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9月第一次物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定远县重点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9月第一次物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17 19:5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高一(上)9月第一次物理作业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32分)
1.雁阵在天空中行进时,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线,如图所示。其迁徙时大多以整齐队伍匀速飞行,这是雁阵为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雁阵的行进情况,只能以地面作为参考系
B. 雁群的行进情况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
C. 研究头雁扇动翅膀产生气流的影响时,可以将头雁看作质点
D. 若研究雁阵从北方迁往南方的时间,可以将雁阵看作一个质点
2.我国研制的隐形战机歼-20已经开始挂弹飞行。在某次飞行中,由静止开始加速,当加速度a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飞机刚好起飞,则此过程中飞机的(  )
A. 速度不断增大,速度的变化率不断增加 B. 速度不断增大,速度的变化率不变
C. 速度增大得越来越快,位移增大得越来越慢 D. 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位移增大得越来越快
3.如图所示,“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号”空间站在交会对接之前,分别沿半径为r、R的圆形轨道运动.某时刻“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天和号”空间站分别从B、A点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间站运行一周的位移大小为2πR B. “天舟二号”运行周的路程为2r
C. “天舟二号”运行周的位移大小为r D. 二者各自运行一周,其路程相等
4.歼-20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款具备高隐身性、高机动性的隐形第五代制空战斗机。在执行某次飞行任务时,歼-20战斗机由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不断减小至零时,战斗机刚好起飞。则此过程中该战斗机的(  )
A. 速度减小,位移减小
B. 速度减小,位移增大
C. 速度增大,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速度达到最大
D.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5.“区间测速”就是在两个抓拍点安装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这两个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超过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如图所示,在高速公路上有一段平直公路,抓拍点A、B相距22km,一辆轿车10点31分通过抓拍点A的速度为100km/h,10点41分通过抓拍点B的速度为110km/h,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轿车通过抓拍点A、B时会判为超速
B. 该轿车通过抓拍点A、B时不会判为超速,说明该车始终未超速
C. 该轿车在该区间内行驶会判为超速
D. 该轿车在该区间内行驶时速度一定小于110km/h
6.研究表明,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后的速度变化比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的速度变化快。小明同学沿某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向上推出一个小球,某时刻小球速度的大小为18m/s,2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4m/s。已知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g=9.8m/s2,则这2s内该小球(  )
A. 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一定等于14m/s B. 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等于22m/s
C. 速度变化率的大小一定为11m/s2 D. 速度变化率的大小可能为11m/s2
7.一质点沿Ox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6+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3t2(m/s),该质点在1~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和2~3s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 6m/s,5m/s2 B. 6m/s,15m/s2
C. 7m/s,5m/s2 D. 7m/s,15m/s2
8.如图所示是足球运动员侧向踢出足球时的照片,照相机曝光时间为0.02s,由此可估算出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大小约为(已知足球直径为22cm,运动员身高为1.7m)(  )
A. 3m/s B. 20m/s C. 120m/s D. 300m/s
二、多选题(10分)
9.如图所示是汽车中的车速表,某同学在向前行驶的汽车中观察车速表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7 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有关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图直接读出的是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B. 乙图车速表直接读出的是汽车7 s时的瞬时速率
C. 汽车运动的平均加速度约为1.6 m/s2
D. 汽车运动的平均加速度约为5.7 m/s2
10.一质点某时刻的速度大小为2 m/s,2 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4 m/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质点的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一定为2 m/s
B. 该质点的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大于2 m/s
C. 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1 m/s2
D. 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可能大于1 m/s2
三、实验题(16分)
11.练习用打点计时器
(1)两种打点计时器(如图)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交变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约为   V,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每隔   打一次点。
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   V交变电源。
(2)时间的测量
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若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  s。
(3)位移的测量
用   测量纸带上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即为相应时间间隔内物体的位移大小。
(4)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   。
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12.如图所示是用“位移传感器”测量小车速度的示意图,这个系统由在同一直线上且等高的A、B两个小盒组成,A盒装有红外线和超声波发射器,B盒装有红外线和超声波接收器.A盒被固定在向右运动的小车上,B盒固定在桌面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即持续时间很短的一束红外线和一束超声波),B盒接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若两者的时间差为t1,空气中声速为v0,红外线在A与B之间的传播时间可忽略.问:(x1、x2、Δx未知)
(1)发射红外线脉冲和超声波脉冲时A与B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2)经过短暂的Δt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测量,此次接收两者的时间差为t2,已知小车在远离B,则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四、计算题
13.在某段平直的铁路上,一列以324 km/h的速度高速行驶的列车从某时刻开始减速直线行驶,5 min后恰好停在某车站,并在该站停留一段时间,随后加速直线驶离车站,行驶3 min后速度恢复到324 km/h。求:
(1)列车减速时的加速度;
(2)列车加速时的加速度;
14.在台球比赛中,某球以1.5m /s的速度垂直撞击边框后,以1.3 m/s的速度反向弹回,球与边框接触的时间Δt为0.08 s,求该撞击过程中球的加速度。
15.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5 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 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 m、7 m、5 m、3 m、1 m.
(1)求汽车前1 s、前2 s、前3 s、前4 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在这五个平均速度中,哪一个最接近汽车刚制动时的瞬时速度?它比这个瞬时速度略大些,还是略小些?
(2)汽车运动的最后2 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研究雁阵的行进情况,不一定以地面作为参考系,也可选取其他参考系,A错误;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B错误;研究头雁扇动翅膀产生气流的影响时,不能忽略头雁的形状和大小,所以不能将头雁看作质点,C错误;研究雁阵从北方迁往南方的时间时,雁阵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所以可以将雁阵看作一个质点,D正确。
2.【答案】D
【解析】飞机由静止开始加速,加速度减小,由于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速度增大,而速度的变化率表示加速度,则速度的变化率减小,故A、B错误。因为加速度逐渐减小,可知速度增大得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最大,由于速度一直增大,故位移增大得越来越快,C错误,D正确。
3.【答案】C
【解析】空间站运行一周的位移为0,选项A错误;“天舟二号”运行周的路程为πr,选项B错误;“天舟二号”运行周的位移大小为r,选项C正确;“天舟二号”和空间站各自运行一周,其路程分别为2πr和2πR,路程不相等,选项D错误.
4.【答案】C
【解析】由于此过程中该战斗机从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虽然加速度在不断减小,但战斗机的速度始终在增加,且当加速度减小为0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此后只要战斗机的速度方向不反向,则其位移将始终增大,故选C。
5.【答案】C
【解析】通过抓拍点A的速度为vA=100km/h<120km/h,通过抓拍点B的速度为vB=110km/h<120km/h,则该轿车通过抓拍点A、B时不会判为超速,故A错误;由题可知10点31分,通过抓拍点A,10点41分通过抓拍点B,轿车行驶时间为t=10min=h,则轿车的平均速度为==132km/h>120km/h,则该轿车在该区间内行驶会判为超速,故B错误,C正确;轿车的平均速度为132km/h,故在该测速区间,该车某时刻的速度必然超过110km/h,故D错误。
6.【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开始时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设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2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4m/s,速度的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的变化量Δv1=-14m/s,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的变化量Δv2=-22m/s,则速度变化率即加速度分别为a1==-7m/s2和a2==-11m/s2;因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9.8m/s2,可知小球沿光滑斜面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是11m/s2,因此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一定等于14m/s,速度变化率的大小一定等于7m/s2,选A。
7.【答案】D
【解析】该质点在1~2s内的位移为Δx=x2-x1=(6+23)m-(6+13)m=7m,平均速度大小为=7m/s;质点在2~3s内的速度变化量为Δv=v3-v2=3×32m/s-3×22m/s=15m/s,平均加速度大小a==15m/s2。
8.【答案】B
【解析】足球的直径为0.22m,由题图可知在曝光时间内,足球运动的位移约为足球直径的2倍,则有x=0.22×2m=0.44m,则v==m/s=22m/s,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大小约为20m/s,故B正确.
二、多选题
9.【答案】BC
【解析】车速表上的速度表示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大小,A错误,B正确;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知:a=≈1.6 m/s2,C正确,D错误。
10.【答案】BD
【解析】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初速度v1=2 m/s,而末速度可能是v2=4 m/s,也可能是v2′=-4 m/s,故速度变化量Δv可能为2 m/s或-6 m/s,选项A错误,B正确;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得,加速度可能为1 m/s2或-3 m/s2,选项C错误,D正确.
三、实验题
11. 【答案】(1)a. 交变;8;0.02; b. 220(2)0.1;(3)刻度尺;(4)A。
【解析】
(1)a.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使用8V交变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隔0.02s打一个点。
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使用220V交变电源。
(2)时间的测量: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若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故时间间隔为T=0.02×5s=0.1s;
(3)位移的测量: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即为相应时间间隔内物体的位移大小;
(4)为了有效利用纸带,先接通电源,打点稳定后再让纸带运动,故A正确。
12.【答案】(1)v0t1 (2)
【解析】(1)由于红外线在A与B之间的传播时间可忽略,根据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得A、B间的距离为x1=v0t1.
(2)同理可知:进行第二次测量时,A、B间的距离为x2=v0t2,两次发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间隔为Δt,即为小车运动Δx=x2-x1所用的时间,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可知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
四、计算题
13.【答案】(1)0.3 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0.5 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解析】(1)列车初速度v=324 km/h=90 m/s
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a1===-0.3 m/s2
所以列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0.3 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a2=== m/s2=0.5 m/s2
所以列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14.【答案】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桌球的初速度1.5m /s,
末速度,作用时间,
则撞击过程中球的加速度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5.【答案】见解析
【解析】(1)汽车前1 s、前2 s、前3 s、前4 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 m/s=9 m/s;
v2== m/s=8 m/s;
v3== m/s=7 m/s;
v4== m/s=6 m/s;
v5== m/s=5 m/s;
在这五个平均速度中,前1 s的平均速度最接近汽车刚制动时的瞬时速度,它比这个瞬时速度略小些,因为汽车做减速运动;
(2)汽车运动的最后2 s的平均速度是:== m/s=2 m/s.
第4页 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