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汇编】期中核心考点专项训练:基础知识综合-2025-2026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真题汇编】期中核心考点专项训练:基础知识综合-2025-2026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8 07:2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真题汇编】期中核心考点专项训练:基础知识综合-2025-2026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24-25七年级上·山东济宁·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逝者如斯,转眼间,期中考试已至,我想对你们说,这是我们展示自己渊bó( )知识的舞台,也是我们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抬头看天空,一霎间,云xiāo( )中的阳光洒落下来,温暖而和蔼,如同知识的光芒,照耀着我们求知的道路。在知识的海洋里, ,每一份努力都将汇聚成 浩miǎo( )的力量。不要忘记那些隐蔽在书本中的知识,它们或许难以察觉,但却是我们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就像雕镂精美的艺术品,需要细心雕琢,才能绽放光彩。
考试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冷静,不被紧张情绪所吞shì( )。相信自己的实力,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每一道题目。记住,知识就是力量,而我们正是拥有这份力量的人。最后,愿同学们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无论结果如何,都要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因为这将是我们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
1.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霎(chà)绽(dìng)镂(lóu) B.霎(shà)绽(zhàn)镂(lòu)
C.霎(shà)绽(zhàn)镂(lóu) D.霎(chà)绽(dìng)镂(lòu)
2.根据拼音写出括号里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渊博 云宵 浩淼 吞噬 B.渊搏 云宵 浩渺 吞逝
C.渊搏 云霄 浩淼 吞逝 D.渊博 云霄 浩渺 吞噬
3.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一直在探索,在学习,在收获 B.我们一直在收获,在探索,在学习
C.我们一直在学习,在收获,在探索 D.我们一直在探索,在收获,在学习
(24-25七年级上·山东德州·期中)时光宝盒开启“美妙文字”之旅,同学们纷纷写下自己的感悟,请你完成任务。
踏上七年级的语文阅读之旅,我们被一篇篇(A)文质兼美的诗文熏陶、感染。在朱自清的春天里,我们欣赏(B)衰草连天的盎然春意;在史铁生《秋天的怀念》里,我们感受母子(1)jué别后永存的深情母爱;在莫怀戚的《散步》中,我们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经典著作(2)《论语》中,我们学习古代圣贤(C)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D)在人迹罕至的百草园,我们走进鲁迅无忧无虑的梦幻童年……语文是一座色彩缤纷的花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是一座巍峨耸立的灯塔。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开阔了眼界,陶冶了知识,丰富了情操。同学们,去阅读吧,去感受文字的魅力吧!
4.阅读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jué( )别 (2)论( )语
5.语段中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文质兼美 B.衰草连天 C.安贫乐道 D.人迹罕至
6.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建议。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开阔了眼界,陶冶了知识,丰富了情操。
我的修改意见:
7.仿照前后两个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
语文是一座色彩缤纷的花园,(1) ,(2) ,语文是一座巍峨耸立的灯塔。
8.(24-25七年级上·福建三明·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金秋十月,喜逢祖国七十五周年华诞。神州大地喜看稻菽千重浪,静 ① (mì)广袤的沃野上,金黄色的稻浪 ② (zhù)蓄着丰收的喜悦,成群的牛羊欢快奔跑,万里河山披锦绣,神州大地回荡着和谐奋进的乐章。
祖国啊,是你,( )开改革开放的壮美画卷,( )了束缚着生产力发展的绳索,( )了广大民众冲天的干劲和昂扬的斗志,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最美乡村蓝天碧水;科学发展的光芒,( )了贫困和愚 ③ (mèi)的阴影,人们从“站起来”到“强起来”再到“富起来”,激烈地从心底唱出“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1)依据拼音,依次写出正确的汉字。
① ② ③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铺展 焕发 冲破 驱散 B.铺展 冲破 驱散 焕发
C.铺展 冲破 焕发 驱散 D.铺展 焕发 驱散 冲破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从“站起来”到“强起来”再到“富起来”,激动地从心底唱出“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B.人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激烈地从心底唱出“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C.人们从“站起来”到“强起来”再到“富起来”,激烈地从心底唱出“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D.人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激动地从心底唱出“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9.(24-25七年级上·福建龙岩·期中)小语写了一段随笔,抒写自己的交友感悟,请你帮他补充或订正。
①当我们感到迷茫的时候,朋友就像是一盏明灯,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当我们感到孤单无助的时候,朋友会给予我们温暖的慰藉。那些曾经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一幅幅画卷,让人( )。友情,如同清晨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①__________,宁静美好。它照亮了我们的世界,只要风雨如磐,也能找到希望的曙光。
②友情,如同独特的酒,需要酝②_______(niàng)珍藏,愈久弥香。我们同喜乐,共悲伤,这些( )的记忆,被我们深深贮蓄在心中。当我们找到了( )的朋友,还需要用心经营,方能“友谊天长地久”。让我们抖(sǒu)③________精神,不断完善自我,为友谊注入新的活力。
(1)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拼音或汉字。
① ② ③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 )
A.心满意足 患难与共 志同道合
B.心满意足 同甘共苦 物以类聚
C.心旷神怡 患难与共 物以类聚
D.心旷神怡 同甘共苦 志同道合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
A.只要风雨如磐,就能找到希望的曙光。
B.只有风雨如磐,就能找到希望的曙光。
C.即使风雨如磐,也能找到希望的曙光。
D.只有风雨如磐,才能找到希望的曙光。
(24-25七年级上·山东济南·期中)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座城盈满书香,便会显现出光彩照人的气质。泉水澄清,荷香沁脾,济南是咄咄逼人的泉城;文脉悠长,书香萦绕,济南也是名副其实的书城。①这里,不仅独具人文之美,更具自然之美。泉脉与文脉相映成趣。②历代文人雅士题咏济南的诗文超过两万首以上。一代大儒周永年在这里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馆藏书籍汗牛充栋,供人免费抄阅,“与天下万世共读之”的谆谆教诲流传至今。书多,爱读书的人更多。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公布结果显示:③在全国“最爱看书城市”评选中,济南位居36个大中城市之首。以书筑城,以城圆梦。④2023年,济南第三次承办全国书博会,成为万众瞩目的阅读盛会。
四季济南,气象万千。最美的当属秋天,到人迹罕至的南部山区走一走,沉浸在荒野中;城市里到处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济南的郊外别有一番情趣。
10.文段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脾(qìn) B.萦绕
C.谆谆教诲(dūn) D.人头攒动(cuán)
11.上面文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咄咄逼人 B.气象万千 C.人迹罕至 D.人声鼎沸
12.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4-25七年级上·云南红河·期中)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群众的智慧是 的。在壮阔的改革进程中,认识上的突破和实践中的创造积累,都源于人民群众的拼搏奋斗和聪明才智。我们不能对改革莫不关心,也不能用狭隘(ài) 的目光,去丈量长远的发展。进一步 改革,要 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积极投身者要予以慰勉,对怂 (cóng)恿不良行为者要加以惩戒。
当前,更多的人参与到改革的浪潮中,形成合力推动改革向目标迈进。心态常常影响状态和成效,在改革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不能有拈(niān) 轻怕重,不能让懒惰腐蚀了我们的灵魂,更不能像懦夫一样蜷(quán)伏,要鼓足精气神,拿出“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决心, 消极心态,确实做到知责、担责、履责,以求更好的发展。
13.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隘 (ài) B.怂(cóng) C.拈 (niān) D.蜷(quán)
14.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莫不关心 B.慰勉 C.惩戒 D.懒惰
15.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高明 升华 激发 抛弃
B.高明 深化 鼓励 抛弃
C.无穷 升华 鼓励 摒弃
D.无穷 深化 激发 摒弃
16.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改革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有拈轻怕重思想
B.在改革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怎能不拈轻怕重
C.在改革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不能有拈轻怕重思想
D.在改革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不拈轻怕重思想
(24-25七年级上·吉林·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初中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在微露的晨曦中悄然而至,在绽放的晚霞里飘然归去。我们在希望的早晨里遨游书海,闻着文字间流淌着的水墨香,吟唱婉转的曲子,时而【A】在碧绿的菜qí,时而流连于深邃的天空。心灵如清泉般澄澈,酝酿青春最芳香的情感,不断追寻灵魂深处的梦想。经过时光的洗礼,使我们在课本里茁壮成长。
17.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菜qí( ) ②澄澈( )
18.填入文中A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徘徊 B.徜徉 C.逗留 D.停留
19.与词语“悄然而至”中“至”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至今 B.至宝 C.至少 D.至交
20.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把修改好的句子写在下面。
21.(24-25七年级上·福建福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亲近自然,徜 ① 徉其中,你会感动于自然,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通过前三单元的学习,使我们远离喧嚣的人群,到大自然中去!
千千世界丰富而深沉,在大自然的垂爱中,我们见证了太多美好。进入绚烂的春天,我们看见初春田野上一家人以温情化解分qí ② ;漫步秋天的北海,我们感动于史铁生在那片烂漫的菊花中领悟生命的真谛;走进温晴的冬天,我们体会济南人心中有了着 ③ 落的幸福……走过四季,走进自然,我们领略叫天子(云雀)从草间直窜云霄的身影,体悟童真的美好;观察雨中荫bì ④ 红莲的荷叶,我们深感母爱的细腻伟大……凡此种种,都会让你由衷地感慨生命之美好。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正楷或行楷)。
①徜徉( ) ②分qí( ) ③着落( ) ④荫bì( )
(2)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2.(24-25七年级上·河北沧州·期中)下面是主持人小语写的一段开场白,请根据要求帮助他完善内容。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每个人都有好朋友。朋友是在你迷茫时,变成智慧精灵,飘然lì lín人间,让你①____________的人;是伤心时,为你zhē bì风雨的人;是疲倦不堪时,抚平你心绪的人;是你因难题而②____________时,毫不吝啬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交一位益友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与之前③____________。与朋友携手前行,方能遇见④____________的风景。同学们,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朋友呢?欢迎发表拙见。
(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lì lín( ) zhē bì( ) 心绪( ) 吝啬( )
(2)请你结合语境,将正确的选项写在①—④后面的横线上。?
A.一筹莫展 B.美不胜收 C.截然不同 D.恍然大悟
(3)上文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4-25七年级上·湖南常德·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载着希望,乘着梦想,打开我们的语文课本,我们【甲】在名家名篇描绘的令人【乙】的四季美景之中:当花枝招展的春姑娘莅( )临人间,空气中酝酿出了让人心旷神怡的春的气息,绿茵茵的田野刚展露出生命的鲜嫩甜美;热烈粗犷( )的夏雨便已迫不及待地从天空瓢泼而下,浇灌着丰ráo( )的大地,扫除着炙热的暑气;天地间开始变得净美而开阔,金黄色的秋阳显得那么端庄与沉静,各种秋花秋草在风中摇曳着【丙】的情思;随着冷liè( )的北风的到来,轻盈的雪花也飘然而至,为【丁】的山林带来冬的妙曼,为热闹喧嚣的城市挥洒着诗意……由于如此美妙的世间景致,让我们好好珍藏在心底。
23.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4.依次填入语段中甲、乙、丙、丁四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徜徉 目不暇接 悠远 人迹罕至
B.徜徉 眼花缭乱 幽远 鸦雀无声
C.徘徊 目不暇接 幽远 人迹罕至
D.徘徊 眼花缭乱 悠远 鸦雀无声
2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
A.去掉“在心底”。 B.将“美妙”改为“美好”。
C.去掉“由于”。 D.将“珍藏”改为“珍惜”。
《【真题汇编】期中核心考点专项训练:基础知识综合-2025-2026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参考答案
1.B 2.D 3.A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
一霎间:yī shà jiān,非常短暂的一瞬间,形容时间极短。
绽放:zhàn fàng,(花朵)开放。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笑容、心情等变得开朗、愉快。
雕镂:diāo lòu,在金属、玉石、骨头或其他材料上雕刻出图案或文字。
故选B。
2.本题考查字形。
渊博:yuān bó,指学识深厚广博,通常用于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或多个领域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知识面。
云霄:yún xiāo,指高空中的云气或云层,也常用来比喻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浩渺:hào miǎo,形容水面辽阔无边,也用来形容事物广阔无边、模糊不清的样子。
吞噬:tūn shì,指吞并、消灭或吃掉某物。在生物学中,吞噬可以指细胞通过特定方式摄取大分子物质或颗粒的过程;在文学或比喻中,吞噬则常被用来形容某种力量或势力对弱小事物的摧毁或消灭。
故选D。
3.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语境描述的是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进行的活动。按照逻辑顺序是先探索未知,然后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最终收获知识和成果。这符合学习和成长的一般过程,也符合语境中描述的学生在知识海洋里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场景。
故选A。
4. 诀 lún 5.B 6.“陶冶”和“丰富”调换位置 7. 示例:语文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 语文是一幅意境深远的画卷
【解析】4.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诀别(jué bié):指再无会期的离别;死别。
论语(lún 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
5.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文质兼美:指一个作品或事物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达到了完美的和谐统一。本句用来形容课本中诗文优美,运用正确;
B.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荒凉的样子。本句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对象误用,运用错误;
C.安贫乐道:安于贫困的生活,乐于求立身处世的大道。指人品清高,超然世外,不为富贵名利所动心。本句用来形容古代圣贤清高的品格,运用正确;
D.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很少有人来。本句用来形容百草园中少有人至,运用正确;
故选B。
6.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陶冶了知识,丰富了情操”词语搭配错误,可将“陶冶”和“丰富”调换位置。变成: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
7.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横线前后的句子“语文是一座色彩缤纷的花园”“语文是一座巍峨耸立的灯塔”采用了“语文是……”的比喻句式,形象地描述了语文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要被补充的句子应该继续沿用这种句式,通过比喻来展现语文的其他特点或功能,并构成排比的句式。
示例:语文是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语文是一扇启迪智慧的窗户。
8.(1) 谧 贮 昧
(2)C
(3)D
【详解】(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静谧(jìng mì):安宁平静。
②贮蓄(zhù xù):储存,积聚。
③愚昧(yú mèi):缺乏知识,愚蠢不明白事理。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①空:“铺展”意思是铺开并向四周伸展。“铺展改革开放的壮美画卷”形象地描绘出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就像画卷一样在眼前展开,用“铺展”能够体现出一种宏大、有序展开的态势;
第②空 :“冲破”强调突破某种障碍。“冲破了束缚着生产力发展的绳索”,这里把旧的体制等束缚生产力的因素比作绳索,用“冲破”可以表现出打破束缚的力量感,使生产力得到解放;
第③空:“焕发”有光彩四射、振作的意思。“焕发了广大民众冲天的干劲和昂扬的斗志”,表明让民众的精神状态变好,干劲和斗志被激发出来,“焕发”用在这里准确地表达了这种积极向上的状态;
第④空:“驱散”意思是赶跑、使散开。“驱散了贫困和愚昧的阴影”,把“贫困和愚昧”比作阴影,用“驱散”能够体现出让这些不好的东西消失的意思,符合语境;
故选C。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画线句的病因是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正确的顺序应该是人们从“站起来”到 “富起来”再到 “强起来”。“站起来”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阶段;“富起来”是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阶段;“强起来” 则是在经济、科技、军事等诸多领域综合国力提升,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阶段;“激烈地从心底唱出”中,“激烈”和“唱出”搭配不当,可将“激烈”改为“激动”。因此修改后的句子是:人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激动地从心底唱出“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故选D。
9.(1) lín 酿 擞
(2)D
(3)C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波光粼粼(bō guāng lín lín):形容波光明净。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
②酝酿(yùn niàng):本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也可指事情逐渐成熟的准备过程。
③抖擞(dǒu sǒu):意思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心满意足:指做了某事或得到什么事物等,自己心情很愉悦高兴,让自己觉得满意;心旷神怡:指心情愉快,精神舒畅。此处形容友情带来的感受,它强调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心旷神怡”更合适;
患难与共:指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同甘共苦:意思是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此处形容朋友之间一起经历的同喜乐,共悲伤,不仅有困难还有幸福时刻。“同甘共苦”更合适;
物以类聚:指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现多比喻坏人和坏人常在一起,一般用于贬义;志同道合: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在形容朋友关系时,应是积极正面的表达,对美好友情的描述,“志同道合”更合适;
故选D。
(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只要风雨如磐,也能找到希望的曙光”中,“只要”和“也”关联词搭配不当;根据“风雨如磐”和“找到希望的曙光”可知,这是语意转折的两个短句,应用关联词“即使……也……”连接,表示转折关系;
故选C。
10.C 11.A 12.C
【解析】10.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C.谆谆教诲:zhūn zhūn jiào huì,恳切耐心的指导、教诲。
故选C。
11.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A.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句中用来形容济南这座城,用错对象,使用不恰当;
B.气象万千:形容事物、景象多种多样,壮丽美观。句中用来形容济南四季的美丽景象,使用正确;
C.人迹罕至: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句中指济南的南部山区少有人至,使用正确;
D.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句中形容济南的城市人多热闹,使用正确;
故选A。
1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①句,语序不当,可改为:这里,不仅独具自然之美,更具人文之美;
B.②句,语义重复,“超过”与“以上”语义重复,可删去“以上”;
D.④句,偷换主语,前半句的主语是“济南”,后半句“成为万众瞩目的阅读盛会”的主语不应是“济南”,而是“全国书博会”,可改为:2023年,济南第三次承办的全国书博会,成为万众瞩目的阅读盛会。
故选C。
13.B 14.A 15.D 16.C
【解析】13.本题考查字音。
B.怂(cóng)恿——sǒng;
怂 恿,sǒng yǒng,指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字形。
A.莫不关心——漠不关心;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故选A。
15.本题考查词语理解运用。
第一处,高明:(指见解、学术、技艺等)精明高妙。无穷:没有止境;没有限度,形容无穷尽。本处形容群众的智慧具有广博与无尽性的特点;应选“无穷”;
第二处,升华:常用于描述一种转变或提升的过程,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情感、思想、品质的提升,也可以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文化观念的提升。 深化:是指向更深的阶段发展。本处指的是推动改革进入更深阶段,应选“深化”;
第三处,激发:①由外界事物的刺激使潜在的感情、能力等表现出来;②激励、促进(做某事)。 鼓励:意思是激发;勉励;也指振作精神。这里强调采用某种手段来刺激全社会参与社会改革,应用“激发”;
第四处,抛弃:意思是扔掉不要,丢弃。 摒弃:排除并抛弃。本处用于描述对消极心态的摒除态度;应用“摒弃”;
故选D。
16.本题考查句子语病辨析修改。
文中画线句子语病是缺少宾语,应在“拈轻怕重”后面补充“思想”;正确的表达为“在改革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不能有拈轻怕重思想”;
故选C。
17. 畦 chéng 18.B 19.A 20.经过时光的洗礼,我们在课本里茁壮成长。
【解析】17.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qí——畦。菜畦:指菜地。
澄澈(chéng chè):水清见底;清亮明洁;明白。
18.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B.徜徉:安闲自在的地步行,多指赏心悦目地游玩。
C.逗留:暂时停留。
D.停留:指不继续前进,止住。
A处指在菜园中悠闲自在地走来走去,因此要用“徜徉”;
故选B。
19.本题考查字义。悄然而至:形容寂静无声地到来。“至”是“到”的意思。
A.到;
BCD.都是“极、最”的意思;
故选A。
20.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画线句成分残缺,“经过……使……”缺主语,“经过时光的洗礼”是一个介词短语,用作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或条件;“使我们在课本里茁壮成长”则是一个动宾短语,表示动作和动作的对象。但是,由于“经过……”和“使……”的同时出现,使得句子缺少了能够承担动作的主体,即主语。在汉语中,一个完整的句子通常需要有主语、谓语和宾语(有时可以省略宾语),因此这里需要去掉其中一个介词,让另一个成分能够承担起主语的角色,故可删掉“使”。
21.(1) cháng 歧 zhuó 蔽
(2)画线句既有“通过”又有“使”,导致缺少主语,去掉任意一个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徜徉:cháng yáng,安闲自在的徘徊。
②分歧:fēn qí,不一致;有差异。
③着落:zhuó luò,下落;来源。
④荫蔽:yīn bì,树木遮蔽。
(2)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画线句成分残缺,缺少主语。“通过”是一个介词,用于引导方式或手段;而“使”是一个使役动词,用于表示某种行为导致的结果。当“通过”和“使”连用时,由于“通过”作为介词结构不能作主语,因此“使”就没有了主语,导致句子成分残缺。可删去“通过”或“使”。
22.(1) 莅临 遮蔽 xù sè
(2)DACB
(3)“拙见”应改为“高见”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与字形。
莅临(lì lín):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遮蔽(zhē bì):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一方位,使后者不显露。
心绪(xīn xù):心思;心情。
吝啬(lìn sè):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B.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C.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D.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①前文说在迷茫时,朋友像智慧精灵来到你身边。这里用“恍然大悟”最合适,体现朋友在思想迷茫时给予的启发作用。故选D。
②这里要描绘出在难题面前没有任何办法的困境,用“一筹莫展”更合适。故选A。
③这里强调交一位益友对生活产生的变化,用“截然不同”更合适。故选C。
④句子说的是与朋友携手前行看到的风景。“美不胜收”符合语境中对风景的描述。故选B。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病因:“拙见”是对自己见解的谦称,不能用来称他人的意见。修改意见:将“拙见”改为“高见”。“高见”是敬辞,符合语境中对同学们发表看法的期待与尊重。
23.lì guǎng 饶 冽 24.A 25.C
【解析】23.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莅临,lì lín,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
粗犷,cū guǎng,粗鲁而豪放。
丰饶,fēng ráo,丰盛、富饶。
冷冽,lěng liè,寒冷、冰凉。
24.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甲:“徜徉”:有安闲自在地步行的意思,通常表达一种愉悦、陶醉的状态。在文段中,“我们【甲】在名家名篇描绘的……四季美景之中”,强调的是一种自在地沉浸在美景中的状态,比较符合语境。“徘徊”:往往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通常带有犹豫不决、心神不定的情感色彩,与文段中享受美景的语境不符。
乙:“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来。文段中描绘四季美景众多,让人看不过来,“我们徜徉在名家名篇描绘的令人【乙】的四季美景之中”,这里用“目不暇接”来形容美景的丰富多样是很合适的。“眼花缭乱”:侧重于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一般是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到让人产生迷惑的感觉,与单纯强调美景多而看不过来的语境不太相符。
丙:“悠远”:有离现在时间长、距离远或者(声音、光线等)微弱、深远的意思。在文段中“各种秋花秋草在风中摇曳着【丙】的情思”,这里表达秋花秋草所蕴含的情思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深远,用“悠远”更合适。“幽远”:侧重于形容环境、意境等深远幽静。
丁:“人迹罕至”: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文段中说雪花为山林带来冬的妙曼,山林本就是人很少去的地方,“为【丁】的山林带来冬的妙曼”,用“人迹罕至”形容山林很恰当。“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主要是指没有声音的状态,用来形容山林不合适。
所以最恰当的一项是:徜徉、目不暇接、悠远、人迹罕至。
故选A。
25.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画线句既有“由于”,又有“让”,导致缺少主语,去掉“由于”即可。
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