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编号:
年
级:初二
课
时
数:3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科学
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
天气与气候一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大气层;气温;大气的压强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考:我们人在呼吸;云,雨,雪等现象的发生;飞机在空中飞行,它们都与什么有关?简答:这都与大气有关。
归纳: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直延伸到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空气也叫大气。与地球的半径相比,大气层显得很薄,但它对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球却非常重要。它不仅是维持生物生命所必需的,而且参与地球表面的各种过程,如水循环、化学和物理风化、陆地上和海洋中的光合作用及腐败作用等,各种波动、流动和海洋化学也都与大气活动有关。补充:大气的成分: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臭氧、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杂质等物质组成。讨论: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提示:地球将变得和月亮表面一样,没有天气变化,没有声音,易受陨石的侵袭,温度日较差增大等。大气的作用:
1.
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2.
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举例:氧气是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气体;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3.
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4.
水蒸气能成云致雨思考:你有没有去过黄山等著名山脉旅行,在爬山时,你越往高处爬,你会觉得越冷吗?为什么呢?回答:大气温度垂直分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点1:大气层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特点:1.
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2.
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想一想为什么?太阳辐射强)。3.
在0-12千米、55-8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4.
在12-55千米之间,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升高。1)思考:神舟七号和三位航天员从地面进入太空(远地点高度约340千米)的过程中,所经过的大气层的气温怎么变?回答:先下降,然后上升,再下降,最后上升。2)思考: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特点,说说哈勃望远镜(约600千米高空)的外面为什么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回答:因为在85千米以上的高空,大气的温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呈逐渐上升趋势。因而在600千米的高空,大气温度会较高,银白色的金属外壳可以反射热辐射,避免高温下外壳熔化。大气的分层:1)分层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2)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层序高度温度分布特点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
层外层0至17千米17至50千米50至80千米80至500千米500千米之外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随高度升高而升高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的过渡层1000千米以上,大气变得十分稀薄,密度很小。5000千米以外,大气已接近真空。3)各层大气的特征例题1.
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的
(
)A.
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B.
2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C.
3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D.
15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解析:此题考查大气层的基本概念。大气是指包围在地球表面并随地球旋转的空气层,它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答案:A例题2.
在85千米以上,
大气温度的变化是呈
(
)A.
迅速上升的趋势
B.
逐渐下降的趋势
C.
逐渐上升的趋势
D.
平稳的趋势解析:此题考查大气各层的温度变化特征。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答案:C例题3.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那存在的是(
)A.
火山喷发
B.
碧海蓝天
C.
狂风暴雨
D.
雷电交加解析:此题考查大气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上将没有天气变化,没有声音等。而火山爆发是由于地壳运动而产生的,仍将存在。答案:A例题4.
发射的“神舟七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宇航员将穿着宇航服走出飞船船舱,进行“太空行走”。根据太空环境,在下列功能中,①控制温度、湿度;②供给氧气;③控制气压、抗射线辐射;④收集雨水;⑤无线通讯;⑥与外界气体交换,宇航服应具备的是(
)A.
③④⑤⑥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解析:此题考查太空环境中宇航员需要的设备,在没有大气的情况下,宇航员需要控制温度、湿度;供给氧气;控制气压、抗射线辐射;无线通讯。答案:C例题5.
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各图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解析:此题考查大气各层的温度变化特征。答案:C例题6.
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之间的连线,正确的是
(
)
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电离层——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③臭氧层——反射无线电波
④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大气各层的特征答案:C知识点2:对流层对流层的特点1.
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2.
在两极和赤道地区的厚度不同。两极厚度约8千米,在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3.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4.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对流的形成: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上升,而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下降,形成了空气的对流。思考:想一想对流层的温度特点,对形成对流有利吗?
结论:对流层的温度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有利于对流的形成。所以,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和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拓宽思考:制冷空调应该怎样装?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冷藏室的上部?
回答:形成对流,达到制冷效果。还有空调、北方的暖气管。例题1.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大气质量的
(
)A.
1/2
B.
3/4
C.
2/5
D.
1/3解析:此题考查对流层的基本特点,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答案:B例题2.
云、雨、雪、雷电等复杂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
)A.
平流层
B.
对流层
C.
暖层
D.
外层解析: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和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答案:B例题3.
受对流运动的影响,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
)A.
下降
B.
上升
C.
水平
D.
静止解析:热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上升,而冷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下降,形成了空气的对流。答案:A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例题1.
下列不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
)A.
刮风
B.
下雨
C.
风化
D.
雷电解析: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而风化是一种物质变化过程。答案:C知识点3:大气压大气压的存在
1.
实验过程及现象:器材:一杯水(染成红色),一个空杯,一个胶头(或橡皮套),一根玻璃管(两端开口,粗细均匀,长20cm,内径约5~10mm均可)演示及分析过程:1)出示玻璃管,将空杯置于管的正下方,然后向管内倒水,可看到水从管底流出。2)左手拿管,并且用食指紧紧堵住玻璃管的下端,仍然向管内注入水,至满。提问:为什么水不会从下面流出?——因为管底被手指堵住了。由于管底被手指堵住,所以手指对管内的水产生向上的压强,支承住了水柱。思考:若此时将管倒拿,使其开口端朝下,水会不会流出?
3)左手拿管不变,同时用右手中指抵住玻璃管的上口,然后将管倒置,(倒置过程中,手指不要松开)。4)移开右手指,使下面的管口露出。这时可见红色水柱并没有流出来!
思考:虽然我们看不见管口有物堵住它,但管口附近是不是任何物体都没有呢?分析:有空气存在。在管口四周存在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看不见的大量空气,这些气体起到了手指的作用,堵住了管口。这说明了这些大气对管底的水面有向上的压强,支承着水柱。说明:因为此时管内的水只有下面受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大气压强的支承作用,所以很难流出,但如果同时有大气作用在管的上水面,那么上、下作用的气压相互抵消,水就会在重力作用下流出来。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确实存在。
2.
分析以下现象:①玻璃杯装满水用纸片挡住,倒立玻璃杯,纸片不脱落,说明向上有大气压.
②将剥了壳的熟鸡蛋塞住刚烧过酒精棉球的广口瓶口,很快鸡蛋就被压进广口瓶中,说明向下有大气压.
向左、向右也有大气压,例如:吸盘
小结:在气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倘若没有大气压强作用在液体的表面,各种液体就不可能被抽吸起来。从这个含义上讲,一切抽吸液体的过程,其实都是大气压强将液体“压”上来的过程。3.
马德堡半球实验实验现象:两个半球需用很大的力才能拉开结论:是大气的压力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地球周围的大气受到地球的吸引,即大气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大气对浸在其内的物体就有压力、压强。如果半球内为真空,那么要拉开半球需要的力约为7065牛。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说明大气压是很大的。例题1.
用嘴吸空的矿泉水瓶,瓶会变瘪,这是由于矿泉水瓶内的气压_________大气压。(填“高于”、“等于”或“低于”)解析:此题考查大气压存在的基本现象。用嘴吸空的矿泉水瓶,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低于大气压,则瓶变瘪。答案:低于例题2.
把杯子盛满水,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纸片盖住,用手按住纸片,将杯子倒过来,放开按住纸片的手发现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流不出来,这是因为
(
)A.
纸被水粘住了
B.
杯子对水有吸引力C.
地球对水的吸引力被纸挡住了
D.
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解析:此题考查大气压存在的现象。答案:D例题3.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
(
)A.
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易被倒出来B.
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C.
用抽气机抽出灯泡中的空气D.
医生提起针管里的活塞,使药液通过针头进入针管解析:倘若没有大气压强作用在液体的表面,各种液体就不可能被抽吸起来。一切抽吸液体的过程,其实都是大气压强将液体“压”上来的过程。答案:C知识点4:大气压的大小大气压的大小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
1.
空盒气压计上有两行刻度,一行以百帕为单位,一行以毫米汞柱为单位。
2.
水银气压计:大气压
( http: / / www.21cnjy.com )支持着玻璃管中的水银柱。当大气压发生变化的时候,水银柱的高度会发生变化。读出水银柱高度为多少毫米,大气压即为多少毫米汞柱。3.
比较两种气压计:空盒气压计的携带比较方便,而水银气压计的测量则比较精确。4.
大气压的变化:1)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解释:大气压的产生是由于大气有重力。2)大气压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解释: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而减小。5.大气压的大小: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1.01×105帕(760毫米汞柱)规定:这个大气压值称为标准大气压。思考:这么大的压强,我们为什么没有受压的感觉?解释:人对环境的适应,人的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例题1.
有关大气压的变化,下面哪句是错误的(
)A.
大气压的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B.
大气压的值跟天气有密切关系C.
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D.
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大气压的值不完全相同解析:此题考查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大气压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答案:C知识点5: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1.
实验探究气流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1)找一条薄纸带,捏住纸的一端,让纸自然下垂,当你用嘴朝水平方向吹气时,你会发现纸向上飘起2)找两张相同的薄纸,用手捏住两张纸的一端,让两张纸自然下垂,相距3-5厘米,并使两张纸保持平行。沿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时,两纸条反而向中间合拢。
3)思考:吹气时纸条为什么会向中间合拢呢?分析:肯定是纸条受到了力的作用,而且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方向是指向内侧。那么是什么物体施加给纸条力的作用呢?与纸条接触的只有空气。吹气前,两纸条互相平行,保持一定的间距,没有吸引和推斥,表明它们受到外侧和内侧的力互相平衡;吹气时,两纸条相互靠近。纸条外侧的气体压强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是纸条内侧的气体压强变小了。比较:吹气时与不吹气时有什么不同呢?说明:两纸条内侧的气体的流速较大。气体流速的改变,改变了气体的压强;而且是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2.
解释在火车站的站台上,人为什么要与行驶的列车保持适当距离?分析:行驶的火车和人之间的气流速度大,压强变小。人外侧的大气压大于火车和人之间的气压。这种情况下,会使人被大气压挤到火车前,这样非常危险。3.
把一支玻璃管插入水中,当用另一支玻璃管对着它的上端吹气时,有水从管口吹出。解释:玻璃管的上端气流速度大,压强小(小于大气压)。所以玻璃管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从管口出来。
知识点4: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1.
跟气体一样,液体的压强也会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1)实例:在1912年秋季的一天,当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轮之一“奥林匹克号”正在大海上航行,离它1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与它平行疾驶。突然,小军舰偏离了航道,一个劲地向“奥林匹克号”冲去,结果与“奥林匹克号”相撞。
2)分析:当两船彼此行行驶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船之间的水由于被挤在一起,流速要比外部大一些,压强就要比外部小一些。这样,水流的压力差将使两船相互“吸引”,外部压强较大的水就把两船挤在一起而发生碰撞事故。因此,同方向高速平行行驶的船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3)说明:气体和液体一样,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时都会流动,并且流动的规律也相同,因此人们将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关于流体有两个著名的定理:连续性定理和伯努利定理。4)补充:伯努利定理:流体在一个管道中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力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力大。流体的连续性定理:当流体连续不断而稳定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过一个粗细不等的管道时,由于管道中任何一部分的流体都不能中断或挤压起来,因此在同一时间内,流进任一切面的流体的质量和从另一切面流出的流体质量是相等的。5)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我们发现机翼的翼型不是平的,而是平凸型的。(图示)6)应用:①飞机机翼上升实验空气流到机翼前缘后,分成上下两股气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别沿机翼的上下表面流过,在机翼后缘又重新汇合向后流去。机翼的上表面凸起,使流速加快,压强减小;而机翼的下表面流速小,压强增大。于是在机翼的上下表面出现了压强差,就有了压力差,这成为飞机上升的动力。当升力大于飞机重力的时候,飞机就可以升空了。
②有的跑车在车的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如图所示),这主要是为了让跑车高速行驶时,车轮能更好地抓紧地面。
③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时,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一个针头?药液滴出后,瓶内的压强减少,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果瓶内的压强太小,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
插入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空气,使瓶内压强不至减小过低,保证药液持续滴出.
例题1.
当两船彼此行行驶时,两船之间内部的流速要比外部大一些,
两船内部的压强就要比外部
(
)A.
小一些
B.
一样
C.
大一些
D.
增大此题考查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液体的压强也会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减小,两船内部的压强就要比外部要小。答案:A例题2.
下图是两张纸的位置,两手分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抓在纸的A、B两处,使两纸相离10厘米左右,用嘴向两纸中间吹气,可以观察到两张纸将______(填“分开”或“合拢”),可以想像,吹气时,两纸中间气体的速度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两纸外侧气体的速度。
解析:两纸条内侧的气体的流速较大。气体流速的改变,改变了气体的压强;而且是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答案:合拢
大于重点突破重点一:
测量大气压强例1、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王欣同学进行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下实验,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S;将装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如图所示,用小勺轻轻向桶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落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挂钩、小桶和沙的总重力为G。(1)吸盘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___,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2)该方法所测大气压强数值往往比实际值小一些,你认为产生这一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于吸盘内是真空,因此只有外界大气压强作用在吸盘上,使其收到大气压对它向上的压力与塑料挂钩、小桶和沙对它向下的拉力相等。由p=F/S即可求出大气压的值。显然,在挤压吸盘排出里面的空气实际上是很不容易排尽的,那么只要有空气在里面,就会对吸盘有向下的压力,这样所加的沙的重力减少了,故测量结果偏小。答案:(1)G
G/S(2)吸盘的空气没有完全挤出(或吸盘的气密性不好;实验过程中有外部空气进入吸盘;吸盘脱离玻璃板前面积有所减小;其它合理答案也可)例2.(洋洋同学家的卫生间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道堵塞了,他爸爸利用吸盘很快就将下水道疏通了,如图16所示,为此他突然联想到所学过的大气压知识,于是,洋洋和瑞瑞同学合作利用吸盘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实验方案【方案设计】(1)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2)将吸盘四周沾上水,挤出里面的空气压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3)用力竖直往上拉吸盘柄,直到吸盘脱离地面,根据经验估测拉托吸盘所需拉力的大小(4)计算出当地大气压强【评估交流】洋洋同学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是
,操作过程规范,较方便地估测出了大气压强瑞瑞同学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存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等问题,尽管我嫩的操作规范,但估测的结果误差较大,洋洋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瑞瑞的意见,然后,他们继续一起探讨如何改进方案,尽量减少测量误差。根据洋洋和瑞瑞同学的实验记录及自我评估情况,请你回答,洋洋和瑞瑞测出的大气压强P=
(用字母表示);实验时洋洋同学将吸盘四周沾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要准确测量,应该利用课本中介绍的
进行测量。【答案】P=
吸盘内有空气
弹簧测力计不能准确测出拉力的大小
防止吸盘进入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托里拆利实验重点二:
高压锅例1: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提高烹煮食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度,缩短烹煮的时间,人们常常使用高压锅.高压锅的锅盖上有一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戴着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气体的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的气体就会冲出限压阀,气体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的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4厘米,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mm2,限压阀的质量为100克的高压锅,要用它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强为1.0×105帕,g取10N/kg,问:
(1)限压阀的重量是多少?
(2)高压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多少?
(3)商品质量检测部门检测,此高压锅内气体最大压强不能超过1.8×105帕,要使此高压锅继续使用,原来的限压阀还能用吗?若不能,应再配备一个质量为多大的限压阀?解:(1)限压阀的重量为:
G=mg=0
( http: / / www.21cnjy.com ).1kg×10N/kg=1N;
(2)高压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为:
P=P0+G\s=1.0×105Pa+1N\10 5m2=2×105Pa;(3)P限=P最大-P0=1.8×105Pa-1×105Pa=0.8×105Pa,
F限=P限s=0.8×105Pa×10-5m2=0.8N,
G=F限=0.8N,
m=G\g=0.8N\10=0.08kg=80g
例2: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欢迎.
(1)请问高压锅的设计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
(2)小明在有关媒体上看到了由于出气孔堵塞,致使高压锅爆炸的报道后,给厂家提出了一个增加易熔片(熔点较低的合金材料)的改进建议.现在生产的高压锅已普遍增加了含有易熔片的出气孔(如图1).试说明小明建议的物理道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
(3)小明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的直径为4mm,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80g.通过计算并对照图象(图2)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假若要把这种高压锅向西藏地区销售,你认为需要做哪方面的改进,如何改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1)根据题干中高压锅的信息图可知高压锅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设计中用到很多物理知识,比如:
可以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应用到了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锅内压力等于大气压力和限压阀的压力,应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计算锅内温度的时候,用到压强的计算;
增加易熔片是利用熔化的知识等等.
(2)高压锅一旦安全阀失效,锅内气压过大,锅内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易熔片的熔点时,再继续加热易熔片就会熔化,锅内气体便从放气孔喷出,使锅内气压减小,从而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3)根据题意得:锅内压强等于大气压加限压阀产生的压强,即Pa=mg/s=80×10ˉ kg×10N/kg÷3.14×2 ×10ˉ6
m =0.63×105Pa所以有:P=P0+Pa=1.01×105Pa+0.63×105Pa=1.64×105Pa由图象可得锅内最高温度大约为115℃
( http: / / www.21cnjy.com ).
若要把这种锅向西藏地区销售,由于西藏大气压较小,要使锅内最高温度仍为115℃,锅内外压强差变大,应适当提高锅的承压能力,并适当增加安全阀的质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1.
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的……………………………………………………(
)A.
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B.
2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C.
3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D.
15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答案:A2.
在85千米以上,大气温度的变化是呈………………………………………(
)A.
迅速上升的趋势
B.
逐渐下降的趋势
C.
逐渐上升的趋势
D.
平稳的趋势答案:C3.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大气质量的………………………………………………(
)A.
1/2
B.
3/4
C.
2/5
D.
1/3答案:B4.
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主要都发生在…………………………………(
)平流层
B.
暖层
C.
中间层
D.
对流层答案:D5.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那存在的是……………………………………………(
)火山喷发
B.
碧海蓝天
C.
狂风暴雨
D.
雷电交加答案:A6.
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气候的…………………………………………………(
)A.
阴转多云
B.
晴空万里
C.
烈日炎炎
D.
四季如春答案:D7.
奥托·格里克表演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实了…………………………(
)A.
空气的存在
B.
大气压的存在
C.
风的存在
D.
水汽的存在答案:B8.
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压的密度直接相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
)A.
越大
B.
一样
C.
越小
D.
越标准答案:C9.
当两船彼此行行驶时,两船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内部的流速要比外部大一些,
两船内部的压强就要比外部…………………………………………………………………………
(
)小一些
B.
一样
C.
大一些
D.
增大答案:A10.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2)如图10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
N。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10(3)如图11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 http: / / www.21cnjy.com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
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2分):①
;②
。答案:(1)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3)6.00
(4)0.9×105(5)①空气没有排尽
②注射器筒壁与活塞之间有摩擦(每条1分)11.为了估测大气压究竟有多大,某小组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根据课本中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在实验室合作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 将蘸水的塑料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板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
② 用弹簧测力计钩着吸盘挂钩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板面;
③ 记录刚刚拉脱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④ 再设法量出吸盘与水平板面的接触面积,然后算出大气压。
(1)将吸盘蘸水后再在光滑水平板面上,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原理上讲,本实验测算大气压的方法是否可行?答: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实验中所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5N,吸盘与水平板面的接触面积为10cm2,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们能否测算出大气压,为什么?(1标准大气压为1.0×105Pa)
(4)要估测出大气压,你认为本实验中对主要实验器材有什么要求?答案:(1)密封性更好
(2)可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
(3)100N;根据标准大气压算出的拉力远大于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故不可能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算出大气压。
(4)答题要点:要选用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或要选择面积(或直径)更小的吸盘
12.下面甲乙两图所示容器中都装有水,但图中都只画出了左边容器中的水面,请在图中把未画的水面的大致位置补画出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案:解: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左端、中间和右端的容器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水不流动时,液面就是相平的;
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向下流,中间一段管子比较粗,水流速度小,液体压强大,水柱高;右边管子比较细,水流速度大,液体压强小,水柱低.
故答图如下:
13.如图所示是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竖直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配有一个限压阀,当高压锅内的气体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放出一部分水蒸气,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2cm,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2,限压阀的质量为100g的高压锅,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Pa.问:
(1)此高压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是多少?
(2)经商品质量检测部门检测,此高压锅气体的最大压强不能超过1.8×105Pa,要使此高压锅能继续安全使用,原来的限压阀还能使用吗?若不能,应再配一个质量为多大的限压阀.
(g取10N/kg)解:(1)F=G=mg=0.1kg×10N/kg=1N,s=10mm2,=0.00001m2,P0=1×105Pa,
P1===1×105Pa.
P内=P0+P1=1×105Pa+1×105Pa=2×105Pa;
(2)P限=P最大-P0=1.8×105Pa-1×105Pa=0.8×105Pa,
F限=P限s=0.8×105Pa×0.00001m2=0.8N,
G=F限=0.8N,
m===0.08kg=80g.
答:(1)锅内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2×105Pa;
(2)不能,应该再配一个质量为80g的限压阀.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10分钟内)(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TR根据教案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总结进行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总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画思维导图、默想回忆、抢答形式等。教案中给到重难点/易错点等的总结条目。)1.
2.3.
( http: / / www.21cnjy.com )1.
包含预习下次课内容和复习本次课内容两部分;
2.
建议作业量不宜过多,最好控制在学生30分钟内能够完成;3.
每节课前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与讲解;本次课复习
1.地球上的
像一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衣一样保护着地球,我们随时都能感受
的存在,人呼吸着
,
、
等现象不断地发生。答案:大气
大气
空气
云
雨
2.
是大气的底层,它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
运动。答案:
对流层
对流3.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大气中随着高度上升气温逐渐下降的是
层和
层。答案:气温的垂直分布
对流
中间
4.
连线(将下列描写天气、气候的词语用线归类)①晴空万里
⑥终年高温②阴转多云
天气
⑦雷电交加③秋高气爽
气候
⑧冬暖夏凉④长冬无夏
⑨狂风暴雨⑤四季如春
⑩夏干冬雨答案:5.根据大气垂直分布的特点,填写下表:层
序高
度温度分布特点两极地区高度为
千米赤道增大到
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
流
层在
千米到
千米之间下冷上热,空气稳定在
千米到
千米之间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在
千米到
千米之间随高度增加上升很快外
层在
千米以上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答案:层
序高
度温度分布特点对流层两极地区高度为
8
千米赤道增大到
17—18
千米在
17
千米到
50
千米之间中间层在
50
千米到
80
千米之间暖层在
80
千米到
500
千米之间在
500
千米以上6.
如图,“豪克号”与“奥林匹克号”相撞的原因是
(
)
A.
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大,B.
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小C.
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小D.
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大答案:C7.
当外界气压较低时,液体的沸点也会降低,这时液体较容易沸腾。那么食物就更容易烧熟,这种说法对吗?答案:不对。因为虽然这时液体较容易沸腾,但由于液体的沸点较低,食物不能达到足够的温度所以较难被烧熟。8.
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_________帕,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答案:1.01×105
水银气压计
空盒气压计9.
用高压锅煮饭,既快速又节能,现代许多家庭都用高压锅煮饭。为了弄清其中原理:(1)有人将普通锅和高压锅在相同条件下(热源、锅的材料、质量以及水、食物均相同)进行了对比实验探究,结果如下:
初温
水开始沸腾
饭熟高压锅
20℃120℃(120℃)普通锅
20℃100℃(100℃)由此可知,高压锅煮饭快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答案:从开始烧水到水沸腾的时间用高压锅所花时间更长,“快捷”的原因是锅内气压大,使水的沸点提高,从而缩短了从水开始沸腾到饭熟这段时间下次课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