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同步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9-18 00:1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复习回顾
某中学同学得知,目前全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80亿,为探究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她绘制了一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见图1)。读图完成1~3题。
图1
1. 该图反映人口分布特征的指标是(  )
A. 人口数量 B. 人口密度
C. 人口增长率 D. 人口年龄结构
2. 从该同学所绘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
A. 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B. 澳大利亚东南部人口稀疏
C. 欧洲西部人口增长率高 D. 非洲北部人口增长率低
3. 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影响有(  )
①求职不再难 ②水井的变迁 ③不堪重负的地球 ④托不住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目前,全世界共有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图2为“世界上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图2
4. 图中③代表的国家是(  )
A. 俄罗斯 B. 加拿大
C. 中国 D. 美国
5.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图中通用英语的国家是(  )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③ D. ④⑤⑥
为了帮助记忆,小洋在“世界部分区域人种分布图”上绘制了宗教的符号(见图3),示意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完成6~7题。
图3
6. 该区域人种分布的特点是(  )
A. 黄色人种分布最广
B. 白色人种集中分布在西半球
C. 黑色人种比白色人种分布地区纬度低
D. 非洲没有白色人种
7. 世界三大宗教中(  )
A. 佛教主要分布在北亚
B. 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
C. 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非洲
D. 佛教是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见图4、图5。
图4 图5
(1) “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中国的《汉书·沟洫志》中记载:“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这说明聚落的组成主要包括________。结合图4中“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请你推测,古代的聚落分布地具有的特点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三点)。
(2) 聚落是人的居住地,是人类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集聚定居的场所。现在聚落分成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读图5说出两类聚落的差异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从房屋数量、道路特点等方面至少答出两点)。
材料二 图6示意某地地形模型,表1示意该地气候状况。
图6
表1
月份 1 2 3 4 5 6
月均温(℃) -4.7 -1.9 4.8 13.7 20.1 24.7
月降水量(毫米) 3 7 9 20 33 78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均温(℃) 26.1 24.9 19.9 12.8 3.8 -2.7
月降水量(毫米) 192 212 57 24 7 3
(3) 结合材料,分析图6中甲、乙、丙三处聚落,你认为乡村聚落景观保存最完整的是________。最容易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是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检测卷
一、 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意的。本部分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但又有一定的规律。读图1,完成1~2题。
甲 乙
图1
1. 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海拔地区的情况推断,世界上分布着最多人口的地形类型是(  )
A. 山地 B. 丘陵
C. 平原 D. 高原
2. 根据人口分布在不同纬度地区的情况推断,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是(  )
A.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B. 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C. 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 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用从当地便于取得的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图2为“四幅传统民居建筑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① ② ③ ④
图2
3. 图2所示景观中,主要分布在西亚与北非地区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②的建筑构造主要为了(  )
A. 保温、防寒
B. 防热风、防风沙
C. 通风、散热、防潮湿
D. 防蚊虫、防野兽
美国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其他均为外来移民及其后裔。图3为“世界人种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图3
5. 美国黑种人主要是(  )
A. 亚洲移民的后裔
B. 大洋洲移民的后裔
C. 非洲移民的后裔
D. 南美洲移民的后裔
6. 美国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属于(  )
A. 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黑色人种 D. 混血人种
全世界现存6 000多种语言。读图4,完成7~8题。
图4
7. 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 汉语 B. 英语
C. 阿拉伯语 D. 西班牙语
8. 读图可知(  )
A. 使用英语的国家或地区数量仅次于汉语
B. 使用汉语的国家只有中国
C. 阿拉伯语的使用广泛程度不及英语
D. 西班牙语的使用人数比日语少
图5为“亚、欧两大洲孔子学院(堂)分布图”。读图完成9~10题。
图5
9. 甲地区孔子学院分布较少,原因可能是(  )
A. 炎热干燥 B. 人口稀疏
C. 闭关锁国 D. 与我国文化相似
10. 传播汉文化,首先解决交流问题,乙地区孔子学院(堂)的工作人员需要了解(  )
A. 英语 B. 汉语
C. 法语 D. 阿拉伯语
二、 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题,共20分)
11. 图6为“人口密度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图6
(1) 从海陆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2) ①地区主要分布着________人种;②地区居民主要使用________(填语言)。
(3) ③地区人口稀少,其原因是什么?
(4) 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80亿。预计未来40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长将约占全球人口增长的97%。亚非拉地区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有哪些?(答出两条即可)
12. 读图7,完成下列问题。(7分)
图7
(1) 图示位置中,以黑色人种为主的是________(填字母),混血人种比例较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 图示位置中,以阿拉伯语为主要语言的是________(填字母)和________(填字母)。
(3) 伊斯兰教、基督教都起源于图中________(填字母)地区,佛教起源于图中________(填字母)地区,图中E地区人们大多信仰________教。
13.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图8示意某地区近30年的发展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A B C
图8  图9 
(1) 图8从A到C的过程反映了城市发展变化的一般历程,即村庄→________→城市。
(2) 下列关于城市与乡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度低
B. 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相对密集
C. 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多
D. 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
(3) (双选)乡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给城市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A. 增加了教育、医疗等机构的压力
B. 扩大了城市的消费市场
C. 服务业人员增加,方便城市居民生活
D. 环境污染加剧
(4) 图9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b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5) 图9的四个聚落中,比较有可能发展成城市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第四章复习回顾
1. B 2. A 3. C 4. C 5. B 6. C 7. B
8. (1) 住宅(房屋) 靠近水源;能长草;附近有猎物;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等 (2) 城镇 乡村 城镇房屋数量多,质量高,乡村房屋数量少,质量低;城镇道路宽大密集,乡村道路等级低,密度小等 (3) 丙 甲 地形平坦;靠近水源;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等
第四章检测卷
1. C 2. B 3. D 4. C 5. C 6. B 7. A 8. C 9. B 10. D
11. (1) 沿海地区 (2) 白色 英语 (3) ③地区为非洲撒哈拉沙漠,气候极为干旱,不适合人类生存。
(4) 就业困难;粮食短缺;社会负担加重;环境污染等。(任答两点即可)
12. (1) C B (2) D H (3) H G 基督
13. (1) 集镇 (2) C (3) BC (4) 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坦开阔;土壤肥沃;交通便利 (5) b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