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核心考点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获得(huò) B.潜入(qiǎn) C.船舶(bó) D.质量(zhì)
2.下列能表现关爱、帮助别人的谚语是“( )”
A.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B.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C.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D.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骑着骏马飞奔在草原上,感觉犹如腾云驾雾一般。
B.前天气象台才播报最近有雨,今天就下了起来,真是出乎意料。
C.仅仅几天时间,他就把这件特别棘手的事情办好了,简直有呼风唤雨的本事。
D.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教育、人才的竞争。
4.下面的问题中与课文《 呼风唤雨的世纪》内容的理解密切相关的是( )
A.“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
B.什么是“程控电话”?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两句诗来形容?
D.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5.习作:小小“动物园”,要想表现爸爸勤劳的特点,下列材料符合要求的是( )。
①每天都把家里打扫得很干净。
②下班辅导“我”。
③为了完成工作,周六去公司加班。
④带“我”去公园玩。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③④
二、书写
6.读拼音,写词语。
三、判断题
7.《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最后一粒豆子给了生病中的小姑娘生命的希望,是最了不起的。( )
8.《呼风唤雨的世纪》介绍了21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
9.电视、程控电话、支付宝、因特网、高铁等都是20世纪的发明。( )
10.《蝴蝶的家》中“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我”着急的是蝴蝶下雨要去哪里躲藏。( )
11.那粒本来想飞进太阳里去的豌豆,落到了屋顶的水笕里,被一只鸽子吃掉了。 ( )
四、填空题
12.看拼音,写词语
老屋里到处都是cāng ying( )、wén zi( ),还有héng qī shù bā( )的蜘蛛网。
1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天是那样低沉。( )
(2)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 )
(3)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 )
(4)它们是那么高兴,那么鲜艳。( )( )
1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要想了解其中的秘密,我们可以从蝙蝠说起。( )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 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 )
(3)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 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 )
15.把句中的名言填写完整。
(1)“好问则裕, 。 ”这句话告诉我们喜欢问问题就会变得知识渊博。
(2)老师常说:“博学之, , ,明辨之,笃行之。”我们不但要勤奋学习,还要认真思考,明白分辨,切实履行。
(3)韩愈的“ ”告诉我们每个人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都会有疑惑。
(4)“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的意思是有问题才能有进步。王充的名言:“智能之士, ,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五、句子训练
16.那时,老百姓家里没有电话,没有电视,也没有小汽车。
那时,老百姓家里没有电话、电视、小汽车。(仿写句子)
阵阵凉风刮过原野,刮过树林,刮过村庄,告诉人们秋天来了。
17.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上面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强调了“呼风唤雨”的主体是 ,借助的手段是 。我也能用这样的形式写句子:
六、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
1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在横线上把文段补充完整。
19.读下面的句子,联系选段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文段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
(2)“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
(3)“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中“大概”去掉后句子意思不变。( )
20.联系文段内容和生活实际,仿写句子。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有 ,有 ,还有 。
快乐阅读。
你不知道的蝴蝶奥秘
①每逢下雨天,当别的鸟儿在避雨时,蝴蝶却可以在雨中继续飞行。你知道为什么吗?耶鲁大学进化生物学系教授威廉·罗伯森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②威廉教授的系列研究发现:蝴蝶之所以能够在雨中飞行,其奥秘首先是蝴蝶那双美丽的翅膀上满是鳞片,鳞片上有鳞粉,而鳞粉有防水功效,雨水打到上面就滑落了。其次,鳞片中又含有大量的脂肪,就像是为蝴蝶穿上了一件防雨衣。三是蝶翅表面的鳞片是一致向外重叠覆盖的,其结构不仅不会保留水分,还会让雨水向蝶翅的下边和外缘方向滑落。四是蝶翼具有微小凸起和凹槽的独特纳米结构,使得水滴能够迅速、干净地从翅膀上滑落。因此,蝴蝶能够在雨中飞行。
21.语文要素 下面是壮壮提出的问题,请你来分类。
①为什么蝴蝶可以在雨中飞行呢?
②“首先”“其次”“三”“四”这些字词可以去掉吗?
③科学家受蝴蝶的启发发明了什么?
22.语文要素 从以上问题中选出你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我选的是问题 (填序号),解答:
七、书面表达
23.习作。
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十分微妙,想一想自己和哪种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发挥你的想象,把自己和动物联系起来,进行自我介绍。写完后,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第2单元核心考点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B B B C B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B.“潜入”的“潜”应读“qián”,而非“qiǎn”,读音错误,“潜”有隐藏、暗中进入之意,如潜水、潜伏。
故选B。
2.B
【详解】本题考查谚语俗语。
A.“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指一个人得势,与其相关的人也跟着沾光,多含讽刺意味,体现的是依附关系带来的利益,与“关爱、帮助别人”无关。
B.“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意思是赠送别人玫瑰,自己手里也会留下香气,比喻帮助别人后,自己也会收获快乐和满足,直接体现了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C.“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形容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做好,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强调的是事情的准备状态,与“关爱、帮助别人”无关。
D.“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体现的是争斗的后果,与“关爱、帮助别人”无关。
故选B。
3.B
【详解】本题考查用词不当。
B.“出乎意料”指事情结果超出预期。但“前天气象台播报最近有雨,今天就下了”是符合预报、在预期内的,用“出乎意料”不恰当,属于语境理解错误。
故选B。
4.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
A.这个问题虽然涉及到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基本术语,但它并不特指《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的内容。课文主要讲述的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非详细探讨“发现”与“发明”的细微差别。
B.“程控电话”是一个具体的技术术语,虽然与科学技术相关,但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并未详细解释或强调这一概念,因此它也不是与课文内容理解最为密切的选项。
C.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课文中的一个核心比喻。在《呼风唤雨的世纪》中,作者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来形容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选项不仅要求理解诗句本身的含义,还要求理解它在课文中的比喻意义,因此与课文内容的理解密切相关。
D.这个问题虽然与科学技术相关,但它更侧重于对未来变化的预测,而非对《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内容的理解。
故选C。
5.B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的选材。
勤劳的特点通常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辞辛苦、努力付出。①描述爸爸在家庭中的辛勤劳动,③说明爸爸为了工作而加班,这两项很好的体现了勤劳的特质。②虽然涉及劳动,但更多体现的是对孩子的教育,与勤劳的关联性不如前两项明显。④则与勤劳关系不大,更多体现为亲子活动。综上,①和③最能表现爸爸勤劳的特点。
故选B。
6.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舒”“程”“奥”“僵”“撼”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7.√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理解。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通过五粒豆的不同命运,强调生命价值在于奉献与希望。最后一粒豆在窗台缝隙发芽、开花,让病弱的小女孩看到生命力,重燃康复信心,体现了最深远的意义。文中描写最后一粒豆子通过生根发芽、开花的过程,给予生病中的小姑娘生命的希望,使其重燃对生活的信心,因此是最了不起的。
故此项说法正确。
8.×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呼风唤雨的世纪》介绍的是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课文通过对比人类历史上的漫长发展与20世纪百年间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列举了电灯、电话、飞机、因特网等发明,展现了20世纪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并非21世纪。
故该表述错误。
9.×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搜集与积累。
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高铁均发明于20世纪,但支付宝是21世纪推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2004年推出),并非20世纪发明。
故本题判断是错误的。
10.√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蝴蝶的家》中,“我”为蝴蝶着急,核心就是担心它们下雨时没地方躲藏。文中围绕蝴蝶在雨天的去向展开,体现了这种对蝴蝶处境的担忧,所以题干说法符合文意。
故本题的说法正确。
11.×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结合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可知,曾经想飞到广大世界里去的那一粒,它落到了屋顶的水笕里,被一只鸽子吃掉了。那本来想飞进太阳里去的豌豆,却落到了水沟里,在脏水里躺了好几个星期,而且涨得大大的。
故该说法错误。
12. 苍蝇 蚊子 横七竖八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蝇”“横”“竖”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3. 高昂 强壮 镇定 悲伤 暗淡
【详解】本题考查对反义词。
(1)低沉:通常用来形容声音、情绪或气氛等比较低落、不昂扬。反义词:激昂、嘹亮、清亮、高亢、响亮、振奋、昂扬等。
(2)柔弱:形容人或事物软弱、不坚强,缺乏力量或抵抗力。反义词:健壮、刚强、坚强、健硕、硬朗等。
(3)着急:表示心里烦躁、不安,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焦虑或急切。反义词:沉着、冷静、安心、坦然、平静、从容、淡定等。
(4)高兴:表示心情愉悦、快乐,通常是因为某种好事或满足了自己的愿望而产生的情绪。反义词:难过、沮丧、忧愁、伤心、痛苦、失落、郁闷等。
鲜艳:形容颜色鲜明、亮丽,引人注目。反义词:黯淡、灰暗、素淡、朴素、淡雅、素净、晦暗等。
14. 设问 反问 比喻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1)句子先提出问题“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然后进行回答“要想了解其中的秘密,我们可以从蝙蝠说起。”即自问自答。故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2)句子是用“难道……吗?”的句式表达否定含义(实际强调蝙蝠并非靠眼睛看清)。故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3)句子中把“蝙蝠”比作“没头苍蝇”,形象描述其乱飞的状态。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5. 自用则小 审问之 慎思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与理解。
(1)书写时注意“自、用、则”的正确书写。
(2)书写时注意“审、问、慎、思”的正确书写。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整句话以反问的语气指出:人并非天生就通晓一切,每个人都会有不解的问题,从而强调了虚心学习、向他人请教的必要性。书写时注意“知、孰、能、惑”的正确书写。
(4)书写时注意“学、成、问、知”的正确书写。
16.阵阵凉风刮过原野、树林、村庄,告诉人们秋天来了。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原句“那时,老百姓家里没有电话,没有电视,也没有小汽车。”中,“没有电话”“没有电视”“没有小汽 车”是三个结构相同、意思相关的短语,它们共同表达“没有”的对象,这种由三个或以上结构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并列组成的句子,叫做排比句。
例句的改写过程是:将三个重复的“没有”去掉,只保留一个“没有”,然后把“电话”“电视”“小汽车”这三个并列的宾语用顿号连接起来,形成“没有电话、电视、小汽车”,这样既保留了原句的意思,又使句子更加简洁。
题目要求仿写例句的改写方法改写句子。接下来看需要改写的句子“阵阵凉风刮过原野,刮过树林,刮过村庄,告诉人们秋天来了。”这个句子中,“刮过原野”“刮过树林”“刮过村庄”是三个结构相同的动词短语,属于排比结构,它们共同描述“凉风”刮过的地点。
根据例句的改写方法,我们需要将三个重复的“刮过”去掉,保留一个“刮过”,然后把“原野”“树林”“村庄”这三个并列的地点用顿号连接,即“刮过原野、 树林、村庄”,最后再加上句子的后半部分“告诉人们秋天来了”,这样就完成了句子的改写。
故改为:阵阵凉风刮过原野、树林、村庄,告诉人们秋天来了。
17. 设问 人类 现代科学技术 是谁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呢?当然是劳动人民。靠什么创造文明呢?靠的是智慧和汗水。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仿写句子。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句子自问自答,运用设问的手法。从“当然是人类”可知,“呼风唤雨”的主体是人类;从“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可知,借助的手段是现代科学技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据此仿写一个句子即可。
示例:是谁在守护我们的安全呢?当然是那些默默奉献的警察。靠什么守护呢?靠的是他们的责任与坚守。
18.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19. √ √ × 20. 能跨越千里传递声音的电话 能载着人翱翔蓝天的飞机 能储存海量信息、改变生活方式的电脑
【导语】这篇阅读文段通过今昔对比,生动展现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革命性改变。作者以质朴的文字,从“黑暗无光”的古代生活切入,到“幻想成真”的现代文明,巧妙运用排比手法(如“没有……没有……”句式)增强语势。文末留白的填空设计,既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启发思考科技成就。整体文字简洁有力,通过具体生活物象的对比,让抽象的科技进步变得可感可知,是一篇培养学生科学人文素养的优秀阅读材料。
18.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书写时注意“春”“树”“梨”的正确写法。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文段先描述了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依赖自然、生活条件落后的状况,接着提到祖先的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现实,最后强调20世纪的成就。这种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来突出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方法,就是对比的方法,故此项判断为正确。
(2)文中句子“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中,“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符合排比的修辞手法特点,故此项判断为正确。
(3)文中句子“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中的“大概”表示一种推测、估计,如果去掉“大概”,句子就变成肯定语气,意思是祖先肯定没有料到,这与原句表达的不确定的推测语气意思不同,所以去掉后句子意思改变,故此项判断为错误。
20.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句子“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连续使用“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的句式,强调了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物质生活的匮乏。仿写需围绕“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用“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列举20世纪代表性科技成果,体现时代科技突破。
示例: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有连通世界的互联网,有探索宇宙的航天器,还有破解生命密码的基因技术。
21. B A C 22. ① 因为蝴蝶的翅膀上满是鳞片,鳞片上的鳞粉有防水功效;鳞片中含有大量脂肪,像为蝴蝶穿上了防雨衣;鳞片一致向外重叠覆盖,会让雨水滑落;蝶翼具有微小凸起和凹槽的独特纳米结构,使得水滴能够迅速、干净地滑落。
【导语】这篇短文以生动的设问开篇,层层递进地揭示了蝴蝶雨中飞行的科学奥秘。结构清晰,从鳞片防水、脂肪层、重叠覆盖到纳米结构,逐步深入解析,逻辑严密。语言简洁而形象,将专业生物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表述,兼具科普性与可读性。结尾点明主旨,使读者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亦感受到自然进化的精妙与神奇。
21.本题考查阅读策略和方法。
问题①探究了蝴蝶能够在雨中飞行的原因,属于对文章内容的提问,故选B。
问题②探究的是表示顺序的词语能否删去,涉及写作方法和语言表达,故选A。
问题③是由蝴蝶引发的科学启示,属于对获得的启示的思考,故选C。
22.本题考查阅读策略和方法。
选出你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解决,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选的是问题①,解答:蝴蝶之所以能在雨中飞行,是因为它翅膀上的鳞片和鳞粉能防水,鳞片中还有脂肪,再加上微小凸起和凹槽的特殊结构,使雨水快速滑落,所以蝴蝶在雨中也能继续飞行。
我选的是问题②,解答:不能去掉。它们作为清晰的逻辑标记词,将蝴蝶防水的四个层次奥秘(从宏观到微观)串联起来,使说明条理分明,层层递进。这种分点陈述的方式契合科普文章追求准确、清晰的语体风格,虽稍显格式化,但确保了知识传递的效率。
我选的是问题③,解答:科学家主要受蝴蝶翅膀独特的纳米结构(即文中提到的“微小凸起和凹槽”)的启发,发明了超疏水材料。这种仿生材料的核心特点是“超疏水性”,意味着它极度排斥水分,水滴落在上面会迅速滚落,并带走表面的灰尘和污染物。
23.例文:
我与猫的奇妙相似
我常常觉得自己和猫有很多相似之处。猫是一种独立而又神秘的动物,它们总是给人一种优雅而又不易接近的感觉。我也常常被朋友们形容为一个独立的人,喜欢独处,享受自己的空间和时间。
猫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它们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我也有类似的特质,喜欢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常常能在细微之处发现别人未曾注意到的细节。这种观察力让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受益匪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
此外,猫的好奇心也是我所欣赏的。它们对新鲜事物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总是愿意去尝试和发现。我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学习新知识,尝试新事物,不断挑战自我。无论是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还是尝试一项新的运动,我总是充满热情。
猫有时会表现得很高冷,但在熟悉的人面前,它们又会展现出温柔和亲近的一面。我也是如此,虽然在陌生人面前可能显得有些拘谨,但在朋友和家人面前,我会展现出自己温暖和幽默的一面。
最后,猫的灵活和敏捷也是我所向往的。它们总是能在狭小的空间中自如穿梭,展现出优雅的身姿。我希望自己在生活中也能像猫一样,灵活应对各种挑战,保持优雅和从容。
总之,我觉得自己和猫有很多相似之处,独立、敏锐、好奇、灵活,这些特质让我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通过这样的自我介绍,我希望大家能更好地了解我,也期待在交流中发现更多的共同点。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
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我们思考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想象力将自己与某种动物联系起来进行自我介绍。
二、立意。
选择一种动物,例如,猫、狗、兔子、羊等,结合其性格特征来反映自己的性格。通过动物的生活习惯来反映自己的生活方式;通过动物的外貌特征来反映自己的某些外在特征或风格;通过动物的情感表达方式来反映自己的情感特质。
三、写作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说明自己与哪种小动物比较像。
中间:抓住所选动物和自己的特点进行描写,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我”与这种小动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结尾:可直抒胸臆,抒发自己的情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