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核心考点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小明读了《冀中的地道战》一文后,写下了“革命先辈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令人羡mù的幸福生活”这句话,可他不会写其中的“mù”字。根据以下“mù”字的解释,正确的汉字是( )
A.暮:傍晚。 B.募:募集(财物或兵员等)。
C.慕:仰慕。 D.幕:覆盖在上面的大块的布、绸、毡子等。
2.一个人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地说话,我们可以用( )来形容他。
A.能言善辩 B.巧言令色 C.寡言少语 D.喋喋不休
3.“呼啸而过”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
A.形容速度极快 B.形容声音极响 C.形容范围极广 D.形容气势极盛
4.下面阅读课文的方法不能有效提高阅读速度的一项是( )
A.我用借助关键语句的方法阅读《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文章,遇到不懂的词语,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
B.阅读《冀中的地道战》一文时,我用带着问题进行快速默读的方法,边读边想,提高阅读速度。
C.《将相和》涉及许多历史知识,不容易理解,所以要逐字阅读,遇到不懂的词语要查明白,以便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
D.阅读《搭石》一文时,我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
二、书写
5.看拼音写词语。
三、判断题
6.《冀中的地道战》中,地下挖了地道,对地面种庄稼有妨碍。( )
7.《将相和》这篇文章是根据汉代司马光的《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关内容改写。( )
8.判断正误《搭石》表现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 )
9.在这里,年轻人背老人过河是很不平常的。 ( )
10.《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中的游隼的飞行速度比飞机快。 ( )
四、填空题
11.看拼音,写字词。
bǎo ( ) 垒 qīn lüè( ) fáng ài ( )
shān qiū( ) guǎi wān( ) yǐn bì( )
12.补全词语,再选词填空。
无( )之宝 同心( )力 完璧归( ) ( )( )当然
难以( )信 ( )口不提 奋不( )身 想方( )( )
(1)只要大家 ,就能克服眼前的困难。
(2)为了抢救落水儿童,他 地跳进激流。
(3)我们作为班干部,以身作则是 的 。
(4)宇宙中最快的东西居然可以轻易地拿在手上,真是 。
13.把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1)晋代陶渊明用“盛年不重来, 。 ,岁月不待人”告诫我们应该趁年富力强及时努力,岁月流逝,它是不会停下来等待任何一个人的。
(2)表弟非常贪玩,认为现在还小就要多玩玩,学知识是长大后的事。你会用岳飞的“ , 。”来劝告他。
(3)东晋葛洪曾用“ , ”告诫我们不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要忽视一分一秒的工夫。
(4)“多少事, ;天地转, 。一万年太久, 。”这是毛泽东在《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发出的感慨。
五、句子训练
14.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用此句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写一个句子)
15.我会用一段话写出“心急如焚”所表达的情景。
16.蔺相如是个勇敢机智的人。(改为反问句)
六、现代文阅读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搭石(节选)
①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②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③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7.借助语境猜测词语及句子的意思能帮助我们解决回读问题。读第一自然段时,读到“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一句,我理解了 的原因,也懂得了俗语“紧走搭石慢过桥”蕴含的走搭石的要领—— 。
18.借助关键词句梳理文段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19.下面对画“ ”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排排搭石,是联结故乡小路与乡亲们纯洁美好心灵的纽带。
B.这句话是课文的点睛之笔,它赞颂了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美好品德。
C.一排排搭石任人踩踏,无怨无悔,这正是乡亲们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
20.如果下面这些人也来走搭石,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组人物进行描写。(提示:紧扣动作进行描写)
第一组人物:提着行李的奶奶,背着箩筐的伯伯。(要往同一个方向过小溪)
第二组人物:背着书包的小姑娘,扛着锄头的大哥哥。(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节选)
①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猎豹了。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110千米每小时其实猎豹才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②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320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是汽车在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
③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如果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什么都听不见的。因为声音根本就追不上他。
21.阅读时,要边读边思考,概括主要内容。第②段可以概括为 。
22.阅读时,抓住关键语句就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只要抓住“ ”这句话,就能把握第③段的主要内容。
23.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品析,我发现这几个自然段的表达方式相似。选文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的都是 ,了解了这一特点,我对选文理解得更加透彻了。
24.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声速是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的数倍
B.选文题目设问,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选文第②段第一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画“ ”的句子列出数字,准确具体地写出了猎豹跑得快的特点
七、书面表达
25.习作。
话题:“漫画”同学
如果要给一位同学画漫画,你会选择谁呢? 是才华横溢的“智多星”,还是古灵精怪的“开心果”?是脾气火爆的“红辣椒”,还是慢条斯理的“小乌龟”?请你先想想这位同学有什么特点,然后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事情,最后再用文字把这位同学“画”出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第2单元核心考点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答案 C D A C
1.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句子中“令人羡mù”表达的是“让人产生羡慕、向往的情感”,核心是“情感层面的仰慕、向往”。
A.“暮”解释为傍晚,“暮”通常与时间相关,比如“暮色”“暮春”等,而句子中表达的是对幸福生活的一种情感态度,并非与时间有关,所以“暮”不符合语境,故该选项错误。
B.“募”意思是募集(财物或兵员等),常见词语有“募捐”“招募”等,该字主要侧重于收集、召集等行为,与句子中对幸福生活的情感表达不相关,所以“募”不符合语境,故该选项错误。
C.“慕”有仰慕的意思,“羡慕”指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在句子“革命先辈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中,“令人羡慕”表达出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让人向往、渴望得到的,符合语境,故该选项正确。
D.“幕”指覆盖在上面的大块的布、绸、毡子等,比如“幕布”“银幕”等,与句子所表达的对幸福生活的情感无关,所以“幕”不符合语境,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C。
2.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A.能言善辩:善于用语言辩论、表达,侧重“口才好、有说服力”(褒义)。
B.巧言令色:用虚假、动听的话讨好别人,侧重“虚伪谄媚”。
C.寡言少语:说话很少,性格内向沉静(与“没完没了”相反)。
D.喋喋不休: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侧重“话多、没完没了”。
题干强调“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地说话”只有“喋喋不休”直接对应“话多、不停说”的核心特点。
故选D。
3.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呼啸而过:指物体快速运动,发出尖锐、悠长的声响,瞬间从眼前经过,重点体现速度极快,故选A。
4.C
【详解】本题考查阅读策略和方法。
A.关键语句通常能概括段落或文章主要内容,借助其可快速把握文章主旨;遇到不影响整体理解的生词暂时跳过,避免因纠结个别词语而中断阅读节奏,这种方法能有效提高阅读速度,故正确。
B.带着问题阅读能明确阅读目标,使注意力集中在与问题相关的内容上,减少无关信息的干扰,快速默读可避免出声影响速度,边读边思考能提升阅读效率,因此正确。
C.逐字阅读会显著降低阅读速度,因为每个字的停顿和处理都会消耗时间;遇到不懂的词语立即查清,会频繁打断阅读连贯性,导致阅读节奏中断,虽然这种方法有助于深入理解内容,但与“提高阅读速度”的要求相悖,故错误。
D.集中注意力可避免分心导致的重复阅读;连词成句地读能减少逐字停顿,使阅读更流畅;不回读可避免对已读内容的重复,这三种做法均能有效提升阅读速度,所以正确。
故选C。
5.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假”“廉”“惑”“集”“殿”“赞”“冠”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6.×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文《冀中的地道战》中所描述的地道是冀中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抵御敌人而修建的,课文明确提及地道的设计十分巧妙,从地面上看不出痕迹,且有气孔与地面相通,保证了通风和正常的土壤环境。同时,文中强调地面上照样可以种庄稼,这说明地道的修建充分考虑了农业生产的需求,并没有对地面种庄稼造成妨碍。地道的构造和施工方式兼顾了防御功能与生产需求,体现了冀中人民在艰苦环境下的智慧。
故判断为错误。
7.×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而不是司马光所著。故本题叙述错误。
8.√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搭石》一文中,通过描绘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场景,表现出了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品质。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乡亲们在默默摆搭石、协调有序走搭石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他人提供便利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
故该说法正确。
9.×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搭石》本文作者(刘章)写了自己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作者借摆搭石、走搭石来赞扬家乡人们之间美好的情感,那些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从课文内容“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可知在作家刘章家乡,年轻人背老人过河是很平常的事情。
故错误。
10.×
【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课文从慢到快,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人、鸵鸟、猎豹、游隼、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的速度,让人们在比较中获得科学知识。
其中提到有游隼下俯冲的速度超过320千米每小时,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虽然游隼的速度非常快,但飞机的速度可以通过发动机等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文中也明确提到了游隼的速度比飞机慢。
故说法错误。
11. 堡 侵略 妨碍 山丘 拐弯 隐蔽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堡”“略”“碍”“弯”“蔽”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2. 价 协 赵 理 所 置 绝 顾 设 法 同心协力 奋不顾身 理所当然 难以置信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词语与选词填空。
无价之宝: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后用指极其珍贵的事物。
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也用来比喻被劫走的人未受伤害而能保全清白地返回。
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或从情理上讲应该是这样。
难以置信:不容易相信。
绝口不提:指闭口不说话。
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想方设法:想种种办法。
(1)句子强调“大家团结一致”才能克服困难,“同心协力”符合语境。故选“同心协力”。
(2)句子描述救人时“跳进激流”的勇敢行为,“奋不顾身”强调不顾自身安危,符合语境。故选“奋不顾身”。
(3)句子描述班干部“以身作则”是应该的,“理所当然”表示按道理应当如此,符合语境。故选“理所当然”。
(4)句子描述宇宙中最快的东西能拿在手上是令人惊讶的,“难以置信”突出难以相信的感觉,符合语境。故选“难以置信”。
13. 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不饱食以终日 不弃功于寸阴 从来急 光阴迫 只争朝夕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理解与默写。
(1)书写时注意“晨”“勉”“励”的正确写法。
(2)结合“表弟非常贪玩,认为现在还小就要多玩玩,学知识是长大后的事”可知,此处填“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表达了作者珍惜时光、及时奋发,以免年老时后悔莫及的思想感情。书写时注意“等”“悲”的正确写法。
(3)结合“告诫我们不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要忽视一分一秒的工夫。”可知,此处填“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出自东晋葛洪《抱朴子·外篇》,意思是:不要整日就只是吃饱喝足,不要因为懒惰少花一点时间造成功亏一篑。告诫人们不要沉溺安逸虚度光阴,要珍惜点滴时间用于自我提升和有益之事 。 书写时注意“饱”“弃”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急”“迫”的正确写法。
14.大象的体重是成年水牛体重的五到六倍。
【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仿写句子。
原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和“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的速度”放在一起对比,清晰且突出地展现出游隼俯冲速度极快的特点,让读者能更直观地理解游隼速度的快。
确定要说明的事物,以及它某方面(如速度、重量、高度等)的突出特征。比如想说明猎豹奔跑速度快,或鲸鱼体型大等。找一个大家相对熟悉的事物,其相关属性(速度、重量等)可与说明对象进行比较,帮助读者更好理解。
示例:最大的蓝鲸的体长是成年长颈鹿身高的四到五倍。
15.都八点钟了,小明还没回家,他的爸爸妈妈心急如焚,一边给小明的老师和同学打电话,一边沿路找寻。
【详解】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结合所给词语,先要理解心急如焚的意思,再用一段话描述场景体现词语意思。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内心焦急万分。
要写出“心急如焚”的情景,需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体现出非常着急、焦虑的状态。比如,可以设置一个具体的场景,像等待重要消息、寻找丢失的东西等,然后刻画人物在其中坐立不安、神情焦躁的表现。
示例:火车还有五分钟就要开了,爸爸却还没赶到车站。我在站台上不停地来回踱步,眼睛紧紧盯着入口处,手心直冒冷汗,心里像有一团火在烧,真怕爸爸赶不上这趟车。
16.难道蔺相如不是个勇敢机智的人吗?
【详解】本题考查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
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如下:首先,加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加语气词;最后,句号变问号。
本题可在句子开头加上反问词“难道”,“是”改成“不是”,句尾加语气词“吗”,句尾的句号改问号。
改为:难道蔺相如不是个勇敢机智的人吗?
17. 人们走搭石不能突然止步 紧走 18.协调有序 音乐美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两人礼让过搭石 年轻人背着老人过搭石 19.A 20.假如推着自行车的小姑娘走搭石时正好遇上扛着锄头的大哥哥,大哥哥会先放下自己的锄头,扛起小姑娘的自行车,让小姑娘跟在自己身后快速走搭石。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家乡人走搭石的情景,展现了乡亲们互助和礼让的美好情感。搭石本是天然石块,需快速通过保持平衡。文中描绘了人们在搭石上协调有序前行的画面,动作整齐,声音轻快,如同音乐。面对面过搭石时,人们总是相互谦让,体现了礼貌与温情。文章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情的结合,表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和美好。这份情感和协调也延伸至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展现了人性之美。
17.本题考查阅读方法。
文中第①段“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可知,解释了人们走搭石时不能突然停住的原因,因为前面的人突然停住会导致后边的人落水。
第①段“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可知,说明俗语蕴含的走搭石要领是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18.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从第①段“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可提取“协调有序”,展现出动作美。
从第①段“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可知,体现“声音美”。
从第①段“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可知,提取“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展现出画面美。
从第②段“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可知,即两人面对面走搭石互相礼让,展现出心灵美情境一 。
从第②段“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即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展现出心灵美情景而。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第③段“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可知,搭石联结的故乡小路,也连结着乡亲们美好情感,但不能说搭石是联结故乡小路与乡亲们纯洁美好心灵的纽带。此项表述不正确。
故选A。
20.本文考查开放性作答。
从文章第②段中,写到可以看到很多场景,这里面要把场景写的具体一些,让这些场景更加的生动,同时要有动作描写即可。
提着行李的奶奶刚走到溪边,背着箩筐的伯伯就快步上前。他先稳稳踏上搭石,然后回过身,伸手扶住奶奶的胳膊,轻声说:“大娘,我扶您走。”奶奶感激地笑了笑,把行李往伯伯那边递了递。伯伯一手托着行李,一手搀扶着奶奶,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带着奶奶走过了小溪。
21.游隼俯冲时的速度很快 22.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 23.一种事物要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 24.A
【导语】这篇科普短文以递进式结构展开,通过对比手法层层推进,从陆地动物(猎豹)到飞禽(游隼)再到人类科技产物(喷气机),构建了清晰的速度认知阶梯。文章善用数据佐证(如时速数字)和具象对比(如“声音追不上”),既体现科学性又增强可读性。设问式标题与段落间“但是”“不过”等转折词形成逻辑链条,使科普知识呈现为探索过程。楷体字体的使用赋予文本传统书写韵味,与现代化科技内容形成有趣碰撞。
21.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
第②段主要围绕游隼展开,强调了它向下俯冲时速度很快,超过320千米每小时,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
故可以概括为:游隼俯冲时的速度很快。
2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第③段整体是在将游隼和飞机的速度作比较,“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这句话点明了该段的核心内容。
2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第①段将猎豹和鸵鸟比,说明猎豹速度更快;第②段把游隼和猎豹比,表明游隼俯冲速度更快;第③段拿飞机和游隼比,指出飞机速度更快。故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的都是一种事物要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
2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文中第③段提到“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说明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声速的数倍,而不是声速是高速喷气式飞机速度的数倍,该选项说法错误。
B.题目“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一个设问,能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该选项说法正确。
C.第②段第一句“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但是”承接上文猎豹速度快,引出下文对游隼速度的介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该选项说法正确。
D.第①段“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 110千米每小时”列出具体数字,准确具体地写出了猎豹跑得快的特点,该选项所发正确。
故选A。
25.例文:
“小书虫”同桌
我的同桌是一个十足的“小书虫”,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他的眼睛小小的,可只要看到书,就会闪烁出兴奋的光芒。课间休息的时候,同学们都在嬉笑打闹,而他却总是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有一次课间,我想找他一起去操场玩,可我走到他身边叫了他好几声,他都毫无反应。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他这才如梦初醒般抬起头,迷茫地看着我。我无奈地说:“你怎么总是看书呀,都不知道我叫你好多次了。”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这本书太好看了,我一看就入迷了。”
还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让我们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我们组的成员都围在一起讨论得热火朝天,而他却独自拿着一本和课文有关的书在看。下课后,老师检查我们组的讨论结果,发现他根本没有参与讨论,于是把他叫到了讲台前。他红着脸解释道:“老师,我看的是和课文相关的拓展知识,这本书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我想先看看。”老师听了他的话,哭笑不得地说:“你呀,真是个小书虫,光看自己的就行了。”
他对书的热爱简直超乎常人的想象。他在书的海洋里畅游,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他的这种对书的痴迷,也感染着我,让我也渐渐爱上了阅读。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每个人都各有各的特点。选一个有特点的同学,写出他的特点。你首先会想到谁呢?你眼中的他是长相特别,还是性格独特,或是有特殊爱好,在记忆中把他搜寻出来,明确写些什么。写作时可以直接入题,首先要交代“我”眼中的他有什么不一样,他的特别之处在哪里,然后扣住题目来写,可以选择一两件能体现他特别的事写下来,突出他的特点,人物性格的描写要鲜明,注意详略,适当的运用修辞方法和人物描写方法。
开头:开篇点题,写出要写的人的特点。
中间:具体写一写你们之间的故事,体现人物特点。注意通过神态、动作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结尾:结尾点题,表达情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