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5.去外婆家 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2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认识“婆、候”等14个生字,会写“宝、活”等9个生字,会写“宝贝、干活”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说一说外婆家带给“我”哪些乐趣,从细节描写中感受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 4.能和同学交流类似的经历,感受亲情的温暖。
学习 重难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外婆家带给“我”哪些乐趣。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和亲情的。
学情分析 本文的语文学习要素之一是读好长句子,经过一年级的积累和训练,断句的能力在逐步提升。 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有趣的“句子拉拉面”的方式,把句式由短变得越来越长,让孩子们从读好短句子到断好长句子。其二是说话写话的训练,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学生一起说一说,写一写,看到天上的彩虹,“我想为家人做哪些事情。”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教学过程
本课聚焦“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以“外婆家的温暖之旅”为线索,分2课时展开,强化识字方法、语句品析与师生互动,适配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
第二课时:品读 “有趣”,读写联动
任务一:复习导入,唤醒记忆(3 分钟)
1.“词语闯关” 游戏:教师快速出示词语卡片(外婆、宝贝、留下、总是、曲线、名字、许多、香气),学生开火车认读,巩固生字词。
2.回顾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外婆家有很多‘宝贝’,这节课,我们要像小侦探一样,去发现这些‘宝贝’背后的有趣故事,学习作者的表达妙招。”
任务二:品读语言,感悟 “有趣”(20 分钟)
(一)品 “物产丰富,饱含关爱”
1.出示句子:“有时候舅舅从山上干活回来,会带一些山楂、柿子或毛栗子,外婆总要给我留一份。”
2.朗读感悟:请学生个别读、齐读,思考:“从‘总要’这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外婆每次都给 “我” 留一份,体现了外婆对 “我” 的疼爱与牵挂。)
3.角色体验:邀请学生上台扮演 “外婆”,拿着 “山楂(道具)”,用关爱的语气对 “我” 说一句话(如 “乖孩子,快来吃舅舅带的山楂,可甜啦!”),其他学生评价 “外婆” 的语气是否充满爱。
(二)品 “玩耍有趣,充满生机”
1.出示句子:“天气好的时候,在屋后的山上玩,会看到一只只漂亮的野鸡…… 从小小的山雀不会逃,唧唧一叫,就飞到你手上,看着画儿似的你。”
2.想象画面:教师配乐(轻柔的鸟鸣声),请学生闭眼想象句子描绘的场景,然后分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分享:“我看到山雀扑棱着翅膀飞到手上,听到‘唧唧’的叫声,觉得很惊喜。”)
3.朗读指导:带着惊喜、喜爱的语气朗读,“唧唧一叫” 读得轻快活泼,“画儿似的你” 读得轻柔、充满诗意,感受场景的灵动。
4.互动表演:两人一组,一人扮演 “山雀”(用手势模仿飞鸟),一人扮演 “我”,演绎 “山雀飞到手上,看‘我’像画” 的场景,体会童趣。
(三)品 “春景绚丽,洋溢童趣”
1.出示句子:“每到春天,外婆家屋后的山上,开满了姹紫嫣红的杜鹃花,还有许许多多说不出名字的野花。舅妈出门,采几朵野花戴在头上,或者别在衣服上,走起路来香气扑鼻。”
2.赏析词语:“姹紫嫣红” 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见过的 “姹紫嫣红” 的场景(如 “花园里红的、紫的、粉的花一起开,特别美”),体会春天花的艳丽。
3.动作体验:请 2 - 3 名学生上台,模仿 “戴野花在头上”“别野花在衣服上” 的动作,其他学生观察并评价:“这样的舅妈,像不像花仙子?” 感受人与花互动的童趣。
4.朗读比赛:将学生分成 3 组,每组朗读这部分内容,评选 “最有画面感小组”,教师点评:“第二组把‘香气扑鼻’读得慢悠悠的,好像香气真的飘到我们鼻子里了!”
任务三、读写联动,迁移表达(15 分钟)
(一)仿 “列举式” 句式,丰富表达
1.回顾课文句式:“山上山下宝贝多,有吃的,有玩的,还有看的。” 明确 “有…… 有…… 还有……” 的列举作用(清晰展现事物的丰富)。
2.仿写训练:
情境 1:“游乐园里真好玩,有______,有______,还有______。”
(示例:“刺激的过山车,好玩的旋转木马,有趣的碰碰车”)
情境 2:“秋天的果园里,有______,有______,还有______。”
(示例:“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紫莹莹的葡萄”)
3.学生写句子后,同桌互评(句式是否正确,列举是否合理),然后全班展示 3 - 4 例,教师点评:“你列举的游乐园项目很典型,大家一下子就感受到热闹啦!”
(二)学 “细节描写”,让场景鲜活
回顾 “山雀飞到手上” 的细节:通过 “唧唧一叫”(声音)、“飞到你手上”(动作)、“画儿似的你”(想象),让场景充满画面感。
写作任务:选择童年里一个熟悉的场景(如 “喂小区的流浪猫”“在爷爷的菜园摘菜”),写一段话,用上动作、声音或想象的描写,让场景更生动。
示例引导:“我蹲在小区的草坪上,拿出猫粮。流浪猫‘喵呜’叫着跑过来,用脑袋轻轻蹭我的手,然后低头‘咔嚓咔嚓’地吃起来,圆溜溜的眼睛还时不时看看我,好像在说‘真好吃,谢谢你’。”
学生练写(限时 8 分钟),教师巡视指导(如 “这里可以加个小猫的动作,让它更可爱”)。选取 2 篇有代表性的片段全班点评,肯定细节描写(如 “‘蹭’这个动作写得好,能看出猫和你的亲近”),提出改进建议(如 “要是加上你当时的心情,会更棒”)。
任务四:迁移拓展,延伸生活(7 分钟)
1.交流分享:“同学们,你们童年里一定也有像‘外婆家’这样的‘美好去处’,比如奶奶家的小院、学校的植物园、村头的小溪。请用几句话说说它为什么吸引你,尽量用上今天学的表达方法。”(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如果能说说你在那里做了什么有趣的事,就更生动啦!”)
2.拓展作业:
(1)把课堂上写的 “美好去处” 片段修改完善,写成一篇短作文。
(2)周末去自己的 “美好去处”,拍一张照片,配上一段文字描述,下节课在班级 “美好去处分享会” 上展示。
课堂小结(2 分钟)
“这节课我们透过文字,感受到了外婆家的‘有趣’与温暖,还学习了用‘列举式’‘细节描写’让表达更生动的方法。希望大家带着这些方法,去发现、记录生活中更多的美好瞬间!”
板书设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