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素养检测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素养检测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7 23:4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素养检测
一、 选择题
(2025徐州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分布图”(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3题。
1 甲地形区的地表特征是(  )
A.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
C. 平均海拔高,内部起伏和缓
D. 地表坦荡,草原一望无垠
2 与乙山脉不相吻合的是(  )
A. 1月0 ℃等温线
B.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 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的分界线
D. 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3 乙处降水量明显增加,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人类活动 B. 地形因素
C. 纬度位置 D. 海陆位置
(2025连云港一模)2024年11月23—26日,受超强寒潮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大风降温、局部伴随雨雪天气。下图为“该次寒潮影响我国降温幅度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4~5题。
4 降温幅度12 ℃以上的区域包括(  )
①内蒙古高原 ②青藏高原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四川盆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与上海相比,成都降温幅度更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 盆地北部山脉阻挡冬季风
C. 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D. 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
(2025盐城阶段练习)2023年12月13—16日,我国遭遇了一轮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12月最强的寒潮,在寒潮影响下,各地对秋裤有了不同的需求。下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秋裤预警地图”(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6~8题。
6 寒潮来袭期间,我国北方地区(  )
A. 吹来湿润的东南风
B. 刮起强劲的西北风
C. 准备开始农田播种
D. 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7 上图反映了我国(  )
A. 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B. 气温从北向南递减
C. 夏季东西温差大
D. 冬季南北温差大
8 与图中秋裤分割线相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  )
①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②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③旱地与水田分界线 ④1月0 ℃等温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25泰州期末)天文台一般选址在空气稀薄洁净、视野开阔、晴天多的地区。图1为“我国部分天文观测基地分布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图2为“丽江气候资料图”(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9~11题。
图1 图2
9 备选天文观测基地多位于(  )
A. 黄土高原 B. 地势阶梯交界处
C. 河流下游 D. 地势第一级阶梯
10 与东部观测基地相比,冷湖天文台的突出优势是(  )
A. 海拔较高,空气稀薄
B. 植被茂密,空气洁净
C. 距城市近,设备先进
D. 纬度高,观测时间长
11 丽江观测站一年中适合观测、拍摄星空的天数较少,主要原因是(  )
A. 受寒潮影响大 B. 雨季长,晴天少
C. 基础设施较差 D. 地势较为低平
(2025徐州期中)西江上游的红水河发源于云南省境内,途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沿途多山脉和峡谷,水能资源丰富。西江、北江和东江在广东省东南部交汇后称为珠江,珠江三角洲也由此得名。下图为“珠江流域水系和矿产资源分布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14题。
12 与珠江相比,红水河显著的特征是(  )
A. 水量大 B. 流速快
C. 流域面积广 D. 结冰期长
13 与珠江三角洲相比,广西壮族自治区更适宜发展的产业类型是(  )
A. 小麦加工业 B. 粗放牧羊业
C. 有色金属冶炼业 D. 高新技术产业
14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江、湖、海岸边多形如堤坝的带状水利设施,其作用是(  )
A. 水力发电 B. 防范水患
C. 方便通行 D. 美化环境
(2025徐州期末)“引江济淮”工程包括引江济巢、江淮运河和江水北送三段,输水线路总长723千米,是我国新建的一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图(见下页左栏)示意引江济淮路线。据此完成15~16题。
15 关于“引江济淮”工程中的“江”说法正确的是(  )
A. 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是葛洲坝水利枢纽
B. 其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C. 上游的主要问题是洪涝灾害
D. 中下游有结冰期
16 “引江济淮”工程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
A. 扩大巢湖的淡水养殖规模 B. 增加合肥的城市人口数量
C. 消除淮河流域的洪涝隐患 D. 缓解皖北豫南水资源短缺
壶口瀑布以其“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景象而闻名于世。每年,壶口瀑布都以其不同的景色和独特的风景吸引着游客的目光。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7~18题。
17 关于壶口瀑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于黄河上游 B. 位于华北平原
C. 瀑布含沙量大 D. 春季宜观赏“金瀑飞流”
18 关于黄河流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宁夏平原是黄河冲积而成
B. 河套平原用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种植业
C. 治理黄河中游的根本是植树造林
D. 黄河下游可见“地上河”景观
桩林坝是安装在沟谷中,由混凝土梁、支墩和连接在支墩上的废旧钢管等形成的桩林坝体,以及坝体左右的实体护翼组成的防灾减灾工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9~20题。
19 图中桩林坝主要用来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 泥石流 B. 干旱
C. 洪涝 D. 滑坡
20 遇到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时,正确的逃生方式是(  )
A. 抓住漂浮物漂浮 B. 沿沟谷垂直方向往高处跑
C. 就地寻找掩体躲藏 D. 沿沟谷延伸方向往低处跑
二、 非选择题
21 图1为“我国部分山脉分布图”(如下图所示),图2(见下页左栏)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 图1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为:A________高原,B________盆地。
(2) B盆地里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____________。
(3) 我国地势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徐州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
(4)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它位于________(填圈码)处。
(5) 根据地势特点,我国的水能资源丰富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该处建水电站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22 图1为“中国夏季风、冬季风图”(如下图所示),图2为“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划分图”(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 习惯上以大兴安岭—C________山脉—贺兰山—B________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2) 影响中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________(填“海洋”或“陆地”),盛行的是偏________(填“南”或“北”)风。
(3) 夏季风难以到达非季风区的原因是受________位置和________因素的影响。
(4) 唐朝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却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影响玉门地区的“长风”是________季风。图1中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代表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其中________季风来自印度洋。
(5) 每年6—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迎来阴雨绵绵的“________”季节,该季节东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
23 读下列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
(1) 图2中的水利枢纽工程M是________。
(2) 黄河是世界上________最大的河流,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填“A”或“B”),人为原因是________(填“A”或“B”)。
A.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质地疏松,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黄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而且多暴雨,对土壤的冲刷特别严重
B. 植被破坏严重
(3) 黄河发源地F________山脉;注入海域C________。
(4) 长江发源地L________山脉;注入海域I________;图2中H表示长江最长的支流________。
(5)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_游河段,长江水能丰富,被称为“__________”;长江航运价值极高,因而有“________”的美誉。
(6) 长江中游多水患,这一河段的________江曲流甚多,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7) 长江中游洪涝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原因不包括(  )
A. 流域内降水集中,多暴雨
B. 干支流水电站众多,阻碍洪水下泄
C. 上游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
D. 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8) 洞庭湖曾经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泊,由于长期泥沙淤积,人工围垦,湖泊面积不断缩小。为了保护长江的生态功能,提高湖泊的调节功能,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24 (2025徐州期中)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下图为“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图”(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Where(在哪里)——洪涝区主要位于我国的东部________区(选填“季风”或“非季风”)。
(2) What(是什么)——受洪涝灾害的影响,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受影响最大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作物熟制是________,伴随着洪涝灾害,山区容易发生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
(3) Why(为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秦岭—淮河以南地区自然灾害形成原因的表格。
自然原因 气候:以①________气候为主 夏季降水丰沛 易发生地质灾害
地形:多山地丘陵 地势起伏较②________
人为原因 ③________,地表缺乏植被保护
(4) How(怎么办)——为了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政府部门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答2点即可)
第二章素养检测
1. D 2. A 3. B 4. B 5. B 6. B 7. D 8. C 9. D 10. A 11. B 12. B 13. C 14. B 15. B 16. D 17. C 18. B 19. A 20. B
21. (1) 青藏 塔里木 (2) 塔里木河 (3) 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三 (4) ④ (5) 地势阶梯交界处 河流落差大
22. (1) 阴山 巴颜喀拉 (2) 海洋 南
(3) 海陆 地形 (4) 冬 西南 (5) 梅雨 高温多雨
23. (1) 三峡 (2) 含沙量 A B (3) 巴颜喀拉 渤海 (4) 唐古拉 东海 汉江 (5) 上 水能宝库 黄金水道 (6) 荆 (7) B (8) 退耕还湖
24. (1) 季风 (2) 水稻 一年两熟到三熟 滑坡 泥石流 (3) 亚热带季风 大 乱砍滥伐 (4) 制定和完善防洪规划;加强气象水文预报;建设防洪工程体系;保护和恢复河流的自然生态环境,如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任答2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