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 天气与天气预报
天气
1 概念: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2 特点:多变。
3 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等。
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1 天气预报
(1) 概念: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所作的预报。
(2) 内容: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
(3) 卫星云图
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2 常用天气符号(表示天气状况)
【拓展】天气与气候
1 气候的概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2 气候的特点:相对稳定。
3 天气与气候的区分
(1) 根据时间长短判断:如果一出现“今天”“明天”“夜”“未来几天”等短时段的时间限制词,则可以判断是天气;如果出现了“全年”“冬”“夏”“四季”等长时段的时间限制词,则可以判断是气候。
(2) 根据语境:如“晴转多云”“狂风暴雨”等都是在短时段内发生的天气状况,应判断描述的是天气。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气温和降水是最受关注的气候要素。
气温
1 概念: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2 影响: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3 测定:百叶箱或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约1.5米的阴影处来测量。
4 其他相关概念
(1) 日平均气温: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测量气温,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2) 年平均气温:全年各日的日平均气温的算术平均值。实际上,年平均温度常用月平均气温来计算。
世界气温的分布
1 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的阅读
(1) 看不同等温线的数值。数值越大,温度越高,反之则温度越低。
(2) 看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越密,说明区域内温度差异越大。
(3) 看等温线的走向。从全球来看,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2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1)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2) 一般来说,高纬度气温低,低纬度气温高。如赤道地区气温高,两极地区气温低。
★世界年平均气温大于20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南极洲。
3 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绝大部分陆地一年中最冷月与最热月平均气温的分布情况。
7月全球最热地区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
降水
1 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
2 形成条件
(1) 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2) 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
3 主要类型
分类依据: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
(1) 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2) 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3) 锋面雨: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4 降水量:一段时间内,雨水(或融化后的固体降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所积聚起来的水层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世界降水的分布
1 特点:很不均衡。
2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1)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 特殊地点
(1) “雨极”:印度乞拉朋齐。
(2) “干极”:南美洲阿塔卡马沙漠。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1 常用表示方法: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
2 最常见的气候资料坐标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3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4 绘制气候坐标图
(1)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先描点,再连成平滑曲线。
(2) 逐月降水量图:通常用柱状图表示。
5 分析气候坐标图
(1) 找出最高、最低月平均气温,计算气温年较差。
(2) 估算年降水量。
(3) 说出气温和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通过影响太阳辐射的变化,从而对各地气候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纬度位置与气候
1 太阳辐射差异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越来越小,一定面积的地表所吸收的太阳辐射也逐渐减少。
2 太阳辐射与气温的关系
地表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多,气温越高;反之则气温越低。
3 五带——热带、北(南)温带、北(南)寒带
(1) 根本原因: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成一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2) 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3) 五带的差异
典型气候现象: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
海陆分布与气候
1 海陆分布与气温
(1) 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在冬季,陆地上气温低些,海洋上气温高些。
(2) 一般来说,一年中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7月月平均气温最高,1月月平均气温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2 沿海地区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降水多,受来自陆地干燥气流影响的地区降水少;内陆地区降水少。
典型气候现象: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
地形地势与气候
1 地形与气候
(1) 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阴坡和阳坡的温度、湿度状况差异显著,自然景观也随之明显不同。
(2) 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山脉两侧的水分、气温状况也会产生差异。(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典型气候现象: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而东侧降水稀少。
2 地势与气候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
典型气候现象: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人类活动与气候(主要指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 改善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2 导致局部地区气候恶化。如过度砍伐森林等。
3 城市热岛效应
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中心城区的气温往往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4 全球性环境问题
(1) 全球气候变暖(南北极地区的冰雪在快速消融)
近几十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发生。
(2) 臭氧层破坏
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健康。
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划分依据:综合各地气温和降水特点,将气候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15 ℃以上
气候类型 图示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特点 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 马来群岛 全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 热带雨林“地球之肺”
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终年高温,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匀 热带草原的干、湿季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气温终年较高,长夏无冬,旱、雨季明显 热带季雨林
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和大陆西岸地区 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 全年炎热干燥,降水极少 热带荒漠
亚热带气候类型
温带的较低纬度部分,既不像热带那样炎热,也不像温带其他部分那样有较长的冬季,非常适宜人类的生存,被单独划分出来,称为亚热带。
气候类型 图示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特点 景观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的大陆东岸地区(亚欧大陆温带地区东部的1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以南的地区) 亚热带的大陆东岸地区 一年内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最冷月平均温度在0 ℃以上,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四季常绿,叶片宽大
地中海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周 边地区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片较小,表面有“蜡质层”
温带气候类型
温带的气候类型也主要分布在北温带。
气候类型 图示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特点 景观
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东部的1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以北的地区 我国华北、东北地区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 欧洲西部、北美西北部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北美西北部的温带雨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世界上分布最广泛)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我国内陆地区,如新疆、内蒙古等 冬冷夏热,降水少,温差大 温带森林、温带森林草原、温带草原、温带半荒漠和温带荒漠(降水由多变少);亚寒带针叶林(纬度高)
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及图示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特点 景观
(寒带) 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 长冬无夏,只有短暂的暖季 暖季,地表会生长出苔藓和地衣等植物,间或有一些低矮耐寒的灌木丛
(寒带) 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和北极地区其他岛屿 南极洲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几乎没有植物
高原山 地气候 —— 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 青藏高原 —— 垂直变化明显
【拓展】气候类型的判断
(1) 以温定半球
最热月在7、8月为北半球,在1、2月为南半球。
(2) 以温定带
气温 气候类型
最冷月均温>15 ℃ 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 ℃ 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0 ℃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最热月均温<10 ℃ 寒带气候
(3) 以水定型
降水类型 气候类型
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夏雨型 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寒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看云识天气
1 体会云与天气的关系
2 认识云的基本形态
(1) 按形态分类
①积云:个体明显,轮廓分明,顶部凸起,底部较平,形状像“馒头”。
②层云:云块较大,在厚薄、形状上有很大差异,有的成条,有的成片,有的成团。常呈灰白色或灰色,云块常呈行或呈波状排列。
③卷云:具有纤维状结构,常呈白色,无暗影,有毛丝般的光泽,多呈丝条状、片状、羽毛状、钩状、团状等。
(2) 按所处高度分为高云、中云和低云。
3 看云识天气
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1) 钩卷云——预示阴雨天气来临。
(2) 卷积云——代表晴朗天气。
(3) 积雨云——代表大雨、强风、雷鸣或闪电要到来。
(4) 雨层云——预示大雨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