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5.去外婆家
二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一课时
走进 “外婆家”,初识美好
《摇摇船》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夸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
还有饼儿还有糕。
儿歌导入
5.去外婆家
pó
波+女=婆
童年就像一幅五彩的画,画里总有一个让我们心心念念的地方。有的同学爱去热闹的公园,有的爱去静谧的图书馆,有的想……
看图说一说:外婆家有什么
有……
有……
还有……
朗读要求
1.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2.读通句子,读好停顿。
3.标出自然段
外婆 时候 乐趣 舅舅
或者 留一份 喂水 逃走 小曲
衣服 香气扑鼻
pó
shí hou
jiù jiu
huò zhě
wèi
liú
fèn
táo
qǔ
qù
yī fu
pū bí
口
畏
喂
喂养
加一加
亻+分=份
波+女=婆
粉
米
亻
份
报
扌
月
服
份
服
逃
跳
辶
逃
月份
衣服
逃跑
换一换
看看这些字,你有什么发现?
喂 逃 扑
都是动词
“喂”是口字旁,和嘴巴有关;
“逃”是走之底,和脚有关;
“扑”是提手旁,和手有关。
分类识字
曲
唱支小曲
本义是“弯曲”,与“直”相对,音qū。又有“乐曲”义,音qǔ,是由宛转成章的意思发展而来的。
qǔ
字理识字
写字指导
上窄下宽。“心”卧钩呈月牙形,三点间距大致相等,点画位置恰当。
“夕”略偏左上,“口”略偏右下。“夕”的“フ”横短撇长,撇过田字格中心。“口”主体居右下格。
上宽下窄。“禾”上撇短平,撇捺舒展,对称。“日”稍小,上下等宽,横画均匀。
上窄下宽。“玉”第一横在横中线上侧;第三横较长,二、三横之间距离略开,为点留位。
宝
总
名
香
独体字。框形上宽下窄,大小适中,横向笔画、竖向笔画排布均匀,中间两竖左短右长。
左窄右宽。“纟”撇向笔画平行。“合”撇捺左右舒展,横画宜短,“口”上宽下窄。
左窄右宽。三点水首笔右点,次点略靠左。“舌”字首笔平撇较短,口字两竖内收,字形略小。
会写字
玩
活
给
曲
些
读词语
外婆 宝贝 留下 总是 曲线 名字 许多 香气
创意造句:选择 2 - 3 个词语说一句话。
如 “外婆总给我讲有趣的故事,她的声音里好像有香气。”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考:在课文中,都出现了哪些人物?
3.说说每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整体感知,梳理内容
去外婆家
小时候,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去外婆家。
外婆的家在山脚下。山上山下宝贝多,有吃的,有玩的,还有看的。
有时候舅舅从山上干活回来,会带一些山楂、柿子或毛栗子,外婆总要给我留一份。
天气好的时候,在屋后的山上玩,会看到一只只小山雀在林间欢快地蹦来跳去,它们是我最喜欢的宝贝。外婆告诉我,从小喂大的山雀不会逃,唧唧一叫,就飞到你手上,唱支小曲给你听。
每到春天,外婆家屋后的山上,开满了姹紫嫣红的杜鹃花,还有许许多多说不出名字的野花。舅妈出门,采几朵野花戴在头上,或者别在衣服上,走起路来香气扑鼻。
外婆家真有趣!
1
2
3
4
5
6
主要人物
去外婆家
小时候,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去外婆家。
外婆的家在山脚下。山上山下宝贝多,有吃的,有玩的,还有看的。
有时候舅舅从山上干活回来,会带一些山楂、柿子或毛栗子,外婆总要给我留一份。
天气好的时候,在屋后的山上玩,会看到一只只小山雀在林间欢快地蹦来跳去,它们是我最喜欢的宝贝。外婆告诉我,从小喂大的山雀不会逃,唧唧一叫,就飞到你手上,唱支小曲给你听。
每到春天,外婆家屋后的山上,开满了姹紫嫣红的杜鹃花,还有许许多多说不出名字的野花。舅妈出门,采几朵野花戴在头上,或者别在衣服上,走起路来香气扑鼻。
外婆家真有趣!
1
2
3
4
5
6
去外婆家充满乐趣。
外婆家宝贝多,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
感叹外婆家真有趣。
总
分
总
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
1 小时候,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去外婆家。
读轻声
指使人感到快乐的趣味。这里说的是去外婆家让“我”感到很快乐。
6 外婆家真有趣!
指有兴趣、有趣味。
第1段和第6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首尾呼应,写出了外婆家的“趣”。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引导学生概括:
小时候,“我” 最爱去外婆家,因为外婆家有很多 “宝贝”,有吃的、玩的、看的,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我” 觉得外婆家真有趣。
深入提问:“外婆家的‘宝贝’具体有哪些?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来,用横线画一画。” 学生圈画后交流,教师梳理:
吃的
吃的:山楂、柿子、毛栗子(舅舅带回来,外婆留一份);
玩的
玩的/ 看的:屋后山上的野鸡、山雀;
花
花:春天姹紫嫣红的杜鹃花、说不出名字的野花。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朋友,也初步了解了外婆家的‘宝贝’。下节课,我们将深入外婆家,去感受那些‘宝贝’有多有趣,作者是怎么把它们写得让人心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