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中国的气候 同步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 中国的气候 同步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7 23:3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第1课时 气温
1. 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初步学会分析气温的形成原因。
2. 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分布地区。
建议用时:15分钟
(2025宿迁期末)2023年11月初,我国气温较往年同期明显偏暖。11月7日,强冷空气来袭。至11月10日,哈尔滨最低气温-24 ℃,最高气温-9 ℃。同一天,我国云南昆明最低气温11 ℃,最高气温24 ℃。据此完成1~3题。
1 上述现象反映出我国气温的特点是(  )
A. 冬季南、北方气温差异大
B. 北方气温高于南方
C. 11月出现一年中最低温
D. 西部气温日变化大
2 气温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季风影响
3 此次“强冷空气”(  )
A. 影响的地区为季风气候区
B. 其名称一定是东北季风
C. 是夏季风活动的强烈表现
D. 来自西伯利亚、蒙古高原
4 (2025盐城阶段练习)2008年春节前后,电视剧《闯关东》在全国热播。故事讲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以朱开山一家为典型的山东人到东北地区谋生创业的艰苦历程,原来被称作“北大荒”的东北平原,现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北大仓”,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
B.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C. 东北平原—中温带,华北平原—暖温带
D. 东北平原—湿润地区,华北平原—半湿润地区
5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
A. 青藏高原 B. 东北平原
C. 北极村 D. 吐鲁番
6 下列关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南、北方气温相差不大
B. 南、北方气温相差很大
C. 除青藏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
D. 受到纬度和地形的影响
下图为“中国温度带划分图”(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7~8题
7 上海市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关于其所处的温度带判断准确的是(  )
A. 暖温带 B. 中温带
C. 热带 D. 亚热带
8 拉萨和上海所处的纬度位置相当,但是在夏季温度却低于上海,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拉萨海拔更高
B. 拉萨距离海洋更远
C. 拉萨纬度更低
D. 拉萨受夏季风影响更多
9 下图示意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C温度带和B温度带的分界线大致经过了________________一线,与我国1月________℃等温线比较接近。
(2) 图中温度带中,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这主要是受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形成的。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_带,这主要是由于该温度带纬度________。
建议用时:15分钟
(2025淮安期末)在炎热的夏天通常需要空调降温,但有的省区比较凉爽,空调并不那么普及,空调普及率存在地域的差异。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平均每百户空调拥有量统计图”(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0~11题。
10 北京市与广东省南北相距较远,平均每百户空调拥有量却很相近,说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  )
A. 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
B. 气温自沿海向内陆递减
C. 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D. 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增
11 对于以下省区空调拥有量较低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黑龙江省距海近,气温高
B. 西藏自治区海拔高,气温低
C. 云南省纬度较高,气温低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居内陆,高温多雨
(2025宿迁期末)下图为“我国温度带略图”(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2~13题。
12 D区域的名称和作物熟制是(  )
A. 热带 一年三熟
B. 暖温带 一年两熟
C. 亚热带 一年两熟到三熟
D. 中温带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13 宿迁所在的温度带和主要作物是(  )
A. B区域 水稻 B. C区域 小麦
C. D区域 水稻 D. E区域 小麦
(2025泰州阶段练习)下图为“中国略图”(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4~16题。
14 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图中的(  )
A. ①线 B. ②线
C. ③线 D. ④线
15 南京位于我国温度带中的(  )
A. 暖温带 B. 中温带
C. 热带 D. 亚热带
16 拉萨比西安的纬度低,但夏季气温明显低于西安,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高,气温低 B. 纬度低,气温低
C. 距海远,气温低 D. 降水少,气温低
17 (2025徐州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318国道起于上海,止于聂拉木,有“中国景观大道”之称。219国道南起东兴,北至喀纳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艰险的高原公路。
材料二 图1为“219国道和318国道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图2(见右栏上图)为“中国温度带分布图”。
图1
图2
(1) 219国道是我国目前总里程最长的国道,从南向北途经三个自治区,请任选二个写出其全称及行政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18国道沿途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对河流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19国道和318国道沿线气候从高温到高寒、从湿润到干旱,温度、湿度差异显著。两条国道共同穿过的温度带是________和高原气候区,共同穿越的山脉是________。
(4) 请从地形、气候两方面简析219国道成为世界上最艰险高原公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降水
1. 知道降水分布特点及干湿地区的划分。
2. 知道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建议用时:15分钟
1 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分别是(  )
A. 火烧寮、托克逊 B. 托克逊、火烧寮
C. 吐鲁番、东南沿海 D. 乞拉朋齐、火烧寮
2 塔里木盆地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降水稀少,地处(  )
A. 湿润区 B. 半湿润区
C. 半干旱区 D. 干旱区
3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它还是(  )
①1月平均气温0 ℃的等温线 ②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④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的分界线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 下列气候类型中,我国缺少的是(  )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5 徐州市的气候类型属于(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6 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主要是因为我国(  )
A. 气候复杂多样
B. 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
C. 气温变化大
D. 降水地区分布均匀
冷空气和暖空气相遇而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锋面雨往往呈带状分布,形成雨带。下图示意某年我国东部地区不同月份的雨带位置(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7~8题。
7 长江中下游地区总有一段阴雨连绵的雨期(梅雨),该雨期一般出现在(  )
A. 4月 B. 5月 C. 6月 D. 8月
8 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推进较快且在北方滞留,容易导致(  )
A. 南涝北旱 B. 北涝南旱 C. 全国皆涝 D. 西涝东旱
9 (2025盐城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作为南国四大果品之一的荔枝,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唐玄宗为博杨贵妃一笑,将千里之外的荔枝送至长安(今西安),但在古时由于保鲜技术有限,新鲜的荔枝不易保存,运输荔枝成为了一大难题。让贵妃倾心的荔枝究竟产自何处?民间与学界猜想有四种不同的说法(见下页左栏上图)。
(1) 从我国的温度带来看,我国荔枝主要产于热带和________(填“亚热带”或“中温带”)地区,从干湿区来看,荔枝都产于________(填“干旱区”或“湿润区”)。
(2) 涪陵地区当时的热量条件适宜种植荔枝,而现今由于气候变化几乎不再种植。当时的②路线虽然距离较短,但一路向北需翻越一座东西走向的高大山脉________(填“秦岭”或“天山”)方能抵达长安。
(3) 早熟产区濒临四大海域中的________海,④路线出发地与我国第一大岛________岛隔海相望。
建议用时:15分钟
10 (2025徐州期中)有关我国气温、降水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降水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B. 降水最少的是火烧寮
C. 冬季南北温差大
D. 夏季最冷的是北极村
11 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山东的苹果、梨,湖南、江西的柑橘,海南的芒果、香蕉,新疆的葡萄、哈密瓜等。这说明我国(  )
A. 气候复杂多样,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
B. 夏季普遍高温,热量丰富
C. 全国降水丰富
D. 季风气候显著
下图为“某地四个城市1月、7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柱状图分别表示夏季降水量和全年降水量)”(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2~14题。
12 四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在1 300毫米左右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四个城市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重最大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25宿迁期中)读下列图片,完成15~16题。
图1
图2
15 图1中①②③与图2中甲、乙、丙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
A. ①为丙地,②为乙地,③为甲地
B. ①为丙地,②为甲地,③为乙地
C. ①为乙地,②为丙地,③为甲地
D. ①为甲地,②为丙地,③为乙地
16 下列关于图2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线是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 B线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 C线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 D地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025徐州阶段练习)下图为“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7~18题。
17 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气候类型单一,均为温带气候
B. 东部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C. 乌鲁木齐位于云贵高原,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D. 海口纬度较低,夏季气温最高
18 下列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受纬度因素影响,深居内陆,降水少
B. 乙地冬季冰天雪地,麦浪飘香
C. 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D. 乙地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19 (2025镇江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自驾旅游悄然兴起。其中,东起上海、西连西藏的318国道备受“驴友”的青睐。318国道跨越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被称为中国地理的景观大道。
材料二 放假了,家住上海的中学生小亮准备和父母利用假期开车旅游。他们设计了a、b、c三条路线,如下图所示。
(1) 小亮的家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该级阶梯的地形类型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小亮家所处的地形区是 ____________(填“长江中下游平原”或“东北平原”)。
(2) 若小亮一家沿路线a从上海到西藏自驾旅游,他们将沿着________(填“东西”或“南北”)方向,跨越________级阶梯,欣赏到A高原________(填“雪山连绵”或“沙漠广布”)的优美景色;若沿路线c旅游,则其终点是位于华北平原西侧的________(填“太行”或“横断”)山脉。
(3) 图示a、b、c三条路线中,最能反映我国由季风气候到大陆性气候变化的是________路线,此线路也能显示出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 季风气候显著
1. 知道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2. 理解我国的气候特点,以及给我们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建议用时:15分钟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据此完成1~2题。
1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形成原因是(  )
A. 纬度位置的影响
B. 海陆位置的影响
C. 地形复杂多样的影响
D. 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
2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句中的“春风”是指(  )
A. 冬季风 B. 夏季风
C. 偏北风 D. 偏西风
(2025宿迁期中)图1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图”(如下图所示),图2为“我国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3~5题。
图1 图2
3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
A.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B. 秦岭—淮河
C.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D. 黑河—腾冲
4 乙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反映类型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5 读图可知,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源于(  )
A. 蒙古和西伯利亚
B. 西亚地区
C. 太平洋
D. 大西洋
(2025南通期中)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轮廓图”(如下图所示),图2(见下页左栏)为“四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6~8题。
① ② ③ ④
图1 图2
6 甲、乙、丙、丁四地与其气候统计图①②③④搭配正确的是(  )
A. ①—丁 B. ②—乙
C. ③—甲 D. ④—丙
7 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7月气温分布特点是(  )
A. 南北普遍低温
B. 南北温差大
C. 南北普遍高温
D. 南低北高
8 由上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降水时空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 降水集中在冬春季
C. 降水东南少,西北多
D. 降水南多北少
9 图1为“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如下图所示),图2(见右栏上图)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 读图1可知,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图2可知,我国南北温差较大的季节是______(填“冬”或“夏”)季,图2中四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__,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比例最高的是________。
(3) 读图2可知,四城市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在________季;我国东部地区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________。
(4) 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冬”或“夏”)季风的影响。图中箭头表示夏季风的有________(填圈码)。
(5) 据图判断首都北京属________气候,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用时:15分钟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共享雨伞”“共享单车”“共享图书”“共享充电器”等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受到人们的欢迎。据此完成10~11题。
10 北京年降水量大于乌鲁木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 D. 河流
11 如果只考虑降水的影响,下列城市“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 北京 B. 武汉
C. 广州 D. 乌鲁木齐
(2025南通期末)本草是中药的统称,最初中国人把用来治病的植物称为本草,现在本草俨然已经是举世公认的中国符号。下图为“我国部分本草分布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13题。
12 明代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记载了我国1 892种中草药,我国本草种类丰富,得益于我国(  )
A. 气候复杂多样 B. 寒、温、热三带齐全
C. 季风气候显著 D. 四大干湿区全有
13 我国(  )
A. 枸杞产区全年气候湿润多雨
B. 怀地黄产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C. 冬虫夏草产区光照强、气温高
D. 云南三七产区经常受沙尘暴影响
(2025宿迁期末)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如图(见右栏上图)为“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寒潮路径从南向北推移
B.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
C.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最为严重
D. 台风路径从北向南推移
15 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风不稳定
B. 我国幅员辽阔
C. 地形复杂多样
D. 冬季风势力强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每年我国东部雨带都有规律地南北移动。图1是“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图2(见下页左栏)是“我国东部四城市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16~17题。
图1
甲 乙 丙 丁
图2
16 若夏季风弱,雨带推进慢且在南方滞留,易导致(  )
A. 南涝北旱
B. 全国皆涝
C. 北涝南旱
D. 西涝东旱
17 下列关于四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丙城市位于半湿润区
B. 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是雨热同期
C. 甲城市气温年较差小
D. 乙城市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18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E、F两大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________,两大区域界线大致与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2) 夏季我国季风区的降水和热量配合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主要的季风气候类型自南向北依次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夏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第1课时 气温
【基础过关】
1. A 2. A 3. D 4. D 5. A 6. B 7. D 8. A
9. (1) 秦岭—淮河 0 (2) F 地形地势(海拔) 寒温 高
【能力提优】
10. C 11. B 12. C 13. B 14. B 15. D 16. A 
17.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西藏自治区,拉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2)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使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或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3) 亚热带 横断山脉 (4) 地形:经过青藏高原,海拔高,易缺氧;经过天山等高大山脉,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坡度陡 气候:经过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经过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第2课时 降水
【基础过关】
1. A 2. D 3. A 4. B 5. A 6. A 7. C 8. B
9. (1) 亚热带 湿润区 (2) 秦岭 (3) 南 台湾
【能力提优】
10. C 11. A 12. A 13. C 14. B 15. B 16. C 17. B 18. D
19. (1) 三 平原 丘陵 长江中下游平原 (2) 东西 三 雪山连绵 太行 (3) b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第3课时 季风气候显著
【基础过关】
1. B 2. B 3. A 4. B 5. C 6. B 7. C 8. D
9. (1)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2) 冬 哈尔滨 北京 (3) 夏 减少 (4) 夏 ②③ (5) 温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能力提优】
10. B 11. C 12. A 13. B 14. B 15. A 16. A 17. B
18. (1) F 400 (2) 雨热同期 (3)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4)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夏季风不稳定,容易造成旱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