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近细胞 重点题型归纳 专项练 2025-2026学年生物高一年级必修一(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走近细胞 重点题型归纳 专项练 2025-2026学年生物高一年级必修一(2019)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17 14:3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走近细胞 重点题型归纳
专项练 2025-2026学年生物高一年级必修一(2019)
归纳训练
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及内容
下列有关细胞和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观察到并命名了细胞
B.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人体的每个细胞都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D.施莱登和施旺运用完全归纳法得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2. 施莱登和施旺等科学家创立了细胞学说,为生物学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B.细胞学说的创立运用的科学方法是归纳法
C.缩手反射的顺利完成说明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其生命活动离不开活细胞
3.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相关内容,正确的是(  )
A.揭示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
B.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
C.揭示了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揭示了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与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新冠感染的病原体,属于RNA病毒。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细胞结构
B.遗传物质是RNA
C.能在通用培养基上生长
D.不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
5. 新冠病毒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细胞和个体的结构层次
B.新冠病毒的生命活动必需依赖于活细胞
C.实验室常用培养基直接培养病毒
D.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比较归纳
淡水水域污染后易发生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蓝细菌和绿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的细胞壁成分均为纤维素和果胶
B.二者均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C.二者均具有生物膜系统,且生物膜的成分和结构相似
D.二者的遗传物质均为DNA,且均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
7. 疟原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人和按蚊都是疟原虫的宿主,按蚊产卵在水中,被疟原虫感染后按蚊成为疟原虫的携带者,携带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健康人后,使人患上疟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疟原虫与肺炎支原体都是能使人致病的原核生物
B.疟原虫属于生命系统层次的细胞层次和个体层次
C.疟原虫与蓝细菌等生物在细胞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D.清除居民区周围环境中的污水可以减少疟疾的发生
8. 草履虫、衣藻、变形虫和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尽管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相似的结构,即都具有( )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染色体 D.细胞膜、细胞质、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
借助显微镜的使用,考查实验操作能力
显微镜的发明为细胞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下图为光学显微镜的目镜(①、②)与物镜(③、④)示意图,其中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  )

A.①和⑧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10. 某学生在观察一个细胞均匀分布的装片时,先用10×目镜和40×物镜进行观察,发现视野中共有16个细胞;然后他把目镜换为5×后,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是( )
A.4个 B.16个 C.32个 D.64个
11.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是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②比①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应选用①③⑤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
D.若使丙图中右下角的图像移到视野中央,实际移动载玻片的方向是左上角
综合练
1.某座山上植物茂盛,生存着豹、麻雀等飞禽走兽。此外,溪流中还有鱼、虾生存,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去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 ,请在本生态系统内举一个例子: 。
(2)在此山这一区域内,群落是指 。
(3)黄榆是此山的主要树种之一,与豹相比,黄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具有 。
(4)麻雀在繁殖季节繁殖了3只小麻雀,联系亲代和子代的遗传物质是 ,小麻雀生长发育以细胞的 为基础。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既具有差异性,又具有统一性。同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一般体积较 (填大或小);没有以 为界限的细胞核,但拟核区域有一个环状的 分子,控制细胞的遗传和代谢;细胞质中只有 一种细胞器,这体现了它们的差异性。同时,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 和 等细胞基本结构;具有遗传物质 ,这体现了它们的统一性。
(2)下列属于原核细胞的一组是
A.病毒和大肠杆菌 B.蓝细菌和枯草杆菌
C.酵母菌和肺炎双球菌 D.色球蓝细菌和衣藻
3.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判断的主要依据为 。
(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 。
(3)下图一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下图二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 (放大倍数)。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 (顺时针/逆时针)。
4.图A为蓝藻细胞结构示意图,B为水绵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注:[]中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1)与水绵细胞相比较,蓝藻细胞由于① 上没有 ,因而属于原核细胞;水绵细胞由于具有 ,而属于真核细胞。
(2)在蓝藻细胞和水绵细胞中,它们共有的结构有[③]和[ ] 、[ ]和[⑩] 、[ ]和[⑨]细胞质,这体现了不同类细胞之间的 。
(3)由于蓝藻细胞和水绵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属于 (自养型/异养型)生物。
5.右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显微镜上安放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的物像 (填“长度或宽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100倍。
(2)下面是某同学制作和观察某动物组织细胞显微结构的操作步骤。
①制作临时装片:取一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该动物组织细胞置于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②观察细胞的显微结构:安放显微镜→对光→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把装片放在正对通光孔的位置→左眼注视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调至看到物像→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清晰。
该同学制作装片的操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错误是 ,正确的做法是 。
该同学观察细胞的显微结构操作程序不完整,请补充善: 。
(3)为便于用高倍镜(40×)观察位于视野右下方的一个目标,他应向 移动载玻片,再转换高倍镜。
(4)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5)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上。
答案
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及内容
C
A、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活细胞(如细菌、红细胞等),而首次发现并命名“细胞”的是罗伯特·胡克(观察的是死细胞的细胞壁),A错误;
B、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但人体细胞需分工合作,无法独立完成所有生命活动(如免疫、神经调节等需多细胞协同),B错误;
C、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使生物学研究从器官、组织水平进入细胞水平,为后续分子水平研究奠定基础,C正确;
D、施莱登和施旺通过部分动植物归纳出结论,属于“不完全归纳法”,而非完全归纳法,D错误;
故选C。
C
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的。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A正确;
B、细胞学说的创立运用的科学方法是归纳法,B正确;
C、缩手反射的顺利完成涉及多个细胞的配合,不能说明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C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其生命活动离不开活细胞,D正确。
故选C。
B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A、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未揭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A错误;
B、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说明细胞的统一性,B正确;
C、细胞学说说明了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但没有指出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C错误;
D、细胞学说说明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D错误。
故选B。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与病毒
B
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只含有一种核酸,核酸是DNA的称为DNA病毒,核酸是RNA的称为RNA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才能存活。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
B、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新冠感染的病原体,属于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B正确;
C、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存活,不能在培养基上生长,C错误;
D、病毒不能独立代谢,可以在宿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营养物质增殖,D错误。
故选B。
B
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任何层次,A错误;
B、尽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生活,依靠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自己需要的物质,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不能存活,B正确;
C、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所以不能使用培养基直接培养病毒,C错误;
D、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RNA组成,其遗传物质是RNA,D错误。
故选B。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比较归纳
D
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是指病毒类生物,而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
A、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壁成分主要为肽聚糖,绿藻细胞壁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A错误;
B、绿藻是真核生物,没有藻蓝素,B错误;
C、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蓝细菌为原核细胞,含有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不存在生物膜系统,C错误;
D、二者的遗传物质均为DNA,其中蓝细菌遗传物质集中存在的区域为拟核,绿藻为细胞核,D正确。
故选D。
A
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是指病毒类生物,而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
A、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
B、疟原虫是单细胞生物,因此既是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一个细胞即一个个体),B正确;
C、疟原虫(真核细胞)与蓝细菌(原核细胞)在细胞结构上具有统一性,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基本结构,C正确;
D、按蚊产卵于水中,污水是其滋生地,清除污水可减少按蚊繁殖,从而降低疟疾传播风险,D正确。
故选A。
D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有的特征是均有细胞膜、细胞质构成,均有核糖体这一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差异是有无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
草履虫、衣藻、变形虫都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核糖体。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借助显微镜的使用,考查实验操作能力
C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图中目镜①为5×,②为10×;物镜③为40×,④为10×。因此,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目镜②(10×)和物镜③(40×),总放大倍数为400,C正确。
故选C。
D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观察一个细胞均匀分布的装片,在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时观察到视野中共有16个细胞;将目镜换为5×后,放大倍数变为5×40=200倍,放大倍数是原来的1/2,因此,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4倍,即观察到的细胞数为64个,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A
1、分析甲图:①②表示目镜,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③④表示物镜,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⑤是高倍镜与载玻片的距离,⑥是低倍镜与载玻片的距离。
2、比较乙、丙两个视野,可知乙中细胞体积小,视野中细胞数目多,是在低倍镜下观察的视野,丙细胞体积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少,是高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
A、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则②比①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A正确;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则需放大倍数,应选用高倍镜组合,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B错误;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C错误;
D、若使丙图中右下角的图像移到视野中央,实际移动载玻片的方向是右下角,D错误。
故选A。
综合练
1.(共12分)
(1) 细胞 豹的神经细胞(合理即可)
(2) 山上所有生物(或山上所有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等生物,或山上全部植物、豹、麻雀、鱼、虾、细菌、真菌等所有生物)
(3)系统
(4)DNA 分裂和分化
2.(共14分)
(1) 小 核膜 DNA 核糖体 细胞膜、细胞质 DNA
(2) B
3.(共10分)
(1) 甲 甲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
(3) 40×
(4) 逆时针
4.(共10分)
(1) 拟核 核膜 细胞核
(2) 细胞壁 ④ 细胞膜 统一性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 自养型
5.(共3分)
(1) 长度或宽度
(2) 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安放显微镜→对光→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把装片放在正对通光孔的位置→左眼注视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调至看到物像→移动装片使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调节遮光器使视野亮度适宜→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清晰
(3) 右下方 (4)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5)目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