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美术 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4 变幻的云 精品课件(36页)+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美术 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4 变幻的云 精品课件(36页)+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9-18 09:02:29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变幻的云
第4课
(淅教版)二年级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艺术欣赏
04
实践练习
05
艺术欣赏
06
课堂评价
01
新知导入
当水变成气体飘到空中,然后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就变成了时而轻柔、时而翻涌、时而聚集、时而消散的云。
02
新知讲解
小水滴汇聚成云朵,在天空这块画布上不时变幻出各种形状。
02
新知讲解
你能用水墨画多变的云吗?
用不同的线条也可以画出不同的云。
我发现运用墨的浓淡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云。
02
新知讲解
你知道云是怎么形成的吗?
说一说
02
新知讲解
观察大自然中不同天气、时段云的形态,说说有哪些不同。
说一说
清晨
正午
傍晚
夜晚
02
新知讲解
观察大自然中不同天气、时段云的形态,说说有哪些不同。
说一说
晴天
阴天
雨天
提示:
可以从云的形状、颜色、数量和薄厚等方面进行对比。
02
新知讲解
画家笔下的云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朱砂冲哨口 中国画 1979 陆俨少108.5cmX67cm 中国美术馆
画面视角向后延伸,丘壑深重,层峦叠嶂,与山间流云形成连绵丰富的层次感,笔势宛转飘逸,场景壮阔宏大。在云的表现上,他以抽象的墨块和留白来表现云雾,结合连绵舒展的勾云技法,使画面云雾缭绕,如梦似幻,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运动感和升腾感,更营造出一种空灵、飘逸的意境。
想一想
02
新知讲解
小贴士
陆俨少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山水画家、教育家,其主要绘画作品有《朱砂冲哨口》《层峦暖翠》《峡江险水图长卷》《雁荡云瀑图》等,著有专著有《山水画争议》《山水画六论初探》等。
02
新知讲解
小贴士
《朱砂冲哨口》,描绘的是江西井冈山南面朱砂冲哨口的壮丽风光。此地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重要关隘。
02
新知讲解
画家笔下的云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峨眉山色
中国画
1961
秦仲文
145cmX67cm
中国美术馆
此画注重描绘云、山、雪峰之间的融合以及空间虚实的衔接,具有几分仙山琼阁的灵秀之气。
想一想
02
新知讲解
小贴士
秦仲文近现代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山水画、墨竹与书法,代表作包括《沙丰路上写生》《岷山遇雨》。
02
新知讲解
小贴士
《峨眉山色》作于壮游之时,以短皴密点复染赭、绿,写出近景山石嶙峋、树木葱郁苍翠之致,又于云雾之外绘出峨眉雪峰壮伟之姿,足见其经营之妙。
02
新知讲解
云朵的外形变化无穷。
尝试用浓淡不一的线条和块面来表现云。
试一试
饱蘸淡墨画出云的形状。
可以在第一层云上再画一层。
02
新知讲解
云朵的外形变化无穷。
尝试用浓淡不一的线条和块面来表现云。
试一试
墨块重叠
02
新知讲解
云朵的外形变化无穷。
尝试用浓淡不一的线条和块面来表现云。
试一试
墨笔色线
02
新知讲解
云朵的外形变化无穷。
尝试用浓淡不一的线条和块面来表现云。
试一试
可以在第一层云上再画一层。
02
新知讲解
提 示
用水墨表现云,体会水墨独特的视觉美感。
用笔要轻盈、流畅,也要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02
新知讲解
看看视频学学方法
03
艺术欣赏
学生作品
作品体现了水墨画独特的韵味, 画中云朵似在流动的姿态,表现出云的灵动之感,也强调了墨色在宣纸上晕染出的艺术效果。展现出画面潇洒飘逸的意境。让人感受到水墨云纹所蕴含的独特韵味。
02
新知讲解
看看视频学学方法
03
艺术欣赏
学生作品
上方是大面积浓淡变化的墨色表现出的云层,不同的笔触能表现出不同的质感和形态。天空部分的留白,增强了画面的意境。下方是人物与动物营造出的悠远意境。
03
艺术欣赏
学生作品
这幅画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峰间,有一座小屋静立的景象,充满了清幽静谧的山水意境。体现出小屋在山间的清幽氛围。
03
艺术欣赏
学生作品
画中天空色彩绚烂,丰富多变的色彩,给人奇幻之感,像是黄昏时分, 塔以黑色剪影的形式呈现,突出其形态,美丽的天空背景下映衬而出,富有诗意,凸显出画面的美感和意境。整体营造出一种静谧、悠远的氛围。
02
新知讲解
看看视频学学方法
02
新知讲解
小贴士
水墨画云的三大特点:
用大块墨色表现云体,
用细线勾勒云边,
用不同浓淡的墨色表现云的层次。
05
艺术欣赏
我的作品展示
05
艺术欣赏
我的作品展示
02
新知讲解
学习建议
用墨块结合勾线的方法表现不同形态的云朵。
05
艺术欣赏
我的作品展示
05
艺术欣赏
我的作品展示
04
实践练习
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表现不同形态的云朵。。
作业
06
课堂评价
云朵变化万千,让我们水墨创作造型千姿百态,墨色浓淡变化丰富,创作大胆、有创意,完整有趣的水墨云朵画吧。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4 变幻的云 教学设计
课题 变幻的云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二年级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题以 “变幻的云” 为核心,引导二年级学生通过水墨艺术感知云的形态美与水墨独特的视觉美感。结合二年级学生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通过观察云朵图片、分析水墨云作品、尝试水墨表现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水墨的浓淡变化、线条流畅感,初步掌握用浓淡不一的线条和块面表现云朵的方法。教学中渗透水墨与自然的关联,培养学生用艺术视角观察自然、表达自然之美的能力,为后续水墨创作奠定基础。
2022新课标要求 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以及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和对称、重复等形式原理,按照自己的想法,以平面、立体或动态等表现形式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尝试用毛笔等工具,在宣纸上进行水墨游戏活动,体验笔墨趣味。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认识自然界中云的多样形态和独特美感,了解用水墨表现云的基本方法。感受水墨的独特视觉美感,体会作品中云的不同形态所传递的氛围,提升艺术欣赏能力。(审美感知)2.认识水墨的浓淡变化,能尝试运用墨块结合勾线的方法表现云朵的形态,用浓淡不一的线条和块面表现云朵的基本形态。(艺术表现)3.结合对不同云朵形态的观察,尝试用水墨画出多变的云,体会水墨游戏的独特趣味,感知并大胆表现身边自然的美。培养观察与想象能力。(创意实践)4.了解水墨作品中云的表现方式,知道水墨艺术与自然观察的联系,感受传统水墨艺术的魅力。(文化理解)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主导阶段,对色彩、形态的变化充满好奇,但动手协调能力尚在发展,对毛笔、宣纸等水墨工具较为陌生。云是学生日常可见的自然景观,教学中从学生对云的生活认知切入,引导学生回忆不同天气、不同时间里云的形态与色彩变化,再将这种生活观察与水墨表现结合,让学生体会“艺术源于生活”,学会用水墨语言表达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增强学习的代入感与实用性。教学中将传统文化元素自然融入趣味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传统美术的初步好感。
重点 认识水墨的浓淡变化,能尝试用浓淡不一的线条和块面表现云朵的基本形态。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水墨的浓淡、线条变化与云朵形态、氛围的关联,能用水墨初步表现出不同形态的云。
材料准备 教具:不同天气、时段的云朵图片;陆俨少《硃砂冲嘴》、秦仲文《峨眉山色》等水墨云作品高清图片;水墨工具(毛笔、宣纸、墨汁、砚台);水墨浓淡变化示意图;水墨表现云朵步骤图。2学具:每人一套简易水墨工具(小毛笔、练习宣纸、墨汁、调色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播放视频当水变成气体飘到空中,然后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就变成了时而轻柔、时而翻涌、时而聚集、时而消散的云。。 讨论点的变化 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讲授新课 一、水滴与墨水(一)小水滴汇聚成云朵,在天空这块画布上不时变幻出各种形状。出示图片(二)你能用水墨画画多变的云吗?生:我发现运用墨的浓淡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云。生:用不同的线条也可以画出不同的云。生:……二、说一说:(一)你知道云是怎么形成的吗?播放视频(二)观察大自然中不同天气、时段云的形态,说说有哪些不同。出示图片可以从云的形状、颜色、数量和薄厚等方面进行对比。三、想一想,画家笔下的云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一)朱砂冲哨口1.画面视角向后延伸,丘壑深重,层峦叠嶂,与山间流云形成连绵丰富的层次感,笔势宛转飘逸,场景壮阔宏大。在云的表现上,他以抽象的墨块和留白来表现云雾,结合连绵舒展的勾云技法,使画面云雾缭绕,如梦似幻,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运动感和升腾感,更营造出一种空灵、飘逸的意境。2.小贴士陆俨少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山水画家、教育家,其主要绘画作品有《朱砂冲哨口》《层峦暖翠》《峡江险水图长卷》《雁荡云瀑图》等,著有专著有《山水画争议》《山水画六论初探》等。《朱砂冲哨口》,描绘的是江西井冈山南面朱砂冲哨口的壮丽风光。此地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重要关隘。(二)峨眉山色此画注重描绘云、山、雪峰之间的融合以及空间虚实的衔接,具有几分仙山琼阁的灵秀之气。2.小贴士秦仲文近现代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山水画、墨竹与书法,代表作包括《沙丰路上写生》《岷山遇雨》。《峨眉山色》作于壮游之时,以短皴密点复染赭、绿,写出近景山石嶙峋、树木葱郁苍翠之致,又于云雾之外绘出峨眉雪峰壮伟之姿,足见其经营之妙。四、试一试(一)云朵的外形变化无穷。尝试用浓淡不一的线条和块面来表现云。1.出示图片饱蘸淡墨画出云的形状。可以在第一层云上再画一层。2.看看视频学学方法播放视频3.出示图片墨块重叠4.看看视频学学方法播放视频5.出示图片墨笔色线6.看看视频学学方法播放视频7.出示图片可以在第一层云上再画一层。8.看看视频学学方法播放视频(二)提示用水墨表现云,体会水墨独特的视觉美感。用笔要轻盈、流畅,也要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三)看看视频学学方法播放视频五、学生作品图片一1.作品体现了水墨画独特的韵味, 画中云朵似在流动的姿态,表现出云的灵动之感,也强调了墨色在宣纸上晕染出的艺术效果。展现出画面潇洒飘逸的意境。让人感受到水墨云纹所蕴含的独特韵味。2.看看视频学学方法播放视频图片二上方是大面积浓淡变化的墨色表现出的云层,不同的笔触能表现出不同的质感和形态。天空部分的留白,增强了画面的意境。下方是人物与动物营造出的悠远意境。图片三这幅画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峰间,有一座小屋静立的景象,充满了清幽静谧的山水意境。体现出小屋在山间的清幽氛围。图片四1.画中天空色彩绚烂,丰富多变的色彩,给人奇幻之感,像是黄昏时分, 塔以黑色剪影的形式呈现,突出其形态,美丽的天空背景下映衬而出,富有诗意,凸显出画面的美感和意境。整体营造出一种静谧、悠远的氛围。2.看看视频学学方法播放视频(二)小贴士水墨画云的三大特点:用大块墨色表现云体,用细线勾勒云边,用不同浓淡的墨色表现云的层次。(三)我的作品展示出示图片六、学习建议(一)用墨块结合勾线的方法表现不同形态的云朵。播放视频(二)我的作品展示出示图片 讨论分享对云的理解。讨论云的形成方法。欣赏画作动手练习画云学生动手制作并展示作品动手练习 认识自然界中云的多样形态和独特美感,认识自然界中云的多样形态和独特美感,了解水墨作品中云的表现方式,知道水墨艺术与自然观察的联系,感受传统水墨艺术的魅力。了解用水墨表现云的基本方法。感受水墨的独特视觉美感,体会作品中云的不同形态所传递的氛围,提升艺术欣赏能力。认识水墨的浓淡变化,能尝试运用墨块结合勾线的方法表现云朵的形态,用浓淡不一的线条和块面表现云朵的基本形态。(体会水墨游戏的独特趣味,感知并大胆表现身边自然的美。培养观察与想象能力。
课堂练习 作业: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表现不同形态的云朵。
课堂小结 云朵变化万千,让我们水墨创作造型千姿百态,墨色浓淡变化丰富,创作大胆、有创意,完整有趣的水墨云朵画吧。
板书 变幻的云水墨特点:浓墨、淡墨表现方法:墨块重叠、墨笔勾线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一、作品介绍陆俨少于1979年所画的《朱砂冲哨口》,描绘的是江西井冈山南面朱砂冲哨口的壮丽风光。此地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重要关隘。此画为陆俨少晚期的作品,他善于运用浓淡得宜、干湿相济、虚实相生的笔墨技巧,将山川的巍峨壮丽和云雾的缭绕缥缈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视角向后延伸,丘壑深重,层峦叠嶂,与山间流云形成连绵丰富的层次感,笔势宛转飘逸,场景壮阔宏大。在云的表现上,他以抽象的墨块和留白来表现云雾,结合连绵舒展的勾云技法,使画面云雾缭绕,如梦似幻,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运动感和升腾感,更营造出一种空灵、飘逸的意境。秦仲文的《峨眉山色》,此画更注重描绘云、山、雪峰之间的融合以及空间虚实的衔接,具有几分仙山琼阁的灵秀之气。这两幅作品用水墨表现了云朵不同的形态,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创作提供了基础支架,为课程的深入开展莫定了坚实基础。二、作者简介陆俨少(1909年6月26日-1993年10月23日),出生于上海嘉定县南翔镇,名砥,字宛若,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山水画家、教育家,其主要绘画作品有《朱砂冲哨口》《层峦暖翠》《峡江险水图长卷》《雁荡云瀑图》等,出版画册有《陆俨少画辑》《陆俨少画集》等,著有专著有《山水画争议》《山水画六论初探》等。 陆俨少于1926年入读于无锡美术专门学校;1927年,师从冯超然学习中国画;1950年,创作作品《杜陵秋兴诗意图》;1959年,创作作品《杜陵人蜀诗册》《古意山水图》等;1972年,创作作品《宋人诗意册》《幽谷寒松图》等;1977年,调任至浙江美术学院;1980年,获聘为浙江美术学院教授;1984年,任浙江画院院长;1989年,获聘为西泠印社顾问;1990年,创作作品《春渚渔歌》《村塘牧戏》《巫峡秋涛》《赤城山》等;1993年10月2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4岁秦仲文(1896年1月26日—1974年6月23日),原名秦裕荣,河北遵化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法政系,近现代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山水画、墨竹与书法,师从章浩如并得陈师曾等指导,1920年加入中国画学研究会,解放前曾执教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京华美术学院、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后任北京画院画师及院委、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著有《中国绘画学史》。其山水画初学晚清奚冈、黄谷原、戴醇士诸家,后深入研习清初龚贤、查士标等人作品,结合写生形成浓郁沉厚风格,代表作包括《沙丰路上写生》《岷山遇雨》。1947年因反对徐悲鸿中国画教学主张引发“三教授事件”被北平艺专解聘。文革期间因画作《群鸡》被定为“黑画”遭受迫害,1974年逝世,1978年获平反。2023年5月,其代表作被列入限制出境文物名单。出版有《秦仲文作品选集》。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