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2026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专项训练:句子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2026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专项训练:句子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7 16:2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重点专项】核心考点:句子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1.请修改下列病句。
(1)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龙的。
(2)小刚今天很精神,他穿了一双新运动鞋,一顶白色的棒球帽。
(3)今天爸爸去超市买回来许多零食,有饼干、坚果、青菜和巧克力。
2.修改病句。
(1)花园里种着月季、桔花、桂花、鲜花等。
(2)我看见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小鸟在枝头快乐地歌唱。
(3)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明我在监视它。
3.修改病句。
(1)听到老师的提问,纷纷举起了小手。
(2)表演结束了,舞台下响起了热情的掌声。
(3)奶奶从超市买回很多水果,有苹果、西瓜、西红柿、香蕉等。
(4)她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和雪白的连衣裙。
4.修改下列病句。
(1)书架上有故事书、作文书、图书和漫画书。
(2)我们已前的校园很小,没有篮球场。
(3)上课了,陆续走进教室。
5.修改病句。
①九寨沟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②富食村的货架上摆满了苹果、香蕉、土豆、葡萄等水果。
6.修改病句。
(1)我在公交车上经常会给老人让坐。
(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
(3)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黄色的帽子。
7.修改病句。
(1)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终于改正了困难。
(2)元宵节、端午节、植树节和中秋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8.用修改病句。
(1)校园里种了很多树,有杨树、松柏、月季、梧桐。
(2)我们走进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星星唱歌。
9.狐狸说:“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①提示语在中间:
②提示语在后面:
10.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改变句子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11.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仿写拟人句)
洁白的雪花在空中
12.小鸟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很可爱。(改为感叹句)
13.树 和 是 好朋友 鸟儿(连词成句,并加标点)
14.小蚂蚁们把奶酪搬进洞里去了。(改为“被”字句)
15.农夫把树做成了一辆手推车。(改为“被”字句)
16.小鸟叫着。(改为拟人句)
17.照样子,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例:它在树林里练习,发出喔喔喔的叫声是那么逼真,那么好听,那么洪亮。
是那么 ,那么 ,那么 。
18.“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改为提示语在前:
改为提示语在后:
19.妈妈心疼地说:“明天早上要多穿点衣服呀!”(改写为提示语在引语后面)
20.十月的光雾山难道不美吗?(去掉问号,意思不变。)
21.杜鹃对小狗说:“那就开始学吧,注意听我的声音。”
(1)改为提示语在后:
(2)改为提示语在中间:
《【期中重点专项】核心考点:句子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参考答案
1.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小刚今天很精神,他穿了一双新运动鞋,戴了一顶白色的棒球帽。 今天爸爸去超市买回来许多零食,有饼干、坚果和巧克力。/今天爸爸去超市买回来许多零食,有饼干、坚果、巧克力。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然后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1)本句有错别字。“合龙”中的“龙”应改为“拢”。合拢:表述的是物体的一种状态,合并,合聚到一块儿。
(2)本句搭配不当。“穿了”与“棒球帽”不能搭配。“穿”这个动词通常用于衣物,如“穿衣服”、“穿裤子”等,而“戴”这个动词则用于帽子、眼镜等可以戴在头上的物品。所以,应在“一顶白色的棒球帽”前加上动词“戴了”或“戴着”。
(3)本句分类不当。“青菜”不属于零食。所以应删去“、青菜”或“青菜和”。
2.(1)花园里种着月季、菊花、桂花等鲜花。
(2)我看见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到小鸟在枝头快乐地歌唱。
(3)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
【详解】(1)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这个句子的病因是语序不当。“月季、菊花、桂花”是具体的花卉品种,“鲜花”是一个统称,包含了前面所列举的各种花,应放在“等”的后面。
错别字,“桔花”改为“菊花”。
改为:花园里种着月季、菊花、桂花等鲜花。
(2)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搭配不当。句子的后半部分“小鸟在枝头快乐地歌唱”,在整个句子的结构中,它和前面的“我看见”在语法上产生了不匹配的情况。因为按照语法规则和语义逻辑,“看见”这个动作不能同时完整地涵盖后面“小鸟歌唱”这一通过听觉感知的内容。正常的表达应该是“我看见……听见……”,这样才能使前后的内容在语法和逻辑上都协调一致。
改为:我看见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见小鸟在枝头快乐地歌唱。
(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搭配不当。“发明”一词使用不当,“发明”通常指创造或发现某种新事物,而句子想要表达的是“发现”或“察觉”有人在监视。因此,“发明”应改为“发现”或“察觉”。
改为: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
3.(1)听到老师的提问,同学们纷纷举起了小手。
(2)表演结束了,舞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3)奶奶从超市买回很多水果,有苹果、西瓜、香蕉等。
(4)她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雪白的连衣裙。
【详解】(1)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本句语病是内容残缺,整句话缺少主语,在“纷纷”前加上“同学们”即可,修改后的句子是:听到老师的提问,同学们纷纷举起了小手。
(2)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本句语病是用词不当,“掌声”与“热烈”更为搭配,将“热情”改为“热烈”即可,修改后的句子是:表演结束了,舞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本句语病是分类不当,西红柿属于蔬菜不属于水果,将“西红柿、”删除即可,修改后的句子是:奶奶从超市买回很多水果,有苹果、西瓜、香蕉等。
(4)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本句语病是搭配不当。“戴着”与“连衣裙”不能搭配,应该是“穿着雪白的连衣裙”。将“和”改为“,穿着”即可,修改后的句子是:她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雪白的连衣裙。
4.(1)书架上有故事书、作文书和漫画书。
(2)我们以前的校园很小,没有篮球场。
(3)上课了,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
【详解】(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此句分类不当,“图书”是一个统称,它包含了故事书、作文书、漫画书等各类书籍,在这里与其他具体种类并列使用造成了概念上的重复和混乱,所以把“图书”删去即可使句子表意清晰合理。
故修改后的句子为:书架上有故事书、作文书和漫画书。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已前”是错别字,正确的写法应该是“以前”,表示过去的时间,将错别字改正即可。
故修改后的句子为:我们以前的校园很小,没有篮球场。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原句缺少主语,“陆续走进教室”这个动作需要有发出者,添加“同学们”“大家”等合适的表示人物的词语作为主语后,句子结构就完整了,表意也明确了。
故修改后的句子为:上课了,大家陆续走进教室。
5. 秋天的九寨沟是个美丽的地方。/九寨沟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富食村的货架上摆满了苹果、香蕉、葡萄等水果。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①搭配不当,“秋天”不能是“地方”,可把“地方”改成“季节”,或者把“九寨沟”与“秋天”调换位置,改成:秋天的九寨沟是个美丽的地方。或者:九寨沟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②分类不当,“土豆”不是水果,去掉“土豆、”。改为:富食村的货架上摆满了苹果、香蕉、葡萄等水果。
6. 我在公交车上经常会给老人让座。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南宋诗人叶绍翁。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戴着一顶黄色的帽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病句的辨析。
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然后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1)阅读句子“我在公交车上经常会给老人让坐。”可知,这句话存在错别字,“坐”应为“座”。
(2)阅读句子“《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可知,此句句式杂糅。“作者是……”和“…… 写的”两种表达方式杂糅在一起。“写的”或“的作者”删去其一即可。
(3)阅读句子“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黄色的帽子。”可知,本句搭配不当。这个句子中“穿着”与“帽子”搭配不当,应在“一顶黄色的帽子”前加上“戴着”。
7.(1)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终于克服了困难。
(2)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1)观察原句可知,原句存在动宾搭配不当的问题。在这里,“改正”与“困难”的搭配是不恰当的,因为“改正”通常用于描述对错误或不当行为的修正,而“困难”是需要克服或解决的。应该将“改正”替换为“克服”或者将“困难”替换为“错误”。
修改后为: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终于克服了困难。或: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终于改正了错误。
(2)观察原句可知,原句存在归类不当的问题。在这里,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确实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植树节并非传统节日,而是一个与环保、绿化相关的现代节日。故应该删除“、植树节”。
修改后为: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8. 校园里种了很多树,有杨树、松柏、梧桐。 我们走进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听星星唱歌。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1)本题病因是归类不当,“月季”并不是树,而是一种花,应删掉。
改为:校园里种了很多树,有杨树、松柏、梧桐。
(2)本题病因是搭配不当,“看”和“唱歌”搭配不当,可在“星星”前添加“听”。
改为:我们走进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听星星唱歌。
9. “原来是这样!”狐狸说,“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狐狸说。
【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和标点符号的运用。
语言描写的结构分为:提示语在前内容在后、提示语在中间内容在两边、提示语在后内容在前以及省略提示语。根据内容的不同相对标点的使用也会不同。
观察例句:狐狸说:“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该句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后加冒号,引用的话用引号。
改为提示语在中间时,提示语后加逗号,引用的话分别用引号引起来。改后为:“原来是这样!”狐狸说,“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改为提示语在最后时,提示语后加句号,引用的话加双引号并放在前。改后为:“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狐狸说。
10.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没有什么用。
【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题干原句为反问句,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可以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或肯定词改为否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
本题应把句末疑问词“呢”去掉,“?”改为“。”,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有”改为表示否定的词“没有”。
故原句可改为: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没有什么用。
11.欢快地跳着舞蹈。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结合例句“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可知句中赋予了东风人的动作,说东风走过荒野,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仿写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雪花在空中的状态,语言表达通顺合理即可。
示例:洁白的雪花在空中翩翩起舞。
12.小鸟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多么可爱啊!
【详解】本题考查陈述句改感叹句。
陈述句改感叹句的方法:视情况在句中加上表示程度的副词,例如“很、真、太、多么”等。句末加上感叹词,如“啊、呀、哇”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本句中“可爱”前加“真、多么”等词,句末加感叹词“啊”,把句号改为感叹号。
示例:小鸟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真可爱啊!
13.树和鸟儿是好朋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
【详解】本题考查连词成句。
首先,“鸟儿”和“树”是句子中的主要角色,“是”表示判断关系,“好朋友”是对鸟儿和树关系的描述。按照汉语表达习惯,先说主体“鸟儿和树”,然后用“是”连接关系,最后加上“好朋友”来完整表达语义,句末用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示例:树和鸟儿是好朋友。
或者:鸟儿和树是好朋友。
14.奶酪被小蚂蚁们搬进洞里去了。
【详解】本题考查把字句改写被字句。
“把”字句改为“被”字句时,将“把”字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的位置互换,“把”换成“被”即可。
“小蚂蚁们把奶酪搬进洞里去了”句中主动者为小蚂蚁,被动者为奶酪,位置互换,然后“把”换成“被”,所以句子改为:奶酪被小蚂蚁们搬进洞里去了。
15.树被农夫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详解】本题考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
“把”字句改“被”字句时,将“把”字句中的主动者(农夫)和被动者(树)的位置互换,“把”换成“被”即可。原句中主动者是“农夫”,被动者是“树”,互换位置并替换“把”字后就得到了“树被农夫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示例:树被农夫做成了一辆手推车。
16.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结合题意,改为拟人句,可以给小鸟赋人的动作行为,比如:唱歌、聊天、交谈、讨论等。注意改写的句子要合情合理,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如: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唱着歌。
17. 天空 湛蓝 高远 广阔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补充句子。
例句中描述了一种声音,并用三个“那么”连接了三个形容词,以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强调特质。例句中“逼真、好听、洪亮”分别从真实感、悦耳度和声音的响亮程度上描述了声音的特质。
仿照例句,先补充一个主语,然后补充三个以“那么”开头的形容词或形容短语。
如:同学们的朗读声是那么清脆,那么洪亮,那么认真。
18. 狐狸说道:“哎呀!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哎呀!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狐狸说道。
【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将提示语改为前面,需将原话中的提示语“狐狸说道”移到句子开头,然后加冒号,将人物语言放在后面的双引号中,并保持对话内容不变。
即:狐狸说道:“哎呀!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将提示语改为后面,需将原话中的提示语“狐狸说道”移到所说话的后面,将人物语言放在前面的双引号中,并保持对话内容不变,句尾加句号。
即:“哎呀!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狐狸说道。
19.“明天早上要多穿点衣服呀!”妈妈心疼地说。
【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仔细阅读例句,先出现“妈妈心疼地说”,即提示语。然后是妈妈说的话,所以属于提示语在前的情况。当提示语在后面时,前面的话语内容要用引号引起来,然后再写提示语,最后以句号结尾。
本题要改为提示语在后面,“说”的后面写句号。
改为:“明天早上要多穿点衣服呀!”妈妈心疼地说。
20.十月的光雾山很美。
【详解】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
观察题干要求可知,将原句去掉问号,且意思不变。这是需要将原句改为陈述句。观察原句可知,这是一个反问句。本题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需要去掉疑问词(难道)、否定词(不)以及句末的语气词(吗),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最后将句子整理通顺。
改为:十月的光雾山很美。
21. “那就开始学吧,注意听我的声音。”杜鹃对小狗说。 “那就开始学吧,”杜鹃对小狗说,“注意听我的声音。”
【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1)提示语在后,要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
将提示语“杜鹃对小狗说”放在句尾,“说”后加句号。原句应改为:“那就开始学吧,注意听我的声音。”杜鹃对小狗说。
(2)提示语在中间,要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将提示语“杜鹃对小狗说”放在中间,“说”后加逗号。“那就开始学吧”后跟逗号,表示话未说完,“那就开始学吧”和“注意听我的声音。”各用引号引起来。原句应改为:“那就开始学吧,”杜鹃对小狗说,“注意听我的声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