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素养测评卷(二)
第3章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45分,第Ⅱ卷55分,共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鸡的成熟红细胞是提取细胞膜的良好材料
C.洋葱根尖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相同种类的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D.蓝细菌的拟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2.下图为植物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d
B.e为细胞质基质,内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
C.g是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精卵结合,细胞的生长、分裂、运动均能说明c具有流动性
3.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制片时叶片应保持干燥
B.应选取黑藻新鲜枝上的靠近根部的深绿色叶片制成临时装片
C.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黑藻细胞内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
D.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也可以作为观察胞质环流的实验材料
4.[2024·江苏扬州高一月考]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通过核孔能够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B.胰岛B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的核仁大、核孔数目多
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D.蓝细菌的核糖体的形成与其核仁有关
5.如图是一个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局部示意图,A~F表示细胞结构,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结构E内膜上的蛋白质种类与外膜不一致,但蛋白质数量相当
B.结构N的形成使结构G的膜面积减小、细胞膜面积增大
C.结构F是携带信息的物质进入相邻细胞的通道
D.结构E是所有细胞共有的
6.某实验小组分离了某哺乳动物消化腺细胞中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三种细胞器含有的有机物种类如表所示。下列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
细胞器种类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甲 + - +
乙 + + +
丙 + + -
注:“+”表示含有,“-”表示不含有。
A.细胞器甲中进行的生理过程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B.细胞器乙可为细胞中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细胞器丙可能与消化酶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D.核仁可参与细胞器甲的形成
7.[2025·河北保定高一期中] 如图所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是糖类分子与膜蛋白结合而成的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内侧
B.所有的②和③都可以运动,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与物质进出细胞有关
D.②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其化学元素组成是 C、H、O、N、P
8.高尔基体可通过形成囊泡的方式调控内质网所介导的内吞体(囊状小泡)分裂,这证实了细胞内不同膜器系统之间的高度协同合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吞体的融合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B.不同膜器系统之间能进行高度协同合作是由于它们的膜成分、结构及功能完全相同
C.囊泡膜也是生物膜
D.囊泡在细胞中繁忙地运输着“货物”,高尔基体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9.[2025·海南海口高一期中]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桃花的颜色与液泡中含有的色素有关。研究发现,许多植物的液泡中还含有几丁质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桃子丰沛的汁水和酸甜的口感与液泡中含有的水、糖类和有机酸等有关
B.液泡可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C.植物遭到真菌侵害时,液泡中的几丁质酶可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D.外界水分子进入桃树根毛细胞的液泡中,至少要穿过两层磷脂分子
10.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四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示结构正确的是细菌细胞和蓝细菌细胞
B.核糖体是图示四种细胞中唯一共有的结构
C.细菌细胞和蓝细菌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拟核中
D.中心体在水稻叶肉细胞和小鼠肝脏细胞中的功能不同
11.[2025·四川成都高一期中] 核糖体由大、小亚基构成,而两个亚基各自又分别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如图表示核糖体的组装过程,其中5S rRNA是一种双链RNA。不考虑环状核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构成核糖体的元素有C、H、O、N、P等
B.病毒和营寄生的原核生物合成蛋白质依赖寄主的核糖体
C.构成rRNA的单体中有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
D.每个核糖体中,游离的磷酸基团至少有3个
12.近年来研究发现,原核细胞也存在细胞骨架,人们已经在细菌中发现了FtsZ、MreB和CreS这3种重要的细胞骨架蛋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细菌合成FtsZ、MreB和CreS时直接在细胞质基质中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B.FtsZ、MreB和CreS等蛋白锚定并支撑着线粒体、核糖体等多种细胞器
C.高温破坏FtsZ、MreB和CreS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其功能不可逆地丧失
D.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13.[2025·四川眉山高一月考] 囊泡运输是细胞内重要的运输方式。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运行,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囊泡使细胞内所有结构形成统一的整体
B.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
C.囊泡可来自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D.囊泡在运输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会发生膜成分的交换和更新
14.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甲
乙
A.若含18O的氨基酸在b过程中产生了O,则18O标记的是氨基酸中的羧基
B.人体摄入的碘越多,甲状腺细胞中的碘浓度就越高
C.⑦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D.将该细胞放入含有3H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出现3H的部位按时间顺序依次为①③⑤②⑥④
15.[2025·湖南长沙高一期中] 信号肽假说认为,在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游离核糖体最初合成的一段多肽序列作为信号序列,被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结合,进而引导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继续蛋白质的合成,信号肽最终在内质网中被切除。科学家构建了体外反应体系,证明了该假说。实验分组及结果见下表。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实验组别 核糖体 信号识别颗粒(SRP) 内质网 实验结果
1 + - - 合成的肽链比正常肽链多一段
2 + + - 合成的肽链比正常肽链少一段
3 + + + 合成的肽链与正常肽链一致
注:“+”“-”分别代表反应体系中存在或不存在该结构。
A.组别1中合成的肽链序列包含信号序列
B.组别2中合成的肽链不含有信号序列
C.推测SRP与信号序列结合后会暂停肽链的延伸,直至核糖体附着到内质网上
D.该实验说明内质网是分泌蛋白合成、加工的场所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20分)[2024·山西大同高一期末] 施旺和施莱登独立观察研究了多种动物和植物组织的显微结构,并创立了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在结构上的统一性,如图为高等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9分)观察菠菜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可借助    显微镜,可用图    表示观察结果,理由有①菠菜叶肉细胞具有    (填2种特有的细胞器序号),②菠菜叶肉细胞膜外有由        构成的细胞壁。图甲中结构⑧的作用是                     (答一点)。 
(2)(3分)研究发现,破坏细胞核内特定区域的染色质DNA后,细胞的所有蛋白质合成能力显著减弱甚至丧失,推测被破坏的染色质位于细胞核的[ ]    区域。 
(3)(6分)图乙细胞并非提取细胞膜的理想材料,原因是             ,分离提取细胞膜或者具有活性的细胞器可用      法。若某一生物含有图示甲、乙两细胞中的所有结构,则该生物最可能是      。 
(4)(2分)图示两种细胞的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并非悬浮其中,而是被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      支持和束缚,以保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17.(18分)图甲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图乙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图甲的模型属于      (填“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或“数学模型”)。实验室一般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置在蒸馏水中来获取细胞膜,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原因是               。 
(2)(6分)图甲中①的组成元素是     ,③的名称是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中④的         越多。 
(3)(2分)用台盼蓝染液处理动物细胞,发现死细胞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这一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4)(6分)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        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主要与图乙中    (填数字)有关,图乙中结构②的作用是 。 
18.(17分)凝集素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能够合成和分泌的、能与糖结合的蛋白质,因其能凝集红血球,故名凝集素。在细胞识别和黏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间的黏着。凝集素的合成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丁表示不同的细胞器。回答下列问题:
(1)(3分)若要研究细胞内凝集素的合成分泌途径,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2)(8分)细胞合成和运输凝集素的过程中乙和丙能通过    相联系,乙的作用是            ,在凝集素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丙膜面积的变化过程是          。 
(3)(6分)某科研小组欲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将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亮氨酸(R基为-C4H9)的培养液中,亮氨酸首先出现在某些核糖体中;3 min后和17 min后,先后出现在不同的细胞器中;117 min后,出现在细胞外的分泌物中。若小组欲采用分别以32P和15N对亮氨酸进行标记的两种实验方案来重复上述实验过程的研究,用15N或32P标记的两种实验方案    (填“都能”或“都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              。 单元素养测评卷(二)
1.C [解析] 原核生物如好氧细菌没有线粒体,但是可以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鸡的成熟红细胞具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不适合用来提取细胞膜,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才是提取细胞膜的良好材料,B错误;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洋葱根尖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均含有线粒体而不含叶绿体,C正确;蓝细菌的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中心,D错误。
2.A [解析] c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c为细胞膜,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细胞膜,即c,A错误;e为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内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B正确;g可以产生O2,g为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正确;由于构成细胞膜结构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所以细胞膜有流动性,精卵结合,细胞的生长、分裂、运动均能体现c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3.D [解析] 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以维持细胞的活性,A错误;应选择黑藻新鲜枝上幼嫩的小叶制成装片,靠近根部的深绿色叶片中叶绿体较多,易重叠,制成装片后不利于观察,B错误;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C错误;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也可以作为观察胞质环流的实验材料,D正确。
4.D [解析]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通过核孔能够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A正确;胰岛B细胞蛋白质合成旺盛,其比口腔上皮细胞的核仁大、核孔数目多,B正确;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比如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有染色质和染色体两种状态的转换,C正确;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所以没有核仁,D错误。
5.C [解析] 结构E线粒体的外膜与内膜功能不同,其所含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线粒体内膜功能较多、膜面积较大,故线粒体内膜蛋白质数量较多,A错误;结构N是囊泡,既可以来自结构G高尔基体,也可来自细胞膜,故结构N的形成不一定使结构G的膜面积减小、细胞膜面积增大,B错误;结构F是胞间连丝,是高等植物体中相邻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通道,C正确;原核细胞没有结构E线粒体,D错误。
6.A [解析] 细胞器甲不含脂质但含有核酸,故可表示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是氨基酸,A错误;细胞器乙可表示线粒体,能为细胞中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正确;细胞器丙可能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或溶酶体,其中的内质网、高尔基体与消化酶的加工和分泌有关,C正确;核仁与细胞器甲(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正确。
7.C [解析] ①为糖蛋白,由糖类分子与膜蛋白结合而成,位于细胞膜外侧,A错误;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③磷脂双分子层,脂溶性物质可透过细胞膜,因此③与物质进出细胞有关,C正确;②是蛋白质,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水的化学元素组成是H、O,D错误。
8.B [解析] 内吞体的融合说明膜具有流动性,A正确;不同膜器系统的膜成分、结构相似,但功能不相同,B错误;囊泡通常是由细胞器或细胞膜形成的,具有膜结构,属于生物膜,C正确;在细胞内,囊泡在细胞中穿梭运输着蛋白质等物质,高尔基体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D正确。
9.D [解析] 桃子的汁水主要来源于桃子果肉细胞中的液泡,其中充满了各种糖类、有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A正确;细胞液中糖类、无机盐类等物质的浓度也很高,使细胞液浓度较高,细胞吸水,有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B正确;许多植物的液泡中含有几丁质酶,当植物体遭到真菌病原体的侵害时,几丁质酶能水解破坏真菌的细胞壁,以增强对入侵病原体的杀伤作用,C正确;外界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的液泡至少要经过细胞膜、液泡膜,即至少穿过4层磷脂分子,D错误。
10.C [解析] 细菌和蓝细菌都是原核生物,细菌细胞中无线粒体,蓝细菌细胞中无叶绿体,A错误;四种细胞除了都具有核糖体外,还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等,B错误;细菌和蓝细菌都是原核生物,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拟核中,C正确;水稻是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无中心体,D错误。
11.A [解析] RNA中的组成元素有C、H、O、N、P五种,蛋白质中的组成元素有C、H、O、N等,综合来说,构成核糖体的元素有C、H、O、N、P等,A正确;营寄生的原核生物合成蛋白质依赖自身的核糖体,B错误;构成rRNA的单体中没有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RNA中不含胸腺嘧啶,C错误;由于5S rRNA是一种双链RNA,即使23S rRNA和16S rRNA都是单链RNA,每个核糖体中游离的磷酸基团也至少有4个,D错误。
12.B [解析] 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线粒体等其他细胞器,B错误。
13.D [解析] 囊泡只能在具有生物膜的细胞结构中相互转化,并不能使细胞内所有结构形成统一的整体,A错误。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膜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囊泡可来自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具膜细胞结构,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能产生囊泡,C错误。在运输分泌蛋白的过程中,内质网形成囊泡包裹着初步加工的蛋白质,运输至高尔基体并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所以囊泡在运输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会发生膜成分的交换和更新,D正确。
14.A [解析] 脱水缩合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来自羧基,因此,若产生了O,则18O标记的是氨基酸中的羧基,A正确;人体摄入的碘越多,细胞吸收的碘不一定越多,且细胞内的碘会参与反应,如参与甲状腺球蛋白的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所以摄入碘的量并非与甲状腺细胞中碘的含量呈正相关,B错误;⑦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C错误;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①核糖体→③内质网→⑥囊泡→②高尔基体→⑥囊泡→④细胞膜外,D错误。
15.B [解析] 组别1中核糖体合成的信号序列没有被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结合,因而不能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况且组别1中不含内质网,所以最终合成的肽链比正常肽链多一段信号序列,A正确;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切除,组别2没有添加内质网,则组别2中的肽链含有信号序列,B错误;组别2与组别3的区别在于组别3多添加了内质网,结果合成的多肽链正常,因此组别2和3对比可推测,信号序列与SRP结合后,核糖体需要附着到内质网上才会继续肽链的延伸,C正确;由组1、组2和组3综合分析可知,分泌蛋白需要在内质网继续合成和加工,最终合成正常的肽链,D正确。
16.(除说明外,每空2分,共20分)
(1)电子(1分) 甲 ⑧⑨ 纤维素和果胶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2)③(1分) 核仁
(3)细胞内还有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 差速离心 低等植物
(4)细胞骨架
[解析] (1)观察菠菜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可借助电子显微镜;菠菜叶肉细胞内有⑧液泡、⑨叶绿体,菠菜叶肉细胞膜外有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图甲中结构⑧液泡的作用是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2)破坏细胞核内特定区域的染色质DNA后,细胞的所有蛋白质合成能力显著减弱甚至丧失,则推测被破坏的染色质位于细胞核的[③]核仁区域,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3)图乙细胞中含有核膜和细胞器膜,不是提取细胞膜的理想材料。分离提取细胞膜或者具有活性的细胞器可用差速离心法。若某一生物含有图示甲、乙两细胞中的所有结构,则该生物最可能是低等植物。(4)细胞内的细胞器被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细胞骨架支持和束缚,以保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17.(每空2分,共18分)
(1)物理模型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等其他生物膜结构
(2)C、H、O 磷脂双分子层 种类和数量
(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4)代谢和遗传 ① 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解析] 图甲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表示糖类,②表示糖蛋白,③表示磷脂双分子层,④表示蛋白质。图乙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①表示染色质,②表示核仁,③表示核膜,④表示内质网。(1)图甲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物理模型能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因此实验室一般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置在蒸馏水中来获取细胞膜。(2)图甲中①表示糖类分子,这些糖类分子的组成元素是C、H、O,③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中④(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3)由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活细胞的细胞膜不允许台盼蓝进入细胞内,所以用台盼蓝染液处理动物细胞时,会发现死细胞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主要与图乙中的①染色质有关,图乙中结构②表示核仁,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18.(除说明外,每空3分,共17分)
(1)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2)囊泡(2分) 对蛋白质进行合成、加工和运输 先增加再减小最后维持稳定
(3)都不能 15N不具有放射性,不便于追踪氨基酸的去向;组成亮氨酸的化学元素中不含有P,无法用32P对亮氨酸进行标记
[解析] (1)图示为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图中的物质X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标记氨基酸,追踪放射性物质的去向,可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2)分析题图可知,甲是核糖体,乙是内质网,丙是高尔基体,乙和丙通过囊泡相联系;乙是内质网,主要对蛋白质进行合成、加工和运输;丙是高尔基体,可接受来自内质网的囊泡,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后形成囊泡,将蛋白质运到细胞膜,故高尔基体的膜面积会先增加再减小最后维持稳定。(3)15N是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不便于追踪氨基酸的去向。亮氨酸的组成元素中有C、H、O、N,无P,无法用32P来标记亮氨酸,故该同学用15N或32P标记的两种实验方案都不能达到实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