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24寓言四则 同步练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24寓言四则 同步练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7 23:10:29

文档简介

24 寓言四则
稳基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D )
A.庇护(pì)    溉汲(jí)    宙斯(zhòu)
B.爱慕(mù) 奈何(nà) 凯歌(kǎi)
C.中伤(zhōnɡ) 强大(qiánɡ) 躇步(chú)
D.较量(jiào) 崩坠(zhuì) 添头(tiān)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
A.国人道之(在路上)
B.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C.身亡所寄(同“无”,没有)
D.其人舍然大喜(同“释”,解除、消除)
3下面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B )
A.及/其家穿井
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C.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2025·大连中山区期末改编)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我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谁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那么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绝无仅有。
A.“国家”“人民”“本性”都是名词。
B.“遏制”“是”都是动词。
C.“自己”“谁”都是代词。
D.“高”“好”“利”都是形容词。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很浓的讽刺意味,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本文讽刺性之所在。
B.《蚊子和狮子》这篇寓言讽刺了蚊子在战胜狮子之后的得意忘形之态,告诫人们要戒骄戒躁,时刻保持清醒。
C.《穿井得一人》出自《吕氏春秋》一书,该书是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的。
D.《杞人忧天》出自《列子》,该书是儒家学派重要典籍著作,旧题为列御寇著。
6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2分)
译文: 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浇田,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 
(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2分)
译文: 那个杞国人才消除疑虑,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巧提升·阅读与鉴赏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完成问题。(10分)
7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2分)
答: 表明了赫耳墨斯爱慕虚荣、自以为是的特点。 
8《蚊子和狮子》中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 最后又为什么成了蜘蛛的俘虏 (4分)
答: 蚊子抓住狮子的弱点进攻所以能赢,后被蜘蛛吃掉是因为蚊子过于骄傲得意忘形。 
9《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故事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2分)
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10《杞人忧天》这个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2分)
答: 《杞人忧天》告诉人们生活中不要为了不必要的烦恼扰乱情绪,生活在胡思乱想之中。要学会放开,豁达开朗地对待生活中的一切。 
【迁移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4分)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大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11选出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B )
A.家无井而出溉汲 (打水浇田)
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B.求闻之若此(这样)
邯郸去大梁(离开)
C.国人道之(讲述)
而谗言先至 (毁谤别人的话)
D.夫市之无虎明矣(明白,清楚)
果不得见(果真)
1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分)
译文: 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2)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3分)
译文: 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 
1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今 邯 郸 去 大 梁 也 远 于 市 而 议 臣 者 过 于 三 人 矣 愿 大 王 察 之 矣
答: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大王察之矣 
14通过这两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4分)
答: 【甲】文: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乙】文:对人对事不能以为是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进行考察、思考,并以事实为依据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种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很普遍,不加辨识,轻信谎言,就会让人犯错误。 
拓思维·实践与探究 
【实践活动】
15学习《寓言四则》后,班级开展了“寓言伴我成长”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4分)
(1)【活动我创意】同学们为本次活动献计献策,王欣建议来一个“寓言伴我成长”演讲比赛。你也提供一个活动建议吧。(2分)
答: 举例:“寓言伴我成长”课本剧表演 
(2)【寓言我解读】阅读下面的寓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寓意。(2分)
  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它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水中的那一块没得到,原有的这一块也被河水冲走了。
(摘编自《伊索寓言》)
答: 贪多必失;无知则无得(无知必失)。 
【写法借鉴】
16寓言的成功之处在于,叙述故事生动、具体,寓意深刻,能揭示出生活的道理。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赫耳墨斯对宙斯像、赫拉像、自己像的三次问价,辛辣地嘲讽了爱慕虚荣、鄙视别人、自命不凡的人。
请你根据生活中的现象,自编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并揭示一种生活道理。120字左右。(6分)
答: 示例: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打开失败旁边的窗户,也许你就能看到希望。  24 寓言四则
稳基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庇护(pì)    溉汲(jí)    宙斯(zhòu)
B.爱慕(mù) 奈何(nà) 凯歌(kǎi)
C.中伤(zhōnɡ) 强大(qiánɡ) 躇步(chú)
D.较量(jiào) 崩坠(zhuì) 添头(tiān)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国人道之(在路上)
B.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C.身亡所寄(同“无”,没有)
D.其人舍然大喜(同“释”,解除、消除)
3下面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及/其家穿井
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C.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2025·大连中山区期末改编)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我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谁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那么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绝无仅有。
A.“国家”“人民”“本性”都是名词。
B.“遏制”“是”都是动词。
C.“自己”“谁”都是代词。
D.“高”“好”“利”都是形容词。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很浓的讽刺意味,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本文讽刺性之所在。
B.《蚊子和狮子》这篇寓言讽刺了蚊子在战胜狮子之后的得意忘形之态,告诫人们要戒骄戒躁,时刻保持清醒。
C.《穿井得一人》出自《吕氏春秋》一书,该书是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的。
D.《杞人忧天》出自《列子》,该书是儒家学派重要典籍著作,旧题为列御寇著。
6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2分)
译文:
(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2分)
译文:
巧提升·阅读与鉴赏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完成问题。(10分)
7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2分)
答:
8《蚊子和狮子》中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 最后又为什么成了蜘蛛的俘虏 (4分)
答:
9《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故事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2分)
答:
10《杞人忧天》这个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2分)
答:
【迁移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4分)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大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11选出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
A.家无井而出溉汲 (打水浇田)
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B.求闻之若此(这样)
邯郸去大梁(离开)
C.国人道之(讲述)
而谗言先至 (毁谤别人的话)
D.夫市之无虎明矣(明白,清楚)
果不得见(果真)
1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分)
译文:
(2)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3分)
译文:
1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今 邯 郸 去 大 梁 也 远 于 市 而 议 臣 者 过 于 三 人 矣 愿 大 王 察 之 矣
答:
14通过这两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4分)
答:
拓思维·实践与探究 
【实践活动】
15学习《寓言四则》后,班级开展了“寓言伴我成长”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4分)
(1)【活动我创意】同学们为本次活动献计献策,王欣建议来一个“寓言伴我成长”演讲比赛。你也提供一个活动建议吧。(2分)
答:
(2)【寓言我解读】阅读下面的寓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寓意。(2分)
  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它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水中的那一块没得到,原有的这一块也被河水冲走了。
(摘编自《伊索寓言》)
答:
【写法借鉴】
16寓言的成功之处在于,叙述故事生动、具体,寓意深刻,能揭示出生活的道理。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赫耳墨斯对宙斯像、赫拉像、自己像的三次问价,辛辣地嘲讽了爱慕虚荣、鄙视别人、自命不凡的人。
请你根据生活中的现象,自编一则短小的寓言故事,并揭示一种生活道理。120字左右。(6分)
答: