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7 23:4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1. 了解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了解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2. 通过学习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使学生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人类利用海洋资源合理与否,会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建议用时:15分钟
1 下列不是我国四大海产的是(  )
A. 大黄鱼 B. 带鱼
C. 鲈鱼 D. 乌贼
(2025宿迁期末)我国正在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模式(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2~3题。
2 “海上风电+海洋牧场”主要利用的有(  )
A. 风能资源、生物资源
B. 水资源、太阳能资源
C. 煤炭资源、海洋资源
D. 矿产资源、气候资源
3 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时,需优先(  )
A. 保护海洋生态 B. 扩展海底空间
C. 增加成本支出 D. 加强渔民培训
4 (2025宿迁期末)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分别是(  )
A. 布袋盐场、舟山渔场
B. 长芦盐场、渤海渔场
C. 莺歌海盐场、渤海渔场
D. 长芦盐场、舟山渔场
浙江省台州市打造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新模式,即通过奖励和提供低息贷款的方式,鼓励渔民们将海洋垃圾带回。右图为“浙江省台州市位置图”(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5~7题。
5 台州市濒临我国(  )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6 海洋垃圾会(  )
①危害海洋生物 ②影响船只航行安全
③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浙江省打造“蓝色循环”模式的首要目的是(  )
A. 获取经济效益 B. 减少海洋污染
C. 提高渔民收入 D. 调节城市气候
8 造成海水赤潮的原因是(  )
A. 海水温度不断升高
B. 鱼类的急剧增加
C. 浮游生物爆发性增殖
D. 暖流的突然变化
9 (2025镇江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向海而兴,开海而盛”,海洋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与资源保障。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
材料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最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海洋石油资源量392亿吨,但深海石油开采难度大。近年来,我国在深海石油开采领域有了重大突破。下图为“中国近海海区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 我国领土最南端为________,该区域地处________(填五带)带,属________省三沙市管辖,每年夏秋季影响三沙市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
(2) 近海中纬度最高的________海为我国内海;濒临东海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________;图中位于台湾省东北方向的________岛是我国固有领土。
(3) 我国近海________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丰富,大力开发此类能源,其有利方面有__________________;不利方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用时:15分钟
(2025宿迁期末)深耕海洋经济,“向海图强”,加快建设“南海粮仓”,是海南省加快迈向海洋强省的重要工作。据此完成10~11题。
10 浩瀚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巨大的宝藏,海洋为人类提供的自然资源有(  )
①海洋生物 ②石油 ③海运交通 ④海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 有利于打造“南海粮仓”,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捕养结合,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
B. 海洋矿产丰富,可加大开发力度
C. 海洋空间广阔,可大面积填海造陆
D. 禁止海上石油开采,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12 读下表,2010年我国赤潮发生的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海域是(  )
2010年各海域赤潮统计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发生次数(次) 1 12 47 8
发生面积(平方千米) 30 1 578 12 070 60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13 我国每年在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海域实行休渔制度。其目的不是(  )
A. 发展生态旅游 B. 提高鱼类产量
C. 保护海洋生态 D. 发展海洋渔业
(2025宿迁期末)2024年6月8日是第16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7个全国海洋宣传日。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2024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新深度唤醒”(Awaken New Depths),旨在让我们唤醒对海洋的理解、同情、合作和承诺的新深度。据此完成14~15题。
14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①加强近岸海域环境的监测和预警 ②大规模填海造陆,兴建别墅 ③砍伐红树林,发展水产养殖 ④污水处理达标方可排放入海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15 南海海域每年设一个休渔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度捕捞会导致渔业资源枯竭
B. 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
C. 设休渔期是让渔民有更充足时间休息
D. 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2025盐城期末)海洋牧场配备现代化平台,平台只需4人就可完成所有养殖工作。右图是“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图”(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16~17题。
16 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有(  )
①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②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 ③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寒带、温带和热带 ④海洋气象灾害少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7 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目的有(  )
①不断扩大海产养殖规模 ②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地增长 ③增加海产养殖从业人员就业岗位 ④实现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的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盐场形成条件
探究资料:我国盐场分布(如上图所示)
尝试探究: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A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这一带晒盐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1) A盐场是________盐场,位于________气候区,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有利于晒盐。
地形对盐场形成的影响:
(2) A盐场位于渤海湾西岸,海滩宽广,泥沙布底,地势________,有利于开辟盐田。
地表径流对盐场形成的影响:
河流注入淡水量少,海水含盐量高。
归纳总结:
(3) 综上所述,盐场形成需要海滩平坦,光照充足,降雨量少,蒸发量大等条件,而这些条件与气候、地形和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有着密切联系。
迁移应用:
布袋盐场是台湾省最大的盐场,这里海水含盐量高达35‰以上,约等于长江口外海水的7倍多,是我国含盐度最高的水域之一,被人们誉为“东南盐仓”。
 
(5) 布袋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是:位于夏季风的________坡,降水________(填“多”或“少”),河流注入淡水量少,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海盐晒制。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基础过关】
1. C 2. A 3. A 4. D 5. C 6. A 7. B 8. C
9. (1) 曾母暗沙 热 海南 台风 (2) 渤 日本 钓鱼 (3) 石油 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开采,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巨大,市场广阔等 严重的海洋污染,能源开采面临技术难题等
【能力提优】
10. D 11. A 12. C 13. A 14. D 15. C 16. C 17. C
18. (1) 长芦 温带季风 (2) 低平 (3) 地表径流 (4) 背风 少 光照热量充足,蒸发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