟者大约降低一半;戒烟15年后,冠心病的风险与从不吸烟者相当。
(1)烟草烟雾中的焦油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均有危害。首先,它使支气管黏膜纤毛变短,影响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 (填“清洁”、“温暖”或“湿润”)处理;此外,焦油还会进入毛细血管,随着 (填“肺循环”或“体循环”)流入心脏,继而流经全身血管,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2)尼古丁不仅使吸烟成瘾,而且可诱发 急性收缩,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主动或者被动吸烟时,一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取代了部分氧气,与 (填血细胞名称)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得血液的氧含量不足,进而影响全身各处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文中提到 ,说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是可逆的。因此戒烟有利于恢复身体健康。
(4)下面是两幅关于“世界无烟日”的宣传画,请选择其中一幅,根据文中信息,为其撰写一句恰当的宣传语 。
【答案】(1) 清洁 肺循环
(2)冠状动脉
(3) 红细胞 戒烟15年后,冠心病的风险与从不吸烟者相当
(4)图一:拒绝吸烟,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树/图二:对香烟说不,健康你我他
【知识点】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血液循环、血细胞的种类及功能
【分析】(1)呼吸道黏膜正常生理功能,对吸进去的空气有加温加湿和清洁的功能。
(2)吸烟的危害很大,呼吸系统是最直接受累的部位,可以导致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另外肺癌在吸烟者中也高发。此外,对心脑血管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脑梗塞等疾病,都跟吸烟有一定的关系,在吸烟者的发病率约为正常人的2-4倍。
【详解】(1)呼吸道黏膜正常生理功能,对吸进去的空气有加温加湿和清洁的功能,它的清洁功能涉及到黏膜纤毛的摆动,正常呼吸道黏膜纤毛的摆动可将分泌物排出。故支气管黏膜纤毛变短,影响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清洁处理。
肺循环路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焦油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泡,经气体交换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汇入肺静脉,再进入左心房,属于肺循环。
(2)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尼古丁可诱发冠状动脉急性收缩,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肺泡与血液之间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气体交换,因此主动或者被动吸烟时,一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取代了部分氧气,一氧化碳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是氧气的240倍,可取代血液中的部分氧气,减少身体组织的氧气供应,影响全身各处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文中提到:停止吸烟12小时后,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减至正常水平;戒烟1年后,冠心病的风险比吸烟者大约降低一半;戒烟15年后,冠心病的风险与从不吸烟者相当。说明该结合也是可逆的,因此戒烟有利于恢复身体健康。
(4)图一:拒绝吸烟,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树;图二:对香烟说不,健康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